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500000020

第20章 望兴叹·苦中作乐也是甜(2)

杨绛回忆说:"衣袋里实在装不下了,我只好抽出信藏在提包里。我身上是轻了,心上却重了,结果只好硬硬心肠,信攒多了,就付之一炬。"她心中自然是百般不舍的,如果留到现在,将会是多么特别的回忆。

两个月过去了,下乡的任务提前一个月结束。在离开之前,每个人都要有下乡的"评语",杨绛的内容就是说她能和老乡们"打成一片",这是下乡受教育的认同,杨绛还有点得意。

杨绛和钱钟书一前一后回到北京,继续生活。阿圆的工作成了一个大问题,当时的工作是学校分配的,她当时填的志愿是"支边"。想到女儿要去不知道哪里的"边",做父母的是一千一万个舍不得。但是最后学校分配的工作下来的时候,家里都高兴起来,因为学校安排阿圆留在学校做助教,也就是女儿不用离开了,一家人还可以在一起。

当时家中的阿姨不太擅长做菜烹饪之事,一家三口便去吃馆子。点菜是门学问,钱钟书总能选到好吃的菜,像挑书一样,总是能选到中意的,女儿也有这个本领,唯独杨绛,选的菜总是不中吃。

不过这不影响一家人吃饭的心情,因为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大乐趣,便是观察其他桌子的客人,钱钟书和阿圆总能从细枝末节推断出很多事,还能编出前后事来,有眉有眼的。一顿饭下来,就像看了一场大戏,只要"我们仨"在,快乐就在。

一九六六年,杨绛和钱钟书也一前一后被监管了。没有工资,存款冻结,只给点生活费,吃的方面也都限制,只允许吃窝窝头、咸菜和土豆,衣服和穿着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限制。

两个人也都有了新的工作,钱钟书扫院子,杨绛打扫女厕所。两个人还自己制作了工具,干得有模有样的。有人说,杨绛把厕所收拾得连水箱的拉绳上都没有灰,瓷坑和瓷盆都擦得雪亮,厕所"焕然一新"。

但是事情并没有告一段落,"战斗"还在继续,斗争会成了家常便饭,隔三岔五便会有一次,身心俱疲。

那时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方法很多,钱钟书的头发被剃掉了横纵两道,现出一个"十"字,这就是那个时期所谓的"怪头"。这怎么见人,还好杨绛有办法把这"怪头"抹平,就是都剃光了,真是妙招。

可是没两天,杨绛也受到了这种"待遇",被剃了半个头,钱钟书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也不能跟自己一样弄个和尚头吧!杨绛安慰他总会有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还真被她想到了办法,之前阿圆剪过一次大辫子,她一直留着,用手帕包着放在柜子底下。她便找了出来,熬了一夜做了个粗糙的假发套,她还打趣说小时候就羡慕弟弟剃光头,现在算是实现了"半个"愿望吧。

但是戴上了才发现,真发假发区别太大,当时是夏天,戴上之后根本不透风,颜色也不一样,放了很长时间有些黄了,但是没办法,这是她唯一想到的招了。

第二天,她硬着头皮出门了,坐公交车的时候,被售票员看了出来,大喊:"哼!你这黑帮!还想上车?"杨绛又气又恼,说:"我不是黑帮!"

车上的人都看她,她也没心再解释,就下车了,走着去。街上的人也发现了她奇怪的头发,指指点点。买菜的时候,人家也不愿意卖给她,后来就钱钟书去每天买菜,她只负责一周出去一次买煤。

她走在街上还是会心惊胆战,生怕又惹什么事端出来。她还托人买了个蓝布帽子,孩子们眼尖,总能认出来,然后就伸手揪她的假发,所以她看到孩子都躲得很远,钱钟书倒是没有顾忌地跟她走在一起,但他也是个光头先生,自身难保,更保护不了杨绛。

菜园的约会

一九六九年,杨绛夫妇等知识分子被集中到一起生活,因为他们两个算是年纪比较大的,对他们比较宽松,让他们回自己的地方住,但是也要参加集体的学习和训练。

两个人是不同单位的,所以训练的地方不在一起,但是都在食堂吃饭,所以偶尔还能在食堂约个会,说说话。

这一年十一月三日,天气已经很冷,杨绛在学校门口等公交车,人群中发现钱钟书正在向自己走来,很匆忙。

杨绛看到他的神情就知道有事情发生,他凑过来,很小声地说"待会儿告诉你一件大事",就跟着杨绛一起上了来的公交车。

他告诉杨绛,组织上安排他去下干校,这个月十一日就走,杨绛听了心里一惊,太突然了。本以为能跟钱钟书一起庆祝他六十岁的生日、吃长寿面的,这么简单的愿望也泡汤了。

这次的下干校跟之前的下乡不一样,这次是所谓的"连锅端",不但是人过去,连行李、家当也要跟着一起去,这也代表回来的日子遥遥无期。

动荡的岁月,让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刚刚结束了战争的酷刑,又遭遇了接连的"暴风骤雨",当生活已经在风雨中飘摇时,一切美好都显得很珍贵。

杨绛帮着他收拾东西,带了很多经过加工的衣服,因为此行的目的就是锻炼和劳动,所以杨绛把衣服都二次加工了一下。首先,她凑了好多个绸子,用缝纫机接在一起,做成一个耐脏的毛毯套子;又把一条裤子容易磨损的地方重新加厚了一下,有横有纵的线交错着,十分厚,钱钟书很欣赏,说像一个走到哪带到哪的垫子。

钱瑗是大学毕业八年之后才结婚的,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她与同校历史系的王德一结婚,两个人有共同的绘画爱好,同在学校的美工队,也都毕业后留校做了老师。当时在五十九届的同学间流传着关于美工队"妖魔鬼怪"四员大将的传说,其中王德一因为名字里的"一"也常被读作"妖"有了自己的绰号,物理系一位会变"魔"术,生物系那位早有"小鬼"之称。四人中,钱瑗作为唯一的女性,原本并无绰号,既然排行第四,人们便硬加了个"怪"字在她头上。"妖"和"怪"经过多年交往、恋爱,然后结婚,被戏称为"妖怪联姻"。本来幸福的婚姻,因为后来特殊时期的"剿杀"活动终止。

当时的杨绛领着女儿、女婿到车站送钱钟书,伴着火车的远去,钱钟书似乎带走了杨绛的心。

他去的地方是达罗山县的五七干校,很偏僻的一处地方,条件艰苦。两个人依然保持着书信联系,这是他们多年的习惯,改不掉了。

杨绛在北京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虽然不至于食不果腹,但却一直在学习改造着,当时她所在的地方被分配去挖防空洞,然后把书运进去。这是一项大工程,而且还是个体力活,身材瘦小的杨绛也算上了年纪,做起来有些吃劲。

她平时生活中为人和善、乐善好施,很多人都接受过她的帮助。她生活的那个地方,谁家有困难,她都尽力去帮。同事的母亲生病,她也帮着寻医问药;邻居家境不好,她便买东西多带一份给他们,过年过节还给寄钱,那时候她本身也不富裕。就是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给周围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围人看到她的防空洞"任务"做起来力不从心,便都要帮她做,她说帮对方打一套毛衣作为报酬,但是对方执意不要,只是看她一个人不容易。后来轮到她下干校的时候,行李也是所里的年轻人帮助打包送走的,在那个人人"独善其身"的年代,这已经十分难得。

不过这个时候,另一起悲剧在发生。她的女婿,阿圆的丈夫王德一在这场"浪潮"中也受到了牵连,说他是"过左派"的组织者,限制了他的自由,要挟他交出名单。他曾经对杨绛说:"我绝不能捏造个名单害人,我也不会撒谎。"

在杨绛下干校的前夕,王德一含冤而去。这不是唯一的悲剧,杨绛的妹妹杨必也因急性心脏衰竭去世,父母和三姑母的墓也被破坏,多个好友也蒙冤离去了,这一切都让杨绛欲哭无泪。

下干校那天,阿圆独自来送杨绛,看着女儿孤单的身影,万般滋味涌上心头。她让阿圆回去,阿圆又不肯。坐在车里的杨绛闭上眼睛,不敢看窗外女儿颤抖的身影,脑海里却出现了女儿自己在凌乱的家中独自收拾房间的情景。忙睁开眼睛找阿圆,却找不到,泪就下来了,流在脸上,滴在心里。

杨绛时隔许久再见到钱钟书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又黑又瘦,看起来遭了不少罪。后来听说他在那也算是有优待了,他只需要看看东西,巡巡夜,偶尔做做"信差",算是清闲的差事了。

她下的干校与钱钟书不在一个地方,有个一小时的车程。当时规定,没有特殊事情是不能随意走动的,他们也只能继续书信往来。当时杨绛被分配到"菜园班",就是在菜地旁边蹲守,二十四小时守着。

钱钟书当"信差"的路径正好路过杨绛守着的菜地,所以每次来都能路过这里,跟杨绛田边约会,说会儿话。在其他的时间,杨绛都用来看书和写信,把想到的和经历的事情都记录在纸上,钱钟书来的时候就交给他。杨绛曾经这样记录过这段时间的约会:"我们老夫妻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

一次,大家都在地里劳作,杨绛也在其中,这时有人发现菜地的旁边有座坟,杨绛喃喃自语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大家都有些奇怪,当时正值盛夏,为什么她会感叹冷呢?后来大家才知,杨绛得到消息,女婿王德一在批斗中不堪其辱自杀了,她是心寒,也替女婿心寒。

到了这里,就"既来之,则安之",虽然没有在学校时候的条件方便,但是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事业。她根据在干校的这些经历,后来创作了《干校六记》,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的事情。杨氏风格的文章用平实的语言,掩盖了很多血腥残暴的现实,也体现了她乐观的性格,像之前创作喜剧一样,用她的态度记录现实。

一次,杨绛找钱钟书控诉,今天有猫儿给她送礼了,礼物就是两只血肉模糊的老鼠,就放在了她的床上。刚开始没有开灯,朦胧之间她用手探了一下,开灯之后的状况给她吓得魂不守舍,跟同住的朋友拎着床单角才敢倒掉。

第二天一早天不亮她就起了,开始一桶一桶地提水洗床单,不记得洗了多少遍,只记得床单上的血是洗不掉了。

钱钟书安慰她:"这是吉兆,也许你要离开此处了。死鼠内脏和身躯分成两堆,离也;属者,处也。"

一句话逗得杨绛哈哈大笑,钱钟书的牵强解释她是不信的,但是他认真的模样像真是这么回事一样,这是属于他们之间的默契,一句话让她放松了许多。

就在这年年底,一个消息似乎印证了钱钟书的解说。那天钱钟书来田边找到杨绛,也带来了一个消息,有人告诉他,北京来电话,有一批"老弱病残"要遣回北京,这个名单里有钱钟书。

杨绛听了自然高兴,钱钟书身体不好,干校的生活条件又十分有限,他回去了还能有人陪着阿圆,而且她也会有一年一次的探亲机会。

因为之前的消息是朋友告诉他的,后来钱钟书从邮电所取回确认名单的时候,看到名单上确实有自己的名字,还专程来田边告诉了杨绛。

等到名单公布之时,发现全然找不到"钱钟书"三个字,中途发生了什么已经不得而知。

冬天都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真的来了,却要感谢冬天之前的铺垫,才让此刻越发动人。经过了大风大浪,才知道平静也是难能可贵;经过了暴风骤雨;才知道波澜不惊更是一种超脱。

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对梦想的执着,杨绛一家人携手走过了那场黎明前的黑暗,黑暗中家人彼此手拉着手,这样才可以不失散,你为我遮风挡雨,累了我做你的大树靠山,一同流泪,彼此擦干,一同微笑,彼此陪伴。家人,感谢你们一直都在。

同类推荐
  •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一位晚清在华外交官笔下的帝国“裱糊匠”》出版于李鸿章去世六年前(即1895年),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邵氏佳人录:你应该是一场梦

    邵氏佳人录:你应该是一场梦

    著名影星郑佩佩、杨恭如联袂推荐。豆瓣、知乎、天涯、新浪四大网站知名作家、影评人联袂撰写。电影王国里最美丽的记忆,珍藏在胶片里的风言影语,她们秀雅/聪慧/才艺双馨/像一场梦,辉煌了半个世纪。3代影后的荣耀与陨落,22位巨星风光背后被时光掩盖的情史。每一种美,都诠释着不同的结局,星光或尘埃全凭自己。
  • 柳井正全传

    柳井正全传

    无论是经营理念、管理手法还是商业思想,柳井正都是值得人们探索的一座高峰。《柳井正全传》落实于细节,用事实做基础,让你从每一个转折中领悟商业之道。柳井正,被称为日本战后继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的新一代“经营之神”。
  • 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

    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

    《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对于广大青年来说,如果我们要想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就必须从红色文化中找寻自己的人生取向和价值坐标,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路走得更好,让自己的人生更具价值和意义。这是事关青年个人健康成长的大事,也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事。编写红色文化书系,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一来说,这个书系是提高包括大学生、青年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在内的青年骨干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生动教材。
热门推荐
  • 战襄阳

    战襄阳

    南宋末年,权臣贾似道当政,对内欺君误国,对外屈辱求和。蒙古皇帝忽必烈有意吞并天下,一改以西路四川为主战场的传统战术,决意自中路襄阳突破。自景定三年(1262)起,蒙古开始暗中经略襄阳,而南宋君臣对此浑然不觉,不知亡在旦夕。咸淳四年(1268),襄阳老龙堤发生一起命案,各色人物纷纷登场。波诡云谲的连环圈套,血腥残忍的布局谋杀,如梦似幻的迷离情感。真相揭开之时,亦是危机降临之日……
  • 我有座修真试炼场

    我有座修真试炼场

    陈宁获得一座修真试炼场,布置秘境,设置关卡,打开试炼场的大门,等待着异界修真者们进来试炼。试炼者成功通过关卡,获得宝物,提升实力,陈宁可以随机获得试炼者的功法、神通、道法、甚至部分修为。试炼者失败死亡,可以随机获得失败者遗落的物品,包括法宝、丹药、储物戒等。陈宁纠结着怎么布置试炼场秘境,是提高试炼者的成功率呢,还是提高死亡率呢?
  • 想成为你的意外和最爱

    想成为你的意外和最爱

    林茶雾的心情有点复杂,大概是因为太久没有回家的缘故,在车上一直沉默着没怎么说话,倒是出租车司机很喜欢热闹的气氛,一直和她搭话,问她拿着行李箱是不是准备要搬家......
  • 钦差女国舅

    钦差女国舅

    穿就穿了吧,还穿成了个不男不女的假国舅,该死的纤纤,竟然丢下自己跑路,555,不小心夜闯皇宫上演了一出小舅子睡姐夫戏码,天哪,皇帝姐夫要宣自己进宫——“死小子,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装?皇上可是第一次召见你,你可不能给老子打马虎眼。”——误把女儿当儿子养的太师上官博,实在很无辜啊。“我就是不进宫!”上官夫人刚把上官老爷拉出门,屋子里就传出上官宝气死他爹的吼叫声。第一卷:好一个少年郎(搞笑多多,幽默多多)第二卷:白发红颜(话说,我们是糖,甜到哀伤,亲们,此卷情虐,入内请备好纸巾)第三卷:霸女追夫(我是阿宝我怕谁!任你逃到天涯海角,阿宝不把你追到手,就不叫混世魔王!)第四卷:双龙戏珠(番外):一个是聪颖善良的国之储君,一个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混蛋世子,汝南太子VS小冥王,故事多多,精彩多多。**本文为穿越+言情+幽默+玄幻。****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科学研究表明,心情愉悦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呵呵,言希望自己写的这部小说可以给亲们带来好心情。****多多投票,多多收藏,多多留言,谢谢支持!**小言VIP会员读者群:20242393(入内请提示会员字样)~~~~~~~~~~~~~~~~~~~~~~~言的作品:新文:《无赖邪妃》(欢迎亲们收藏)简介:自小定下的娃娃亲,让她成为天庆皇朝平北王的正室王妃,可是这个王妃啊,从小打家劫舍,竟是个让朝廷通缉的女飞贼。娶个飞贼当老婆,而且还是个比自己大上三岁的老姑娘,这让堂堂平北王非常非常之没有面子。于是乎,不顾老娘耳提面命,平北王要悔婚!已经完结:《殿前欢》本书已入半价书库,看完一部仅需2元钱,欢迎亲们常去踩踩。。。另,都过完年了,该推荐的推荐,该上架收藏的还是要上架收藏,不然小言写起来很无力的说。。。。~~~~~~~~~~~~~~~~~~~~~~~~~~~~~~~~~~~~~~~~~~~~~~~~推荐好友超级疯狂的文《妃子也疯狂》:推荐好友海芋的文《绝色妖妃惑君心》:推荐好友依蓝的文《风云后宫》:推荐好友吧吧啦的文《圈养绝色相公》:推荐好友许言的文《家有美厨妻》:《挽君命》推荐好友梦伊蝶的文《黑道教父诱娇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 初三(7)班

    初三(7)班

    周雨歌没想到中考后居然还要训练。中考三天前结束了。高中的学姐昨天打电话到她只剩不足十元的手机,那时她待在家里舒服的空调房里把脚跷到桌上喝着冰的饮料发呆。两星期后要打比赛,初一新生也会来集训。下午两点半,这时的太阳眯着眼睛,阳光从深绿色长满灰尘的叶子间钻进来,定在铺着黄色地砖的人行道上,风来到这里的时候一切都在抖动。周雨歌出门前带了一把很旧的小黄钥匙,那是初三(7)班班门的钥匙。
  • 极品妖孽在校园

    极品妖孽在校园

    征战沙场,他是兵王!纵意都市,他是至尊!偶得一枚神奇的板指,让他拥有了各种不可思异的能力!老子既然回归都市,就是来缔造传奇的!铁子群号:537357574新书《花都至尊仙医》求大家支持。
  • 思君多欢颜

    思君多欢颜

    一朝缘起,魂穿千年。21世纪梦想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女岚倾颜一睁眼,竟然回到了千年前的宸朝!她不禁叹息。不过叹息是没有用的,岚倾颜整装待发准备大干一场,结果带着自己穿越的镯子竟然被人抢了?只是,这抢了自己镯子的男子不是传闻中从来不近女色的少将军吗?好像与传闻中的不太一样啊!江湖险恶,朝廷纷扰,唯有你是乱世中的安宁。
  • 中华成语故事

    中华成语故事

    成语是中国汉文化的珍贵遗产,或来源于生活,或出自于寓言,或产生于神话传说,或脱胎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它们以一种别样的形式阐释着我们的文化。侃侃编著的《中华成语故事》选用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成语,每一个成语都通过一个精彩生动的故事来展示,体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精神和智慧。我们还对每则成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成语的意义并自如地运用这些成语。同时给出的成语出处,体现了成语的源远流长以及有案可查。本书既可以让孩子在故事的海洋中徜徉,又对孩子熟练掌握和运用成语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