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1900000057

第57章 救灾之法

独孤武被骗了。

这一刻他想起了三十多年前,自己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被一个穿着花裙子,粉嘟嘟的小女孩骗糖果的的情景。

那一年,小女孩儿刚来乡下读书,是那么的单纯可爱,他也是那么的天真烂漫。

小女孩说给她糖果,她就每次在玩过家家酒的时候当自己的小媳妇,结果糖果被小女孩儿骗来吃了,小女孩儿却只当班上最好看最白净的孩子的小媳妇。

他,一直就是个抬轿子的。

这对他的打击很大。

后来做任何事,结识任何人都谨慎再谨慎,三十多年没被人再骗过,这都到淳朴的古代了,竟然被人给骗了。

独孤武很忧心,自己或许应该好好认识认识古代人了。

杜如晦也忧心,独孤武的状态明显不对啊,呆呆傻傻的坐着,一动不动,好歹也要说句话吧,是骂还是打,他都做好准备了。

“二郎,二郎?”杜如晦摇了摇独孤武。

“你真是杜如晦,这次没骗我?”独孤武望着杜如晦,眼睛一眨不眨。

“非是有意隐瞒二郎······”

“停。”

独孤武大喝一声。

杜如晦暗自神伤,长叹一口气,朋友算是做到头了,他就知道一旦坦白了身份,结果不会理想,事实果然如此。

“你说实话,你在我这里是老杜还是兵部尚书杜如晦。”独孤武表情异常严肃。

“老杜。”杜如晦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独孤武腾地一下站起来,怒道:“既然是老杜,那你还我的钱,当初的二钱银子还我,还有骗我的精神损失费,伤心费,这顿饭必须你请。”

此时,牛通正好端着菜肴过来,一见独孤武的样子,准备给独孤武说明杜如晦的身份,他现在可管不了牛进达和牛福的吩咐。

不过他的话没说出口,却见杜如晦大笑道:“我还,今天的饭食,我请了。”

“够朋友。”独孤武大笑着坐下,拍了下杜如晦的肩头。

见此,牛通也就不再多言,将菜肴放在桌子上,自个儿忙活去了。

发现独孤武没生气不似作假,杜如晦有些诧异:“二郎不怪我?”

“怪你干啥?”

独孤武恍然大悟道:“因为你隐瞒身份怪你,不存在,虽说你隐瞒了身份,但我们之间的友情不作假,在你说出自己是老杜的时候,我心里那点小怨气也就没了。”

“二郎大度。”

“老杜,记得以后夸人的时候,竖起大拇指,这样显得诚心一些。”独孤武提醒道。

“记下了。”杜如晦大笑不止,还朝独孤武竖起了大拇指。

韩仲良委实有些受不了当下的状况,一本正经道:“杜尚书,该说正事了。”

“对,说正事。”

杜如晦恍然大悟般点点头,望着独孤武严肃道:“二郎,山东大旱之事······”

独孤武打断道:“老杜,你是现在是兵部尚书,是当今陛下的左膀右臂,就算我有办法,我也不会跟你说的,要说也是跟老杜说,你明不明白。”

沉默片刻,杜如晦若有所思,有些为难的看了眼韩仲良,望着独孤武问道:“真不能现在说?”

独孤武没说话,只是坚定的点了点头。

很明显,独孤武有办法,不管是不是好办法,李世民都想要听听,所以他开口了:“韩尚书,不妨与我同桌。”

“谢过李郎君。”韩仲良起身行礼道谢。

看着韩仲良起身走到李世民那一桌坐下,独孤武心惊,压低声音问道:“老杜,那人是陇西李氏还是赵郡李氏的嫡子?”

“小郎君为何知晓我乃陇西李氏之人?”

也不知道身后的中年男人是属什么的,这都能听见。

独孤武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转身抱拳道:“猜测而已,打扰郎君用饭了。”

说实话,独孤武有些心惊,堂堂户部尚书对待一个陇西李氏的世家嫡系都需要如此,五姓七望的确有威望啊,恐怕李世民······

等等······李世民?

老杜是杜如晦,韩仲良是户部尚书,这特么不就是李世民么,也就是说那个妇人就是千古一后的长孙皇后了?

独孤武再次转头看了一眼,然后直勾勾的盯着杜如晦:“真是陇西李氏的嫡系?”

“算是吧。”杜如晦的声音很低,若非独孤武听力好,未必能听清。

算是。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

唐朝皇室李家是否出自陇西李氏,独孤武不清楚,但他知道李世民似乎一直是自称李氏皇族出自陇西李氏,他说自己乃是陇西李氏之人还真没毛病。

当然,就是有毛病,也没人敢明着驳皇帝的面子。

独孤武认真的点点头,一副果然身后之人是陇西李氏子弟的样子,心中却叹息着难得糊涂啊。

“二郎,山东旱情,你有什么想法?”

韩仲良虽然去了李世民的那桌,但是他也没走不是,心里想着做戏要做全套,嘴里却下意识的问道:“朝廷是怎么处理山东旱情之事?”

想要在开口唬弄过去,已经来不及了,只听杜如晦道:“征收、购买赈灾之粮运送到山东,免去山东各州赋税,派大臣前往山东抚恤灾民。”

既然都说了,独孤武也不多想,摇头道:“不行啊,山东世家士族林立,朝廷的赈灾之粮又有多少能发放到灾民手中,唯有山东自救才是最好的法子。”

“小子胡言乱语,山东士族安敢动朝廷赈灾之粮。”李世民怒拍桌子。

现在的山东并非指后世的齐鲁之地,秦汉时的山东便指的是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现在的山东则主要指太行山以东的广大黄河流域,地域范围比起秦汉时期更广。

山东士族不仅包括整个五姓七望世家,还有琅琊王氏与琅琊颜氏、兰陵萧氏、河东裴氏,虽说士族众多,但是李世民不相信他们敢对朝廷的赈灾之粮动手。

“那就当我胡言乱语,不说了,不说了。”独孤武转身抱拳,赔礼道:“言语有冒犯之处,还望郎君海涵,大人不记小人过。”

李世民被噎住了。

杜如晦朝李世民歉意的笑了笑,说道:“二郎,你不用管他,你说你的,我听着,说说自救之法。”

独孤武摇摇头:“还是算了吧,你若实在想知道,等会儿去了我家,我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无妨,你现在说也是一样的,救灾如救火,早一刻知晓,便能多救下一人。”

“不错,有计策便说。”李世民起身走到杜如晦旁边,大马金刀的坐下,“山东旱情,关系整个天下,作为陇西李氏子弟,我虽不认同你的说法,却也想听听你所谓的自救。”

掩耳盗铃啊,这戏演的也太假了,不是都说李世民会演戏么,这演技比自己母亲都差远了。

看着殷切的杜如晦和李世民,独孤武叹了口气:“且不说山东士族私下敢不敢对赈灾粮草懂手脚,就说朝廷的赈灾之粮何需要多少时日才能运往山东各州,路途之中又会消耗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又能解救多少灾民?

我跟你们算笔帐吧,以二十日为限,在这二十日之中,以运粮队伍每人每日吃半斤粮,一千人运粮队伍便是五百斤粮,二十日便是一万斤粮,一万斤粮食若在山东混合糠麸熬粥,至少能保证几千人饿不死吧。”

李世民赞同的点点头,杜如晦叹了口气,“不仅几千人啊,运粮队伍每人每天不止半斤粮啊。”

“这就是一个换算,你别计较太多。”

独孤武拍了下杜如晦,继续道:“既然想到从长安各地征收和购买粮草为何不转换一下思路,在山东各州就近购买呢······”

李世民打断道:“你小子等等,你小子莫不是忘了山东大旱了,若是山东有粮,何用朝廷赈灾。”

“山东有这么大,总不可能全部地方都受了旱灾吧,总有地方没有旱灾的,而且山东周边也能购买,为何偏偏要从长安各地调集粮食到山东赈灾,难道就不能派大臣拿着钱财就近购买粮食?”

“此法确实不错,能省下不少的粮食。”杜如晦捋了捋胡须,有些得意的望了眼李世民。

“确实不错,称得上良策。”

“这也能叫良策?”独孤武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李世民了,这良策也太不要钱了,是个人也能想到吧。

李世民愣了一下,问道:“你小子还有其他良策?”

“何为自救,自然是让山东下属所有人自己救济自己,渡过灾年,并非一味指望朝堂的救灾之粮。”独孤武意气风发,决定好好给李世民和杜如晦上上课。

“二郎,你且等等。”杜如晦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独孤武今日说出的办法或许会成为大唐将来的救灾之法,沿用后世。

“咋了,还说不说了,不说我吃饭了。”

“你等等。”

杜如晦起身走到柜台边,让牛通拿出笔墨纸砚,研好磨提起笔才开口道:“二郎,你接着说。”

“没那么重要,不用记。”独孤武很谦虚的摆了摆手,心里其实乐开了花,这要是杜如晦最后署名独孤武所言,这就是流芳后世了。

“二郎你说你的。”

“那行吧。”

独孤武砸吧了两下嘴,正色道:“山东旱情严重,但河流众多,河流定然没有断流,从河流汲水浇灌农田是首要任务。”

“你知道浇灌一亩田地要多少水么,百姓总不能天天去挑水吧?”

“我说你是真蠢还是故意为难我,筒车知道么,前隋便有的东西,虽说只是用于山野之间,不适用与大江大河,但是把它增大不就行了,制成适用于江河的大小不就行了,原理都是那个原理嘛,你要是再打断我,我就不说了。”

借机骂了句李世民,独孤武心里爽了翻天,不是因为其他任何原因,就是那种作为屁民能借机教训教训当今皇帝的心理。

“你说。”李世民冷哼一声。

“除了灌溉农田之外,朝廷应该召集富商富户募捐,所谓募捐便是让富商和富户出钱粮。”

“二郎,自古不与民争利,你所谓的募捐不是朝廷抢人钱财么?”

“非也,非也。”

独孤武摇头道:“所谓募捐并非强制下令,而是本着富商和富户自愿的原则,当然没有任何利益的情况下,富商和富户肯定不会自愿拿出钱粮来。

这便需要官员出面了,一张嘉奖令,或者官员承诺给捐款捐粮的富商富户修建一个功德碑,想必会有不少富商愿意出钱出粮的吧。

而且在富商富户捐钱粮之时,还可以承诺他们行商之时稍微放松一点,从而鼓励他们多捐,当然这个要有名额限制,如此才能激起他们争夺名额。

山东历来便是士族世家聚集之地,这些人家里可不会缺少钱粮······”

“二郎,你且等等,按照你的说法,世家士族可看不上这个。”

杜如晦的意思,独孤武懂,一点小名声和利益能让社会底层的商人心动,但对于处在社会上层的士族而言可有可无,那点声望对他们来说是蝇头小利。

简单来说,人瞧不上。

所以独孤武笑问道:“老杜我问你一个问题,山东士族的声望很高,名声很好吧?”

杜如晦点点头,没说话。

“既然名声很好,他们平日里自然也是爱惜自己的名声的,所以说如果商人和富户都捐了钱粮,你说山东士族会不会捐钱粮?如果他们不捐·······”

“是不是就派人暗中宣传士族无情,连商人都不如,就像你小子对付程咬金一样?”李世民打断道。

“不论多强大的世家,在百姓面前也算不得什么,百姓才是这个天下的主人。”

这个天下的主人是李世民,尤其李世民还在场,独孤武说这句话就是大不敬,所以杜如晦连忙提醒道:“二郎,天下的主人乃是当今陛下,并非百姓。”

独孤武有感而发,听到杜如晦的提醒,才想起李世民就在自己身边坐着,天知道十几年后才说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李世民现在有没有这个觉悟。

刚准备开口,却听李世民笑道:“二郎此言不错,当今陛下亦不过代百姓治理天下罢了,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看来二郎也是熟读圣贤书的人。”

独孤武朝李世民竖起了大拇指,刚登基不过一年便有这份觉悟,他打心眼儿里佩服李世民。

不过佩服归佩服,但有有些东西独孤武还是没准备说,依旧接着话题道:“当然,士族也有可能只是做做样子,这就需要一个刚直不阿的人来进行监督了,必须统计清楚士族捐出的钱粮,甚至可以在各州进行宣扬,如此一来便让士族不得不多捐了。”

“二郎,此法却有个问题,若是宣扬出去,便是为士族增添声望了。”

独孤武像似看白痴的看了眼杜如晦,说道:“老杜,你傻啊,你不知道在宣扬士族之前,先宣扬当今陛下啊,可以说是陛下下旨嘛,也能请陛下封赏一下出了大笔钱粮的士族嘛。在这个前提下,受益最多的是百姓,然后是当今陛下,最后才是士族。”

杜如晦若有所思,没说话。

“山东各州富商、富户、士族、世家,加上朝廷赈灾粮食,官员组织百姓以筒车浇灌农田,今年旱灾也能救下不少灾民了。”

“不仅今年,若是按照二郎的法子,今后若有灾情亦能救下不少灾民。”李世民有些兴奋。

“说到底还是得有要粮仓,在各地修建粮仓储备粮食,对救灾才是最好的办法。”

李世民、杜如晦、不知何时站在李世民身后的韩仲良,若有所思。

独孤武面带微笑看着思考的三人,脸上的笑意越发浓烈,老子还有以工代赈这个大杀器没出手呢,这就让三人服了,无趣啊,无敌果然很寂寞。

独孤武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不可自拔,却未发现长孙皇后自从他开始说起救灾之法后,便坐到了另一张桌子上,一直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都未能逃过长孙皇后的眼睛。

同类推荐
  • 共和为什么失败:重返1913(东方历史评论 01)

    共和为什么失败:重返1913(东方历史评论 01)

    本辑《东方历史评论》选取民国初年宋教仁遇刺案为专题,多角度梳理了事件细节和当时主要人物对此案的参与及观察评论,再现民初纷纭复杂的政坛斗争情形,并深入追问:为什么对宋案的处理会最终影响历史的走向,最终导致民初共和尝试的失败?寻找百年共和失败的密码,领略重大转折关口历史的运转机理和脉络,宋案无疑是最好的切入点。本辑“影像”栏目为“苏联解体20年群像”,著名摄影师苏里于苏联解体20年之际,走访了8位涵盖各阶层的典型人物,从他们的面庞和思考里窥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人的冲击与重塑。
  • 大唐青云路

    大唐青云路

    意外穿越到大唐,竟然成了陇纪李氏的一员,李渊是他的堂爷,李世民是他的堂叔,原本该是逍遥快活的皇亲国戚,只可惜,摊上的便宜老爹,却是史书上最不堪的庐江王李媛!武德九年的六月,距离李媛掉脑袋的日子还有几日,身在幽州的李昊,拍着额头唉声叹气!
  • 盛唐纨绔

    盛唐纨绔

    贞观四年,突厥刚败,大唐江山美伦如画。皇家有女(李丽质)萝莉初长成,杜家有妹(杜小妹)小鸟依人心,李靖家的纨绔子弟李三郎,拐着整个时代私奔,朝着盛唐大世前行……
  • 穿越在三国之召唤猛将

    穿越在三国之召唤猛将

    一枚神奇的银币,人物能力数据化,都市平民穿越在三国之召唤猛将的世界里,刘辨有超级召唤系统以及皇子身份,任毅仍然是一个平民,只有银币这个金手指。看三国小平民能否屌丝逆袭,定鼎中原。
  • 再世为民

    再世为民

    为现实所不满,为理想而奋斗!在一个奇葩的年代,做一些奇葩的事情!树立一个目标,坚守自己的信仰,你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热门推荐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 薄小爷他又傲娇了

    薄小爷他又傲娇了

    薄小爷第一次见到沈清酒时以为她是个虽然貌美但却有着龌龊心思的大妈。薄小爷第二次见到沈清酒时认为她是个不仅智商爆表而且令人心动的女神。薄小爷第三次见到沈清酒时觉得她就是他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最终,薄小爷通过自己的发(死)奋(缠)努(烂)力(打),终于抱得美人归。
  • 重生日本当神灵

    重生日本当神灵

    六旬老头为何横睡街头,半夜邻居为何夜夜笙歌,学校女生内衣为何惨遭失窃,连环奇异事件,究竟何人所为?是佐木拓提不动刀了,还是它们飘了?敬请关注本书,走进那些不听话宠物的BT内心世界。
  • 绝色凤帝:狂傲邪尊,宠翻天

    绝色凤帝:狂傲邪尊,宠翻天

    她年少成名,坐拥高位,却惨遭背叛!魂穿到了一个不受待见的公主身上!她誓要重回巅峰,飞升九重天,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将百倍奉还!渣男欺她?杀!贱女辱她?斩!这一世,她要冷血冷情,坐拥天下乃至九重天阙,她必定成为唯一的女帝,天下霸主!他是万人尊崇的神尊,冷酷无情,却为她甘愿抛弃所有,只为宠她入骨。天道容不得她?他便毁天灭地!众神容不得她?他言:“挡他追妻者死!”
  • 杨老说诡事

    杨老说诡事

    是我亲身经历我的事情,让我难以忘记的事情
  • 问天之道

    问天之道

    一个山野少年无意之中走上了修仙之道,走遍天地人三界,闯地府、上天庭,追寻天之道的旅程......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商女小妃

    商女小妃

    现代女孩穿越到古代,和诸多美男子一起开创商业帝国的故事。新人新作新创意,大家多多支持哟!爱你们!你那么狡猾,九条狐狸加起来都没有你厉害。多谢九皇子夸奖,小女子愧不敢当。哼,我看你敢当的很。女主苏子诺狡猾机灵,调皮任性,喜欢自由,爱做生意,整天脑子里都在琢磨着怎么去赚钱,素有“商爪爪”称号。阴差阳错下,与男主元景霖结怨,从此落井夫妇,齐齐上线,互相下石,皆不示弱。比如:“元景霖,你也没比我大几岁,别老爱臭丫头,笨丫头,傻丫头,丫头丫头的叫我?显得我像个总长不大的小孩。”元景霖摸着下巴打量道:“嗯,你说的好像也有几分道理。”苏子诺被盯的尴尬,说:“你一直盯着我看干嘛?”元景霖打了个响指道:“我知道了,我以后就叫你傻女人,蠢女人,笨女人。”苏子诺火冒三丈嚷道:“滚,你才又蠢又笨,还烂泥扶不上墙,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傻瓜。”元景霖当没听见继续重复道:“傻女人,蠢女人,笨女人……”
  • 佛说弊魔试目连经

    佛说弊魔试目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鲁冠球管理日志

    鲁冠球管理日志

    鲁冠球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从15岁辍学打工以来,他带领万向创造了细分领域的巨人——万向集团。在40年领导企业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带团队,管企业、踩准宏观调控节奏的管理智慧。他每一次都能“老马识途”的智慧在哪里?面对宏观调控要怎么做?面对行业不景气要怎么办?如何抓住未来趋势和发展的机遇?企业百年长青,对待员工和组织建设有什么秘诀?本书以“管理日志”的形式,用12个章节展开描述鲁冠球在企业经营、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独特智慧,为当下企业管理和研究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