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3300000004

第4章 国际货币秩序混乱的开端——金本位制崩溃(3)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争中士兵伤亡约80万,军费开支近100亿英镑,国民财富损失了三分之—。对外贸易方面,1914年,英国进口各种商品总值69600万英镑,1918年达到131600万英镑,但同时期英国的出口额仅为进口的二分之一。如此巨额贸易逆差,迫使英国变卖海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要知道战前欧洲经济很大程度上是靠大规模海外投资支撑的)即10亿英镑去补偿贸易的巨额逆差。这样在1913年,英国在世界出口贸易中还占据首位,美国位居第二,可在战后,英国与美国位置恰好互换。此外,这场战争还把英国变成了一个债务国。通过举借外债解决财政困难和贸易逆差,战前美国欠英国债务30亿美元,战后英国倒欠美国47亿美元。这样,英国已由美国的债权国变成了美国的债务国了。同时,英国的内债因战争而直线上升,战前英国内债为6.45亿英镑,战后猛增为66亿英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昔日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经济出现衰退,英镑的强势地位受到质疑,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那么牢固。

大西洋的另一岸,第一次世界大战却给美国带来了普遍繁荣,大规模的战争物资采购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各行业的生产与服务,使美国在炮火连天的欧洲尝尽了甜头。战前,美国发展所需要的资本主要是靠欧洲提供的,到1914年时,美国对欧洲投资者的债务约为40亿美元。如果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这是一笔微不足道的款项,但却是那个时期国债的三倍。然而,战争完全改变了这种关系,因为协约国政府为了支付战争物资款,先被迫出售了它们在美国的股份,然后又向美国政府以及私方借款。因而,到1919年时,美国已成为一个借出款项达37亿美元之多的债权国,到1930年时,这个数字已上升到88亿美元。在工业上,与此相同的格局也很明显,因为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椎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到1929年时,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产量。因此,我们可以说,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完全改变。欧洲已不再像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8)。

无力回天

一战结束后,各国开始着手战后恢复工作,但由于战争期间放弃了金本位致使汇率脱离金平价,处于剧烈波动状态,于是各国开始考虑恢复金本位。但只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他们反对恢复金本位,主张建立浮动汇率制度。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卡塞尔教授,他在与恢复金本位制度支持者的论战中指出,货币的金平价是可以改变的,一成不变的固定货币平价无法长期维持下去,因此,应当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此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凯恩斯也站出来,利用自己研究成果来支持建立浮动汇率制度。与以往学者不同,凯恩斯首先区分了“内部稳定”(即稳定的价格)和“外部稳定”(稳定的汇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然后指出内部稳定更为重要。进而,他主张灵活的汇率。因为,在凯恩斯的年代,主要的经济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物价紧缩,经济衰退。由于选择固定汇率之后就要由实体经济进行调节,而在当时的情形下这意味着经济要进一步紧缩,因此固定汇率制不为凯恩斯所赞同。而如实行弹性汇率制,则可由名义汇率贬值来进行调节,实体经济至少短期内可不必大幅度进行调整(9)。另外,当时为浮动汇率制度实施而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的还有以《货币购买力》而名闻世界的欧文·费雪。

但当权者并没有听取他们的劝告,当时英国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衰落,仍然想通过恢复金本位重塑英镑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当时的财政大臣温斯顿·邱吉尔以此为己任,踌躇满志地进行金本位的恢复工作。1925年4月28日,丘吉尔在议会上郑重宣布,英国按照战前的汇率平价,即1英镑等于4.86美元恢复金本位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恢复金本位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限于英国欧洲大部分国家已经恢复了金本位,美国一直都在实行。事实上,1:486是对英镑的高估,因为在市场上英镑与美元的均衡汇率在1:4左右,这意味着英镑高估了10%。为了避免对英镑的投机,保证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英格兰银行提供2亿美元贷款,摩根财团向英国财政部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另外,英美两国还通过大幅拉大两国利差来防止英国资本外逃。这些行动明显地是在动用政府力量来对抗市场行为,为此两国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英镑的高估以及高利率对本国的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了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使得国内流动性过剩,直接催生了股市的大泡沫,可以说这也是导致1929年股市崩盘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战后实行的金本位已经和战前不一样了,战前实行的是金币本位制,战后由于各国紧缺黄金,所以实行的是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也成为金条本位,实行这种制度的有英国、法国等。在金块本位制度下,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所代替,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含金量与黄金兑换。比如,英国在1919年停止金铸币本位制度,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块本位制度,其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相等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约合1700英镑),低于限额不予兑换。法国规定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21500法郎,等于12公斤的黄金。另外一战前被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一些拉美国家和地区采用的金汇兑本位制也被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是一种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保持外汇,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的金本位制。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的国际金本位制,本质上是反映了黄金紧缺和纸币发行泛滥之间冲突的妥协。从1914年至1938年期间,西方的矿产金绝大部分被各国中央银行吸收,黄金市场的活动有限。面对紧缺的黄金,各国并没有相应提高金价,从而造成缓解各国流动性不足和通货紧缩的严重困难。欧洲经济在战后还没稳定几年,1929年大萧条来了(关于这次世界性的危机的发生原因本书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介绍),可以说是这次危机彻底颠覆了金本位制度。

对金本位一向不以为然的凯恩斯在1930年极富远见地指出:“黄金今后再也不会从一个人的手中转到另一个人的手中,人们那渴望触摸黄金的手已经被夺走了触摸它的机会。这很讨人喜爱的家庭守护神以前居住在钱包、长袜、罐盒里,如今在各个国家都被一个大金像给吞并了,它住在地下,人们看不到。黄金现在是看不见了——它又回到地下。但是,当我们再也看不到那穿着金黄华服的神在尘世上行走时,我们便开始将它理性化,就在不久之前,我们对它什么感觉也没有了。”

事实上是,当时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金融、贸易已经陷入完全混乱之中,许多国家或早或晚地都放弃了金本位,防止本国财富的流失。作为欧洲经济领头羊的英国新一届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次危机的重要性,反而认为这是其重新获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一次机会。刚上台的工党政府无视财政出现巨大赤字,不但坚持开放的贸易渠道与货币的自由兑换,并力图担负起拯救世界经济的重任,向危机中的奥地利银行提供巨额贷款。

但是,英国自身严重的贸易逆差加剧了国库储备的流失,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英国金融的信任危机。1931年7月,英国的黄金储备流失达到高潮,这又动摇了人们对英镑的信心。本月下旬,黄金以每天250万英镑的速度外流,两周之内,英格兰银行损失超过了1.5亿美元(10)。面对日益恶化的国内经济状况,工党显得无能为力,最终不得不又把权力让于保守党,新的政策也相继出台。9月21日,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不再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出口。几天之内,英镑就贬值25%,与美元的汇率由1:4.86跌至1:3.75,年底又跌至1:3.25。刚刚经历了1929年股灾,英镑的巨幅贬值将美元推响了悬崖,美联储不得不提高贴现率,这又造成了银行体系的危机,银行大规模倒闭。1933年4月20日,刚刚宣布就任总统的罗斯福宣布美国终止金本位制,禁止黄金出口。之后德国、法国这些发达国家也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

至此,风光了近百年的金本位制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后世对其的研究仍在继续,甚至有大批学者仍主张恢复金本位来应对美元霸权。是非已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应该以史为鉴,认识到任何货币制度是人类自身的创造,其是否能有效运行还是取决于人类自身的妥善协调和管理。

事后思考

金本位制运行了100年,它的崩溃可以说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方面,它为各国普遍货币贬、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这是因为废除金本位制后,各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扩军备战,会滥发不兑换的纸币,加速经常性的通货膨胀,不仅使各国货币流通和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而且加剧了各国出口贸易的萎缩及国际收支的恶化。艾伦·格林斯潘在其早期的文章中就指出,“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将没有安全的财富栖身地”。另一方面,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大体上是一致的,货币之间的比价比较稳定,汇率制度也有较为坚实的基础。取消金本位制后,由于各国流通不可兑换黄金的纸币,汇率的决定过程变得复杂了,导致汇价的剧烈波动,冲击着世界汇率制度。其中,国际收支状况和通货膨胀引起的供求变化,对汇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汇率制度,影响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有很多,像前面介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再有就是战后黄金在各国的分布极度不均,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这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但是,在关于金本位的争论过程中焦点却集中在黄金存量的有限性上,即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

根据经济学常识我们可以知道,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将是不断增加的,尤其是在技术革新或经济繁荣阶段。但是,黄金的存量,则严重受限于自然资源存量以及开采和冶炼水平。关于黄金的供应问题,凯恩斯在总结了历史经验之后认为,19世纪黄金供应量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储备量的发现,以后供应量的增长则主要取决于黄金开采技术的进步,但是这种技术进步又是不可预期的。当有一天黄金储备支撑的货币发行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时,如果这个时候再顽固坚持金本位制,只能使社会流通货币日益稀缺,交易活动难以进行,将会导致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则是所有经济体的大敌。

现在争论的双方对货币总量需求的不断增大和可用黄金资源的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是确定无疑的。在这种情况下,如要一定坚持金本位制度,除非提高黄金的价格,用较少的黄金发行大量的纸币。这颇有点费雪的“补偿美元计划”的味道,但是如果按此逻辑推下去,该方案的极致应该是不用黄金或者非常少量的黄金来支撑整个国家经济货币的需求。这好像和金本位制的本质是不相符的。试想,如果用“一条金链”那么多的资本来发行现在中国全部的3万亿基础货币,是不是感觉到这种制度可有可无呢?

向松祚教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可谓是精辟,特从其著作《不要玩弄汇率》中摘出一部分作为本篇的结尾。“的确,黄金供应量的不稳定,是金本位制度最主要的缺陷。其推论是:无论采用哪种货币本位制,如果没有稳定的储备货币供应(无论储备的是黄金、白银,还是欧元、美元,或是人民币),我们就不可能建立和维持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贵金属供应不足或不稳定,是几千年以来各国货币当局不断降低货币成色以增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原因(借助降低货币成色,以征收通货膨胀税或铸币税,是另一重要原因)。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国用的主要储备货币(美元、欧元),若储备货币供应国不能保证稳定的货币供应,随意放松或紧缩货币供应量,都将造成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费雪和凯恩斯都曾明确指出,金本位制并非完全是放任不管的、自发调节的货币秩序。任何货币体系都需要人类理智地审慎管理,这大概是人类货币史几千年来最基本的经验教训”。

同类推荐
  • 汇率战争

    汇率战争

    从现代社会起源至今,汇率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股暗流。本文从宏观角度介绍了汇率的本质以及影响汇率的因素,并详尽介绍了历代以来汇率的变迁。同时,文章剖析了近几十年汇率在美国、英国、日本、拉美、亚洲、俄罗斯等地引起的诸多金融风暴,并以史为鉴,分析了中美汇率、欧元危机、世界货币等热门话题的未来走势。
  • 玩转手机赚大钱:移动互联网营销革命

    玩转手机赚大钱:移动互联网营销革命

    本书是关于移动互联网营销的完全攻略,从“时间碎片化”“精准营销”和“用户体验式营销”等移动互联网营销新思维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手机创造财富的种种营销策略:APP怎么定位?微信怎么营销?微博怎么互动?如何迅速吸引人气,积累粉丝?……这本书将给你最全面的答案!书里附带不少极具启发性的真实案例,极大增加了这本书的参考价值。
  • 缔造商业奇迹的经营智慧书

    缔造商业奇迹的经营智慧书

    本书是对世界级管理大师和企业家经营理念及成功经营故事的整合与浓缩,从经营战略、经营决策、领导力、企业文化、聚才用人、危机应对、资本运筹、竞争谋略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世界级强势企业的经营精髓和实践精华,辅以凝练深入的“智慧点拨”和操作性极强的“行动指导”,分析得失成败,总结计策谋略,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每章之末又特别编排了类似全景概览的“领衔思想”部分,为读者提供对照的理论索引,使读者能够更清晰透彻地领悟经营思想。
  •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理念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理念

    本书中列举了麦德龙的定位营销、诺基亚的品牌营销、英特尔的技术创新营销、惠普的品质营销、联邦快递的使命营销、宝马的高端营销、菲亚特的安全营销、伊士曼柯达的平民式营销等成功鲜活的事例,其背后隐藏着可探寻的理念和规律。500强用的营销理念对于眼下的企业不无借鉴之处。惟有出奇制胜的营销理念才能弥补企业竞争优势的不足。如何制定有效的营销理念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说哪种理念是最好的,但最佳的一定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那种方式。成功的企业必然有成功的独特之处,这也许是成功的企业文化,也许是成功的管理理念,也许是成功的产品等。
  • 经营一家赚钱的服装店(大全集)

    经营一家赚钱的服装店(大全集)

    开服装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如果您想开一家赚钱的服装店,希望低风险,高收益地经营下去;希望每天门庭若市,而不是门可罗雀;希望营业额节节高升,而不是一筹莫展,本书就是您的“百科书”。如果您想店内摆放井然有序、店员工作清晰、顾客满意离开,本书就是您的“参考书”。本书从开店的详细计划,资金的筹备,相关手续的办理到如何纳税,如何规避风险等都作了详细、全面的介绍,让大家在开服装店之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将来服装店的经营之路打下基础。
热门推荐
  • 带着灵能重生日本东京

    带着灵能重生日本东京

    书友群:111263569(喜欢动漫~游戏~讨论剧情的都可以进来咯) 岛国,东京,千代田区,灵幻相谈所。“这个委托,我灵幻接下了!”一名“欺诈师”带着超能力系统重生日本东京搞事的故事。如果可以,我不想激发百分百灵能力;如果别无他法,我愿意欺骗整座东京。【故事偏轻松日常向、治愈、鬼怪】 【故事中会有其他动漫角色客串,诸如折原临也……夏目贵志……穹妹?】
  • 盛世华归

    盛世华归

    纪夭夭重生了,可一睁眼却成了前世那个恶婆婆的堂妹!面对表面温柔贤淑的堂姐,她觉得是时候翻身了!凭着看穿人心的本事,她撸起袖子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恶婆婆竟然也重生了……某世子:既然说到报恩,你是不是该以身相许?纪夭夭:……说好的仙风道骨呢?(本文为甜宠架空文,另有完结长篇《花开似瑾》,欢迎跳坑!)
  • 穿越之女配的悠然生活

    穿越之女配的悠然生活

    江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小说里的女配,还是个深爱男配的十八线女配,在剧情里压根就没露过脸的那种,但是随着她的加入,剧情似乎开始有了变化,她本想置身事外,但最后却发现无法与主线完全割裂开,她突然发现很多事情都与她息息相关。
  • 无双武巳

    无双武巳

    微风轻轻吹过裂海之崖,海浪不停的拍打着两岸的礁石,有三道人影在悬崖之巅,形成一个三角之势。或是在防守;但又像是在进攻,他们的身上都带着这点伤,或是狼狈。其中一褐袍中年突然哈哈大笑“枉我兄弟三人情同手足,在惟镜亭义结金兰,是为何让我们变成生死仇敌!”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艾诗琳之梦

    艾诗琳之梦

    十二岁的吉莉安·布莱灵顿只是名普通的女孩,聪明,勇敢,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有些任性。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什么特别,或是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她错了。有一天,她和保姆丹妮儿都被绑架了,他们被带往一个神秘的科学组织。自此,一切都改变了。在那儿,吉莉安得知她有另外一个名字:艾诗琳,并且发现她和实验室里的其他孩子们之间有一种奇怪的联系。他们各自都有超能力,这是一种吉莉安还不太明白的天赋。此外,吉莉安还发现自己的超能力是进入别人的梦境。她的任务似乎很简单:科学家们希望她运用她的超能力找到另一位失踪了的少年。但是,吉莉安在实验室待得越久,她就越清楚地认识到每件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 不一样的然然

    不一样的然然

    她被与自己一同长大的人所背叛,本以为自己就此死去,可不曾想自己会在将死之际穿越时空。
  • 患难余生记

    患难余生记

    《患难余生记》是由邹韬奋创作,三联书店1949年7月初版9月再版。
  • 海上玩家

    海上玩家

    江宁:我不想成为什么船王,也不想要什么私人码头。系统:不,你想!开局只有一条渔船,到数百条和自己私人大型万吨码头,他就这样被系统逼的向着渔业大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