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1700000005

第5章 公元前作品(4)

《伊利昂记》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描写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伊利昂是位于小亚细亚西北海岸的特洛伊的首都,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城市,公元前12世纪初,希腊半岛上的一些部落联合进攻特洛伊,摧毁了这座城市。

相传阿喀琉斯的父母举行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这位女神便来到席间扔下了一个“不和的金苹果”。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三位女神为得到这个金苹果而起争端,特洛伊王于帕里斯因阿佛洛狄忒许他娶世间最美的女子而将金苹果判给了她。他随即在这位女神的帮助下拐走了斯巴达王的妻子——美丽的海伦,从而引起了特洛伊战争。战争历时10年,众神各助一方。最后,奥德修斯把一只内藏兵士的木马遗弃城外,假装撤退,特洛伊人把木马拖入城中,伊利昂城终于在希腊人里应外合内外夹攻中失陷。

史诗15693行,集中描写战争结束前10天的事。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专横地夺走了最勇敢的将领阿喀琉斯的女俘;使他受到羞辱,阿喀琉斯拒绝参战,并祈求宙斯降灾给希腊人,从此希腊联军屡遭失败。阿伽门农赔礼谢罪,未获谅解,在战事紧急关头,阿喀琉斯的好友借他的甲胄,以他的名义上阵,被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得知后悲痛欲绝,宿怨顿消,上阵复仇,杀死了赫克托耳。史诗写到赫克托耳的葬礼结束。

《奥德修记》全诗12105行。写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还乡旅途上的经历。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10年,遭遇了各种各样的磨难。部分船员被独眼巨人吞食;女巫把他的伙伴们变成猪;他们躲过了以歌声迷人、然后再把人杀死的女妖塞壬;逃避了怪物斯库拉和卡利布狄斯。奥德修斯的船员由于误食神牛,被宙斯的雷霆击沉船只,全部葬身海底,只有奥德修斯自己幸免于难,但却被仙女卡吕普索羁留在海岛上整整7年。奥德修斯第10年上终于回到家乡伊塔克,和妻子团聚。

这两部史诗以丰富多彩的内容、高超的技巧和完美的形式,为欧洲文学提供了素材,树立了典范,表现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薄伽梵往世书

《薄伽梵往世书》是印度古代18部往世书中的第5部,在18部中流行最广。传为毗耶娑所作。

全书约有1.8万颂,12篇。歌颂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毗湿奴,为了拯救世界,他曾多次下凡,变为龟、猪、侏儒、半人半狮怪、罗摩、黑天等等。其中罗摩又见之于《罗摩衍那》大史诗,黑天为《摩诃婆罗多》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薄伽梵往世书》的第10篇,即歌颂黑天的一部分在印度流传最广,故事主要描写作牧童时期的黑天形象,突出了他和牧女间的纯真感情,有浓厚的田园气息。

往世书

《往世书》是印度古代一类著作的共同名称。

印度教的教徒奉为圣典,同时也认为是古代的史籍,是古代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的汇集。往世书共有18部,成书年代有早有晚,传说出于毗耶娑之手,不可信。另有18部小往世书,成书年代更晚。18部往世书包括古代历史传说、长篇叙事诗和神话故事,主要歌颂印度教3大神中的毗湿奴和湿婆,对大梵天不甚重视。

各书篇幅长短不一,有的以写历史传说为主,兼有百科全书性质,如《火神往世书》中就有诗论和戏剧理论方面的内容。

《毗湿奴往世书》是毗湿奴教派的主要经典,全书分为6部分,主旨是颂扬大神毗湿奴,宣传信仰毗湿奴可以得救。

《薄伽梵往世书》是现代流行最广的一部往世书,尤其是其中歌颂的黑天形象,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朴素美好的意愿,常单独流传。

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并称古代印度两大史诗,约成书于公元前3、4世纪~公元2世纪,相传为蚁垤仙人所作。

史诗共7篇,约2400颂,写的是阿逾陀城国王有4子,都是毗湿奴的化身。国王想立长子罗摩为大子,遭到小王后嫉恨,她胁迫国王废长立幼,流放罗摩。罗摩携妻子悉多、弟弟罗什曼那前往森林苦行。十首魔王波那劫走悉多,罗摩在神猴哈奴曼的帮助下,经多方激战,救出悉多。悉多经受住火的考验,以示清白。流放期满,罗摩回国继位。因听信流言,怀疑妻子失贞,悉多投入大地的怀抱。天神预示:他们将在仙界团圆。后4兄弟升天,恢复毗湿奴本体。

史诗反映了奴隶社会初期的王权问题,谴责了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争权夺利的行径,表明人民希望开明君主实行仁政的理想。歌颂了正义战争,宣扬一夫一妻制,具有进步倾向。但也流露出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史诗具有古代印度长篇叙事诗必不可少的4种因素:政治、爱情、战斗、风景。善于在矛盾斗争中展开情节,突出主题。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罗摩成为德行、勇武的化身,理想国王的代表;悉多是印度妇女的典范。哈奴曼智勇双全,神通广大,可与孙悟空相比。景物描写与人物心境和谐一致,具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史诗被印度称作“最初的诗”,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

婆母

《婆母》是古罗马作家泰伦提乌斯的诗体喜剧作品,写于公元前160年。

青年潘菲卢斯非常喜欢艺妓巴克希丝,答应永远和她相好。潘菲卢斯的父亲拉赫斯眼见自己年迈,便劝说儿子娶邻居菲狄浦斯的女儿菲卢墨娜为妻。潘菲卢斯内心非常矛盾,是顺从感情呢,还是顺应父命,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经过父亲再三劝说,他终于答应了父亲的要求。但是,潘菲卢斯同菲卢墨娜的婚姻是非常勉强的,他一时割不断对巴克希丝的感情,仍然经常去看望她,并希望菲卢墨娜能够意识到不可能同他长久生活,从而主动离去。菲卢墨娜秉性贤惠,对丈夫的行为容忍、体贴。妻子的温顺感动了潘菲卢斯,他的感情逐渐发生了变化,对妻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两人从此和睦相处,情投意合。后来,潘菲卢斯因事外出,留妻子在家同母亲索斯特拉塔一起生活。

潘菲卢斯离家以后,婆媳之间出现隔阂,媳妇厌恶婆婆,不愿同婆婆见面,最后干脆借口回娘家参加祭祀,一去不归。婆婆派人去叫她回来,媳妇不予理会;再派人去叫,媳妇推说有病;婆婆亲自去探望,也被拒之门外。潘菲卢斯的父亲经常一个人住在乡下,得知这个情况后赶回城来。他责怪妻子不是,因为世上婆母都一样邪恶,好同媳妇作对。索斯特拉塔心地善良、谦和,现在有口难辩,感到非常委屈。她猜想,菲卢墨娜久居娘家不归,可能是因为儿子不在家,想同父母在一起多住些日子。菲卢墨娜的父亲菲狄浦斯比较淳朴,他也搞不清楚女儿为什么同婆婆不和,他觉得女儿长期住在家里不合适,但是又拗不过母女,劝说不动。菲卢墨娜声称,只有当潘菲卢斯回来,她才回去。因而大家都盼望潘菲卢斯能够事毕早归,解决纠纷。

潘菲卢斯终于回来了,他听说母亲和自己妻子不和,感到非常难过。当他怀着焦急的心情去看望妻子的时候,完全出乎意料,他一进门,正碰见妻子生孩子。

原来,在他们结婚之前,菲卢墨娜有一次被人玷污,孩子即由此而来,当时菲卢墨娜没有看清对方是谁,对方却夺走了她的戒指。母亲弥里娜把女儿接回来,就是为了遮掩这一不幸,她连菲狄浦斯也没有告诉。弥里娜恳求潘菲卢斯同情菲卢墨娜的遭遇,不要把事情透露出去,如果实在瞒不住,就推说是早产;妻子他可以不接,孩子他可以抛弃。潘菲卢斯想到菲卢墨娜对自己的恩惠,答应了弥里娜的请求,同时决定,不认孩子,也不领妻子,内心强烈压抑着对菲卢墨娜的感情。使潘菲卢斯感到为难的是他如何对别人说明自己不接回妻子的原因,周围人对他的一片关心更增加了他的这种困境。

拉赫斯、菲狄浦斯见潘菲卢斯回来,急迫地敦促他赶快把妻子接回家,潘菲卢斯推说婆媳不和,二者之间,他更孝敬母亲。索斯特拉塔听说儿子如此孝心,非常感动。既然自己是青年人团圆的障碍,便决定收拾行装,离家到乡下去住。

菲狄浦斯终于知道女儿生了孩子,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可以促进家庭和睦,加强亲戚友谊,因而责怪弥里娜不该把这样的事情瞒着众人,特别当他看见弥里娜要把孩子抛弃时,更使他生气。这几件事使他认为,婆媳不和的责任完全在弥里娜身上,他估计,准是弥里娜对潘菲卢斯早先同巴克希丝的关系一直心怀不满,因而才留住女儿,抛弃孩子,想以此拆散女儿同潘菲卢斯的关系。

与此同时,拉赫斯见有了孙子,也很高兴,两位老人坚决不同意把孩子抛掉,要求潘菲卢斯即使暂时不领妻子,也得认了孩子,因为孩子是无罪的。要潘菲卢斯认别人的孩子是完全不可能的,他被逼得无言以对,决定暂时离家回避。

拉赫斯见潘菲卢斯对孩子如此残忍,对妻子如此薄情,生起气来,认为儿子准是旧病复发,巴克希丝的阴影未散。他们把巴克希丝找来当面责问,巴克希丝说潘菲卢斯后来与她没有不正当往来。当巴克希丝按照拉赫斯的要求,进屋向弥里娜和菲卢墨娜说明情况的时候,弥里娜偶然间认出了巴克希丝手上带着女儿失身时丢失的戒指。原来潘菲卢斯从菲卢墨娜手上夺走戒指后把它送给了巴克希丝,孩子的父亲正是潘菲卢斯。疙瘩解开,潘菲卢斯喜出望外。

诗艺

《诗艺》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文学批评专著,是古罗马文艺理论家、杰出的讽刺诗人和抒情诗人贺拉斯的作品。

作者在前23年至前20年,写成了诗体《信简》两卷。第二卷以文艺评论为主。其中第三封致皮索父子的信又称《诗艺》。

《诗艺》分3个部分,首先讲做诗的一般原则,其次讲诗歌的形式和技巧,最后讲诗人的修养和任务。

作者在《诗艺》中提出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即寓教诲于娱乐之中,强调文学模仿自然的观点。他针对当时贵族、奴隶主追逐财货、道德败坏的恶劣风尚,以及专以布景华丽、场面热闹取胜的演出舞台,提出了戏剧应当宣扬公民道德、歌颂英雄业绩、抒写爱国题材的主张。他要求诗人要勤学苦练,把握“希腊的范例”。他还提出文学作品应有“统一与调和的美”。

这些主张对后来的古典主义文艺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那“寓教于乐”的独特见解,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埃涅阿斯纪

史诗《埃涅阿斯纪》,又叫《伊尼德》是维吉尔的主要作品,共12卷,近万行,写于诗人一生最后11年,至逝世时尚未修改完成。诗人遗嘱将诗稿焚毁,但屋大维下令保存。

前6卷模仿《奥德赛》,写特洛伊王子伊尼亚斯在特洛伊灭亡后夫妻离散,携带老父、幼儿、随从和家族的神祇在海上漂泊7年,经历千辛万苦,到达了迦太基,女王狄多盛情招待他,他向女王追述了特洛伊陷落和自己漂泊的悲惨经历,并和女王结婚。但由于神的指令,他必须离弃狄多到意大利重建邦国,致使狄多自杀。伊尼亚斯抵达意大利后,参拜神庙,在神巫引带下游历地府,见到亡父的灵魂,亡父向他预示了罗马的未来。

后6卷仿《伊利亚特》写主人公到了拉丁姆地区,受到国王拉丁努斯的款待,神意要他和国王激怒了她早先的求婚者鲁图利亚王图尔努斯,因而引起双方的战争,全诗以图尔努斯被伊尼亚斯杀死结束。

这部史诗的主题是谈帝国的命运。诗人歌颂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歌颂罗马的光荣,并说明罗马称霸的使命是神所决定的。他把伊尼亚斯的儿子尤鲁斯写成为恺撒和屋大维这一族的祖先,因而肯定了屋大维的“神统”。主人公伊尼亚斯的全部艰辛的经历说明缔造帝国之不易,更应珍视帝国的和平,表现了奴隶主的爱国精神。全诗是颂扬屋大维并为其政策服务的。

史诗主人公具有虔诚、勇敢、克制、大度、公正不苟、仁爱等品德,作者认为一个理想的政治领袖应该具有这些品德。伊尼亚斯和俄底修斯同是流浪者,但他负有重大使命,是神的意志的执行者。同样是大将,他不象阿喀琉斯为了争夺一个女俘的私事而放弃责任,却是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服从使命。从《伊尼德》开始,欧洲文学中第一次出现了所谓的责任与爱情的冲突的主题。

史诗虽然写罗马的光荣,但作者也不时流露出哀伤情绪,例如主人公在迦太基看见尤诺神庙上刻着特洛伊故事,叹息道:“人间一切都引我伤心落泪”等。诗中比较生动的人物是失败者狄多和图尔努斯,作者对他们寄予很大同情,使读者感到作者对“罗马和平”、帝国光荣能否维持抱有一定的怀疑。

史诗的风格特点不象荷马史诗那样活泼明快,而是严肃、哀婉、朦胧的。

作者细腻地描写了狄多和图尔努斯之死,主人公和长嫂的告别、在地府遇到亡魂等情节。他爱用幻景、梦境、预言、暗示、讽喻等手法。他也着重人物心理的刻画。

史诗故事性强,比喻往往采用大自然中的现象,切合人物性格或情节,如把杀死特洛伊老王的皮洛斯比作春天蜕皮的毒蛇,出现在阳光里,新鲜、年轻,但闪动着三叉舌。

维吉尔史诗没有人民口头文学的特点,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使古代史诗在人物、结构、诗歌格律等方面进一步获得了定型。

变形记

《变形记》是最能体现古罗马重要诗人奥维德诗歌才能的作品。

《变形记》是古代神话汇编,包括较长的故事约50个,短的或略一提到的故事约有200多个。全部故事从天地的开辟、神的活动,一直写到当时罗马,最后歌颂奥古斯都的统治权威。

诗人所叙述的许多神的故事,反映了罗马上层社会的道德面貌。他按照罗马统治阶级——皇帝和贵族的原型赋予天神以性格。天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为所欲为、荒淫残酷,男神最突出的是淫欲,女神则是嫉妒和报复心理。朱庇特利用自己的天神地位不仅打动了伊俄,还引诱卡丽斯托,又拐骗了欧罗巴。但因怕朱诺发现后产生嫉妒就不得不把伊俄变成小母牛。朱诺自己又把卡丽斯托变成熊,使朱庇特不能亲近她。

正是通过诗中这种种变形的故事,诗人大胆地剥去了神的尊严,使神显得荒唐可笑,甚至可耻。这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罗马贵族社会的讥讽和对宗教的否定。

除了神的故事以外,《变形记》里还写了不少古代男女英雄的故事,如刻本克斯和阿尔库俄涅,俄耳浦斯和欧律狄刻,皮刺摩斯和提斯柏的故事,并且歌颂了他们纯洁的爱情。

奥维德以伊尼阿斯为人物的中心,叙述了罗马的历史故事与传说,极力替罗马帝国的强大寻找历史根源。他歌颂恺撒,把他化为天上的星辰,以此歌颂帝国。

诗人笔下的奇普斯则是另外一种形象,这个传说中的罗马执政官,富于责任感和公民感。他愿意为了罗马的利益而公开责备自己,这和那些公开掠杀的罗马官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变形记》中,诗人以大胆的创造性和巧妙的语言编写了一系列新鲜活泼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和情景,至今还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闲坐说诗经

    大家小书:闲坐说诗经

    本书用漫话的形式,将诗人的生命历程、作品的内涵与诗艺表现作为叙述重点,着重艺术性、故事性和趣味性。全书包括的这些短文,每篇处理一首诗,或一个特定事件。各篇分读可以体味作品的精华,合观则可得诗人的身世与人格。既是非常好的文化小品,也是学术小品,很适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
  • 金色莱茵:访德随笔

    金色莱茵:访德随笔

    莱茵河流过的德国,是一座博物馆,是一幅水彩画,是一首美妙的诗。莱茵河畔的德国,是一个古老的德国,充满文明,充满诗意,充满魅力;莱茵河畔的德国,又是一个年轻的德国,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精装版)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精装版)

    本书包括了林徽因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散文、诗歌和书信。林徽因兼诗人与建筑学家于一身,本来就是林徽因个人的文化特征。《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尽可能地收集了她的书信,尽管远不完全,却也涵盖了她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一生,而且全部是纯粹的私信,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有血有肉有泪地反映了那一段历史。有的段落,看得出写的时候是多么急切和激动,不仅字迹潦草,甚至有点语无伦次。对于那些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
  • 红色禁卫军(三)

    红色禁卫军(三)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为了保持全国形势的稳定,中央领导核心成员随即于采取特殊措施的两天后,召见了三个大军区和四个省的领导人,向他们讲述了“四人帮”种种恶行,解决“四人帮”问题是毛主席提出的,为什么必须在此刻对他们采取特殊措施等等,像是个打招呼的会议。参加召见的中央领导有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纪登奎、陈永贵、汪东兴、苏振华、吴德、倪志福。
  • 萧红散文集:白面孔

    萧红散文集:白面孔

    本书为萧红散文合集。有《天空的点缀》《祖父死了的时候》《孤独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业街》、1940年版《萧红散文》等散文集中几乎全部文章,并收入萧红纪念鲁迅的《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随笔。“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实面孔。”正如昆德拉所言,散文描摹着真实的生活,在这部散文集里可以看到人间烟火中的萧红本人。她与萧军同居商市街,求告无门,饥寒交迫,隆冬里买不起生火的木柴,连喝一杯热浆汁的钱都没有,甚而一夜数次起念要偷对面人家门上挂着的面包。他们做过家庭教师,画过影院广告牌,去参加集体活动蹭吃喝,他们游荡,吵架,喝醉后躺在地板上哭。及至勉强出版了作品集,却遭到查禁,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的恐惧折磨着他们,“白面孔”便是这一时期萧红和左翼文艺激进分子惊惧状态的真实写照。
热门推荐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8(东周列国卷8):见龙在野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8(东周列国卷8):见龙在野

    汤小团他们不但帮助蔺相如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使命,还各自拥有了一把神奇的宝剑。最后,历经千难万险,他们找到了秦始皇,可小时候的秦始皇却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 星球对垒

    星球对垒

    从前有一个内向的孩子,他银发,死鱼眼;皮肤惨白,眼窝凹陷;不喜欢穿鞋,脚踝喜欢拴个铁链子。身旁有个医术逆天的女大夫。
  • 反转修真时代

    反转修真时代

    星际时代突然遭遇修真文明,科技与仙法激烈交锋,理念与文明殊死冲突,强者的伟大,是建立在尸骸之上?还是为保护弱者而奋起一战?捍卫秩序的勇者把血流干,也望不见希望!?身处黑暗,始终坚信有光,人类先锋重归青葱少年,誓要反转这个时代!
  • 计高一筹

    计高一筹

    “计”乃“计策”之意,“高”乃“胜利”之意,“一筹”乃“计数的用具”之意。成语总合之意思是:计策比别人的计策要高出一截。比喻聪明之人,神机妙算,运筹帷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我们也可以用发明改写世界,用我们的创新和智慧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本书收集了很多关于智慧的故事,希望它们可以给你带来启示,帮助你成功。
  • 我变成了金雕

    我变成了金雕

    新书《星际殖民国度》已经发布,有没有读者大大去瞅瞅。拜谢。 “咯咕咕咕”商云刚醒来,发现自己附身成为一只金雕,此时恰逢天地大变,所幸觉醒了神凤血脉。逃离蟒口、发现血兰、部落图腾......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再回首时,他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妖兽界的巅峰。
  • 梦里阑珊1995

    梦里阑珊1995

    讲述的是漫画家孟里在28岁事业有成的年纪痛失相伴多年的未婚妻然珊。在一次机缘下,遇见时光老头,思想穿越回到了平时时空还是14岁初中生的小孟里身上。没想到,14岁的孟里还是个发育未完全的又黑又胖的小胖子。在那场旧时光爱情里,情敌木风长着一张初恋男孩的模样,又高又帅,与然珊情投意合。孟里守护着然珊长大的同时忍受着她和其他男生谈情说爱。漫漫追妻之路,碰撞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和怅然若失的故事。这是一场关于旧时光和你的爱情。
  • 玄浑道章

    玄浑道章

    在这个神怪遍地的世界经历了第六个纪元之后,煌煌天夏降临了!…………玄浑道章书友群:【762873632】玄浑道章?造化之界:【526275426】玄浑道章VIP书友群:【615387042】…………
  • 我的属性右手

    我的属性右手

    苏元发现,自己的右手能够从天地万物中,摸出万物的属性!从钢铁中摸出‘坚硬属性+1’,钢铁变软了。从怪物身上摸出‘血气+1’,将‘血气+1’融入自己的身体,自己变强了。从地面摸出‘地元素+1’,从火堆里摸出‘火元素+1’,从水里摸出‘水元素+1’,从空中摸出‘风元素+1’,将这些属性融入玻璃珠,玻璃珠内便演化出一个世界!
  • 诸天玩家

    诸天玩家

    王者于废墟中崛起,目光洞穿黑暗,江寒被主神送往洪荒,在这个充满了危机的世界,他该何去何从?
  • 被枪决的变脸鼠

    被枪决的变脸鼠

    中午,几块黑云凑到一起,就把天给遮住了,外面的人像鸟一样急着往巢里飞,卧龙帮帮主楚延寿的家人乃至佣人却屋里屋外的忙活着,风雨欲来的天气好像与他们毫不相干。楚延寿的家就在卧龙帮的院里。卧龙帮在城西头,是个庞大的四合院,院套的东西南北一圈的青砖房,是帮会喽罗的营房,驻扎百十号弟兄。当央另有一圈青砖房,东西南北二三十间,是帮会大小头目的宅邸。宅邸中间,是三十米见方的院落,方石铺地,宽绰敞亮。坐北朝南的一趟正房便是帮主楚延寿的宅邸。这天下午,楚延寿的母亲突然痨病复发,正赶上楚延寿不在家,于是忙坏了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