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100000021

第21章 九十年代文学(2)

由浅入深地观察,市场经济对于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为流行性的“现代读物”的大量兴起。“现代读物”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文化类别,其中文学性的读物最接近审美的意义。由于市场运作方式进入到文学生产领域,同时形成了对创作起明显制约作用的读者消费市场,所以相应产生了适应于这种运作方式及消费市场的文学作品,使写作含有较为直接的追逐商业利润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文学读物”,是与纯文学(或说严肃文学)作品相对立存在的,包括两者的艺术观念、写作方式和审美趣味都截然不同,市场经济下的文学读物是可提供给读者消闲、益智、娱乐的精神消遣品。像琼瑶、亦舒的言情小说,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新武侠小说,普佐、谢尔顿等的黑社会犯罪小说,以及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苏青的闲适型或市民气的消闲散文,它们都率先占据了大陆文化消费市场,并培养和形成了后来的文学时尚。正是由于这些外来作品的刺激,当代文学才在90年代之后产生出了庞大驳杂的读物型作品。这类作品中较有影响的大致包括以下这些:王朔的“顽主”系列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策划编辑的“布老虎丛书”(包括洪峰的《苦界》、王蒙的《暗杀》、张抗抗的《情爱画廊》、铁凝的《无雨之城》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大文化”散文,叶永烈等的政治人物传记、黄蓓佳等女作家的言情小说,秦文君和陈丹燕的青春小说,彭懿的恐怖小说,张中行等前辈文人的学者随笔等等。随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入,文学读物的种类及内容日益变得丰富多彩,其可读性和吸引力也逐渐增强,相反的,纯文学作品正在失去读者,成为一种精神奢侈品,逐渐地退出市场。

当然,文学性的现代读物与传统意义上的通俗文学不能完全等同起来,虽然读物也包括了不同档次的通俗读物,但也确实有许多普及“高雅”文化的文学性读物。如余秋雨的散文就是体现了这种“高雅”文化精神的文学读物。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里有许多令人读之难忘的作品,如《遥远的绝响》,是一篇追怀魏晋文人风度以及讨论其与时代、与政治关系的散文,其阅读对象非常广泛,从学者到普通青年都对其有观赏的兴趣。余秋雨的作品之所以这么受关注,除了作者的文笔通俗浅显外,更重要的是城市文化性格的多元发展滋生了一种对雅致文化的精神需求。现代读物是一种多层次的文化现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精神需要,从梁实秋的小品到张爱玲的小说,从米兰·昆德拉的译本到余光中的诗集,从金庸的武侠到余秋雨的散文,都可以被纳入到现代文学读物的范畴里加以考察。

市场经济影响文学的另一个方面,是作为创作主体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受到了剧烈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子失去了经济地位(也包括心理适应)上的平衡,坚持纯粹精神劳动的作家不能凭此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他所从事的事业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日益被挤向了社会的边缘。在关乎生计的情况下,有的知识分子不得不把生存放在第一位,而放弃自己对于文学的执着追求和历史使命,甚至为了追逐商业利润而丧失起码的道德水准,炮制媚俗低级的作品。

中国知识分子长久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导致其独立人格的萎缩与丧失,知识分子精神上的残缺的进一步形式是对金钱物质的盲目崇拜。为了坚守人文精神,首先需要知识分子反省自己,如何正确地面对困境,不是选择还是拒绝市场经济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体制下保持和发扬知识分子原有的精神传统。“五四”以来知识分子长期与现实社会的批判斗争中形成的人文精神,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则成为90年代知识分子所要解决的难题。知识分子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来争取文化消费对象、弘扬人文精神的努力始终像在走钢丝那样,充满了冒险的刺激和失落自己的危险。80年代以来,无论崔健的摇滚、王朔的小说还是苏童等先锋作家,他们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都充满了艰辛,力图通过自身的尝试寻求出路。

以王朔为例,他早期致力于写作“言情”及“犯罪”题材的小说,包括《空中小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玩得就是心跳》在内的一系列作品,均成为80年代以来最畅销的文学读物,其后他发展了极有个性化的“调侃风格”,在《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一点正经没有》等小说中十分成功地触动了读者的阅读兴奋点,他的文学创作的商业倾向愈加明显,并促使他最终放弃小说,转入纯粹商业性的影视剧创作,经他策划和编剧的作品有《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爱你没商量》等,都曾经轰动一时,成为开拓中国当代商业影视创作的先锋。

在社会转型时期,90年代文学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是复杂而又难以做出简单判断的,在这一时期,新的文化格局尚未形成,富有生气和开拓意义的新文学正处于探索与尝试之中,多元化的主题与艺术表现形式引领着迷茫中的文学走向未来。

拓展新的写作空间

社会转型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改变了旧有生活空间的实质内容,扩展了新的生活空间领域,这给当代文学创作带来了相应的变化,即表现为对写作空间的拓展。

对于写作空间的拓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随着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当代诗歌和小说中出现了具有鲜明个人立场的女性题材创作;又由于80年代以来大量中国人留学或移民国外,随之兴起了海外新移民题材的文学创作;军旅题材创作因为军队在和平时期生活的特殊性,也有了新的发展,由传统的反映敌我斗争转向了对军人内心世界活动的探询。

写作空间的拓展不仅是指创作题材的开拓,同时它还意味着形成了新的审美形态,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富于创造性的因素。

女性写作空间的开拓

20世纪前期出现了一批反映女性意识的作品,像丁玲、萧红、庐隐、张洁、舒婷等女作家的创作以女性视角及其自觉的修辞方式,明确表现出女性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甚至在丁玲的早期作品中还反映出了与当代女性写作的个人化倾向相沟通的潜在可能,但在当代女性文学的主张者看来,90年代以前的女性写作所表现的女性自身特征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很大程度上被无性别之分的知识分子精英意识所遮蔽。90年代之后,女性写作迅速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女性文学的主张者认为“90年代女性写作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便是充分的性别意识与性别自觉。……女性写作显露出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为男性话语所遮蔽、或始终为男性叙述所无视的女性生存与经验”。从根本上来看,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流露出一种着重于表现女性个体意识的自觉以及更加独立的女性意识的写作倾向,其中所表达的女性意识完全独立于公共意识之外,所揭示的女性问题也不再具有共名的普遍意义,这种倾向所展露出来的女性视角更多地聚焦于写作者的个人世界之中,通过独特的个人话语描绘女性的个体生存状态,记录女性的个体生命体验,来表达当代女性复杂细腻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意识。

80年代中期的女性诗歌创作率先体现了这一新的写作倾向:翟永明的大型组诗《女人》宣示了女性自觉写作的开始,此外还有唐亚平的组诗《黑色沙漠》、伊蕾的组诗《独身女人的卧室》和翟永明的另外两个组诗《静安庄》、《人生在世》等等,尽管这些抒情诗风格各展示但全都意在表现女性个体生存体验,这些作品构成当代女性写作的第一个高峰。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几乎都把男性及其权力作为反抗的对象,同时借助于女性时有的话语方式,来完成对意识形态中心话语的颠覆。这些作品里出现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意象组合,比如女性/男性,黑夜/白昼,月亮/太阳,癫狂/理性等等,作品通过尖锐的对照突现出女性生存的感性内容,同时瓦解了社会历史的种种虚妄假象。翟永明在《女人》中所精心营造出的“黑夜”意象,成为女性诗歌创作的核心象征,体现了女性的自我世界,是一个完全边缘化和个人化的生存空间。

女性小说作家主有陈染、林白、海男和徐小斌等,其作品是:陈染的中篇小说《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和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林白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和中篇小说《回廊之椅》等。这两位女作家都着力于探询女性生存的私人空间。陈染的《私人生活》通过描写女性的个体生存世界,强烈地表现出个体与环境的对峙。主人公倪拗拗是一个孤僻、敏感、执拗的年轻女子,她完全沉溺于内心生活中,本能地憎恶和排斥任何的公共意识,最终因为无法适应社会交往而成为幽闭症患者,作品通过大量的独白自赏、对躯体及器官的感受、纯粹精神上的白日幻想等等,渲染了女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显露出了女性生命体验中偏执的个人特色。与陈染相比,林白的小说更多地写出了女性感性世界的丰富与美丽,她的《一个人的战争》是写女主人公多米的个体成长经历,作者重点描述了多米在性意识的成熟过程中不断遭到男性世界的打击与伤害,最终转向了自恋的过程,正如小说题记中所说:“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自己,一面墙自己挡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作品通过零散的片断式的叙事方式,直接地写出了女性感官的爱,刻画出女性对肉体的感受与迷恋,展现了热烈的女性个人世界,作者创造出了女性写作独特的审美精神,让人处处感受到深情灵动的轻盈美感。

海外新移民题材

自从80年代以来,到海外去留学、打工的中国人数量越来越大,出现了大量反映他们国外生活的纪实性和通俗性小说作品,其中不乏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佳作。如查建英的《丛林下的冰河》和严歌苓的《少女小渔》、《女房东》等等。这些作品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它们比较深刻地写出了中外文化在个体经历中的冲撞,以及这种冲撞积淀在人物性格及精神层面上的影响。查建英的《丛林下的冰河》是这类创作中先驱性的作品。它写一个留学美国的青年女子在认同西方文化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巨大伤痛,表现了“错过人生珍爱”的主题,即“找到的就已不是你所要找的”。在小说中,中国式理想主义因为主人公初恋男友的死而最后终结,充实自由的西方物质生活下面一直存在着的轻与虚,又使她感到了这种理想丧失所带来的不幸。小说情节的设置表现出了人处于不同文化冲击下的失落与悲哀,以及这种失落与悲哀在当代文化格局中不容改变的必然所在,所以查建英没有让她的主人公彻底认同于西方文化,而是把心中最宝贵的角落留给那已被她错过的理想精神。

90年代以后,严歌苓的一系列海外题材作品在海外华人文坛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她的作品通过描写中西文化的对话与冲突,生动展示了海外中国人的生活传奇,如长篇小说《扶桑》描写了早期华人妓女和劳工的苦难历史与白人对黄种人的种族歧视与文化上的误解,批判了西方文化中的野蛮因素与东方文化中的愚昧落后,颂扬了东方民族承受苦难的坚韧精神。

长篇小说《人寰》以一个留美的中国女性在就诊心理治疗时的口述,叙述了当代中国几十年政治斗争中男人间的友谊、道德等所经受的考验,叙述者试图用西方人的眼光来审视东方人的伦理问题,使叙述与被叙述之间充满了解释的张力。这两部作品立意新颖,视角独特,展示出海外题材创作的新空间。除了查建英和严歌苓之外,描述海外华人生活的作家还包括虹影、友友、严力、刘西鸿、刘索拉、高行健等。

军旅题材的新倾向

这一时期的军旅题材作品主要体现为对和平时期军人精神世界的反映与审思。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代表是朱苏进的小说创作。和平年代已不存在战争中两极对立的敌我形态,因而作者着力于强调人物本身的个人欲望,体现不断膨胀壮大的个体精神世界,以及对于个人生命价值的追求。

在朱苏进的长篇小说《醉太平》和中篇小说《绝望中诞生》、《金色叶片》、《接近于无限透明》中改变了军旅题材创作的旧有面貌,使得原来的敌对意识的艺术表达被模糊淡化,转而揭示出了新时代军人个性化的深层心理空间。朱苏进的作品中还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力量,这使得他的作品能够穿透平庸阴暗的现实生活,展现新时期军人的崭新精神面貌。

民间理想的文学创作

民间理想主义指90年代出现的一批歌颂民间理想的作家的创作现象。这里的“民间”是指中国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文化形态和价值取向。在实际的文学创作中,“民间”不是专指传统农村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其意义也不在具体的创作题材和创作方法,是指渗透在作家的写作立场、价值取向、审美风格等方面的一种区别于权力形态与精英文化形态的文化空间。

知识分子把自己隐藏在民间,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作为认知世界的出发点,借以表达自身对时代的认识。而90年代以来,作家们从“共名”的宏大叙事模式中游离出来以后,一部分在80年代就有相当成就的作家都纷纷转向民间的叙事立场,他们深深地立足于民间社会生活,并从中确认理想的存在方式和价值取向。

在五六十年代,所谓的理想主义都是国家意志的派生物,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理想主义被“四人帮”统治集团强调到压制人性摧残人性的地步。所以,随着“文革”结束后市场经济的兴起,人们普遍地对虚伪的理想主义感到厌倦。进入90年代以后,滋生了驱逐理想与信仰的庸俗唯物主义。经济利益刺激了一般社会情绪,追逐经济利益的社会潮流似乎淹没了过去处处制约社会的强大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得不重新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劳动价值,但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反差,使知识分子陷入迷茫和困惑,一时无所适从。

90年代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自动发起“人文精神寻思”的讨论,重新呼唤人的精神理想,不少作家与学者都转向民间立场,在民间寻找和确立人生理想,在创作中歌颂人的理想性,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天空中有雨滴滑落,矜持说那是她的眼泪,做男人的悲哀,莫过于真正爱上一个女人,风吹开了云,风却不知将要飘向何方……本书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书中收录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一直相信有些遇见是命中注定。
  •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是作者精选《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一些著名的篇章,如《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白发苏州》、《黄州突围》、《山庄里的背影》、《宁古塔》、《十万进士》、《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等,精心加以修订,其中一部分甚至是改写或重写,较之此前出版物,本书文字更为精准。
  • 驳圣伯夫:一天上午的回忆

    驳圣伯夫:一天上午的回忆

    本书作者对法国文学史上著名文学批评家圣伯父作品的批评与评价。既不是论文也不是小说,而是一部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然后笔锋一转,尖锐犀利。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国文坛所有文学天才的轻视与误读。全书既有抒情的叙述,又有理 性的思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映照。书中有近半篇幅笔调与《追忆逝水年华》相似或呼应,是作者思想精华的浓缩,为后来的文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 挑一帘烟雨走世界

    挑一帘烟雨走世界

    这部诗集是商旅诗人汪贵沿先生背着诗意行走在天地之间,对历史与未来,人生与人性通过诗歌旅行去诠释。一路山水,一路风月,将江南的柔情,西部的粗狂,大山的悲壮,戈壁的苍凉在字里行间穿越始终,这是一次诗歌之旅,更是一部诗歌地图。通篇诗作呈现多元,体验独特,意像斑澜,视角新颖,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自控力&自制力&重复力(套装三册)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自控力&自制力&重复力(套装三册)

    《重复力:如何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本书告诉读者: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重复落的力量。同样的道理,柔弱的幼苗之所以能够破土而出,不是苗的力量,而是重复顶的力量。这样的重复充满了精气神。美国的马尔科姆曾经提出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就是做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以上,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即使没有发生奇迹,至少也会战胜自己。若是能再多学学反复倒油的卖油翁和反复试验的爱迪生,或许真的会有奇迹发生。《自控力: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本书告诉读者:如果你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就从自控力入手吧。自控力强的人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更好地应对压力、解决冲突、战胜逆境,身体更健康,人际关系更和谐,恋情更长久,收入更高,事业也更成功。如果你总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开始工作;总是月光,透支;想放松一下,却熬夜上网;一直想减肥,总是挫败;本书将告诉读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自制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命运》本书告诉读者:所谓自制力,就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可以按照一定的目的,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动,自制力是一个人是否坚强的重要判断标。美好的人生都是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自制力就是尽管你不想做某些事情,但还是尽力去做,这样你就能做成你想做的事。
  • 幽灵神探

    幽灵神探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所以我们一死,所有的能量都会转移。如果我们带着一堆能量死去,那么即时环境就会留下永恒的印记。这些印记就是我们的灵魂,简而言之,就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被谋害的私家侦探找上了初出茅庐的菜鸟女警,想要调查出杀害自己的真凶。通灵缉凶、破解悬案、千钧一发、生死一线,二人从磕磕绊绊争锋相对到心有灵犀所向披靡的同时,也逐渐挖出了深埋的过去与真相……
  • 江湖韩魔

    江湖韩魔

    ‘韩峰’武林世家的少爷,从小武学资质逆天,成为江湖中年轻一辈翘楚,十二岁时便能打败江湖中一流的高手。十四岁,家门遭受灭门之灾。世人皆以为‘韩峰’已经死于灭门之灾中……四年后,‘韩峰’以另一重的身份再次踏入江湖。自此,‘韩峰’的红颜伴走江湖“血仇”路的传奇开启了……几年后,‘韩峰’终于报了仇,带着红颜归隐山林。却,两百年前的一个魔头之后卷土重来,想要称霸江湖和天下。‘韩峰’放下儿女情长,为天下人而战……
  • 陆先生要恋爱

    陆先生要恋爱

    两家的儿子倒是见面熟,发香烟碰酒杯,热腾腾地说足球股票,意气洋洋,妙语连珠。两家媳妇也有共同语言,说商品打折,说子女的教育问题,交头接耳的。孩子们也凑到一块去了,说电脑游戏,津津乐道的。陆先生和金玉铃被撇在一边,他们又成了局外人。老夫妻两人话语很热烈,眼神却幽幽的。他们一路走着,一路说着,身影一下子拉得老长,一下子缩得很短。他们不再说自己了,儿孙是他们仅存的话题。
  • 一番鸥鹭

    一番鸥鹭

    世道倾颓,人言可畏。故人不在,谁来听我?昔日有君,今不复昔。念者无意,听者穿心。
  • 除了西藏,不知道还能去什么地方

    除了西藏,不知道还能去什么地方

    我要走了,前往成都,然后想办法走川藏线,去拉萨;三年前我去过西藏,8月末9月初,走的是青藏线,从西安乘火车到格尔木,再乘汽车去拉萨;还在长江源头沱沱河边住过一夜;那个时候,青藏铁路正在建设中,到处都可以见到修建铁路的机器和工人;在我的思维中,总想在青藏铁路贯通以前去西藏,以原始的方式转原始的八廓街;在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就知道西藏,就幻想什么时候亲身体验西藏;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应该是在夕阳西下,彩霞满天的时候,或许在清清的豆苗地和红薯秧中间。
  • 重回15岁的她

    重回15岁的她

    普通平凡的她因一张问卷而回到了她渴望回到的年纪,从此开启了她改变自己人生的征途
  • 帝尊强撩娇后:夫君,来接嫁!

    帝尊强撩娇后:夫君,来接嫁!

    [女主偶尔腹黑且病娇,强是宗旨]《师尊甜心我脸盲》新文已发,求支持呀当一代毒医之魂附于三无废物之体,一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逆转。王朝皇子妃头衔,谁要谁拿去,本姑娘不稀罕。二伯要杀她,刚炼制的毒药正愁没人试用,来的刚刚好,嫡姐作妖,欺我废材,那便废她灵根,赐她废材之身!美男成群来?都给本姑娘靠边站,桃花太多,某妖孽亲自一脚一个踹开。妖孽宗旨,觊觎老婆者,死里打。某年某月某日,某妖孽对某女说了一句话……某女:“滚,你走不送。”某妖孽:“……”[宠文一对一,前有恶毒女配拦路,后有霸道男主助攻炸桥,女强vs男更强,无极限,宠爱无极限][具体看书,坑品保证]
  • 随身装着一口泉

    随身装着一口泉

    山村孤儿刘军浩偶然得到了一枚古怪的石锁,石锁内含有一个奇特的空间,里边还有一池泉水。那泉水具有了独特的能力,可以让放入其中的鱼类快速的增长,而且味道异常鲜美。刘军浩利用这泉水养殖黄鳝,种植蔬菜……事业的丰收也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这种简单快乐的生活就像一汪沁人心脾的山泉,让人充分体验到田园生活的悠然、轻松和自在……
  • 监区

    监区

    天空巨大不明飞行物袭来,攻击了我所在的公交车,紧接着,一股热浪把我震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