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600000005

第5章 充足的准备,成功立规矩的前提(2)

在我们身边,有些父母总拿自己的小时候与现在的孩子相比,以为这样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孩子。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比较法。为何说这是一种错误的比较法呢?这是因为你不是孩子,孩子也不是你,是你之外的一个独立个体。

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在每一个年龄段的成长与心理特点是不同的。同时,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同个性的孩子,往往有不同的个性与心理特点。

可以说,只有当你真正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特点,才会懂得他内心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与孩子相处。也只有了解他的心理,了解他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需求,才能根据他的心理需求与心理特点,来给他制定相应的规矩,这样制定的规矩才较为合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呢?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少年期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与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其中婴幼儿时期尤为重要,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与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因而,父母要多关心孩子,多了解孩子,并给孩子立相应的规矩。

让我们看一下1~6岁的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与成长特点。

(1)1~2岁幼儿

1~2岁的幼儿处于“肛欲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破坏东西。如用剪刀剪坏小娃娃,用牙齿咬坏衣服等。孩子为何会这样呢?这是由于他们的自我控制力正在发展期,但是他们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情绪。

此时,爸爸就需要给孩子制定一些相应的规矩,来帮助他纠正这些破坏性行为,如孩子爱摔玩具,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不乖的表现;其次,要用富于情感色彩的寓言故事或游戏,来提醒并帮助他控制自己的坏行为。

当孩子破坏规矩时,要有适度的处罚,切记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分的处罚,如打骂孩子,因为孩子此时的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以及承受能力都比较差,打骂孩子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是永久性的。

(2)2~3岁幼儿

通常,当孩子两三岁时,一些爸爸总感觉孩子不如以前那么听话了。之前,爸爸说什么,孩子都会听。但到了孩子两三岁时,他们总说“不”。父母说吃饭,他说“不”;父母说洗澡,他们以前很开心地去洗澡,现在却说“不”洗。

为何会这样呢?这是由于孩子两三岁时,正值自我意识迅速生长期,同时,也进入了“第一反抗期”,此时的孩子非常有主见,想按自己的意志与想法行事。

如果事先知道孩子会经历这样一个时期,那与孩子的相处也会变得很容易,因为你了解他的心理需求,知道如何做、怎么做,才能满足他的心理需求,如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吃青菜,你不能直接说吃青菜,而是要说:宝宝,你想吃黄瓜还是吃茄子?

(3)3~5岁幼儿

3~5岁幼儿已经开始形成一定的自我控制力,其攻击或破坏性的行为相对减少,甚至只是偶尔出现。在这个阶段,孩子偶尔性的破坏性行为,多发生在产生不良情绪时。因而,如果父母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想给孩子立规矩时,先了解清楚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就能很好地帮助孩子纠正这些不良行为了。如抢小朋友的东西,如果是因为不良情绪引起的,爸爸最好是给孩子讲一些相关的故事,用生动的故事或寓言来启发、引导他,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是需要改正的。这样,才能让孩子逐渐养成管理自己情绪的习惯。

(4)6岁幼儿

孩子6岁时,已经有了很好的自我控制力,但还会因为有不良情绪而产生破坏性行为,如在商场时见什么要什么,不给就打人、摔东西、哭闹等。

此时,爸爸一方面要去了解孩子动怒打人或破坏东西的具体原因,同时,也要根据其攻击或破坏东西这一行为带来的轻重后果,对他进行适当的处罚。这样,就能让孩子切身体会到破坏规矩,违反规则的后果是什么。如罚扣零用钱、罚扣玩耍时间等,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他最喜欢什么,就把它当作处罚的“家法”,如孩子最喜欢玩具,在他一再破坏规矩时,就把他所有的玩具收起来,不让他玩。

爸爸们一定要明白,只有坚守住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界限,抵挡住孩子哭闹或不良情绪的“诱惑”,才能让孩子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成功地立规矩。但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处罚破坏规矩的孩子,最好不要以暴制暴。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理,要想给孩子很好地立规矩,就一定要了解孩子有哪些缺点、哪些不良习惯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给孩子制定规矩,从而达到给孩子成功地立规矩的真正目的。

给孩子立规矩是限制他自由吗

一提给孩子立规矩,一些爸爸就会反感。在一些爸爸看来,规矩等于束缚、不自由,等于让孩子失去了无拘无束的自由而快乐的童年。

事实上,自由是相对的,真正的自由是在规矩与规则下的自由。提倡给孩子“自由”,并不等于放弃培养孩子成长所需的规则和标准,并不等于放弃给孩子立规矩。爸爸们该让孩子从小明白自由与规矩的关系,以坚定的态度给孩子指明“对”与“错”的界线,要非常重视给孩子立规矩。

王伟平的女儿青青今年3岁半,上个月他把女儿送去幼儿园了,可让他头大的是,女儿对幼儿园的生活非常不适应。而在王伟平看来,幼儿园对孩子管得太紧了,这会让孩子失去自由。

因为王伟平对女儿一直采取“放养的方式”,如孩子在家总爱光着脚到处乱跑,很少穿鞋子,王伟平就由着孩子性子来;孩子爱看电视,经常看到晚上11点才去睡觉,而且睡前不洗澡,王伟平也由着她。王伟平之所以不用条条框框束缚孩子,就是想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让她能生活得快乐而幸福。

但没想到的是,自从把女儿送去幼儿园后,老师总是对自己抱怨不断,不是说女儿上课时乱动,就是说孩子玩游戏时不守规则,或老是去抢小朋友的玩具或美食。

“怎么办呢?”王伟平决定给女儿转幼儿园,可是接连转了三家幼儿园,幼儿园的老师都是接二连三地向自己告状,内容无非是女儿如何淘气,如何不守规矩,并且有老师建议她给孩子多立规矩。

王伟平这才意识到孩子出了问题,或者说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于是,他决定按老师的建议尝试一下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但又担心给孩子立规矩,会让孩子失去自由,不能像天空的鸟儿一样自由而快乐地成长。

王伟平的这种担心有必要吗?作为一个父亲,他的担心可以说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有些杞人忧天。因为规矩不会让孩子失去自由,不会捆绑与束缚孩子,只会让孩子在人生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

自由是什么呢?真正的自由不是率性而为,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真正的自由应该是这样的:

1.真正的自由首先能分辨对错,能做出正确的是非判断;真正的自由是知道什么事情不好,什么事情好,如总是看电视不好,总是玩电脑也是一种不良习惯。

2.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约束力与自控力的基础上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没有框架的自由,孩子容易迷失,而且没有安全感。当然,这类孩子约束力与自控力也差。约束力与自控力强的人,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对于不好的事情,有控制住自己或约束住自己不去做的能力,不被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捆绑与约束。

3.很多研究也证明,有自制力的孩子往往在长大后更有成就,心理更平衡,因为自制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心智成熟的过程。

可以说,像王伟平一样的爸爸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自由观,要用规矩约束孩子的行为,一定要给孩子灌输规则意识,给孩子立规矩,不仅要让孩子明白规矩的内容,而且也要让他慢慢明白规矩对自己和别人的意义,要让孩子明白无论什么人都要守规矩,让他从小就对规矩产生敬畏感。否则,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甚至会为此失去自由。

事实上,很多父母,特别是爸爸也明白这些道理,可是为什么他们会对规则有那么深的“成见”,甚至有家长认为建立规则是在压制孩子的天性?

归根到底有两个问题,需要爸爸好好反思:

1.我们建立的规则是否遵循了孩子发展的规律?

2.我们在执行规则的过程中,是否尊重了孩子的身心特点?

如果这两点没有做到,激起孩子的反抗,大人吼孩子哭,自然就难以给孩子立规矩了。

幸运的是,王伟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仅给孩子立了规矩,而且还身体力行,在点滴生活中慢慢让孩子守规矩。如他规定玩玩具后必须要洗手。当青青不肯洗手时,正在电脑前工作的他,会去洗手间洗手,然后对青青说:“青青,你看爸爸的手洗干净了吧!我给你洗了一个苹果,如果想吃的话,就先去洗洗手。”“我要吃苹果!”青青跑进洗手间,回来时小手已经干干净净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爸爸们如果想让孩子飞得更高,就要为孩子制定合理的规矩。要知道,规矩与自由并不矛盾,当孩子守规矩时,规矩与规则就会节约孩子的成长成本,保护孩子成长的自由,让孩子自由地发展。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又具有享受自由能力的人。

让孩子明白:规矩面前一律平等

众所周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同理,规矩面前,人人也要平等。只要是立了规矩,无论何人,大家都要遵守,不能随意通融与打破规矩。父母如此,孩子亦如此。爸爸必须让孩子明白这一点,这样才能让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规矩,并且因对规矩有正确的理解与态度,而自觉地遵守。

赵小虎的儿子叫明明,今年上幼儿园大班了,他有一个好朋友叫张娟,是邻居的女儿。这天,是周六,张娟又来找明明玩,明明的表姐嘟嘟也在。三个孩子在一起玩,玩得可高兴了。

玩着玩着,突然,张娟发现了明明家客厅的小书柜上放着一个装糖的透明糖盒,里面有好多五颜六色包装的棒棒糖。于是,她就问赵小虎:“叔叔,我可以吃棒棒糖吗?”

赵小虎爽快地答道:“可以,但是你只能拿两个。”

为什么只能拿两个呢?这是因为他平时与明明约法三章:每次每人只能吃两块糖或两根棒棒糖。

一听可以吃棒棒糖,三个孩子都过来拿了两根棒棒糖。

不一会儿,嘟嘟却告状道:“叔叔,叔叔!张娟多拿了棒棒糖,而且说:‘你们家的棒棒糖很好吃,我想带几个回去给妹妹。’”

听了嘟嘟的话,赵小虎走到张娟面前,拉着她的手道:“孩子,我们家的规矩就是每次只能拿两块糖或两根棒棒糖,如果你想让妹妹吃糖,就回家把妹妹叫过来可以吗?不过,现在呢,要把多拿的糖放回去,因为大家都要守规矩,好吗?这样,叔叔才喜欢你,下次才会再给你吃棒棒糖!”

张娟听了,不情愿地放回去多拿的棒棒糖。

对于赵小虎的做法,你是不是很不以为自然,觉得他太小气了,竟然为了两根棒棒糖与一个孩子计较。表面上看,是他太小气了。事实上,是他在坚守给孩子制定的规矩,否则,他就会因为对别人的孩子破了例,而让自己的孩子有了想法:“为什么爸爸定的规矩,我一定要坚守,而别的孩子却可以破坏呢?”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就会有样学样,不守规矩。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一定要明白,无论何人在规矩面前都一律平等。只要是立了规矩谁都要遵守,不能随意通融。这样,才能让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规矩,并且因对规矩有正确的理解,而自觉地遵守。

如果爸爸不让孩子明白规矩面前一律平等,孩子会怎么样呢?通常,孩子小时候小视规矩,破坏规矩,长大后,就可能无视法纪。

孩子能否在不同的场合下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和场合的需要,这就要求父母去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换言之,如果想让孩子在长大后守法,不以身试法,需要爸爸从小让孩子明白规矩面前一律平等。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点,爸爸可具体这样做:

(1)给孩子立的规矩,家中其他成员也要做到在给孩子立规矩时,爸爸不仅要求孩子守规矩,而且要求家庭所有成员都守规矩,比如,你让孩子好好吃饭,家里所有人也要好好吃饭,不挑食。要求家庭所有成员都守某一规矩,这就会让孩子感觉这规矩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所有人。这样,就易让他守规矩。

(2)在制定规矩的过程中,要多与孩子协商

给孩子立规矩时,要多与孩子协商。让孩子坐下来一起来商量应该制定哪些规矩,让孩子参与规矩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孩子形成正确思维的过程,只要形成正确思维,在执行规矩时就容易得多。

(3)在制定规矩时,要家人互相监督

在制定规矩时,也让他对其他家庭成员进行监督,任何人破坏规矩,都要受到处罚,让他觉得公平,从而让他有坚持不懈的信心,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

作为孩子的爸爸,也许要做的有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经常告诉孩子,并设法让他们懂得:规则、规矩面前一律平等。

同类推荐
  • 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节

    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节

    粗心大意的危害我们都很清楚,那么,面对粗心大意的孩子,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本书从孩子粗心大意的表现与危害、妈妈对孩子粗心大意的误解、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分析、应对孩子粗心大意的能力培养、解决孩子粗心问题的小策略、教孩子学会有计划地做事、全面培养孩子细心的好品质、应对主要学科粗心大意的情形这8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孩子粗心大意方方面面的问题,并总结出了一系列应对方法,从而帮助妈妈改变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 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

    犹太人这样给孩子定规矩

    为什么犹太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成为传奇?他们的智慧并非高深莫测,而是与世代相传的独特家庭教育有关。他们神奇与智慧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千万家庭。学习犹太人的家规,结合中国教育现状,让孩子由平凡走向杰出并拥有勇气、创新、智慧,从而培养出出色的天才儿童!文中全面揭示了犹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为孩子制定规矩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小诀窍。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犹太人的哲理名言,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数千年来犹太人的教育智慧。
  • 成就内心强大的男孩

    成就内心强大的男孩

    本书简单、直接、易于阅读,从家庭环境、爱的教育、学习习惯和知识积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金钱观、磨砺、健康等诸多方面,全面而系统地讲述了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如何去教育男孩,并深入剖析具体事例,提升孩子的素质,磨砺他们的心境,让他们在对人生有一定了解的同时,逐步让内心变得强大,成为一个真正自立、自强和勇敢的小男子汉。
  • 非常教育6+1

    非常教育6+1

    本书是写给中国少年儿童的父辈家长以及祖辈家长的“参谋书”,要为“隔代教育”指明正确的途径。本书未在空洞的理论概念里面兜圈子,而是立足于中国“隔代教育”的现实状况,大量地撷取了现实生活中鲜活而又典型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诠释了“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和各种误区以及化解误区的方法。
  • 养育女孩(父亲版)

    养育女孩(父亲版)

    来自儿科医生、医学博士、美国儿童医学会成员、畅销书作家梅格·米克的忠告! 将告诉你如何培养优雅、自信、内心强大的女儿! 无论你的女儿刚刚出生,还是已经18岁,这本书都会给你和你的女儿带来积极的变化。 将帮助你发现自己内心的品质,给予女儿真正的关爱和指导,成为女儿期盼的父亲! 通过50条“好父亲应尽职责”教你与女儿有效沟通,为女儿未来独立生活做好准备。
热门推荐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其实是“论寒伤”。若直译过来,就是“论述寒凉(对人体的)伤害”。但仅仅这样理解,就未免失之于狭隘,比较合乎于书中具体内容的综合认识应该是:“论述寒、凉、温、热等四时之气与时行疫疠之气等诸多病邪对人体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病理机转以及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护理预防的一部中医药学专著。”这样表述似乎有些繁琐而累赘,但这也只是对全书知识要点的一个基本概括,其中蕴涵的医药学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是一二句话所能说全的。好在这已经点明了本书的主题和要旨,以后阅读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 仨警察

    仨警察

    三个小警察的职场故事,扣人心悬,情感与职责的选择,不仅需要忠诚,更需要勇气。他们从最初懵懂的无知与自负,通过坎特跌宕的警察生活历练,最终磨去青涩找到了真正的人生价值,成长为真正的警察。三个小警察的爱情故事,美丽而动人,理智与感性之间的碰撞,不仅迸发出了浪漫与热烈的火花,更多地教会了他们什么叫担当与责任。在同一片屋檐下的三个兄弟,为了梦想与责任,为了爱情与友情,展开了一场年轻的冒险……
  • 俯首称妃

    俯首称妃

    她曾是潦城人人敬畏的用毒奇女,却遭万人唾弃,成了亲手毁了自己亲生妹妹的恶魔……
  • 在希望的汉末

    在希望的汉末

    徘徊在绝望的汉末,迷茫、喜悦、悲伤以及愤怒,每种情绪背后的故事,编织出贾诩完整的人生。他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却从来不是舞台中央的天命主角。游走在无垠的黑暗里,他找寻着希望的曙光。贾诩相信,都会好的,总会有的。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甜心驾到:腹黑男神不好追

    甜心驾到:腹黑男神不好追

    出个差都能遇到极品大帅哥,童易源表示桃花运来的不要不要的!于是,童易源开启了追求帅哥的三部曲:缠!死缠!死缠烂打!原则就是只要能追上,过程不重要~~“你就这么喜欢我?”某男邪魅一笑。“很喜欢很喜欢你,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愿意牺牲我的美貌放弃我的体重,毕竟不能和了帅哥的人生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呵呵额,好啊,那你今天可算是咸鱼翻身了……”自顾自表忠心的童易源丝毫没有看到方佳浩嘴角得逞的坏笑,就这样一入方家误终身从此再也没有人权可言。
  • 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

    这件事说起来太稀奇了,我知道不会有人相信的。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还很年轻,和妻子住在那个村子西头的一间屋子里。我们刚搬来的时候,那间屋子是空的。村里的村长(他姓钱,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大胖子,但村里人即使在背后也很少叫他钱胖子,而总是叫他村长)对我们说,反正那屋子空着也是空着,你们想住就住吧。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就和美兰(我老婆)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那间屋子坐落在村子最西头的一个小山坡上,离村子里最近的人家也有一段距离,所以到了晚上就显得非常冷清。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没觉得什么,因为我和美兰是第一次真正有了自己的家。
  • lol之电竞天王

    lol之电竞天王

    人生应该有理想,成为一名电竞选手就是张小明的理想!然而,这是一个不被理解的时代,没有任何人会鼓励你去做一名职业的玩家,因为,在世人的眼里,成为职业玩家是不现实的,也是荒谬的!但张小明并没有放弃,没有放弃他的理想,而是继续努力,通过挥洒青春,燃烧激情,朝着他的目标一步步迈进……注:本书献给这些日夜奋斗在LOL的人们。
  • 异次元大玩家

    异次元大玩家

    旁白一:“神仙是什么?”旁白二:“神仙老厉害了,俯瞰众生,威能莫测!”楚歌:“不好意思,我不是修仙的。但我专打神仙,见一个打一个那种。”“.......”旁白三:“天意不可违,你居然敢对天,对神仙不敬?”楚歌:“我打的就是神仙!”旁白四:“就你也能打神仙?”楚歌:“区区神仙而已,天帝老儿我也虐他没商量!”“.......”PS:书名本身就是坑,二十万字左右会填。两年玄幻作者龄,可惜河蟹了。第一次写二次元,或许会有许多玄幻元素,谅解。
  • 万荣笑话宝典

    万荣笑话宝典

    本书主要内容:七叔断案,没法换座,她改嫁了还省一人吃饭哩,叫你男人捣就不呛啦,有福,咱不心疼,你们不出去我出去,请给我们这里拨点雨,劳动布裤我穿上啦,我不信旧车子没人要,喝酒也有下数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