登陆注册
1961100000018

第18章 八十年代文学(6)

牛汉“复出”后首先是发表写于“文革”期间的作品。这些诗“大都写在一个最没有诗意的时期,一个最没有诗意的地点”,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痛苦而崇高的精神面貌”。它们多借助自然界的物象,来寄托他的性情和感慨。枯枝、荆棘和芒刺所筑的巢中诞生的鹰(《鹰的诞生》);荒凉山丘上,被雷电劈掉了半边,却仍直直挺立着的树(《半棵树》);受伤,但默默耕耘的蚯蚓(《蚯蚓》);囚于笼中,却有破碎滴血的趾爪和火焰似的眼睛的华南虎(《华南虎》);美丽灵巧、却已陷于枪口下的麂子(《麂子,不要朝这里奔跑》)……作品所表现是一种倔强不屈的精神和品格,是对于陷入困境的美好生命的悲愤和忧伤,而且,有着咏物诗的传统表现方式。而在作者的另一些作品中,则注重的是一种悲剧性情绪的表达。在这些作品中诗的情感,与作为情感、经验的寄托和映象的自然物之间,有了一种超出简单比喻性质的关系。《悼念一棵枫树》,写高大的枫树在秋天被砍倒,于是,家家的门窗、屋瓦,每棵树,每根草,蜂、鸟,湖边的小船,“都颤颤地哆嗦起来”,整个村庄,都弥漫着比秋雨还要阴冷的清香。在这里,高贵的生命的死亡、毁灭的悲剧,由于它美丽的内质得到释放而得以强化。

郑敏(1920~)1955年从美国回来后,并没有继续她40年代的诗歌写作。1979年秋天,在参加了辛笛、曹辛之、唐祈、陈敬容等为编辑诗合集《九叶集》而举行的聚会后回家的路上,构思了她的沉默20多年后的第一首诗:《如有你在我身边——诗啊,我又找到了你》。郑敏在80年代初期的诗,虽有一些佳作,但总体上没有多少超越。

80年代中期以后,郑敏的写作发生重要变化。她清理那些“反弹在愚昧野蛮的意识之壁”的无孔不入的语言,而企望“将纯洁展示给世界”(《你是幸运儿,荷花》)。原先诗人与有生命的自然、与人的真实的生活之间的敏锐和默契,得到“修复”;对感觉的重视,对事物探究的兴趣,战胜了狭窄的视境和意识逻辑的演绎方式,建立了由细致的感觉所支持的平静的抒情格调,一种冥想的哲理氛围。在她写作的较后阶段,黑夜、深夜等,是诗的重要意象,而死亡更成为她所最关心的题材。从《晓荷》、《心象组诗·那个字》、《每当我走过这条小径》、《流血的令箭荷花》等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点。这显示了她对人的意识的深处的兴趣,也是对未被中国现代诗人充分开掘的生命过程的探索。组诗《诗人与死》是郑敏90年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诗的写作,缘于唐祈在1990年的去世。这位一生钟情于诗的现代诗人的悲剧生命,不仅只具个体的意义,而且是对一个时代的群体的象征。因而,这首长诗不只是单纯的悼亡诗,还有许多的情感和思考需要它来表达。对于特定社会历史情景的批判,对于亡友的真挚的悼念,对于死亡的探询和与死亡的对话,这一激烈而又痛苦的主题,在诗中得到时而沉静,时而澄澈的展示。

80年代的散文

散文创作概况

散文发展到80年代,已有的文体模式变成了障碍。作家们摒弃了五六十年代的文体模式,代之以60年代初散文“复兴”时的文体创作模体,以及采用更加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日常心态的创作方式。80年代初期,巴金、孙犁、杨绛等老作家和张洁、贾平凹、王英琦、唐敏等中青年作家,更侧重自我描述,从对社会主题的呼应转向对个人情绪、心境的表达,语言和语言方式也更追求作家的“个性”。80年代中期以后,刘烨园、赵玫、周佩红、黑孩等散文作家,使散文的“自我表现”更加深入,方向直指人的感觉、情绪、意识流领域,极力表现现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此时的作品被称为“新散文”或“朦胧散文”。

80年代的散文文体“窄化”日趋明显。所谓“窄化”即将报告文学等叙事性形态和杂文等议论性形态从散文中加以分离,重新提出了“抒情散文”、“艺术散文”或“美文”等概念。报告文学、回忆录、史传文学等,也不再被放置在“散文”的范畴里。尤其是报告文学,80年代初期的《哥德巴赫猜想》(徐迟)、《大雁情》(黄宗英)、《船长》(柯岩)等,以及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轰动一时的大批长篇社会问题“报告”,基本上已不再被作为散文看待。与此同时,对一些散文与别的体裁相渗透而形成的混生性文体的命名成为规范散文文体的参照。如汪曾祺、何立伟、张承志等融会了散文的某些因素的小说,构成“小说的散文化”或“散文化小说”。

80年代初期,散文创作主要以老作家巴金、孙犁,杨绛、陈白尘、黄裳等为代表。他们描述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回忆旧友和亲人,批判“文革”历史暴政造成的伤害。一些中青年作家如张洁、宗璞、贾平凹、韩少华、唐敏、王英传等,则从儿童视角,抒发一种温馨、感伤而清新的感情,展现“人性”中朴素的一面。这些作家的创作,可以看作是对“五四”散文的回应,虽强调自由书写心灵,但“模式”仍受60年代的影响。

在80年代,由于散文的状况呈现出相对于诗、小说、戏剧的平淡,从而引出了批评家们在1986~1988年间的“散文解体”论。接着散文发展与革新的讨论连续不断。

进入90年代以后,散文突如其来地繁盛起来。在图书市场上,各种散文选本和散文集开始畅销;专发散文的刊物如《散文》、《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等受到读者欢迎;一些杂志如《十月》、《收获》等也开辟散文专栏;一些报纸的副刊腾出版面来发表散文和随笔。“散文热”出现了。在各种散文作品中,20年代至30年代写日常生活、提倡闲适情调的散文小品被重新发掘。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以及40年代的张爱玲、钱钟书等的散文集,不仅有极大的销量,而且也引导了90年代散文的重要写作方向。当然90年代的“散文热”现象,与市场经济下的文化消费取向有着密切的关联。相比而言,即使是“闲适”,90年代的散文小品与二三十年代的散文小品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30年代林语堂等人的“闲适”被称为“消极的反抗,有意的孤行”,在看似闲适的表达中,包含了作家的现实对抗立场和文化姿态;而90年代许多散文中的闲适,则更多表现为对世俗的认同,是对社会的物质化需求和消费性的文化需要所作出认同。因此,有人将报纸副刊上的散文称为“文化快餐”文体。

90年代的大量作者往往身兼数任,许多学者、小说家和诗人参与到散文写作中来。这种现象显示了90年代散文文体发展的新趋向。对于散文“规范性”的强调的声音减弱了;而散文文体的宽泛性和平易性则显现出来。由此,散文的议论性与抒情性被突出了。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学者的介入,加重了散文的知识品位和文化分量,使得“随笔”成为散文形态中的主体。张中行、金克木、余秋雨、史铁生、张承志、韩少功等的作品,从个人感悟出发,引入关于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被称为“文化散文”或“大散文”。这种散文与刻意追求散文“窄化”的做法相反,并不过分关心散文的“文学性”问题,而是将这种文体作为作者表达现实关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们的出现,开拓了散文写作的新路,加强了散文写作的思想哲理和人生体验的深度,并在文体、语言中孕育着创新。

散文创作特点

同类推荐
  • 你不努力 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醉美文摘)

    你不努力 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醉美文摘)

    你一定要明白,什么才是你想要的生活?被尊重,被爱?财富,快乐?其实,你最想的想要的生活,是来自于实力的自信,是你说了算的痛快。这一切,父母无法给你,爱人无法给你。唯有努力和勤奋,才能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掌握着改变命运的密码,都应该做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皇帝的旧衣(中国故事)

    皇帝的旧衣(中国故事)

    如果有皇帝们那年有报刊杂志,会出现多少篇记录他们经历和心路的报道?想一想都巴不得赶紧读到呢。那么,就由时拾史事的记者,不,作者,高成,报道出这一切吧。“时拾史事”是由一群历史爱好者共同运营的历史自媒体,在微信公众号、网易云阅读、今日头条等平台都有账号。它专门关注正史当中的八卦事,用诙谐的语言讲历史的细节,把枯燥的历史还原成生活中的街谈巷议。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于悦读中如痴如醉

    本书共120多篇文章,是作者近年来阅读体验的分享,由两卷组成:“上卷:彼岸”,所涉读物,多为世界顶级作家的作品;“下卷:此地”,所涉读物,均为中国作家的作品。本书不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文中所涉读物的梗概、背景资料,也层层剖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全书文字精妙细致,活泼灵动。
  •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

    《往事在记忆里流浪》精选了传奇的侠道诗人王琪博创作的近百首诗歌,大多数篇幅短小精悍,出语雄奇,展示了大学生诗派旗手的创作魅力和才华,也展现了他2005年重新开始诗歌创作后的风采。所选诗歌涵盖王琪博整个创作时间段,是了解王琪博诗歌创作和学习现代诗歌写作的不错参考读本。
热门推荐
  • 镇上的牧师是死灵

    镇上的牧师是死灵

    本文以魔兽世界为框架,以魔兽世界的剧情为大环境,书写小人物奋斗拼搏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神魔蚩尤

    神魔蚩尤

    远古时期,天下分为九九八十一个原始部落,其中以炎帝为首领的神农氏部落最为强盛,其余部落都听命于他,向他进贡。后来随着炎帝的衰老,神农部落逐渐走向衰败,同时其他部落也逐渐壮大起来,对炎帝越来越不敬。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相互之间的纷争也增多,矛盾越来越深,使得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黎民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女娲见此情况,为了平息战乱,派遣轩辕投胎于有熊部落,由他统一天下。谁知人类虽由女娲创造,但繁衍多年,已有其自然规律,潜移默化中竟然出生了一名为蚩尤的人,对女娲的干预进行反抗。
  • 我养的崽都成了大魔王

    我养的崽都成了大魔王

    别柳此生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听信了某届天运之子的屁话,结果被封印在一块铜镜里,十万年没脱得身,直到天道找上来要她入世教导这一届天运之子……别柳表示,完全没问题!不就是养崽嘛呵呵呵呵,多简单的事儿嘛!天将降大任于男主也,必先打其脸,毁其身,炼其魂……如此,方可成材!直到有一天……“别柳,我可能喜欢上你了……”Σ(?д?|||)??!!!不!走开!宝宝不约!!!
  • 纨绔嫡女

    纨绔嫡女

    【穿越前】她是秦家最不得宠的嫡女丫鬟仆人不把她放在眼里姨娘、姐姐欺负她奶奶视她为不吉利的“天煞孤星”父亲觉得她是秦家的耻辱没有人疼爱的她受尽委屈她是豪华夜总会里最年轻的“妈咪”不幸的遭遇让她寸步难行每日周旋在男人中间卖笑言欢【重生后】星眸璀璨,闪烁坚毅、狠辣的光芒嘴角张扬自信的笑让人望而生畏洗刷清白、翻身作主区区一个秦府算什么,既然老天让她重生那她就不能辜负这番美意只要她愿意,天下都可以成为囊中之物你会玩心计,我自有我的谋略,就看谁笑到最后了!身为庶女的姐姐还真是不安分,忘记自己的身份了么?想抢走我的未婚夫,好啊,那我便成全你,只是你永远不会幸福!贵妃要斗狠,那我就奉陪到底;皇帝你敢杀我哥哥,我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且看一个小小的嫡女如何工于心计、谋略天下!不良嫡女?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是吗?★★★★★★★★★★★★★★★★★★★★★推荐偶自己的新文:《黑道尤物》一杯加了料的酒水,一夜噬骨销魂的缠绵;一场精心策划的出卖让她从此成了他的奴.那一晚,他傲慢的如一个帝王,居高临下的看着她承欢在他霸道的温柔下。他眷恋她的身体,她需要他的钱。她明知道他们之间永远只是这般互利的关系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沉沦的心当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猛然清醒,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是在报复,为的就是让她为七年前的逃离付出代价。一场哗然过后,最终谁又刺痛了谁?…………………………“别对我说爱,你不配!”那一夜,他疯狂的在她身上发泄着他愤怒。无言的承受着他的怒气,手指覆上自己的小腹,这里有了他们的孩子……★★★★★★★★★★★★★★★★★★★★★推荐好友文《盗种妈咪》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他怀抱美女大大咧咧的走进家门两人手牵手,中间带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这是我儿子,三岁了。”他面无表情的宣布穿的珠光宝气的婆婆一把抱起了小男孩,尖酸刻薄的脸上一脸的慈爱“奶奶,那个阿姨是谁?”“一个外人。”她冷笑,一个外人!结婚五年,她反而成了这个家里的外人!五年来,她为了生孩子吃尽苦头,到头来,他却带着小三光明正大的登堂入室!三年后,她完美蜕变,光芒万丈的归来复仇的火焰已经点燃,她失去的,誓要他们千百倍的还来…推荐好友的文:《第一谋妃》《三个王爷一个妃》《头牌王妃》《二品嫡女》《嫡亲风流》
  • 寿世传真

    寿世传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巷

    空巷

    海亮的诗歌,扎根于西海固那片厚实而苍凉的土地,有着对生活的敏感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人物、事件,在他的笔下,都会带来诗意的共鸣。
  • 梦浪江湖

    梦浪江湖

    在江湖的刀光箭雨、恩怨情仇之下,有妖魔鬼怪横行无忌,有魑魅魍魉暗流涌动。老而不死是为贼,有巨贼者竟妄图窃天。少年行,前方究竟是直达顶峰的通天大道还是蜿蜒曲折的羊肠小路?
  • 玫瑰之吻

    玫瑰之吻

    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街道。街灯还没有亮起来,忙碌而疲惫的下班族来来往往,脚步匆匆。一辆天蓝色的校车缓缓停靠在街边……快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吧。就让《玫瑰之吻》带你一起走近故事里面了解真相吧!
  • 牧野流星

    牧野流星

    本书是是梁羽生“天山系列”中篇幅最长的一部,讲述了少年孟华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孟元超与云紫萝所生之子,由于云紫萝苦候孟元超不至,嫁于杨牧,其子取名杨华。杨华七岁时被孟元超好友宋腾霄抢接出杨府之后,又拜点苍双煞卜天雕、段仇世为师,后再投入崆峒高手丹丘生门下。丹丘生携杨华隐居石林,转眼过了十年。然丹丘生心中似乎有难言之隐,杨华只知他是被崆峒派逐出门墙,但其中缘由竟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