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7500000010

第10章 好香,好吃

方静给方园洗好脚后,把小妹的脚放在自己的上衣里擦拭干净,从小丫头手中接中小花布鞋,给方园穿上。

“来,小妹,站起来走几步,看看合不合脚。”方静站起身退几步说道。

方园从石头上站起来,走了几步,方静看着花布鞋有一点点偏大,估计再穿双厚袜子就应该合适了,但现在别说厚袜子了,连片多余的布都没有,得等做好衣服之后再看看有没有多余的布,自己好给小妹做双袜子穿。

“哥哥,鞋子好看,合适,可以穿。”小妹从没穿这么好看的花布鞋,站在空地上跳着脚,想要告诉哥哥鞋子很好。

“嗯,好看,稍大了一点点,不过小妹还能长高,鞋子还能穿几年。”方静觉得告诉小妹实情最好,以免小妹担心自己收走花布鞋。

“谢谢哥哥,哥哥最好了。”方园欢喜的笑着。

“小妹,你分点糖霜给狗娃吃,一会儿哥哥准备做晚饭吃。”方静回到正屋里拿着罐子递给方园说道。

“好的,哥哥!”方园觉得糖霜很甜很甜,为什么自己的哥哥要分给别人,但想着狗娃家给过自己饭吃,只好端着一个竹碗把糖霜分一些倒在碗中,分给狗娃吃。

方静回到灶房,看着灶房的土灶边上放着只兔子,回想着应该是昨天剩下的这只,再看看灶房中也没有野菜了,只有一些竹笋,只得随意拿着一根麻绳和破刀走出灶房。

“小妹,我去林子边采点野菜,你和狗娃就在家里别跑远了,一会哥回来做饭。”方静吩咐着两小娃。

方静抬腿往林子方向小跑过去,来到林子边上,寻找野葱,野蒜,野姜,想采点回去做个闷兔肉还是暴炒兔肉,随意采了两大把野葱蒜,随手挖了点野姜,就往家跑。

回到家的灶房,放下野菜,取下挂在墙上的老鼠,提上土灶上的兔子,去到正房拿起今天买的菜刀,走到房子的空地前,看着空地前只有小妹一个人,狗娃估计已经拿着分到的糖霜回去了。

“小妹,你把灶房里的野菜抱了和我一起去水沟,我拿不了这么多东西,小妹帮我拿点。”方静双手无法拿下太多东西,又不想再跑回来躺,只得委屈一下还在欢喜中的小妹。

“哥哥,你是要洗野菜吗?那我帮你洗吧。”方园看到自己哥哥要准备做饭了,想帮着哥哥做点事。

“小妹都会帮哥哥干活了,长大了哦。”方静取笑着小妹。

兄妹两来到水沟边,方静开始在水沟边上的石头上剖兔子,小妹蹲在水沟边远远的洗野菜,方静看着小妹洗菜的样子,觉得好笑,小妹对新鞋子的爱护就是从此刻开始。

方静一会儿就把兔子皮剥了,内脏清洗干净,准备剖老鼠,拿起老鼠时想起前世的老鼠是烧毛再剖,又立马拎着老鼠跑回灶房用火石打火开始烧老鼠毛,心里也不担心小妹掉进水沟,那水沟估计想淹死个人也很难。

火石打火真是个麻烦事,方静好不容易打火打着,放进小土灶中烧,加树枝再加木柴,不想让火息灭,把老鼠全身毛烧的差不多了,把老鼠扔在陶罐中提着就往水沟去。

看着小妹还是远远的离着水沟洗着野菜,方静拿着老鼠走回石头边开始清理老鼠,清理完了之后开始洗陶罐,并打满水,把兔子和老鼠放进去,准备端着回去。

“小妹,洗好了就回去,不要心疼鞋子,鞋子湿了可以晒晒,家里还有一双花布鞋给你留着。”方静无奈的对着小妹说。

“哥哥,都洗好了,鞋子不会打湿的。”方园露出可爱的笑容对着方静说道。

“那抱着野菜回去吧,一会哥哥要做饭了。”方静端着陶罐往前走。

小妹抱着野菜在后头跟着,回到灶房,把陶罐放在土灶上,火还在烧着,把兔子和老鼠从陶罐中拿出放在小方椅上,拎着刀就剁,剁成块,一起放进陶罐中,放点野姜蒜,就这样慢慢煮着焯焯水,去掉血沫什么的,小妹很自觉的去到土灶前烧起火来。

方静回到正屋,看着铁锅的粗盐,来到右屋,看到大桶中还挺干净,端起铁锅就把粗盐倒进木桶中。一会儿方静想用这口铁锅炒菜,陶罐做饭来着。

方静拎着铁锅小跑到水沟边,把铁锅清洗了一遍,回到灶房,看着陶罐中的血沫已经飘满了,忙端起陶罐小跑到水沟边去清洗陶罐中的肉,清洗完了之后赶紧回到灶房,把肉全部倒进铁锅里,端着陶罐回到正屋,打开大米袋,从米袋中弄出差不多十人份量的米到陶罐中,又小跑到水沟边上淘米,米淘了三遍差不多了,就打点水回到灶房,把陶罐放回土灶开始煮饭。

“小妹,移点火到另外一个灶眼里,烧大火,哥准备做菜了,小灶眼里的火不要停。”方静告诉一声小妹,他准备炒菜。

“哥哥,这个罐子不做菜了吗?”方园好奇的问道。

“哥哥今天买了口铁锅回来专门做菜,这铁锅做的菜比陶罐里做的菜好吃。”方静一边把铁锅架在土灶的另外一个灶眼上,一边解释道。

小土灶就两个灶眼,一大一小,小的灶眼正好放陶罐,大的灶眼放铁锅也正好,方静想着以前是不是这里也有一口铁锅,看着这个灶眼,思绪不由的想着。

方静把兔肉放进铁锅里炒,小妹在土灶下方加木柴烧着火,一会兔肉的香味就溢出来了,铁锅速度要比陶罐快了不知多少倍,速度很快,方静又往里加了野姜蒜,慢慢翻炒着,差不多了,就从木桶中舀水倒入锅中,盖上锅盖,就这样闷着。

方静闲下来,坐在小妹身边,随手往灶眼里加点柴火,看着土灶上的陶罐和铁锅,心里异常的平静,想着以后终于能吃饱饭,不用再饿着肚子了,甚至还能吃好,这才是生活啊。

小妹靠着方静,两眼盯着灶眼里的火,鼻子闻着锅里的香气,觉得哥哥变得好厉害,以前的哥哥虽然也对她很好,但没有现在的哥哥对她好。小小心思里不知道想些什么,觉得靠着哥哥最舒服。

小半个时辰之后,方静起身去正屋,拿着今天买的酱回到灶房,用竹勺舀了点酱倒进锅中的肉里,顺便加点粗盐进去,然后翻了翻,再把昨天弄好的竹笋平铺在肉上面,盖上盖继续煮。

“静娃子在做什么,这么香,这香味散得到处都是。”村正这会从灶房外走了进来,看着兄妹两正说笑。

“村正来了,这个我在做兔肉,一会儿就好,不过,村正,你能回去拿两个装菜的大盘子来吗,顺便还有吃饭的碗筷也带来,我这里没多余的碗筷。”方静不好意思的对着村正说道,不是方静不尊重村正,其实主要还是方静从前世带来的习惯,再加上自己目前还没缓过来。

“嗯,也是,你这家中还真是啥都没了,我这就回去拿。”村正转头往家去了。

方静把小灶眼的火息了,陶罐中的米饭已经煮熟了,只要把火停半刻钟,再回会火,那米饭就更好吃了。

“静娃子,大盘子给你拿来了。”村正拿着大盘子进到灶房。

“谢谢村正。”方静也不客气的接过大盘子,放在土灶边上,揭开锅盖,雾汽上升,满灶房的香气。小妹也站起来看着锅里的肉,鼻子抽抽。

“静娃子,这是兔肉?这么香?”村正站一边看着方静在乘菜,闻着这香味都快受不了了。

“村正,这就是兔肉,只是做法和你们做的不一样,我还加了点酱,香味会更浓一些。”方静把锅里的竹笋兔肉都乘在大盘子里,满满一大盘子。

方静接着把老鼠肉放进锅里炒,放点野姜蒜。

“小妹,锅里加大火,一会儿要吃饭了。”

“静娃子,你这不得了了,这菜做的就是香。”村正在边上看着方静炒菜,独特的方式,与他们的煮菜完全不一样,就别提那香味了。

“村正,这样炒菜麻烦一点而已,但菜好吃。”方静翻炒着老鼠肉回应着村正,停下竹勺,给陶罐的灶眼夹了点带火的木柴放进去。

一刻钟差不多竹笋老鼠肉炒好了,陶罐的米饭也煮好了,方静把竹笋老鼠肉乘在另外一个盘子中,然后端着往正屋放在小桌榻上,又回来端兔肉,再回来端陶罐,这会石头叔带着他大儿子二儿子和媳妇正好走过来。

“石头叔,秀娘婶,大毛,二毛,快来,饭菜都好了,可以吃了。”方静瞧见这一家子都每人拿着个竹碗和筷子,还好方静提前告诉村正带碗筷来,要不然自己家三个竹碗两双筷子不知道怎么吃饭了。

正屋的小桌榻上摆了两大盘菜,地上一个满陶罐的米饭,米饭上一个竹勺,因为没有所谓的凳子,大家都是席地而坐,方静先给村正乘满一碗饭,再给石头叔和他媳妇乘,再给大毛二毛乘,最后给自己和小妹乘,乘好饭后,看着村正一大家子都直盯着桌榻上的菜,口水都流了出来,如果不是因为礼节因素,方静估计着他们早已开吃了。

“村正,石头叔,秀娘婶,大家开吃,家里不讲这么些规矩,随意点。”方静只能开口先说句话,省得大家拘束,不敢大吃。

“那大家就听静娃子的,随意,看着这饭菜,实在是忍不住了,那就开吃。”村正首先夹了块肉吃,然后大家这才伸筷子夹菜吃,方静给小妹夹了几块肉,自己夹了根笋子吃着。

“香,好吃,太好吃了,我在外这么多年,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静娃子,你做的菜真是太好吃了。”村正大声说道。

村正一家都吃着肉,一点都不觉得村正说的话有夸大的成分,觉得这菜吃着就是太好吃了,筷子就没停过。

方静觉得这些都是值得的,作为一名厨师,最欣慰的就是自己做的菜,别人都说好吃,看着大毛二毛小妹三个小娃,就觉得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好吃的,虽然方静不是一名厨师,但此时的方静肯定自己就是一名厨师。

同类推荐
  • 赵云传

    赵云传

    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西秦经商鞅变法,日渐强大,逐步吞并六国,六国虽有合纵之策,无奈出了个雄才伟略的秦王嬴政,只十余年间,便一统海内,扫清寰宇,自以为天下太平,便做起那称帝的美梦来,无奈未及三世,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而灭秦,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天下遂归于一统。
  • 大明帝国之再起

    大明帝国之再起

    君非君,臣非臣,千乘万骑漫胡尘。大明王朝已经到了危若累卵的时候,关外有凶残的建虏环伺,盘踞辽东,关内的士大夫们却依旧歌舞升平,醉生梦死,朝堂上党争依旧没有停歇,甚至越演越烈。崇祯皇帝朱由检望着这满目疮痍的乱世,手持三尺之剑,决心重塑一个崭新的大明王朝。故事从崇祯二年的冬天开始......
  • 长乐的贴身护卫

    长乐的贴身护卫

    薛仁贵东征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殊不知在大唐长安还有一个李尘,作为薛仁贵的师弟,又该掀起什么风浪呢,本书带读者走进不一样的大唐王朝。读者群:657847964
  • 神圣与凡俗: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遭遇

    神圣与凡俗: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天主教与民间信仰的遭遇

    天主教在全球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的文化移植的过程,而这种文化移植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本土文化。天主教要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必须找准中国本土习俗文化的发展脉络,适应民间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国民间信仰源远流长,已经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应对中国的民间信仰,是天主教在华传播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本书对明末至鸦片战争之前天主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之间的遭遇进行了客观描述。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良田千倾靠山河,父作高官子登科。儿孙满堂享天年,长生不老总活着。现代草根宅男因为判官的失误,附身大唐太子李承乾。上有千古一帝的老爹,下有万世人镜魏征,前有千古贤后的老妈,后有万世老魔程妖精。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是大唐贞观年,而他是这个强大帝国的太子殿下;是这个时代最牛逼的纨绔——皇二代(新书已开《大唐补习班》,小伙伴们,一起来啊。)……。
热门推荐
  • 为蘑菇云升起而奋斗的钱三强

    为蘑菇云升起而奋斗的钱三强

    本书介绍了钱三强的生平,内容包括:更名立志、投师居里夫人、目击地球村的核裂变、25个字的求爱信、启明星故乡的星、世上只有母亲好等。
  • 烟凝斜阳远

    烟凝斜阳远

    初见时,他是她的救命恩人再见时,他却是她的师兄,一段美好的爱恋,有没有什么人,让你奋不顾身的喜欢过。
  • 恐怖节目

    恐怖节目

    十年前,有一档深夜怪谈节目红极一时,主持人有三位:一位大师,两位美女。他们常去热带国家拍摄外景,美女主持人穿比基尼,在深夜的坟场、废弃医院、旧兵营寻找当地流传的恐怖故事,大师负责招魂,听取孤魂野鬼冤情,也负责净身,为美女主持去除身上阴气,顺便介绍些当地怪谈故事。一次,他们去往泰国寻访一位仙姑,旅途为期三天。
  • 上海因为想念谁

    上海因为想念谁

    《上海因为想念谁》是一本诗集,它包括50多首清丽的小诗,过去与现在、梦想与现实、春风与明月……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化成了一首首诗与歌的爱恋。
  • 新书

    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一剑乾坤

    网游之一剑乾坤

    2030年,全球第一款4D网络游戏《神话》震撼发布。全球同步,唯一服务器。专属《神话》的全仿息游戏头盔,短时间卖出去六千多万个,整个世界为之疯狂。在中国区的某个新手村,一道光芒落下,光着膀子的人族玩家降生到神话大陆,开始了一段属于他的神话之旅。ps:第一人称,非毒,请放心食用。QQ群:713835341欢迎大家。
  • 神偷小贼大捕头

    神偷小贼大捕头

    “这个人不是凶手。”“你一个贼懂什么?”“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贼,我可以很诚实的告诉你,这个案子,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偷东西刚进屋,发现屋主横死怎么办?刚要翻墙发现墙塌了还滚出来一个人头怎么办?本文教你作为一个合格的贼,你不但要会偷东西,还要会破案(真凶一定是你想不到的那一个)
  •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在近代伦理道德变革史上,从戊戌到五四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上激进的革命家,对人的现代化这一近代重大的历史课题极为关注。他们在近代社会伦理思想变迁中的守旧与创新,为我们考察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沿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选取了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期间在近代伦理思想变革过程中做出积极探索的六位思想家,试图对他们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以管窥时代典型人物身上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变迁的坷坎不平的历史道路,以及近代中国在人的现代化历程中的多舛命运。
  • 致命秋叶

    致命秋叶

    世人皆知我名,却不知我人。世人皆知我冷血,却不知我...
  •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消杀灭简明教程

    公共场所是人们生活、学习、娱乐、工作和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地方。由于人群在公共场所的聚集,这些场所也成为容易传播疾病的地方。在公共场所中容易传播的呼吸道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百日咳等;肠道疾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接触传播的疾病有某些皮肤病、性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公共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