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700000022

第22章 文化问题与大学教育(6)

我觉得现代化,科技发展了,网是一个体现,我对网络要好好地学习。谢谢大家!对于北大的这次举措抓住了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教育问题,东西方也好,各方面都有不同处,也有共同处,主要就是一个传承问题,至于不同的地方那是形式。所以,我觉得我们北大提出这个问题来,是很了不起的设想,证明了北大的精神,我作为一个北大的校友,我感到我们学校越来越“北大”。谢谢!

主持人:让我们再次感谢两位老师来到我们的论坛,和大家聊了中国的教育,我们今天的视频访谈到此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收看与参与,再见!

周有光:一○六岁再谈“改”文字

访问者任姗姗

常州青果巷,本是一条幽长的江南小巷。临河而居的粉墙黛瓦,因为文人雅士辈出而生出几分传奇。已届一○六岁的语言学家周有光就诞生在青果巷一三三号的老礼和堂。而另外两位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先锋--瞿秋白与赵元任,也都与周家在青果巷比邻而居。

与两位邻居不同,周有光的名字与语文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却是“偶然”。一九五五年,新中国召开文字改革会议,周有光从上海赶到北京赴会。没想到,会开完了,人却被留在了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三年后,周有光等人创制出一整套《汉语拼音方案》,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贴上全球通行的标识。而此时,他已年过半百。

“爷爷搞经济学半途而废,搞语言学半路出家;两个半合起来是一个零”。孙女周和亲上小学时说的话,如今常常被周有光拿来自嘲。

八十五岁离休后,周有光开博客、写文章,二十年时间竟有十几本著作问世,永葆学习的热情和充满活力的思考,令人叹服。如今,一○六岁的他每天端坐在书房里那张黄色小书桌前,读书,写作,会客。老先生满面泛出红润的光泽,讲起话来思路清晰、中气十足,写起字来,手不抖、气不喘。爱讲笑话的他,讲着讲着就会像孩童一样笑出声来,一只手还会不由自主地挡在嘴前,好像很不好意思笑成这样。

因为是百岁长者,访者常向他讨教长寿的秘诀,他总爱开玩笑说:“上帝把我给忘掉了”;因为历经近代中国的百年动荡,人们常向他探求中国的前途,他总是坚定地回答:“我对未来很乐观,充满信心。”

语文现代化符合历史需要:

“人家笑我们几个字母搞了三年,其实不止三年”

记者:您当年从经济学研究转向语言学研究,虽然是意外改行,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语文现代化。站在历史的角度,您如何看中国的语文现代化?

周有光:我觉得语文现代化发展得非常好。语文现代化主要是四种要求:语言要共同化,文体要用白话文,文字要用简化字,注音要用字母。中国早在清朝末年就开始了语文现代化运动。当时的中国人只会方言,不同地方的人碰在一起不能讲话沟通。一九五五年,我国召开文字改革会议。为什么开这个会?我们要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而当时人民群众文化低,所以一定要搞语文现代化运动,并把它视作新中国成立后的大事情。我认为这个看法是符合历史的。

记者:语文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汉语拼音方案》已历经五十五年的实践检验。如今回顾《方案》的制订过程,有无遗憾?

周有光:那时我们花了六年工夫,非常认真,一丁点的问题都仔细研究。假如那个时候马马虎虎,今天就要后悔了。汉字有六万个,可一直到一九一八年才制订了注音字母,后来语言学家赵元任也设计过国语罗马字的方案,都很好,但是很复杂,不容易推广。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要重新设计。当时我们一下子收到国内外来信四千多封,许多人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几百种方案,我们一个一个认真答复。

汉语拼音方案制订的过程当中有许多困难。人家讲笑话,说几个字母你们搞了三年,太笨了。其实不止三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汉语拼音,这还只是中国的标准,拼音方案还要应用到外国,要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通过。后来我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开会讨论了三年才成功。一直到一九八二年,《汉语拼音方案》才被认定为国际标准。这对中外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当时我去美国谈判,他们说国会图书馆有七十万部中国书,要将全部编目改成拼音,需要二千万美元,实在没有这个资金。后来他们筹了两年才集到这笔资金,改了过来。

《方案》起初作为小学生认字的工具,后来作为文化和商品流通的工具,再后来成为国际交流的文化桥梁--汉语拼音的传播比我们想象得还顺利。

记者:语文现代化中的汉语拼音几乎没有争议。但有人认为简化字,从技术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比不上繁体字,而且割裂了中国的文化传统,您如何看?

周有光:现在许多人不了解历史,认为简化字是新中国的独创。其实,简化字在古代就已经存在。我这里有一本书,叫作《简化字溯源》,这本书把最早的简化字都拍了照片。你看,简化字的“还”字,在汉简上面就已经有了。许多人认为书法一定要写繁体才好看,这话不对。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有三百二十四个字,其中一百零二个是简化字,占总字数的三分之一。历代大书法家不乏写简化字者,许多简化字是书法家创造出来的。所以说,简化字跟书法没有矛盾。

要让全世界华人懂得汉语:

“当今文化是国际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

记者: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国门,有的地方还掀起了“汉语热”。许多人就问,未来汉语能像英语一样流行吗?

周有光:国际共同语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旦一夕能改变的。英语的推广经过四百年的历史。英语变成世界共同语,不是开会决定的,而是事实的变化。为什么英语流传这么广?因为全球化。选择英语有五个有利条件:人口众、流通广、文化高、出版多、使用便。改革开放以后,我到联合国工作人员语言学会演讲。我问学会负责人:联合国有六种工作语言,哪一种用得多,哪一种用得少?他告诉我,英语占到了80%,法语15%,西班牙语4%,俄语、阿拉伯语、汉语加起来占1%。你看,我们的国际性并不高。

我提倡的是,第一步要把我们的语言文字推广到全世界的华人,二十一世纪要使全世界的华人都会讲汉语,都会写汉字。

记者:在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处于怎样的位置?

周有光:发出自己的声音非常重要。我提出一个原则,全球化时代,你要从世界来看国家,不是从国家来看世界。有人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世界文化的接力棒从西方传到中国来了,文化中心也要跑到中国来了。我根据文化学,提出“双文化”论,即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而不是简单的“东西文化”。东方文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东方,而是三个东方:东亚、南亚、西亚;西方文化是西欧加上美洲。所以现在有四种传统文化:东亚传统、南亚传统、西亚传统、西方传统。在这四种传统文化之外,还有一种文化是世界性的,即国际现代文化:它由全世界共创并共享。所以我认为当今的文化是国际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而不是东西轮流坐庄。

周有光趣事

周有光的太太是“张家四姐妹”的老二张允和。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在与张允和结婚前,周有光曾写信说:“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张允和回了一封十页纸的信,只有一个意思:“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二人婚姻持续了七十年,直至张允和在九十三岁去世。

连襟沈从文曾开玩笑地送给周有光一个外号--“周百科”。谁知中美建交后,周有光与刘尊棋、钱伟长等共同翻译了《不列颠百科全书》,真成了“周百科”。

九十七岁时,周有光住院做检查,在病历上填写年龄,医生不相信,认为是将七十九岁错写成九十七岁。其他人听说有个近百岁的老人,纷纷来看热闹,周有光开玩笑说:“大家是把我当作大熊猫了!”

喝咖啡红茶,看电影大片,开网络博客,九十九岁那年游览天津,小辈儿们称他“新潮老头”;周有光戏称自己是“漏网之鱼”,脱出二十世纪那张网,进入到二十一世纪。

(《人民日报》,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对话周有光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宁死不屈的革命烈士江竹筠

    宁死不屈的革命烈士江竹筠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陈云的故事

    陈云的故事

    《陈云的故事(修订版)》选取陈云一生中16个有代表性的主题,通过亲历者、见证者的回忆、评说,充分运用文物、档案、文献资料,以独特的视角和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陈云鲜为人知的故事,全面、真实地展现一代伟人崇高的精神风范、鲜明的革命风格、高尚的品德情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 暴虐之君:商纣

    暴虐之君:商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暴虐之君:商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暴虐之君商纣的一生。
  •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朝迁

    朝迁

    希望——万恶之首。一棵树想长的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么它的根就必须更深入黑暗。上帝已死,十字祭起!
  • 我的鬼眼

    我的鬼眼

    在一场的谋杀计划中隐藏着一种匪夷所思的怪事,我的眼睛见到鬼了,恐惧,悬疑集中在一体。恐怖的案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见到鬼之后,所有的一切都悬案袭起,恐怖的鬼影中到底包含着怎样的故事?我的鬼眼里看到了常人无法看到的东西,这是真实,还是幻觉?
  •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再结合湖南人的人文地理、经济环境等方面全面解读了湖南人,并提出了湖南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年轻人记得杀丧尸哦

    年轻人记得杀丧尸哦

    地平线泛起亮光,光明撕开了黑暗。丧尸的出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似乎都还很遥远。大部分人坚信丧尸能被消灭,小部分人觉得这是黑暗的开始。也有人悲观,就算没丧尸,这个世界也是黑暗的。他们觉得:比起丧尸,人类,复杂得多,也可怕多了。————“这个冷漠的世间,唯有那里…充满了温暖!”庞二说着,视线落到了她们身上。
  • 跑偏的1618

    跑偏的1618

    文盲少年朱由校赤着胳膊,抹着鼻血冲顾子轩大喊道:“再来打啊!咱们老朱家只有血战的汉子,没有逃路的懦夫!”朱由检小脸紧绷绷道:“哥哥加油,揍死姓顾的!”顾子轩脑壳疼,恨铁不成钢道:“这个天下最大的道理只有一个,打得过就打,打不赢就跑,来日有机会便找回场子不是挺好吗,两个缺心眼儿的玩意儿!”顾子轩乐极生悲,来到了1618年的大明。在这个无可救药的时代里,他让辽东留下了“无发不留头”的传说,他成为了大明王朝绝无仅有的活太师兼活太保,他将千秋正气的刚明成功带跑偏……建了个书友群:701944419,欢迎浪群。
  • 外道魔祖

    外道魔祖

    万物生灵皆有命格,它决定了所有生灵的成长极限。所有修炼,为的都是超脱命格的限制。不同的是,仙道修士会直面桎梏,而魔道修士,则会绕开命格桎梏。我殷洪,便是魔道中的翘楚。我的外道魔系统,正是为了剥夺他人命格而生。不管你是绝世天才还是大道宠儿,大道所赐,我将尽取之!(希望爽的同时,能有所得。)
  • 狼羿传

    狼羿传

    父母离奇死亡,她被迫寄人篱下,受尽欺凌。在一次偶得法宝后本以为从此可以过着人若欺我我必欺人的生活,却不曾想被自己的特殊身份卷进了一场争站之中。当黑暗来临,当成长之后,面对真相,她该何去何从……
  • 梨花寐

    梨花寐

    民国元年4月初十,一眼的相见,一生的羁绊
  • 女人成大事的5种资本

    女人成大事的5种资本

    成功女性在她平和谦逊的外表下,总闪烁着一种很奇异的东西。很难说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自信、自尊或“自傲”。我们姑且称之为一种独立性。她们都是一些有独立性的思想、不盲从的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她们的这种独立性是自觉的;她们都珍视、保持、发挥和利用自己的独立性。她们都认识到自己并不属于一种简单的生活,她们都把自己看成是独一无二的。
  • 错心记

    错心记

    秦老太太和谢老太太是手帕交,早早为秦妙和谢玘订下娃娃亲。可秦家世代从商,谢家三代为侯,门不当户不对。秦妙第一眼见到谢玘便爱上了他,可谢公子却不喜欢她这个商户女,行事举止毫无闺秀风范,精明世故。但她不在乎,痴痴地认为只要用心,相信终有一天能得他青睐。可事与愿违,他的冷漠疏远还是刺伤了秦妙本就高傲的一颗心。直到那次争吵,彻底将秦妙拍醒。而此时,秦家却蒙遭大难,她不得不放下执念孤身闯荡,只为保全家人。而谢玘,也在她选择放弃之际才慢慢看清自己的内心,可为时已晚…相错之心,是否能重归于好,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