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500000015

第15章 悟梨园·结缘于剧坛(1)

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人说:距离产生美,大概意思是怕朝夕相处久了,两看两相厌。但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所谓的"距离",当你的恋人和你的灵魂伴侣、朋友是一个人的时候,无论在一起多久,都两看两情深,只叹白驹过隙,百年一瞬。

一九四一年夏,钱钟书回到上海过暑假。之前对于离开清华大学转去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的事,他一直心中有愧,这段时间他获悉清华大学想要聘他再回去,他很高兴,所以这次回来他就辞去了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的工作,做好了回清华大学的准备。

之前钱钟书答应父亲去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之时,有过一年之约。他只去那边待半年,每天侍奉父亲,端茶倒水,说话聊天。在国外的时候他学会了熬鸡汤,所以也会经常给父亲炖些鸡汤补身子,不过钱父似乎不太"领情",他说:"口体之养,不是养志。"很明显,两个人对"养志"的界定是不一样的。

钱钟书曾经给清华大学的秘书长沈履写了封信,大致的意思就是:"不知一年后可还我自由否?"一年后,钱钟书怕父亲反悔之前的约定。钱钟书是了解父亲的,果然父亲不想回上海,钱钟书便借着放假的时候,辞职回来。

杨绛说,他像"痴汉等婆娘"一样等待清华大学的聘书,但是一直都没有消息,不知是石沉大海,还是本就空穴来风。他在焦灼中继续等待,他还是希望只是因为战事耽误了而已,一直等到年底依然没消息。此时战局发生了大变化,因为日方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上海在战争中沦陷,"孤岛"也被汪洋大海吞噬了。钱钟书只好留在上海和杨绛守在一起,面对越发动荡的现实,力求平静安全地生活。

因为钱钟书一直没有工作,杨荫杭将自己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的钟点授课让给了他,让他可以赚钱维持生活,自己也可以休息下。

钱钟书刚从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归来的时候,因为旅途的颠沛辗转,样子十分狼狈,头发长了,也不整齐,一身长衫在旅途中也"蹂躏"得不成样子。阿圆见到了他,已经认不出是爸爸了,也不怪阿圆眼生,她已经近两年没有见过父亲了,她便站在那里警惕地盯着这个"陌生人"。这个"陌生人"还把他的行李箱放到了妈妈的房间,她就更不放心了,小小的她还想保护妈妈呢。

这种疑虑在晚饭时分爆发了,她大声对爸爸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一句话逗笑了在场所有的人,只有她表情依然严肃,皱着个小眉头,她要赶这个"陌生人"走。

钱钟书看着女儿可爱的小模样,笑着问她:"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句话让杨绛记忆犹新,她不知道小小的人儿是怎么想到这些话的,钱钟书被女儿的话逗笑得前仰后合,他拉过阿圆,趴在她耳朵上说了句什么话,阿圆一下就改变了态度,跟爸爸亲昵起来,连妈妈都比不了。

当时钱钟书说的什么话,成了他跟女儿之间永远的秘密,女儿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是这辈子的小棉袄,阿圆还是爸爸的"好哥们儿",到最后都是。阿圆最喜欢爸爸了,也最喜欢爸爸跟自己玩,用奶奶的话说,钱钟书和阿圆就是"老鼠哥哥同年伴儿",两个人一起疯一起闹,也一起讨打,之前的阿圆文静乖巧,爸爸回来之后就变成了"人来疯",闹得很。

这也难怪,阿圆小时候乖巧是因为一群长辈教导她读书、写字、讲故事,却没有一个跟她玩的伙伴儿,爸爸回来了,变成了她的"小伙伴",让她体会到了没有过的快乐,属于童年的欢笑。钱钟书疼女儿,从生出来就疼,为了给阿圆唯一的全部的爱,他跟杨绛决定只要阿圆一个,把阿圆放在心尖儿上,一起玩耍成了父女俩的相处方式。

钱钟书来到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顶替岳父的岗位,做钟点教学,一段时间后被学校正式聘为教授,而且一直工作到抗战结束。工作期间,钱钟书与同事陈麟瑞成为很好的朋友,两家住得很近,两家的太太也成了好朋友,经常来往,杨绛后期的剧本创作也是受了麟瑞的影响,当时他很鼓励杨绛进行戏剧创作,这也成为她走上这条道路的一个原因。

陈麟瑞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留学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回国后在多所知名的大学任教,包括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长期从事翻译和戏剧创作,笔名石华父,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曾出版过他的剧本选集,包括《职业妇女》、《晚宴》、《雁来红》等。他为人忠厚,待人谦和,杨绛对他印象很好,他的工作态度十分严谨,尤其是对剧本的要求更是严格。他对可笑事物的研究很深,还收藏了很多关于笑的心理学的书籍,杨绛常借来读。他还针对剧本的创作指导过杨绛,杨绛对此十分感激。

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钱钟书的另外一个朋友──李健吾也给予了杨绛很多帮助,他是钱钟书清华大学的校友,曾经留学巴黎,回国后创办上海实验戏剧学校,长期从事外国戏剧改编,并自己创作剧本、短篇小说和散文,还会自己做戏剧的导演。他对福楼拜及莫里哀都有很透彻的研究,曾经大量翻译福楼拜的小说。

钱钟书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在那段时间出版,陈麟瑞、李健吾对此提供了很多意见和建议,钱钟书为了表示对朋友帮助的感谢,几个人聚在一起吃顿饭,杨绛也参加了。席间聊起戏剧创作,大家一致鼓励杨绛尝试戏剧的创作,并聊到了很多中国当时戏剧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杨绛心中有了戏剧创作的萌芽。

那段时间,战争依然在继续,之前辅导的富家小姐高中毕业后,她便不再教了。一段时间之后,傅东华带女儿去了内地,他女儿本在一个小学教书,这么一走,职位就空了下来,杨绛就接了这份工作。

杨绛做什么都是很用心的,虽然她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院校培训,但是她有一套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其他老师都不喜欢教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刚从家中出来上学的孩子根本没有规矩,课堂上闹哄哄的。杨绛只用了三节课,便记住了所有孩子的名字,一旦哪个调皮捣蛋了,便直接叫他的名字,喝止住他,她从不笼统模糊地称呼学生"小同学"、"小朋友",孩子们看到老师"洞悉一切"便也怕了,听话了。

当时小学被日本人管制,属于半日制的学校。虽然杨绛不愿意跟日本人有任何交集,但是生活所迫,她只能继续在这里工作。

当时上海处于水深火热中,日本人四处设卡,盘查来往行人,稍不留神就会有"杀身之祸",每个生活在上海的人都在胆战心惊中度过。杨绛当时从位于辣斐德路的钱家到学校上班有一段很远的距离,她需要乘车到法租界,然后再步行一段不短的路程,穿过不是法租界的区域,然后再乘车才能到学校。

那天,杨绛也经历了一次"胆战心惊",后一段车是有轨电车,需要通过黄浦江大桥,但是桥上有日本兵把守,只允许空车过,乘客必须下车走过去,过了桥再上电车。路过日本兵哨位的时候,要向那里的日本兵鞠躬,日本兵上车检查的时候,所有的人也需要站起来鞠躬。杨绛很讨厌这个举动,那次她比大家站起来稍微晚了一点,被日本兵发现了,大怒,面目狰狞地走到她面前,用食指在她下巴处用力一抬。杨绛也大怒,盯着那个日本兵的眼睛,狠狠地说:"岂有此理?!"

寂静的车上,被四个铿锵有力的字响彻,大家都屏住呼吸,想这个弱小女子何来的胆量跟日本人叫板,大家都替同胞捏了把汗。

日本人显然没料到这个女人是如此的反应,愣了一下,看着她的眼睛,就这样对峙了许久,杨绛丝毫没有退让或者示弱的意思,最后是那个日本人先"败下阵来",转身下车离开了。

车重新启动之后,车厢一下沸腾起来,大家都在议论这个女人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敢这般抵抗!

此时的杨绛像是经历了一场战争,长出了一口气,回想了这个过程自己都后怕,差一点就闹出大事,恐怕性命都难保了,她便放弃了电车,开始走路上班,后来也辞去了在小学教书的工作。

这份工作的待遇是不错的,除了工资之外,每个月还会有三斗的白米,战争年代食物是最珍贵的,虽然只是小颗的碎米,却远比市面上的好,当时日本人发给普通市民的白米里一半都是沙子,而且还是限量供应的。

杨绛没了工作,钱钟书独自承担起养家的重担,那时的钱钟书受到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领导的重视,还收了一个拜在门下的学生──家境不错的周节之,学生总让钱钟书代为买书,书买回来他自己都不怎么读,基本上都被钱钟书读了。那段时间,虽然其他条件艰苦,但是书却是十分富足的,他还给每本书上都写了"戒痴斋藏书",专门弄了个"戒痴斋"的印章。

杨绛很知足,钱钟书对于这种生活状态也坦然面对,因为在他心中家人平安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他曾对杨绛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剧里剧外的"称心如意"

战事继续如火如荼,沦陷的上海一切物资都吃紧,钱钟书一介教书先生靠本事吃饭,没有大收入,却也稳当。一次,有人送了一担西瓜到钱家,并没有指名说是给钱钟书的,杨绛以为肯定不是送给钱钟书的,谁会送个教书先生东西呢!

不一会儿,送西瓜的学生来电话了,询问西瓜到没到,杨绛这才确定是送给钱钟书的,之前以为是送给堂弟的已经搬到那边房间里,得知这个后又搬了回来,这让阿圆开了眼,那么多大西瓜,都是送给爸爸的,爸爸竟然如此"有本事",她说:"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这点西瓜让阿圆骄傲了好些天,她和西瓜都是爸爸的,爸爸自豪地哈哈大笑。苦中作乐的他们,注定会乐观地生活下去。

西瓜这类的东西,阿圆可以吃,但是爸爸却爱逗阿圆,看她生气着急的小模样。每次有吃的东西,他就说:"Baby,noeat。"她就懂了,这是不能吃的,但是逗的次数多了,她就懂得看爸妈的脸色来确定是不是真的不能吃。一次爸爸说"Baby,noeat",她看了旁边妈妈的表情,说:"Baby,yeseat!"情急之下,六岁的她居然会造成语了,爸爸妈妈被她逗得哈哈大笑。

战争给人们带来无止境的灾难,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戏剧变成了当时人们最喜欢的文艺方式之一,很多人通过话剧的形式把对生活的压力和对局势的看法都融入其中,很多话剧团应运而生,专业和非专业的都有。据统计,一九四二年的上海剧团有二十多个,演员两百余人,前后上演的剧目多达五十多个。

杨绛在这个时候,进入了黄佐临夫妇、柯灵夫妇的视野。当时黄佐临、柯灵、李健吾和陈麟瑞几个人也组建了"上海职业剧团"、"苦干剧团"等剧团,当时上海职业剧团苦于无好剧本正在四处寻找。

一九四二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陈麟瑞做东请钱钟书夫妇和李健吾吃烤羊肉,因为他改编的剧作《晚宴》上演了,几个好朋友在一起吃吃喝喝,十分开心。这家饭馆的烤羊肉很特别,众人中间围着一盆柴火,羊肉就在柴上烤,空手拿筷子是拿不出来的,火苗直蹿,只得拿两尺多长的大筷子去夹,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陈麟瑞说,这种吃法来自蒙古人的正宗吃法,很有民族特色。这话让杨绛想起来曾经看过的书里的内容,便说出来跟大家分享,就是《云彩霞》里的蒙古王子,《晚宴》里的蒙古王爷了。陈麟瑞听杨绛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像亲眼看到一样,就说:"何不也来一个剧本?"杨绛觉得自己缺乏经验,连看的次数都是有限的。不过朋友们的一再鼓励让她决定要试一试。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卢梭

    名人传记丛书:卢梭

    名人传记丛书——卢梭——不堪的人生,伟大的思想,传世的杰作:“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海明威(走近世界文豪)

    海明威(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中“创”和“闯”是施雅风的妻子沈健对他的评价。她将她对他的了解和认识只用了这两个字加以概括。创!他创造性地在中国兴建了“冰川学”这门新学科,开辟了“冰川”这个新领域;闯!他不畏艰险勇闯高原山峰进行科学考察,也无所畏惧敢于挑战权威。
  •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

    名人传记丛书——歌德——他是属于世界的:“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废材皇后:清梦奇缘

    废材皇后:清梦奇缘

    电影学院表演系一年级的芳儿在孤儿院长大,为人善良,却做事迷糊,神经大条。为了筹集学费她到处跑龙套,却意外撞破了国宝失窃案。与盗窃者纠缠中,她灵魂穿越时空来到康熙年间,莫名其妙成为了皇后赫舍里。她胆小如鼠,却敢踢康朝第一权臣螯拜的屁股。她胸无点墨,却被纳兰容若视为知己。康熙初年,朝延动荡不安,后宫明争暗斗,且看这个现代小女子如何在清代紫禁城中四两拨千斤,玩转康熙朝。
  • 清和如沫

    清和如沫

    自由or爱情,曾经我会选爱情。但现在我依然爱你,却要选自由。你知道的,我们都长大了。
  • 重生之梦影双生

    重生之梦影双生

    苏尔雅:原本我以为自己只是一张有思想的皮影,看着别人演绎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突然,我有了生命。陆笙离:重生后的我努力去感受这个世界,尽管世事无常。有一天,我找回了缺失的记忆。那些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变成了自己的。垂云(墨卿):那年,与她初识,万万不曾想过。她会是我的爱离别,求不得,怨长久,放不下。“情劫”亦或是“情结”。魏参商:从一开始,知道她是谁的人,只有我。一步步的让她走进我的计划里。去他的使命。
  • 你是年少的欢喜

    你是年少的欢喜

    容宋两家为世交,容家二少爷和宋家三小姐青梅竹马,一起度过了漫长岁月。幼儿园,有人抢宋浅的糖,容庭替她出头,结果被人按在地上揍了一顿。小学,有人弄脏宋浅刚穿上的漂亮裙子,容庭卖掉自己最心爱的玩具给她买新的裙子。初中,有人给宋浅写情书,容庭发现后替她回了封信,信里画了只癞蛤蟆。高中,宋浅被高调表白,容庭喜欢上了隔壁班的温柔校花。大学,校花被欺负,容庭为她打残了一个人,蹲了两年监狱,宋浅出国。后来容庭出狱,宋浅回国。他身边有红颜所爱,她还是那个邻家女孩。那些年错过的青春加起来,足以让他们抵达地老天荒。你是年少的欢喜,这句话倒过来,也是你。
  • 快穿BOSS请别爱上我

    快穿BOSS请别爱上我

    死后进入快穿游戏,玩得好就可以复活?渣男前男友怎么可能不被烧成灰!林思闻:男主破产了!系统:宿主不要放飞自我呀〣(?Δ?)〣林思闻:男主成植物人了!系统:宿主大人刀下留人┭┮﹏┭┮林思闻:男主神经崩溃变成傻子了!系统:哭天抢地中林思闻:?敲里吗这个男人是谁,我是演员我不能谈恋爱!系统:露出深不可测的微笑。好气啊怪她太亮眼总有男人看上她,可她是个演员!演员怎么可能谈恋爱!林思闻:这位大叔拜拜了您嘞~系统:????结果突然有一天。林思闻:统儿要不我们谈个恋爱?系统:早就想跟你说这句话了ヽ(〃?〃)?。【lvl,苏爽甜系,前期女主是个没有感情的虾手,后期感情崩裂】
  • 快穿黑化奈何慕斯太爱我

    快穿黑化奈何慕斯太爱我

    奈糖为了会会美食排名榜久居No.1的大神,没有一丝犹豫地跟随兔兔去拯救小哥哥。兔兔:“我是让你去就我哥哥,不是让你吃掉他!吃货!”奈糖:“死兔子,你给我看清楚了!到底是谁吃谁!”慕时:“奶糖,我饿了......”奈糖/兔兔:“......”[全文免费!女主是个小吃货,男主是个大灰狼。欢迎入坑!]
  • 沙狼

    沙狼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现代文明的日新月翼,飞速发展,人的生活与人际关系已经大大地复杂化了。我国的悠久的文明史,特别众多因而显得不无拥挤的人口,悠久的在人际关系上下功夫的文化传统,近百年来社会变迁的频仍与剧烈,近数十年来阶级斗争这一门“主课”的熏陶,以及愈来愈多的人涌向城市,向往城市……所有这些因素,都使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神经紧紧盯着鸽子笼式的楼房间里的人际的亲合与斗争不放。有时候,看完一部又一部的小说,我们甚至于无法想象一下它的主人公们生活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无法想象他们在与别人的勾心斗角或者爱爱仇仇之外的生存状态。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喵皇学院故事篇

    喵皇学院故事篇

    这个故事一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主人公先祖的历史,第二部分讲述了主人公族人和其天敌的征战,第三也就是正题,主人公族人征战后两败俱伤,主人公逃亡到一个其自己很陌生的星球然就开始了喵皇学院。(第一次写作!纯属萌新,请大家多多关照(^~^))
  • 反派攻略进行时

    反派攻略进行时

    作为攻略界的一姐——绯衣,自认为没有人是自己攻略不下来的。结果,某一天她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