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70600000004

第4章 王阳明:明代心学的领军人物

无论在中国哲学史、明代哲学史,还是明代心学史,王阳明都是有突出地位的思想家。

1.前心学时期

娄谅不仅使阳明树立学圣的信念,还指点其学圣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宋儒格物之学”,也即朱熹理学。

这件事,阳明后来回忆说: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一是他原先“深契”的“圣人必可学而至”的信念,被“圣贤做不得”的想法所取代。二是对朱子格物之说作为学圣的途径,产生了怀疑。接下来有近六年时间,除二十六岁那年学兵法,“留情武事,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外,他都“随世就辞章之学”,也即如湛甘泉所说,“溺於辞章之习”。

关于朱学以心与理为二,阳明后来说:“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於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阳明行导引术,目的显然是为治病养生,但也未尝不是精神的反思与修炼。不过,精神的疾患并非说去就去,由于种种原因,他离世出家的念头还时常浮现,这是自小就有的念头,现在也到彻底了断的时候。

在王阳明走近心学时期之际,尚留下一个问题,值得讨论。这个问题就是:二氏之学的影响在其心学历程上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阳明的后半生,也即他的心学时期,时常忆及早先对“二氏”的追求,让我们先听取他的几段原话: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某幼不问学,陷溺於邪僻者二十年,而始究心於老、释。

鉴于这些观点,王阳明后来提出儒、佛、老、庄皆吾之用的“大道”论。有人问,是否要“兼取”二氏?他回答说:说兼取便不是。

从“大道”论出发,王阳明主张儒、佛、老、庄皆吾之用。对于佛禅心性说,程颐与朱熹原先曾有“偷其说来做己使”的主张。比较起来,王阳明要更正大光明,他承认佛、老之道是性、理的一部分,在此前提下,主张它们皆吾所用,这种眼光与胸襟当是程、朱前辈所不及的。

2.心学时期

正德元年,王阳明归正于圣贤之学,这是在扬弃佛、老基础上的归正,他于气质于胆识,都得到了提升,因此,面对邪恶势力,总能表现出大义凛然的人格伟力。

他在《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中以皇上诏旨有“政事得失,许诸人直言无隐”之条为由,指出戴铣等人“职居谏司,以言为责;其言而善,自宜嘉纳施行。确实,龙场谪居后,王阳明的弟子与年俱增,至正德八年,追随他的门人已初成规模。”

但因此也有一些弟子好为“脱落新奇之论”,针对这一弊病,王阳明在讲学中更强调“存天理,去人欲”,以考察这些“放言高论”之士的“克治实功”。

“致良知”三字几乎包涵了王阳明全部的人生经验,他很担忧弟子们体悟不到其中的丰富底蕴,亦曾对门人陈九川流露过这种担忧:某於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

王阳明弟子席书等人坚持“礼本人情”,建议新皇只继统不继嗣。

心学兴盛的势头,随着万历朝张居正的主政,又转而受到抑止。张居正在万历朝主政十年,他走的是“尊主威,振纪纲,明赏罚,核名实”的法家路线,他要求士人学者“以足踏实地为功,以崇尚本质为行,以遵守成宪为准,以诚心顺上为忠”“无以前辈为不足学而轻事诋毁,无相与造为虚谈,逞其胸臆,以挠上之法也”。

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作为首辅的张居正与阳明心学的尖锐对立。

同类推荐
  • 闲人诗稿:熊召政旧体诗词精选

    闲人诗稿:熊召政旧体诗词精选

    本书为熊召政的旧体诗集。他的诗有的充满恬淡与闲适;有的富有禅境和禅机;有的则表露了诗人在投身商海后“爱钱偏又爱清高,避席常固浊气豪。还是去当闲士好,清风明月自逍遥”的矛盾心情。
  • 摇着轮椅上北大

    摇着轮椅上北大

    本书主人公是河北女孩郭晖,小时候聪明又漂亮,健康且活泼,父亲是浙江大学毕业的大学教师,母亲是大学图书馆管理员。作为父母唯一的宝贝女儿。她有着许多许多的爱好,当然也有着许多许多的梦想。但命运在她一岁那一年陡然转折:因为一次轻微的挫伤,由于几家医院的错误治疗,她竟然成了高位截瘫的人。她先后做了两次开胸大手术,死里逃生,受尽了大痛苦,但最终也只是保住了生命。所以,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她就辍学了,她只能仰躺在床上,连翻身的能力也没有。但她没有放弃自己,她仰躺在床上,先后自学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而后又在父母的帮助下,参加国家自学考试,学习了专科、本科课程。2002年,她以优异成绩获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2002年,她再次在父母的帮助下,进京赴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计划内统招博士。成为北大建校百年以来第一位残疾人女博士。
  •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 幻景与信仰:爱尔兰神话传奇故事(一)

    幻景与信仰:爱尔兰神话传奇故事(一)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和格雷戈里夫人挨家挨户走访农舍并整理、记录下来的最值得怀念的不朽传说。叶芝曾这样描述书中故事的魅力:“这些故事并没有史诗般恢弘的气势,只不过是由众多小事编织而成的伟大事迹……较之于我们,那些奇异魔幻的生物对孩子们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它们只能一点一滴潜入人们的意识之中。它们所构建的幻想王国是一个可供人们漫无目的徘徊流连的地方,一个拥有各色互异景致的地方,一个从昨日经历就能知悉明日际遇的地方。我多想变回孩童去发现这本书,因为书中不仅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还有着许多旁书所不曾记录的英雄传奇,以及所有民间传说中的童年故事。在我心中,它比西方所有书籍都要珍贵。”
  •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大事记

    中华诗词学会三十年·大事记

    本书是为了纪念中华诗词学会成立30周年而编。本书共分成了七个部分,对中华诗词学会的来源以及机构做了清晰的梳理,并对中华诗词学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重要事件做了记录。是记载中华诗词学会大事件的集成。
热门推荐
  •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舆梁:新语堂舆论引导手记

    王汝堂编著的《舆梁》所界定的“舆论”,就时代而言,更多的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社会;就事件来说,主要聚焦的是“非理性舆论”事件。力寻的也是针对当今时代“非理性舆论”的破解之道。此书在写作中尽可能不引用或少引用各种参考资料,力戒纸上谈兵、空谈误国之弊。虽使用嘈嘈切切之假语村言,但轻拢慢捻的皆为新语堂处理或研究过的本真之事。
  • 缔造高武

    缔造高武

    双月同天,皇城之巅,惊鸿一剑,白衣翩翩。“停!”少年气得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能不能尊重一下我们这些看客!什么时代了,剑上都没光,谁看?”
  • 当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

    当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

    故事的开始是,宋栩栩在客厅里多看了躺在沙发上的宋衍行一眼。其实,这世上什么都说得清,唯有这感情说不清,那邂逅的美丽,那相遇的温柔,这一生还有何求。其实,这年头什么都看得破,唯有这感情看不破,那思念的甜蜜,那牵挂的幸福,这一生有你足够。?小惊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保证是甜文,(ノ?`???)ノ︵?冲呀??(??ω???)?
  • 猫的修真录

    猫的修真录

    一朝重生为猫,有了家人,面临了与家人的失散,渐渐展开了冒险的故事。
  • 鬼教室

    鬼教室

    几位青年意外踏步一间荒废学校,在校内遇到了一连串怪事,当他们想抽身离开却已晚矣,唯有与校中恶灵斗智斗勇,但冥冥中因果早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综漫之少女拯救系统

    综漫之少女拯救系统

    也许在今日之前我们无力改变我们喜欢的人物死去,但是从今天起。拥有了这个少女拯救系统,我们绝对不允许任何的反派再次猖獗。听说你有天下第一的斩魄刀?听说你有使任何帝具无效化的戒指?听说你能够轻易玩弄人心?在我的少女拯救系统面前通通不值一提!反派就该有反派的样子,乖乖的被我的正义势力消灭吧!本书是综漫文,穿越的世界先后为斩赤红之瞳——侠岚——11eyes——小林家的龙女仆——这个是僵尸吗——Urara迷路帖——超次元海王星——魔弹之王与战姬——魔法禁书目录——罪恶王冠——死神……一个世界当中可能会有其他动漫的角色乱入,但是设定里那个角色就是土著,与她的动漫毫无关联,望众位周知。
  • 乾元纪之炎皇传

    乾元纪之炎皇传

    炎之皇者重临世间,战鬼魔,斗邪恶。以帝之身,破除黑暗,还三界以太平
  • 给人生加点包容

    给人生加点包容

    《给人生加点包容》是一部难得的修养身心之作,可以放置于枕边案头、随时翻阅体味其精华,也可以在休闲旅游、奔波劳碌之佘信手取之、聊以自娱。
  • 一缕霞光

    一缕霞光

    《一缕霞光》是作者伟子的一本散文随笔集,共收录了近些年来新创作的作品近九十篇。或记事、或写人、或写景的散文构成,作者以细腻的心触摸人生,并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悟,感情真挚。
  • 神星奇域

    神星奇域

    千百年来,有古之能者,以奇门异法,通天命,晓今时,妙算神机,有今者神学,为继后路,不畏生死,祈求神星,探索神秘领域。悠悠岁月,宇宙苍茫,神星之忌,禁法生死,神奇的领域,传说中的神又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