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地下室石室门口,胖子钱升双腿发颤站在门口,事情办砸了,今天里面的人恐怕会大发雷霆。
“进来吧。”
听到里面的传唤,石室门打开了,胖子连滚带爬进了石室,进去后跪倒在地,“主公,事情办砸了。还请主公责罚。”
“办砸了?把今晚发生的事从头到尾说说吧。”里面床上躺着的人睁开了他惺忪的双眼,漫不经心的说道。
胖子恭敬地把今晚的说出来了,他今天调查一番才知道今天破坏他计划的是当今晋王世子,而且晋王世子还与他的弃子元怜儿有一些瓜葛。
“你是说晋王世子化解了今日的冲突?一个十五岁的小孩能有这般本事?”
“属下调查了一番,今日是代王带晋王世子来听雨轩的。千真万确,也许今日背后有高人指点。”胖子颤声道。
“听你的意思,他和元怜儿居然有一番瓜葛,那也好,那就利用好元怜儿,这个晋王世子日后必然会再来,这次他不是棋子,但他自己进了棋局,就让他做新的棋子。你可不能再办砸了。晋王的地位可比代王高多了。”
“属下明白了,另外今日晋王世子和礼部侍郎的儿子闹了一番,有没有利用价值。”
“这条线没用了,明日罗家就没了。当今皇帝多疑,明日必然会有大批官兵来调查听雨轩,准备一下,我得暂时离开听雨轩两天,你做好应对措施。”说完,浑浊的双眼又闭上了。
“那属下先退下准备了。”说完,胖子钱升就退出了石室。
“这还没出手就被朱重八逼得撤退,我的力量真的太弱了。”床上的男人起身,穿上黑袍,走出石室,在几个护卫的保护下,借着夜色的掩护连夜撤出了听雨轩。
深夜乾清宫,朱元璋正在案前批阅奏折,烛光摇曳,或许是疲惫了,朱元璋起身在大殿踱步。锦衣卫指挥使杨光来到殿外,今晚听雨轩发生的事情可是让这个都指挥使吓一跳,常伴当今天子,他深知当今皇上对皇子出入青楼之地的厌恶,事情更严重的是皇子与朝中大臣之子起了冲突。尤其是冯胜之子。知道事情后,杨光是马不停蹄进宫禀报。“卑职有要事求见陛下。”
“进来吧,这么晚有何要事?”朱元璋紧皱双眉道。
杨光恭恭敬敬地将今晚发生在听雨轩地事情一字不差地禀报给了朱元璋。听完后朱元璋雷霆大怒,“逆子逆孙,岂有此理,这个代王真是不长记性,明日就让他滚去代地就藩,至于朱济熺,大病初愈就出入青楼之地,你说该如何处罚?”
杨光听完连忙跪倒,“微臣不知。”
“明天让京城卫查一下这个听雨轩,锦衣卫负责暗查。另外让罗侍郎回家养老吧。至于朱济熺,明日传他入宫。”
却说朱济熺回到晋王府,想起今晚之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第一次出入烟花之地,兴奋之后,朱济熺终于意识到自己似乎还是闯祸了,今晚之事肯定会借锦衣卫之口传到当今天子的耳朵,天子一怒,浮尸千里。明日是逃不了一顿责罚。看来明日又得装可怜。
果然第二天早再朝结束后,就有太监来晋王府传朱济熺入宫。朱济熺和晋王妃道别后,带着激动的入宫。终于可以一睹明故宫的繁华了。后世的明故宫早已经毁于战乱。
进宫路上,朱济熺可是被大明朝明故宫的宏伟给征服了,除了宏伟就是简朴,并没有紫禁城的金碧辉煌,但是恢弘气势却是震慑人心。时不时拉着带路的太监问这是哪?
朱济熺到了乾清宫门口,在门口就看到代王朱桂跪倒在大殿中,看来自己的这个皇叔比自己领罚比自己还积极。
朱济熺直接入宫,来到朱桂身边,朱桂看到朱济熺来了,马上苦瓜脸笑了起来,有人来承担怒火,往旁边挪了挪位置,给朱济熺腾了个跪地的位置,朱济熺见状,脸抽了一下,跪倒在地,“孙儿给皇爷爷请安。”
朱元璋像是没听到一样,继续改自己的奏折。朱济熺见状,也不说话,老老实实跪着,看来这个皇帝是想装聋让自己多跪会。朱桂也是一个硬汉,见朱济熺一言不吭,也一言不发老老实实的跪着。大约半个时辰过去了,朱元璋开口道,“朱桂先退下吧,回去思过。七日后前往代地就藩。朱济熺继续跪着。”
朱桂听到后大喜,他早就想去藩地就藩了,在京城可是被束缚死了,起身谢恩后朝朱济熺使了个眼神就退出来乾清宫。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朱元璋停下了笔,“除了朱济熺,其他所有人退出乾清宫。”说完,整个大殿只剩下朱济熺和朱元璋二人。
朱元璋来到朱济熺身边,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你也别跪着了,坐地上和皇爷爷唠唠。”
“皇爷爷千金之躯,还请皇爷爷上坐。”朱济熺赶忙道。
“什么千金不千金的,朕以前还是农民出身呢。朕早朝上已经免了罗侍郎的官了,你和那个元怜儿熟识么。”
“孙儿第一次见面。”
“那就算了,说起来昨晚你还是功臣,你可知和代王起冲突的是何人。”
“宋国公冯胜之子。”
“是啊,如果昨晚代王和冯胜大打出手,皇家颜面丢了事小,就怕君臣离心,冯胜,和朕出生入死,战功显著,但是他谨慎。今日冯胜第一个到,带幼子跪在宫门口。昨晚之事你化解的很妙。”
“孙儿没想那么多,只是不想把事情闹大让皇爷爷知道后责罚。”
“你说朕是不是太过嗜杀了,今天老臣冯胜在风中那瑟瑟发抖的样子,朕忘不了。”朱元璋看着朱济熺。
“皇爷爷行天子之道,所行之事,皆为天道。”朱济熺恭敬道。
“那你说说看什么是天道。”
“一边杀人,一边大喊替天行道。”
“什么是天子之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那你想行天子之道吗?”朱元璋盯着朱济熺的双眼。
“孙儿不敢,孙儿志向不在于此。”
“那你有何志向?”
“为我大明戍边,亲王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亲王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元璋眼前一亮,这不就是他实行的政策么?秦王晋王燕王三王戍边镇守国门。“此话何人教你的?”
“并没人教孙儿,想这天下除了皇家没人敢说这种话。”
“你今日回府后无限期禁足,何日完成《声律启蒙》,何日解禁。”
“那代王叔就藩之日,孙儿可以去送送行吗?”朱济熺道。
“朕允了,你先去御花园玩会,今日留宫里用膳。”朱元璋揉了揉朱济熺的脑袋。
朱济熺起身揉了揉自己的膝盖,恭敬地退出了乾清宫。朱元璋看着这个少年远去的身影,喃喃道,“倒是个好苗子,可惜不是嫡长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