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100000007

第7章 布衣音韵(2)

很难想象这样动听而又动情的歌曲竟然出自农民李有源的口中。曾一度,这歌唱响神州大地,甚而,它的旋律通过卫星唱响太空。很难想象李有源唱出《东方红》时,是怎样一种心境。但至少可以断定,他是绝不会想到他唱出的这首歌会成为千家万户的共同歌声,更不会料到,到了“文革”时期,这歌儿会成为神州大地寥寥无几的歌曲之一。若是李有源有这样的先见之明,知道自己的歌儿要登大雅之堂,要比垮众多的阳春白雪,要导引一股政治潮流,要让更多的人勒紧裤带唱颂歌,他还会这么歌唱吗?我看不会。显然,《东方红》能够那么大红大紫,就不仅仅是民歌本身的功能了。

虽然,家乡临汾的民歌多寡不能与他处相比,但论及民歌的历史久远,还得首推临汾。临汾是民歌的源头。这样说是否带有偏见,是否那种月是故乡明的观念又在作祟?不是,说来有据可查。中国最早的诗歌开山之篇为《诗经》,但是比《诗经》还早的歌仍在晋南流传,这就是《击壤歌》。《击壤歌》中有句唱词是:帝力于我何有哉!正巧帝尧从这里经过,听到了此歌。此歌的意思很明白,民众依靠自己的劳作吃饭、饮水,与你帝王有什么相干?当然,若用事实去衡量,这歌就不无偏激。试想若没有帝尧励精图治,除暴安良,天下何会太平,民众何会安居乐业?帝尧听了这种否定自己功德的歌声,完全应该动怒,兴师问罪也不为过。然而,帝尧却一笑了之,并且将此视为天下太平的征兆。《击壤歌》堪称民歌的源头。

不必再为民歌的史事去饶舌了。仅从《东方红》和《击壤歌》来看,就可以看出这样的门道:一个时代,即使有了对之贬毁的声音,也无损于时代的声誉。尧时代没有《东方红》,帝尧也一样受人尊崇,而且在大救星毛泽东那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眼光中,尧也是一位圣君,那“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可谓明证!当然,众口一词的大救星也未必名副其实,实际情况如何?历史会有公论。

1993年12月6日

校歌

我在《豆蔻岁月》一文中提到过一首校歌:

吕梁山下,

汾水之滨,

聚集着一群工农的后代。

勤奋学习,

天天向上,

为着继往开来!

……

这是临汾三中的校歌。

将近30年了,那热烈奔放的旋律还时常回响在我的耳畔。记得那是1964年,三中进行10年校庆,教室里增添了新设备,操场上扩建了新场地,门前的道路也拓宽改直,直溜溜通向大街。也就在那热气腾腾的时辰,诞生了这首校歌。各班迅速教唱学习,不几日校园里便随处飞荡着这感人的歌声。校庆那日,合唱校歌是自然的,同学们的脸上露出少有的肃然,或是抒发勤奋学习的冲天志向,或是憧憬继往开来的美好时日,气氛好极了。

校歌的作者之一是江羽老师,江羽老师是位学识丰沛、授课风趣的好老师。他教政治课,总把那些僵硬的条文化作幽默的谈吐传导给我们。他讲帝国主义间的相互倾轧,说是狗咬狗,不仅撕下了一块皮,还咬了一嘴毛。一场哄堂大笑,便深深印记了帝国主义的无耻争斗。他的字也写得极好,时而刚直方正,时而绵线粘连,恰如他讲课的语言一般,刚柔相济,引人入胜。那时候年龄尚小,自然没有这么多感兴,只是认为好奇,就胡乱模仿,既模仿他的四川口音说笑,又模仿他的笔体写字。他知道了不恼,随和的一笑也就了之。现在想来,这种修炼太不容易,若没有高深的学识和涵养,绝不会有这般超越他人的举止。

就这样一位好老师,文化大革命中居然也进了牛鬼蛇神的行列。好几天我都想不明白,别的功绩不言,就凭他参与校歌的写作,也应该赦免他的过错。思来想去,到底难以弄清他倒霉的原因,现在回首当然不难拆穿那个西洋景,皎皎者易污,山尧山尧者易折,无非是某些庸才窜通起来平衡他们那难以出人头地的心理。改造牛鬼蛇神的手法多种多样,挂牌游街,负荆请罪自不必说,还有一个鬼花样,是唱《鬼歌》。有一日,一行垂头丧气的人群中,忽然飞出一歌:

我是牛鬼蛇神,

我是反党敌人,

我有罪,

我有罪,

……

歌声颤颤抖抖,让人听得心肝绞扭。然而,据说此歌竟是革命小将点名江羽老师创作的。那么,江老师作鬼歌时是何种心境?十多年后,江羽老师溘然早逝,他的生命这般短促,不知与那种遭遇有无关系?

1993年12月6日

秧歌

秧歌其实不能算做歌,只能算上一种舞蹈,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舞蹈。逢年过节,我们那里城乡闹红火,普及最广的花样就是秧歌。

秧歌没有歌词,是一种踏着曲谱或节奏而扭动的简单舞蹈。这种节奏被我们口头读为:

锵锵,嘁锵嘁,

锵锵锵锵嘁锵嘁。

如此循环,反复表演,从头至尾交替变幻,因此颇好掌握。11岁时我学扭秧歌,一开始总踩不到点上,老师在地上给我们画了十字状,我们再按照节奏,一步左一步右,一步前一步后地扭动,渐渐的习惯了,自如了,继而扭得花里胡哨的,满好看的。

后来,更多的是看秧歌。每逢正月十五,往大舞台上一坐,看台下的人专注而悠然的神情,心中便生出许许多多的感喟。尤其是每年那秧歌中总有一支老年队,而且这些上岁数的老干部们扭得格外认真,一招一式都不走样,秧歌扭得活脱极了。

在秧歌的音韵中我的思路时常回归往事。想起童年的第一次扭秧歌,那是学校组织宣传,宣传植树的政策。镇上逢集的时候,我们敲锣打鼓地出去,走上街头,扭呀扭,扭得无论是买的还是卖的都把目光投向了我们,扭出这种氛围,音乐会嘎然而止。接着,我们那高挑个儿的陈杰才老师便展开一张报纸,朗声宣传:房前屋后,四旁植树,谁栽归谁,三十年不变。我们年龄尚小,当然听不出其中的奥妙,却听人群议论纷纷,有人喜眉笑眼说:

“这就好了,把咱院里都栽上树!”

还有人说得更顺口:

“栽桐树,养母猪,三年过来是富户,嘻嘻!”

这喜形于色的谈吐,一下印在我的心坎,几十年了,总难以忘怀。

可是,时光过了刚刚几年,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就成了时髦的口号,别说多种树,即是在院里多栽几棵茄子,几苗西红柿,也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在作怪,也让斗私批修,若是不主动,不自觉,少不了还要挨批判。其时,我也是那种音调的合唱者之一,可是每每唱完,我都有一丝歉疚,总觉得是我们的秧歌欺骗了那些老实巴脚的乡亲,让他们步入了资本主义的死胡同。

这一年,我已上了初中,学校又组织上街宣传,宣传的是大批资本主义,走集体道路的内容,宣传的形式仍然是秧歌。我们扭着秧歌,走出校门,走向大街,把社会主义的光辉思想撒播在每个人的耳孔里。当然是要他们和资本主义早早决裂,不要再贪图眼前的私利,为几棵树木污染了自己的灵魂。时代赋予了秧歌革命化的内容,一街的人惊诧着我们扭动的新姿。

我们起劲地扭着,脚下还是那古老而缓慢的节奏。在我们的蹈舞中,扭过去的历史开始往回扭了。也许扭回来,也许正在扭,但这样扭动,确实比我们扭秧歌费劲。

然而,没过多久,世事又宣告了这种扭动的错误。秧歌声中,新的充满活力的耕植大策问世了,而这种问世的特色就是扭出那种僵死在集体的模式。一支支秧歌队走上街头,作为旁观者,我第一次看见了那些扭秧歌者的专注真诚,尤其是那支老年人的队伍。他们扭过昨天,扭过今天,或许还要扭往人人巴望的明天!

1994年3月19日

情歌

本该谈情说爱的年龄,我们这一代人却没有风花雪月的外部环境。一切都要革命化,狠斗私字一闪念,自然也包括要斗掉谈情说爱的小资产阶级情调。自由结婚虽然已经在共和国的法律中出现了十个春秋,乡下的婚姻却仍然活跃在由媒人蜕变为介绍人的口舌中。村乡人说,介绍人的心是戥子眼是秤,看着两人般配就往一起撮合。事情复杂就复杂在介绍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往往为利益所趋,而使那把戥子,那把秤,无端地倾斜一边,而主宰家事的父母也常常会为利益或利害,轻易决定了儿女的终身。因之,那会儿,谈情说爱绝无必要,不受批判,也会遭人耻笑的,“唱歌要唱跃进歌,做人要做革命人”嘛!既然如此,那么情歌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条件。所以,每每忆及电影《刘三姐》对歌的场景,就会百般艳羡。甚而抱怨家乡精神生活的贫乏,居然没有滋生出动人心魄的情歌来!

那一年,市上编选三套集成,歌谣就是集成之一。书编成了,厚厚的一本,其中情歌就占了不少的篇幅。按照类别居然划出相思、送郎、苦情、初恋、逃婚、赞慕、热恋、起誓等10个部分。展卷捧读,还真有滋有味。有这么一首,是写姑娘的痴情,情哥一吹柳笛,引出了妹妹:

妹妹听见柳笛响,

假装出来晒衣裳,

衣裳晒在绳子上,

望见哥哥后脊梁。

妹妹止不住泪汪汪,

捂住眼睛进绣房,

我娘问我哭啥哩,

我说虫儿钻眼眶。

这是苦情部分的一首,歌名就是《晒衣裳》。把一个相思女子的纯情心境描绘得尽情尽致,那句“我说虫儿钻眼眶”又机警掩饰了女子的羞涩之情。再读下去,更为那散发着乡风里俗的气息拍案叫绝。请看《烙油馍》:

正在家中烙油馍,

门外来了个俊小伙,

要吃油馍奴给烙,

只要情哥你爱我。

情哥你坐到炕头上,

听奴家与你把话说,

吃了油馍你快些走,

千万莫让人看着。

这是一首歌,更像一幅画。读起来眼前便闪现出一位水灵灵的农家女子,既有一颗火辣辣的爱心,又有少见的羞怯,怕人看见说长道短。所以,既想让哥炕头上坐,又催哥快些走,这矛盾的心理加深了爱情的珍贵。

一边体味这些情歌,一边检讨往昔的过错,这才大大领悟了我的家乡绝不是情歌的荒漠,只是如禾苗一样,节令不到,温度不够,也就不发芽。不发,不等于就绝了根,断了种,而是悄悄潜在地皮下,一旦冬去春来,便绿意盎然了。

1993年12月5日

鸡年说鸡

鸡年光临,万事遂心。说说有关鸡的事儿,给新年添点喜庆气氛。

鸡年拜年,有个现成词:吉年大吉,说起来顺嘴,听起来悦耳。这是中国谐音文化的产物。鸡和吉同音,而吉表示着吉利、吉祥,和吉联系在一起的词语多有这种意思。例如:吉祥如意、吉庆有全、吉兆祥瑞、吉日佳期,当然还少不了大吉大利。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吉”字都听作“鸡”,那鸡经过12个年头的长途跋涉又凯旋了,让我们鸣响爆竹、敲起锣鼓欢迎这带来吉祥如意的使者。

这是就鸡年而言。

其实,在其它年份我们一样喜欢鸡,走进千家万户,尤其是农家,过新年都有贴大公鸡年画的习俗。好像家里贴上了这红冠子绿尾巴的大公鸡,就把吉祥幸福迎进了家门。这就不光是谐音文化导致的了,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晋人王嘉所撰的《拾遗记》中记载:帝尧在位时,政通人和,物阜民丰,大家的日子过得不错。惟一不如意的是经常有豺狼下山,猛禽出林,肆虐为害子民。当然,即使帝尧居住的城廓也难免不受骚扰。可巧,秩支国献来了宝物重明鸟,别称双睛,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大公鸡。这大公鸡行走威武,鸣叫高昂,更奇特的是嫉恶如仇,能奋翼翻飞,激喙扬爪,专门搏逐猛兽恶禽,使它们不敢妄为造孽。秩支国敬献这宝物,本来是要让大公鸡警卫帝尧的安全,但是,帝尧却把大公鸡放置民间,卫护千家万户。久而久之,众生都将大公鸡视为吉祥平安的守护神,不少人家还在自己的住宅用石头刻上了大公鸡,没有石刻条件的也要画张大公鸡。这就有了流传至今的《鸡王镇宅》年画。

看来,这鸡真和人们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哩!

不过,时日进入21世纪,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使人们无需鸡王镇宅了。可是,人们的生活仍然和鸡息息相关,因为家家都要吃鸡蛋!说到吃鸡蛋,就觉得时下的鸡蛋,已非先前的鸡蛋。先前的鸡蛋是公鸡领着母鸡劳作觅食产出来的,时下这鸡蛋是人工饲料喂养出来的。关在笼中的母鸡虽然不衣来伸手,但绝对是饭来张口,吃饱了就生蛋、产蛋,完全成了一种产蛋工具。过去家养的鸡,关在笼里的很少,虽然农家也喂点食,但多数还是靠她们自己觅食,左邻右舍常说鸡是刨刨吃吃,即使到了粮食堆上也要弹几爪子才吃,因而,就有了属鸡的命苦之说。但是,那样的鸡是自食其力的鸡,其产下的蛋当然带着它生命的因子,那因子当然有着旺盛的生命活力。而今,关在笼中的鸡,已经没了自我养生的能力,她们的生命完全弱化了。试想,这种弱化了的生命会产出强化生命的鸡蛋吗?我很怀疑。因而,每吃鸡蛋,我就怀恋大公鸡引领着成群母鸡在田野、在村巷觅食的情景!

新年喜庆,说此话似乎有煞风景。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借此时机提个醒,让更多的人关注自我的生存环境,也关注和人类生命相关的那些生命。这样吉庆有余,才会是真正属于我们大家的幸福日子。

说来说去一句话,祝大家鸡年大吉,万事如意。

2005年1月15日

狗年说狗

狗这个东西,物种学家做过研究,从长相、血缘探测,它的先祖和狼是一大家子。后来,狗和狼所以分庭抗礼,那完全是人挑拨的结果。猎人捕获了狼,将之驯养的服服帖帖,要它反戈一击,在人们出猎时冲锋陷阵,英勇的向自己的同胞反扑过去,咬死或者降伏。后来,这驯顺了的狼就在人的家里安居乐业,人们也冠之以新的名称:狗。

同类推荐
  • 春日勃勃生机

    春日勃勃生机

    春天的三月更是生机勃勃,富有活力。晨雾像轻纱似的笼罩着小山村,山村变成了一座小岛,缥缥缈缈、若隐若现,像天上的仙境一般。一身乌黑的小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轻快而又敏捷,一会儿飞到田地里,转眼间又落到屋檐下了。我有点不放心,拿着手电筒去找我的同学,他还在悬崖上心惊肉跳着,毕竟我是他的朋友,总不能置之不理。夜幕已经降临,他竟还没有回家。
  • 八千湘女上天山

    八千湘女上天山

    五十年代初,新疆和平解放,新中国的决策者们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垦荒屯田,扎根新疆,立志改变自古以来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以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在党中央建设新疆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狂潮席卷了湖南三湘四水,一时间,激情澎湃的湘女们蜂拥古都长沙,报名参军。
  • 我们的莎士比亚

    我们的莎士比亚

    本书为著名作家许辉、苏北、许若齐、莫幼群、刘政屏等关于莎士比亚及世界读书日的和皖籍作家在安徽省第一个作家休闲创作基地“天柱山作家村”撰写的散文合集,如《那一天》《我的书单》《莎士比亚的生日》《我的读书生涯》等,特色精彩。
  • 告别浪漫

    告别浪漫

    远离祖国和亲人,中国留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漂泊感和不安全感油然而生,学习的压力和情感的孤独让他们不得不相互寻求慰藉和依托。他们将面临怎样的情感选择?他们的婚姻恋爱面临怎样的考验?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走进大洋彼岸中国留美学生那片神秘丰富的情感世界——那年,我探望在美国读书的孩子时,参加了一次中国留学生组织的聚会。参加这次活动的有七对留学生,五对已婚,两对虽未结婚,但关系已经铁定,只待良辰吉日走一个形式了。他们大多在这座城市读书,也有其他城市的学生,暂时分居两地。
  • 三国名人传说

    三国名人传说

    人们都知道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其实,诸葛亮出山之前,还试过刘备三次哩!徐庶走马推荐诸葛以后,怕诸葛亮不肯出山辅佐刘备,专程绕道隆中对诸葛亮说:“刘备是当今首屈一指的英雄,既宽厚仁义,又礼贤下士,只要诸葛先生出山辅佐,定能施展抱负,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热门推荐
  • 鳗吞天

    鳗吞天

    重生成鳗,我要吞天! 重生成一条鳗鱼,从一条小溪,江浩开始了他的无限吞食进化之路。 夜宵霸主小龙虾、美食爆款大闸蟹、亚马逊食人鱼、神秘湖中水怪、绝顶杀手深海巨鲨、海洋霸主蓝鲸……都是肉!江浩:就算是一条鳗鱼,我也要做吞天之鳗! 不变人!不变人!绝对不变人!年糕心中的异兽进化流小说,希望大家喜欢。
  • 时至今日我还爱你

    时至今日我还爱你

    前言:埋藏的爱和久违的你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爱你,七年,十年,二十年,哪怕是一辈子,也不嫌够。沈星辰,一个让我穷极一生也要去追爱的男人。七年了,从最初的暗恋,到后来的执念,但人的心是会累的,执着了那么久,我应该再继续下去吗?也许是“等待”到了一定的期限,失望到了一定的程度,心就会渐渐的静下来,自我反思,或许我不应该再期待什么,也不应该再奢求什么,想着想着……
  • 御兽萌妃闯异世

    御兽萌妃闯异世

    她,二十一世纪的金牌特工,却被他逼下悬崖。醒来后,竟穿越到异世,好吧好吧,那我就安安静静做我的王府小姐吧,天赋逆天?精神力超群?无限契约?药毒双神?咳咳,要低调。哇塞!捡到一个无限空间,哇塞,捡到一个绝版药鼎,哇塞,捡到一个小萌宠,咦?一群兽兽扑面而来。“妈呀!咋还有那么多!”一群兽兽“主银,主银,契约我!!!”谁能告诉我这个扒着我大腿不放的男子是谁?“亲爱哒!”“......滚!”
  • 三大奇案

    三大奇案

    一个多年的未发生的案子竟一夜间又再次降临。一群遍布全国的组织,风正云查下去发现以前有三件大案都是那个组织做的。而且还发现了让他难以接受的事实,案子还没查完,他就不知不觉的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哪儿了。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宁愿舍弃这个他认为很重要的案子。
  • 德鲁克管理思想(大全集)

    德鲁克管理思想(大全集)

    人人都需要德鲁克,无论你是老板、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老板能够从德鲁克深邃的眼睛里读懂什么是规划、目标、决策、人事、利润、创新等关乎企业生命的重大问题;管理者能够从德鲁克浩如瀚海的知识海洋里找到实现卓越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普通员工能够跟随德鲁克的教诲轻松应对人际关系、成效、自我成长、沟通、自我控制等关乎职场命运的多个困惑,从而实现职业上的高速成长。
  • 梦的最初便是笙

    梦的最初便是笙

    顾初梦和许若笙的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的……(1v1会宠,结局待定)
  • 晚来吹梦到潇然

    晚来吹梦到潇然

    【狼子野心世子爷vs戏精本精世子妃】陶夭夭穿书了。如此大好山河昳丽风光,不用再每天累死累活,何不趁春风正好——开酒肆立赌坊建青楼玩拍卖,敛天下之财,食雪域之晨露,着奢华之衣,再养最漂亮的小男孩,快意人生也!然而她在准备养美男的路上,就被一个闷棍敲去做回了老本行——原来她是书里那个早死的傻子柿子妃,柿子爷说她演技甚佳,要她陪他演风流世子洗心革面沉迷情爱独宠佳人的戏码。知道他准备谋反的陶夭夭:呵呵。你以为你是男主的儿子、本书最大的反派,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敢给我男主男神抹黑?!看她不拆了这厮身上的狼皮!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随遇月上音

    随遇月上音

    (重生+架空,不考究。)可能我的文,风格比较毒,大家习惯习惯,应该也就……习惯了吧?玖月音,她长在贫农之家,虽贫尤乐。养父母待她如亲生。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找回自己的亲生父母,是盛家自己找上门来的,也是他们因为那个代替她享了这么多年福的“白莲花”把她赶出家门。到死玖月音都不明白,她回到盛家对盛诗薇没有任何影响,为何盛诗薇要处处算计她针对她,就连最后,她已经被赶出盛家了,盛诗薇还要对她赶尽杀绝……重活一世,玖月音只想和养父母一家在一起,不管养父母怎么赶都不会走,只要一家人一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好,不管是谁,都不能够破坏!
  • 浮屠月

    浮屠月

    玄修之道,乃百破化圣。然赤瞳所至之处,万物尽噬。一袭黑袍,一双血瞳。臂锁血链,驱邪碎魅。身怀魔血,心具浮屠。来历不明的鬼血,缠绕在手臂之上的诡异锁链,遭人唾弃的异族身份,软弱,即是罪过!扬尘,意味着风起。风起,天亦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