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500000016

第16章 悟梨园·结缘于剧坛(2)

杨绛开始着手创作《称心如意》,完稿后先送给陈麟瑞"指导"一下,因为她相信陈麟瑞的专业性,对于自己的剧本处女作杨绛显得十分谨慎。陈麟瑞看过后,说:"你这个剧本,做独幕剧太长,做多幕剧呢又太短,内容不足,得改写。"

杨绛之前确实没有写剧本的经验,换作别人听到上面的话,就可能放弃了这件事,杨绛却没有,她认真地参考了陈麟瑞的建议,把之前整段的大故事,拆成了四幕剧。稿子写完了,却缺个名字,杨绛思来想去,在亭子里来回地转,忽然心中就冒出来个词,就叫《称心如意》!

剧本经过细心地改写之后,交给陈麟瑞看。陈麟瑞看过之后说:"这回行了。"便把本子交到了李健吾的手中。

杨绛在等待消息,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评价。没过几天,接到了李健吾的电话,内容是:《称心如意》立刻排演,黄佐临亲自导演,李健吾也参演其中,那一刻杨绛十分开心,像是一棵树终于开花结果了,有一种收获的喜悦。

更让人兴奋的还在后面,经过一段紧张又密集的排练,一九四三年春天,《称心如意》正式公演,杨绛的作品第一次搬上舞台。

在此之前,杨绛一直用"季康"这个名字,戏在正式公演之前,需要在印刷的宣传片上印作者的名字,李健吾让杨绛起一个笔名来用,之前总有人把"季康"两个字读在一起就成了"绛",那便叫"杨绛"吧,这灵机一动的名字,跟了她一生,大家都称呼她为"杨绛先生"。

公演期间,宣传做得很足,海报上"杨绛"两个字十分大,很显眼。连季玉先生都看到了,还特意向杨绛要了两张票,要带侄女去看,看完评价说很好,还问她:"是你公公帮你的吗?"一句话把杨绛问笑了:"这和我公公什么相干?"

还有人给钱钟书打电话道喜,以为本子是钱钟书写的,惹得杨绛大笑。剧本写出来的时候,杨绛曾让钱钟书看过,无奈钱钟书对戏剧没什么兴趣,草草看过后说了句"不错不错"就完了。

《称心如意》所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关于上流人士的下流品行,看透大上海浮华背后的真实世界。李君玉因为失去父母双亲不得不投靠亲戚,却不受亲戚们欢迎,处处遭排挤,像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愿接受,最终却机缘巧合得到了朗斋舅舅的偏爱,认作孙女,有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好结局。故事是泪中含笑,笑中有泪,幽默和辛酸交织在一起,浑然一体。

剧中的人物性格各异,都代表了当时特殊时代人的特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关键词,祖荫──好色、冷酷,他夫人──虚伪,祖贻──崇洋媚外,祖懋──怯懦,他夫人──庸人自扰、杞人忧天,穿插了表兄妹繁杂的爱情观,交叉成了一台好戏。主人公经历了许多辛酸又可笑的事,最后称心如意,就因为她本身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劲头儿。始终强有力的语言和新颖的幽默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称心如意》的一举成功让杨绛感到意外和兴奋,其实这并不是偶然的,殷实的语言功底,广读书的文学素养,留学的经验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都是助她成功的支撑。当时的上海正处于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特殊时期,也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大背景之下,一场属于文化的"盛世华章"正在酝酿。杨绛初出茅庐,便一举成名,叫好声不断,这接二连三的好运让杨绛觉得真是太"称心如意了"!

该剧上映后,也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点评。其中复旦大学教授赵景琛在《文坛忆旧》一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杨绛女士原名杨季康,她那第一个剧本《称心如意》在金都大戏院上演,李健吾也上台演老翁,林彬演小孤女,我曾去看过,觉得此剧刻画世故人情入微,非女性写不出,而又写得那样细腻周至,不禁大为称赞。"

杨绛最开始写剧本的时候,还有自己的一些小心思,那时没有了稳定收入的工作,她觉得写作或许能带来不错的收益,虽然《称心如意》广获好评,但是所收到的版税钱,只够几个朋友下顿馆子,吃顿熏鸡熏肉的。

受到认同的杨绛思如泉涌,一鼓作气创作了《弄真成假》、《游戏人间》、《风絮》。其中《弄真成假》成为她的又一喜剧代表作,上演后,成为了中国话剧界的经典作品。

在剧坛上大显身手

人们为什么喜欢看戏剧?因为自己的人生看似已经"定论",却又好奇别人的世界是否也是阴晴圆缺。一场戏,个把小时,就能把另一个世界的喜怒哀乐呈现在眼前,谁都难免沉浸其中。有些话不能在现实中说出口,有些事不能在现实中成真,却可以在戏剧中找到希望。

《弄真成假》完成于一九四三年十月。故事讲的是在浮华的社会中,人们都幻想用捷径来摆脱贫困窘迫的处境,结果弄巧成拙,却也有了应该有的结果。

男主人公周大璋仪表堂堂,却家境贫寒,寄居在亲戚的小阁楼里,幻想娶了地产商张祥甫的女儿,有了可观的陪嫁,就进入了上流社会。为了这个目的,他抛弃了原有的情人张燕华,可张燕华是张祥甫的亲侄女,在叔父家寄人篱下,以为嫁给"诗礼之家"的周大璋后摆脱困境,最后的结果是周大璋、张燕华"弄真成假"。没有人梦想成真,但应了那句话──人生需要揭穿。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主人公的身世让人可怜之余,又发人深省,诙谐幽默的语言,反映了社会嫌贫爱富的丑陋。这部戏更注重人心理之处细微的描写,讲述了一个就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人笑过之后发现自己就生活在这样"一场戏"中……

该剧一上演,便获得了比《称心如意》更好的反响,各大报纸都在刊登相关的评论,连演员都以出演杨绛的戏剧为傲,更是联名写了封感谢信给她,这也改变了戏剧界之前多以翻改外国作品的状况。

李健吾先生这样评价:"假如中国有喜剧,真的风俗喜剧,从现代生活提炼的道地喜剧,我不想夸张地说,但我坚持地说,在现代中国的文学里面,《弄真成假》将是第二道纪程碑。有人一定嫌我过甚其词,我们不妨过些年头来看,是否我的偏见具有正确的预感。第一道纪程碑属诸丁西林,人所共知;第二道我将欢欢喜喜地指出,乃是《弄真成假》的作者杨绛女士。"

当时杨荫杭带着几个女儿一同去看了这部戏,亲临现场才知道观众的反应是如此热烈,多次都是全场哄笑,氛围很好,便问杨绛:"全是你编的?"杨绛笑着点点头,回答:"全是。"父亲骄傲极了。

这部剧的影响性一直持续到现代戏剧界,在二〇〇七年,杨绛先生九十六岁高龄那年,《弄真成假》再次搬上话剧舞台,杨绛先生专门写来一篇名为《"杨绛"和"杨季康"──祝贺上海纪念话剧百年》的文章,感叹:"想不到戏剧界还没忘掉当年上海的杨绛。……我惊且喜,感激又惭愧,觉得无限荣幸,一瓣心香祝演出成功。"她同意在不修改原著的前提之下,免费授予该剧的版权。之前杨绛很犹豫,近些年翻拍的老戏众多,很多戏都为了迎合当下人的口味,改得面目全非,后来在导演杨昕巍多番解释和保证后,杨先生才同意。

《风絮》则是杨绛唯一的悲剧作品。该作品讲述的是一个知识分子专注于社会改革,带着妻子到乡间去,遭遇事情入狱后,妻子与友人齐力挽救的故事。戏是从主人公出狱开始演起的,充满斗志的他发现,妻子早在他服刑的一年中移情他处,对方正是跟妻子一起营救自己的人,纠结的两段恋情上演了一幕人间悲剧。

《风絮》这个名字,是钱钟书起的,所谓风絮,就是飘在风中的一朵杨花,虽然洋洋洒洒地曾经飞在天上,但总有一天要落地,成为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也暗喻人就算有着无限宏达的理想,总是要坦然面对实际,否则便会迷失在风中,飘零一生。

杨绛的三个戏剧代表作,两部喜剧夸张地讽刺着社会中的每一种丑陋,让人们看到人性的污点,也弘扬了正确的能量。悲剧则是让人去思索人性的对错,让人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存在意义,更加震撼心灵。

杨绛的剧本有着她自己的特点,每部都有错杂深入的剧情,机智风趣的对话,值得推敲的细节,引起共鸣的笑料包袱,十分引人入胜。对于语言和对话的处理,体现了杨绛对语言和文化的了解,有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完全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水平。

杨绛的几个戏剧的剧本后来被收录在世界书局出版的《剧本丛刊》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于一九八二年重新出版。

在她创作的故事中,每个阶层的人物都存在,无论是位居高位的上层人物,还是市井小民,都会在故事中有着一席之地。旧中国中具有代表性的那些人物类型,让人们看到除去外表之后的灵魂到底是什么样的。杨绛有一双可以剖析世界的眼睛,站在精神层面主导着故事的发展动向,温暖该温暖的,抨击该抨击的,讽刺需要讽刺的。

杨荫杭看过《弄真成假》后的不长时间,也就是一九四四年春,带着家里几个人躲回了苏州庙堂巷的老房子里。

当时阿圆跟外公关系很好,外公走了一段时间,便很想念,暑假时候杨绛因为事情脱不开身,便让阿圆跟七妹一家去苏州老家。阿圆很开心,不但能看到外公,还有一群兄弟姐妹一起玩。

那段时间,阿圆玩得很开心,虽然老房子已经十分破旧。只是从苏州回来之后,她便没有再见过那个总是哄她玩的"奶公"了,杨荫杭于一九四五年三月去世。

当时父亲病重的时候,弟弟打电话通知了杨绛,杨绛当即决定第二天便回苏州。当时上海还在沦陷当中,铁路等要道都被日本人严控把手,火车票很难搞到,所以汽车成了唯一的途径。

第二天一早,杨绛和弟弟妹妹买到了回苏州的客车票,客车条件十分差,当天下着雨,车顶却只有一块破烂的帆布,乘客十分多,车里人挤人,只有很少的人抢到了座位,当时的杨绛已经无心顾及车上环境,一心只念着父亲要没事才好。

到了下午三点,汽车到了太仓,但是前方的路断了,河上连桥架子都没有,根本没办法继续。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司机决定开回上海,怕在这里耽搁到天黑,没办法继续走不说,还可能遇到山贼或者日本兵,到时候就性命难保了。

杨绛急得团团转,但是一点办法都想不到,只好跟车又回来,回来的车开得飞快,逃命的速度。

回到上海钱家,一家老小都坐在客堂里,杨绛进来说:"走了一天,又回来了。"疲惫不堪的她发现,大家的表情都有些凝重,仔细一想,大家都坐在这里,似乎像发生了什么,杨绛一下子明白了,愣住了神。

钱钟书走过来,拉着她的手,对她说:"刚才苏州来电话了,爸爸已经过去了。"这句话像一句响雷震在了杨绛的头顶,她止不住地痛哭起来,那一夜,杨绛和弟妹三人,都没有睡。

后来家人托人买了火车票,杨绛一行人才回到苏州。父亲的棺木已经停在了大厅,上面有父亲的遗像。杨绛像从前一样,走到厨房,为父亲泡了一碗盖碗茶,端到桌子前……

父亲离开,做女儿的伤心不已。钱钟书很尊重自己的岳父,因为岳父的一言一行都很正直,他和岳父同爱诗词,常常在一起聊天。岳父走后的衣物和鞋子,他都可以穿,从不忌讳,因为他从心里敬爱岳父。

杨荫杭就盼着,什么时候战争能够结束,一切可以回到平静的生活,没有战争和杀戮,只有其乐融融的笑脸。但是,到最后他也没有等到这一天的到来,杨绛每次说到这里,都会叹息。

怎样的人生才可以被称为成功的人生?杨绛用她的实际行动,给了我们一个完满的答案,她会与爱人一同收获成功。

在戏剧创作顶峰的时刻,杨绛选择辅助钱钟书进行创作,正是她的奉献才成就了后来的《围城》,他们的称呼从"杨绛的丈夫钱钟书"到后来的"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她的心中,装满了幸福。

自古以来,夫唱妇随,也只有在爱情中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才能换来更美好的未来。奉献从来不是一纸空文,需要莫大的耐心和毅力,更需要心中那种无怨无悔的等待。对于爱人才华的信任,让杨绛相信等待的结果一定是美好的。

同类推荐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

    威廉·曼彻斯特在《洛克菲勒家族》中描绘了一幅多彩的图画,展现了家族四代人的生活,从在北达科他州兜售药品的“草药医生”大个子比尔·洛克菲勒,内向冷酷、沉默寡言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到扭转家族声誉的腼腆、热情、博爱的小洛克菲勒及活泼开朗、极具说服力的纳尔逊·洛克菲勒……他们已经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并将继续创造辉煌的历史。
  • 繁华落尽,素心不改

    繁华落尽,素心不改

    本书是青年畅销书作者慕容素衣全新文学随笔集。全书精选了二十二位知名女性,有赵四小姐、凌叔华、周璇等民国才女名媛,也有三毛、亦舒、琼瑶、李碧华、梁凤仪、胡因梦、安妮宝贝等当代知名女作家,还有林青霞、邓丽君、夏梦、梅艳芳、王祖贤、朱茵等被奉为女神的明星。她们都有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和爱恨悲喜,然而,她们都选择了以同样一种淡定优雅的方式,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 任正非传

    任正非传

    任正非,一个中国商业史上无法绕开的名字,他被誉为教父级企业家,他重新定义了中国企业家精神。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无数企业家搏杀奋斗。他和他缔造的企业一样沉稳低调,历经沉浮坎坷,却最终披荆斩棘,登上了个人意志和时代的巅峰。他早年投身军营,却未上前线杀敌,做的是基建工程兵;改革开放后,军队改制,他转业于国企,却给所在企业造成巨额亏损,最终被除名。时年43岁的他,失业、离婚、负债200万元,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带着仅有的2万余元钱,在破旧的仓库里成立了华为。然而30年后,当人们提起华为时,它已经是跻身世界五百强之列,年营业额逾800亿美元的超级企业……
  •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本书介绍了屈原“上下求索”的一生,论述了屈原光辉的文学业绩,又从政治、人生、思想等方面,分析了屈原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热门推荐
  • 贤相

    贤相

    大陈之世,纷乱将生,人如潮水,随波而行。穿越而来的苏尘本想平淡的度过一生,却在历史洪流推动下,成为了改变历史的关键。美丽多变的佳人,无法了结的恩怨,冥顽不灵的朝臣,血雨腥风的江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唯贤相一人尔!
  • 末日鼠辈

    末日鼠辈

    末日来临,且看窦燕书如何在丧尸,变异凶兽等危险之间艰难求生!
  • 我的21岁护士姐姐

    我的21岁护士姐姐

    神秘符种传授修真能力,保护青梅竹马的护士姐姐不被伤害,学雷锋做好事积攒功德好修炼。超级记忆力过目不忘,学习成绩飞速提升,让美丽校花和美女老师都叹为观止。考试、赚钱、泡妞、开公司……一切的改变,从那种入眉心神奇的符种开始,面对这些种种,林烨只能大喊一声:“小生有礼了!小生不客气了!还有……小生来了!”
  • 大唐一品国师

    大唐一品国师

    故老相传,唐朝是个多神仙的朝代。有些神仙的事迹脍炙人口,大家一提皆都耳熟能详,比如秦琼和尉迟敬德,站在李世民门口成了门神;比如魏征梦中奏对,元神离窍杀了泾河龙王;又比如袁天罡和李淳风,在某个少年的指导下,画出纵跨神州千年的推背图。这个少年叫做袁易,多年后他回首往事,由于他的到来,大唐多了很多很多个神仙……书友群:692707177
  • 惑世第一妃

    惑世第一妃

    [苏爽宠文,女主身份多重,黑化无情向,男主霸总路线]“吾若永世成魔,尔等可会开心?”女子容貌妖孽,指尖缠绕着令人吓破了胆的魔气。世间有魔,赐名为渊。一朝重生,皮囊未变。白天,她是众人敬仰的神。夜晚...她是杀人如麻的魔。[英伦风与古风融合,黑公主vs白公主]注:本文设定男女双强,融合多种元素,玄幻风与仙侠风结合,古风与英伦风结合,希望宝贝儿们喜欢。
  • 公子太腹黑

    公子太腹黑

    前世,她身披嫁衣,却惨死轿中。重生,变身云莲宫娇女,却遭暗杀连连。身边男子人前俊逸风流,奈何背后后却各个腹黑如狐,害她苦不堪言。哼哼,小样敢拿我当枪使,我就把你们都变成棒槌!——————这是乱套的时代,这是狗血的时代,这是女主经常死后重生的时代。江湖总是千变万化的?嗯!相公总是到处乱跑的?嗯!嗯!女主总是万能无敌的?嗯!嗯!嗯?!
  • 乌鹊南飞去

    乌鹊南飞去

    曾经的小愚以为,自己这辈子无非逗逗鸟,睡睡觉,运气不好时到院子里罚个跪,吃点板子。后来她学会了爬墙上树,学会了舞刀弄剑,学会笑看江湖血雨皇权富贵,学会面不改色地将匕首精准刺入一个人的心脏。————她的这一生,自遇到先生的那一日起,便再也回不去了。而她以为的救赎,却把她推向了万劫不复。
  • 狗狗走了

    狗狗走了

    小院满满当当都是太阳光,一抬脚一转身,太阳光忽悠悠晃动,晃得人眼花缭乱。狗狗圪蹴在屋檐下,手托红花大海碗,呼噜噜往嘴里拨拉着炝锅面。炝锅面拌了白菜萝卜豆腐干面筋之类,香喷喷蒸腾着他一张粗糙的大脸,太阳光里也多了一股香喷喷的炝锅面味道。狗狗额头冒汗,两扇黄棉袄一左一右敞开来,露出酱紫色的胸膛。对狗狗来说,不管妻子党容做啥饭,他都是这副不要命的吃相。这时党容正斜着身子,靠在院中间的一株小枣树上,津津有味地看男人吃饭。看男人吃饭是她最大的一件开心事,男人呼噜噜的声音,是对她最大的奖赏。
  • 漫威乱入的尸兄

    漫威乱入的尸兄

    简介有什么好写的……提示就一个不定时更新,请自觉入坑d(?д??)
  • 仙秦修真

    仙秦修真

    苏城从山里出来的时候,从未想过怀里的那几个物件会在修行界引起那样大的风波,连圣人的棺材盖都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