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800000036

第36章 文化·艺术(2)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书籍

文学:《诗经》、《楚辞》、《李太白诗集》、《杜工部诗集》、《白香山诗集》、《韩昌黎文集》、《宋元戏曲史》、《水浒》、《红楼梦》、《鲁迅杂感选集》。

史学:《左传》、《史记》、《通史》、《徐霞客游记》、《二十二史札记》、《帝王春秋》。

哲学:《论语》、《墨子》、《孙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论衡》、《金刚经》、《化书》、《李氏焚书》、《续四书大全说》、《四存编》、《太平天国文选》、《清代文学概论》、《孙中山选集》、《五四运动文选》。

巨著万言,书评一句

《诗经》——先民的歌唱。

《左传》——诸侯争盟说。

《山海经》——神话的故乡。

《楚辞》——泽畔的慧歌。

《孙子兵法》——不朽的战争艺术。

《老子》——生命的大智慧。

《墨子》——救世的苦行者。

《史记》——历史的长城。

《庄子》——哲学的天籁。

《荀子》——人性的批判。

《盐铁论》——汉代财经大辩论。

《天工开物》——科技的百科全书。

《战国策》——隽永的说辞。

《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

《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

《聊斋志异》——瓜棚下的怪谈。

《三国演义》——龙争虎斗。

《红楼梦》——失去的大观园。

《儒林外史》——书生现形记。

《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

地方志史话

地方志是记载一个地区有关地理历史方面的历史性资料,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的地方志起源很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地方史记之类的书籍。它的体例导源于《禹贡》、《山海经》等古代地理书,最初仅记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等,到汉隋之间,地方志的编纂逐渐兴盛起来。东汉会稽(今浙江绍兴)袁康撰修《越绝书》(相当于浙江省志),距今近二千年,记载山川、城郭、冢墓及传记,历来被公认为现存最早的地方志。

魏晋以后,出现了全国性的地理总志。《隋书·经籍志》地理类叙:“隋大业中(605—617年),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当时,内吏侍郎虞世基等编辑《区字图志》一百二十九卷,集地方志之大成。

到了唐宋,地方志的体例逐步完备起来。宋太宗太平兴国中(约公元980年),乐史撰《太平寰宇记》,编入姓氏、人物、风俗数门,因人物又详及官爵及诗词杂事。于是此后的地方志又增加人物、艺文等项目,不但描写乡土地理景物,而且记录当时的人民活动。这就提高了地方志的社会价值。此后,纂修地方志蔚然成风。宋元的地方志多至五百余种(见《文渊阁书目》)。

明清之际,地方志的纂修更形成一个普遍的风气,不仅州县有志,甚至一个乡、一个镇,都有专志的编纂。清代地方志的编纂更是达到封建时代的高峰,尤以康熙时代为最。现存的地方志几乎百分之八十是清代编的,清朝编纂的地方志达四千三百零二种,七万五千二百十六卷。(见《史学年报》第四期。)

地方志分省志、府县志、乡镇志,记载一定地域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资料,以及山志、水志、舆图志、海防志和专门记载古迹、寺观、祠墓等等史料的专志。现存的地方志(据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统计,现存地方志七千四百一十三种,十万零九千一百四十三卷),以县志居多(约占70%)州志、府志次之。我国各省、县几乎都有地方志可供查考。

地方志大多根据当时当地的档案、访册、谱牒、传志、碑碣、金石、笔记、信札之类原始材料编纂,因此,保存了丰富的自然和社会的真实史料。关于地理方面:载有山川、古迹、疆域、面积、沿革、建置等材料;历史方面:载有职官、兵备、大事记、档案材料、金石、碑志等等;社会经济方面:包括有关赋役、关税、户口、物产、农业、手工业生产以及风俗、方言、农民战争等等材料。它的史料价值之高,胜过官修的正史,因为在地方志中,有一般正史或其它图籍中找不到的材料和许多真实记录。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珍贵宝藏,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早在8千年前,祖国大地已初露文明曙光,一些原来是劳动时摹仿鸟类鸣叫,诱捕鸟兽的骨管、陶硝及劳动用的石器等,逐渐被人们用做祭祀时伴奏歌舞的乐器。这样,最早的乐器产生了。古书所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就是当时人们敲击石馨,化装成野兽歌舞祭祀的生动写照。这一时期的陶埙、陶铙等乐器结构简单,没有绝对的音高观念,其发展一直延续到夏商。

在我国青铜文化发达的商代,出现了青铜质地的乐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5枚一套的亚弜编铙,能发出5个变化音。变化音的存在,说明这时的乐器已初具旋宫转调的能力。

西周是青铜文化得到大大发展的黄金时代,乐器也相应得到大大发展,见于《诗经》记载的乐器有20余种。陕西扶风齐家村出土的西周晚期的中义和钟,一套共8枚,测音表明,敲击正鼓部发隧音,敲击侧鼓部发鼓音,两音间为小3度关系。这套编钟能在3个8度的音域内,构成3组变化音的4音列。周钟的创新,说明我国音律学和青铜乐器铸造工艺已发展到较先进的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乐器制造在因循周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各种乐器的精巧设计和高超的制作技艺,在我国乐器史上都是罕见的。仅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134件乐器中,即有编钟、编磬、篪、玺、箫、瑟、建鼓、抱鼓和悬鼓、琴、筝等多种形式的乐器。其中颇为壮观的曾侯乙编钟共65枚,系7声音阶,与现代音律相同,总音域跨5个8度,比现代钢琴的音域两端仅各少1个8度。整个墓中的乐器若齐声演奏,并不亚于今天庞大的交响乐队。

秦、汉以后,中国的古代乐器达到了更为繁荣的阶段,这时除了继承周、楚文化,又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新出现的琵琶、箜篌、节鼓等乐器在社会上极为流行,商周以来的竽、筝、琴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魏、晋、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传统文化大量地汲取西域各地文化的营养,反映在乐器方面,出现了曲颈琵琶、五弦琵琶、凤首箜篌、羯鼓、鸡娄鼓、毛员鼓、铜钹、铜锣等,它们在民间获得了广泛传播。

宋、元、明、清4个朝代,宫廷雅乐日趋没落,民间音乐以晚唐杂剧为发端,进入了以戏曲艺术为中心的新阶段。自此以前的许多用于雅乐的古乐器逐渐失去其生命力,同时,不断涌现了多种新乐器。拉弦乐器以其声音柔和优美,富于表现力而在戏曲艺述领域中,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我国古代乐器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发展历程,其独特的、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发展体系,成为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部分。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美国的梅纽因在参观曾侯乙编钟后说:“古希腊的乐器都是竹木器,没能保存到今天,只有在中国,才能听到2千多年前的乐器演奏的音乐。”

魅力无穷的古琴

“琴心如水逐飞云,万籁无声对夕曛。静坐秋林弹一曲,满前枫叶落纷纷。”这是邓拓的诗句。琴,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乐器。据记载,琴始于周,定型于汉,是古老的弹拨乐器。古代传说琴的出现,还早于这个时期。

传说伏羲氏伐了一棵梧桐,截为三段,取上段敲敲,声音嫌轻,取下段敲敲,声音嫌重,取中段一敲,声音轻重相宜,遂把它放在瑶池里浸泡七十二天,取出阴干,就叫能工巧匠刘子奇作成这种琴。所以古琴又称瑶琴。

古代瑶琴制作精细,颇具匠心。琴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阔八寸,后阔四寸,以合八节四时;外侧有徵十三个,代表十二加闰月;琴面张弦五根,为宫、商、角、徵、羽五音,后来文王加一根为文弦,武王加了一根为武弦,称为“文武七弦琴”。

又传东汉蔡邕从邻居的柴炉里,抢救出一段烧焦了的桐木,做出一张音响悦耳的琴,名曰“焦尾琴”。

这些传说不但说明琴的历史悠久,而且可以看出古人制琴从选材到制作是非常精心的。

古人把琴、棋、书、画称为“才秀四艺”。一些文人学士把抚琴视为一种高雅的活动,常以抚琴寄幽情,抒情怀。而且古人对抚琴也是颇为讲究的,据说有“六忌”、“七不弹”。“六忌”是指: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七不弹”是指: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总之,要平心静气,排除一切干扰。可见古人把琴摆在特殊位置,对琴的演奏也非同一般了。

古琴音域较宽,音色丰富。有“清奇幽雅,悲壮悠长”之音调变化;有“屈伸低昂,十指如雨”的复杂手法,可谓“弹欲断弦方为妙,按令入木始为奇”。据说弹到妙处能使“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演奏者的思绪、情感能够充分表达出来,使知音者听出自己的心思与向往。

古人以为,音乐对人的品行有所影响。“纤微癄瘁之音作,而民思忧;阐谐嫚易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奋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正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和顺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之音作,而民淫乱。”(《汉书·礼乐志》)而古琴声清韵雅,“大声不喧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深沉庄重,清苍磊落,有修身理性,陶冶情操的感染力。闲暇之时,抚琴一曲,自觉胸怀开阔,豁然无忧,富有情趣。

十大古曲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广陵散:它的题材源于《聂政刺韩王曲》,讲一个造剑工匠被韩王无辜杀害,其子聂政以泥瓦匠身份刺韩王失败,于是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练成绝技,再次入宫利用弹琴之机刺死韩王,以了心愿,但他也因此被杀。

平沙落雁:曲高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

梅花三弄: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时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十面埋伏: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了楚军,项羽自刎乌江。

夕阳箫鼓: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乐曲,旋律优美流畅。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渔樵问答: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胡茄十八拍: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原为琴曲,唐代显庆二年,吕才以此曲配上了歌调。古时每以“阳春白雪”连称,故常被认为一曲,后世琴谱则均分为两曲。“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澹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徽班进京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约有140多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后来“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此时,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步冷落下来。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溶化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称“京调”。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京剧艺术比其他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表演时具有鲜明和色彩强烈的节奏感。

生、旦、净、丑

京剧角色中的“生、旦、净、丑”名称的由来,传说是反其义而名的。

“生”,是生疏的意思。而生角的演出老练成熟,故反其义为“生”。

“旦”指旭日东升。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

“净”,即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干净,因而名“净”。

“丑”指属相,丑属牛,牛性笨。而演丑角的人,则要求伶俐、活泼、聪明,所以反取其名为“丑”。

我国的地方剧种

广东:粤剧、潮剧、琼剧、广东汉剧;广西:桂剧、壮剧、彩剧;湖南:湘剧、湖南花鼓戏;湖北:汉剧、楚剧、湖北花鼓戏;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河北:河北梆子;山东:吕剧、柳子戏;山西:晋剧;江西:赣剧、江西采茶戏;陕西:秦腔、眉雩剧、碗碗腔;浙江:越剧、绍剧、婺剧;江苏:锡剧、淮剧、扬剧、昆剧;安徽:黄梅戏、庐剧、泗州戏;四川:川剧;云南:滇剧、云南花灯;福建:闽剧、梨园剧、高甲戏、蒲仙戏;贵州:黔剧;青海:青海平弦戏;甘肃:陇剧;宁夏:秦腔;西藏:藏戏;新疆:维吾尔族歌剧;吉林:吉剧;黑龙江;龙江剧;辽宁:评剧;内蒙古:满族戏;台湾:芗剧、台湾歌仔戏;北京:评剧、曲剧、京剧;上海:沪剧、越剧;天津:河北梆子、评剧。

戏曲脸谱色彩的含义

红色:一般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

紫色:表现骁勇、刚毅、正直、坚强、胆大。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如张飞、李逵、项羽。

白色:大多现阴险、狡诈、居心叵测,如曹操、赵高。也有脸谱中保留一定肉色的部分,表现不像大白脸那么坏。

蓝色:表示勇猛、粗犷,较黑色更有强烈性格。

黄色:一般表现性格猛烈。

赭色和粉红色:表现比较正直的老人。

金色与银色: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

戏剧服装的种类

传统戏剧的服装大体上分为蟒、靠、帔、官衣、褶子五类。

蟒:是帝王将相的官服,其上绣有龙,下摆反袖绣有海水。蟒的颜色有十种,即“上五色”(红、绿、白、黑、黄)和“下五色”(深蓝、湖色、粉红、古铜、紫色)。角色穿什么颜色的蟒要根据其地位、性格而定,如包公穿黑蟒表示刚直不阿。

靠:是武将穿的铠甲。颜色和样式很多,剧中人物穿什么样的“靠”要根据其年龄、性格、脸谱而定,如关羽要穿绿“靠”。

帔:是一种便服,有蓝、黑、紫、黄、红五色,其中黄红两色为帝王将相专用。

官衣:是指文官的官服,其上常绣有仙鹤、孔雀等图案。官衣有紫、红、蓝、黑四色,分别代表四个等级:紫色是宰相所穿;红色是巡抚、府台或道台所穿;蓝色是知县服装;黑色则代表门官。

褶子:是平民服装,其颜色也分为上下五色。上五色为强徒、恶霸所穿;下五色是英雄、义士所穿;黑色服装上加快“补丁”代表的是乞丐。

戏曲的“四功五法十耍”

戏曲艺术将表演技巧,概括为四功、五法与十耍。

四功是戏曲演员的四种基本功夫:唱功、做功、念白与武打。

五法指的是:手、眼、身、法、步。手指手势。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台步。至于法,则解释不一,一说是“身法”应作为一项,一说是应称“手眼身步”法,这样,五法就成四法了。还有认为“法”是“发”之误,指的是“水发”技术,但是“发”已包括在十耍之中。按程砚秋的见解,“法”则应改为“口”,“口法”是为了练好唱念功夫。

十耍,包括水袖、髯口、翎子、扇子、靴子、帽翅、马鞭、笏板、牙和水发。

戏曲演员为何叫“梨园弟子”

同类推荐
  •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存在就代表了历史的诉说。西安碑林及城墙由来已久,碑林所展现的建筑风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讲述了哪段历史?城墙与护城河、吊桥、箭楼、角楼等又有何关系?碑林与城墙的现状又如何?在本书中读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现代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现代卷

    本书着重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传统道德生活向社会主义道德生活转变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必然性,主要论述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生活的发展、演变——新的道德观念的产生,新的道德关系的形成,新的道德生活风俗的兴起等等。
  • 日本人的“真面目”

    日本人的“真面目”

    著名散文家卞毓方,潜心数年“大文化”散文重磅巨作。以中日文化交流史为主线解读日本文化,对日本咄咄逼人的存在,既从该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入手,又从语言、文学、绘画切入,还从社会、经济、政体等分析,取精用宏,比优较劣,进而解读日本民族的文化基因,以日本为参照系,跳出中国看中国,不说中国,无非中国。这是一部艺术手法非常高妙的文化散文,作家以形象说话,以艺术感人,作家天赋的语言感就是俯仰中日的飞行器,带我们跨海旅行,感受历史,认识现实,回恋文化,体味差别。
  • 美国精神的封闭(人文与社会译丛)

    美国精神的封闭(人文与社会译丛)

    本书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奇门(卫斯理珍藏版)

    奇门(卫斯理珍藏版)

    一道奇门,打开宇宙探索的神秘故事。阴差阳错下,一封厚厚的信件落在卫斯理手上。为了归还信件,他前往寻找信件主人,得知信件主人原来是一位极其美丽的金发美人米伦太太。这位美丽女人孤独愁苦地过了十年,而她的身分更扑朔迷离──从火山来的女人。为了将邮件送至目的地,并揭开米伦太太的身分,卫斯理远赴墨西哥,更深入海底,最后竟在一道藏在火山口的奇门后面,得悉了宇宙飞行的真相,和米伦太太神秘的面纱……「人类,最爱做的事,就是不自量力!」——倪匡(卫斯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界全职业大师

    异界全职业大师

    网络游戏中的仓库小号,却意外的进入了异界。他不但带来了无数极品材料,还精通几乎所有的生活技能,最可怕的是,这家伙同时还是一个空前绝后的魔法天才!
  • 光影计划

    光影计划

    本作发生于多少与现实有关的架空世界,并无绝对意义上的“主角”,讲述主人公们了持续数代的羁绊。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计划”的故事,一切的一切都在那个计划中。仔细阅读可以找到一些彩蛋与暗线,进而提前一步发现尚未揭示的答案。
  • 雷动苍穹怯

    雷动苍穹怯

    作为世间最大的反派,被众人围攻,重生走上复仇之路(作者不想写简介)
  • 凤凰生死祭

    凤凰生死祭

    江湖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要说近,随处可见打着什么门派旗号的江湖人,吹嘘着自己的阅历,对各大门派各路高手如数家珍;有的不爱说话,只是品酒吃茶,似乎对这些传说早已司空见惯。要说远,几大高手武功多么盖世,各路门派绝学多么高深,从来都是传闻,谁也不曾真正见过。江湖一直流传着一本名叫《凤凰双生剑》的男女混练的剑谱,一但练成,威力无穷。然而这部剑谱却也带着一个诅咒,就是练成的男女必定会情绝意断,自尽而死。岳景岩是一个从小长在武学世家的风流公子,因为一次意外流落江湖。然而关于剑谱的秘密却在逐渐揭开......
  • 宠溺娇妻:爱你没商量

    宠溺娇妻:爱你没商量

    他们姓宋,她也姓宋,但他们是天之骄子,她只不过是厨娘的女儿。儿时的他们是她的兄长、弟弟,玩伴,大家在一起无忧无虑。可长大只在一夜之间,突然身份的横沟就摆在了她的面前。伤痕累累的她为了不继续受伤害,小心翼翼地想跟他们划清界限,但是他们却屡屡突破她的防线,想要把她带到他们的世界。她到底该不该再迈出那一步,又到底该牵起三双手里的哪一双?
  • 修者林兮

    修者林兮

    远古时期的神、魔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在的修仙者和修魔者只不过是对善恶的一种曲解,远古之后再无神、魔!宇宙从无到有,你说的道只是你看到的道,不是事物真实的道.那我的道,又是什么?
  • 通玄真经注

    通玄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