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400000022

第22章 看绿

◆文/赵大年

停笔遐想的时候;吸烟小憩的时候;追索记忆的时候;推窗通风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习惯,总要举目眺望那绿色的窗口。

我像在沙漠里发现了绿洲。自己也觉得奇怪,这是为什么呢?

“瞧,多么清新爽目!”

我把妻子拉到阳台上,指着对面四层楼中间镶嵌着的绿窗。

“那是谁家?养这么多花儿!”

“不是花儿。我细看过一百次了,除了绿,什么别的颜色也没有。”

她也注视着:“还是有不同的颜色。”

“绿也有浓淡老嫩,深浅明暗,很多层次哩。你细看、有淡绿、油绿、墨绿、翠绿、碧绿、鹅黄绿、鹦鹉绿……”

她笑了:“你果然看得很仔细!能区分出这么多不同层次的绿色来。”

妻子是医生,她望着那绿色的窗口,沉吟半晌,武断地说:“那家的主人是个眼科大夫。”

“你认识?”

“不。因为看绿可以明目,眼科大夫就提倡看绿。”

这次短谈之后,妻子下班回家时,也常陪我站到阳台上看绿。除了那绿色的窗看绿赵大年?349?口,我俩还争着发现“新大陆”。瞧,公路边新植的杨柳、国槐;邻居四合院里的枣树、榆树、葡萄架;簇拥着北海白塔的青松、古柏;环绕着中南海的合欢和银杏。只要用心寻觅,北京城里也不乏绿洲。

妻子还进一步告诉我:看绿,特别是极目远眺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可以治疗我的近视眼,甚至还能预防视疲症,陶冶性情,延缓感情的老化!她有根有据地说着。“绿色代表和平,代表信使和希望,生命之树常绿嘛!”

北京众多的平房四合院,全是灰色的。新建的大批楼房,除了水泥的本色便是红砖清水墙,外形又大都像一些火柴盒。朴素而不可爱,或者应该说是单调、呆板。实在难看。因此,我坐在这鸽子笼一般的单元楼房里,终日伏案笔耕,头晕脑胀。也很少走到阳台上去看看风景。唉。北京城啊,风倒常有,景却不多。现在不同了,自从发现了许多绿洲,又懂得了看绿的好处,我的眼睛也就找到了目标和寄托:我的思绪也长上了绿色的翅膀。

我仍在时时猜测那绿色的窗口。它的主人究竟是谁?摆满窗台的大盆小盏。到底栽种着什么植物?我细细地审视,又发挥着文学的想象力,才作出了初步判断:那亭亭如盖的儿盆,一定是伞竹;那披散着长发的美人头,大概是吊兰;那阔叶而闪光的品种,多半是万年青;那如烟似雾的细丝,只能是文竹……而它们的培育者,却铁了心似的昼夜藏在绿叶掩映的室内,从不露面。他真的会是一位眼科大夫吗?我宁愿相信他是一位画家。不,假若她是一位绣娘,天天凭窗刺绣绿色的锦缎,不更富有诗意么?或者她是一位绿衣绿车的邮递员,每天凌晨给诸盆绿宝浇过水,就匆匆赶去上班,给家家户户送信送报……

也许是受到了绿窗的启发,妻子下班时常常买一两盆仙人掌或仙人球回家,摆在我书桌前方的窗台上,使我这个苦行僧抬眼见绿。日积月累,窗台摆满了,就扩展到阳台上去。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大概是霸王鞭、狼牙棒、青铜锤之类的吧,既不文雅,又不好看,而且浑身长满了刺儿。我就索性把它们统称为刺头。妻子为何偏爱刺头呢?原来我这人很懒,写起文章来就忘了干家务,当然更记不得按时给水仙之类的娇嫩花卉换水啰;加之我家的阳台向北,一年四季见不着阳光,好比阴山背后,实在不配叫做阳台,而应该叫阴台,所以只好摆置这些耐风旱的,生命力极强的玩意儿。不过,这些刺头虽然长相不美,却也都是绿色的生物。目的既是看绿,也该一视同仁嘛。

对面的绿窗,却是向阳的。我真有点嫉妒了。

这天上午,秋风送爽,真是好运气,对面绿窗的主人走到阳台上来了!我赶紧跑到自家的阴台上,隔着几十米,向他行注目礼。原来他是个须发全白了的老人,花甲?古稀?也许更老一些。他扶着女儿墙,步履蹒跚地在阳台上走了一圈,看不清是喘气还是叹气,对屋里说了两句话,就捶着前胸咳嗽了好一阵子。此后,一连数日,都看见三两个青年男女,在那阳台上安装立柱、窗权和玻璃,以五楼的阳台底座为天花板,以四楼阳台的女儿墙为支撑,将那不足四平方米的小小阳台,巧妙地改造成了一间三面窗的“北京式亭子间”(请多多原谅,我实在叫不出它的名称)。

一定是因为冬之将至,才提前为那些可爱的绿色生物搭个暖阁子呀!我真佩服老人家爱绿的心计。

果然,那些大盆小盏的伞竹、吊兰、万年青、文竹、蟹爪莲、君子兰,全被搬迁到暖阁子里来了。那绿色的窗口,发展成绿色的玻璃温室了。这里好!阳光更充足,天地更广阔,喷水更方便,冬天又能遮避风雪,好处说不完。而且,假如玻璃窗上结满了冰花,那温室里的绿色一定更好看!

它使我浮想联翩。庐山茶场满坡的云雾茶林,广州植物园里擎天的大王椰,内蒙古一望无垠的千里草原,洞庭湖畔“接夫莲叶无穷碧”的迷人景色,它们都是绿色的王国啊!北京人为何不肯搬到那里去呢?偏偏要拥挤在这喧嚣的大都市里?

它使我以绿会友。虽然相形见细,我也情不自禁的把各种刺头,全都搬到了阴台的女儿墙上,遥相呼应,以期那位绿屋老人往我这边多看几眼。

然而,老人家瞧不起我的刺头,并不肯推开窗扉,将他那银白须的脑袋探出来几分钟,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与他老人家的友情,我仍然得到了若干心理上的满足,因为每天都能窥见那颗皓首如银的老人头,在美人头一般的吊兰丛中晃动几次。

这几天,忽然看不见那位浓绿丛中的白发老人了,难道他是怕冷,缩回了供有暖气的卧室,就忍心不再出来给各种植物浇水、松土、施肥了吗?难道他外出了,到儿子或女婿家中去小住几天,饱叙天伦之乐?难道他生了病,卧床不起……?唉,那绿窗,那绿色的“北京亭子间”,竟然干扰了我的文思,常常辍笔难书。

我向妻子央告了:“你是医生,就不能主动去看看对楼绿窗里的老人家吗?我猜他是病倒了!”

“原来你还不知道,那个白毛老头儿故去了。”

“啊?怎么会!”我急得语无伦次了。“他那亭子间里,全是绿色的生命,氧气充足……”

妻子苦笑一声:“老头的孙女儿要结婚,孙子媳妇又临产了,他那个小单元实在住不下,总不能请老舍先生再写一部《四世同堂》吧,所以,年轻的就把老人家挤到阳台上去了。

“原来,搭那个玻璃温室……为了住人呀!”

“什么温室!没遮拦,四面透风,老头儿得了肺炎。”

作者把一个悲剧性事件,巧妙地设置在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中,并淡化事件的过程,浓化诗意的情境,略写老人心境之苦,大书“绿窗”环境之美,使物与事,景与人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不仅赋予了文章以诗趣美,增强了它的感染效应,并且使它具有了如此的韵味:欢愉的氛围,苦涩的内核,喜剧的色彩,悲剧的意蕴。这二者的统一,使文章呈示出独特的风格:笑中有泪,或者说是含泪的微笑。

我不愿再问下去了。妻子怎么知道得这般详细?也许她曾经到那个家里去出诊,也许是邻居们公开埋怨过老人家不懂孝道的儿孙……也许,人老了之后就应该去住阳台吧!

我久久地凝视着那绿色的“亭子间”。不知道仙逝的老人有没有遗孀?更不知那“亭子间”里是否还会住进去一位白发老太太。

过了一段时日,我又不愿意多看那“亭子间”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们的年轻人,为什么偏偏喜欢窝在城市里,守在家里,以致把老头老太挤到阳台上去?

然而,我还是养成了看绿的习惯。眼前常常浮现绿色的梦:北京城在加紧绿化!每拆除一片灰色的旧平房,建起一幢新楼,就腾出一片空地来,种草植树。

许多小小的绿窗,将被成林的桑榆槐枣、杨柳松柏所淹没。

同类推荐
  • 婚礼,没有如期举行

    婚礼,没有如期举行

    田敏,24岁;徐棠,23岁。花样年华遭遇国破家亡;坚贞爱情面临长期考验。两位我党的潜伏者,不同的人生际遇,共同的革命理想,一生相依相伴,却在婚礼即将举行的时刻再度别离……2007年12月23日,我参加了一场家庭宴席,庆贺两位老人结婚60周年的纪念日。我与他们相识有40多年了。我总觉得,他们不是老人,还是像我当年刚认识他们时那样年轻,那样朝气勃勃。
  • 每当海岛又下起了雨

    每当海岛又下起了雨

    这是关于台湾的18个故事,也是一场关于海岛生活的漫长回忆。充盈着冰激凌甜味的校园恋情,走过山城九份寻找陶笛师,西门町的青涩少年,阿里山的流浪歌手,奋不顾身的异乡人,久久守望的绿岛太太,在黑夜的街头歌唱的多米尼加男子……每张面孔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收藏了当时的心跳。只希望这本书里也能有一些片段,像跌落地面的雨水,勾起你的回忆,让你再想起曾经的自己。
  •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诗歌卷。
  • 智慧故事荟萃(上)

    智慧故事荟萃(上)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上册收录了庞统察虚断案、曹操坐山观虎斗、望梅止渴、曹操施奸防刺、给敌人留条活路、周瑜反间除蔡瑁、庞统假献连船计、周瑜打黄盖、诸葛亮活用兵法等智慧故事。
  •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一书收录的都是胡适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哲学探微”收录的是胡适探讨中西哲学的经典文章;“第二辑:人生命题”收录的是胡适探讨人生观的经典名篇;“第三辑:四十自述”收录的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讲述了作者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作者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
热门推荐
  • 万人迷之风花雪月

    万人迷之风花雪月

    你拥有无上容颜,受万人追捧。你是那笼中的娇人,亦是那绸上的佳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文化热”的狂飙,研习中国古代哲学的耽乐,遭遇流俗文化的偏激,创办刊物的磨砺,身处异国的旷逸,农村田野调查的贴地,还有撰写时评专栏时对民气及文化复兴的期待。
  • 总裁的小甜心

    总裁的小甜心

    大哥,乃确定那个躺在树下,正在牛饮功夫茶的人就是英明神武至尊至贵文武双全的祥亲王?反正我是不信!!
  • 仙光传

    仙光传

    席卷三界的浩劫因何而发?自鸿蒙开辟以来便纠缠不清的因果能否了结?谁才是三界真正的主人?大道之外究竟是什么?我们的存在有何意义?回归纯正的古典仙侠。
  • 凄迷西莽

    凄迷西莽

    早晨的阳光清亮亮的,照到西莽的课桌上,许多尘埃在光束里飘浮。上课的铃声已然响过。语文老师莲步迈入,但是西莽没注意到,依旧倦怠地伏在桌上,眸子黯淡而迷离,盯着眼前诸多的尘埃。班长喊起立,西莽也没有听到。同学们轰轰隆隆地站起来,默立着,等候老师的“坐下”。但是语文老师没有表示。她放下讲义夹,抬起右手,轻轻撩开垂在额前的长发,让自己的一只眼睛充分露出来,像浔阳江上的卖唱女。她注视着西莽,同学们的目光也一齐射向西莽。教室里响起几记轻微的嘘声。西莽感觉到了异样,缓缓坐直身体,环顾四周。
  • 王府里的小娘子

    王府里的小娘子

    满京城都听说了,六皇子新娶的正妃是个刚还俗的小尼姑。道贺之余,大家也很好奇,王妃“无欲无求”,夫妻生活怎么过?对此,皇子妃挑了句禅语当答案:饥来食,困则眠。六皇子皱眉,提笔蘸墨:困则一起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