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摆在面前的有三个问题:第一是犯罪嫌疑人尚海的去向;第二是他杀害另外两名被害人的动机,如果这一点可以弄清楚的话,或许可以推断出尚海的下一步行动;第三则是,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在同事的眼皮底下运送被害人,实施杀人行为呢。
警方再次将焦点聚集到两位被害者身上,这一次对刘蔚和许会心的社会背景做了更加深入的调查,最后确认三名被害人没有认识的可能性。
一次错失凶手的失误似乎让小刘警官迅速成长,这一次的他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仔仔细细的向两名被害者的好友打听她们的个人情况,连八卦都仔细的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找出了点相似的地方,原来两名被害者在死前都同时交往着两个男朋友,这一点与叶培的情况类似。
“嗯,干得好啊!”张警官对小刘警官的表现非常满意,“虽然这还是我们的猜测,但是应该是最贴近真相的解释。很有可能是尚海因为叶培的劈腿受到刺激,进而激发了他对这种现象的不满,所以采取了这种极端的报复手段。他很有可能会再次犯案。”
“现在全网都在通缉,他还敢顶风作案啊~”
“如果他只是一时的不愤,在杀害叶培处理完尸体后就应该将自己隐匿起来,而不是一而再的用相同的手法犯案,对于这种类型的罪犯,当他再次接触到刺激点的时候很难会控制住自己,你小子,这次可是帮我们把犯罪动机找出来了。”
小刘警官很高兴自己的调查很有帮助,愧疚感总算是少了一些,自信心也多了一些。
“不过……”张警官有些发愁的说:“即便知道了动机,这样的范围还是不够特定,我们没办法锁定他的下一个目标。”
“不,可以确定的!”婆婆突然打断了张警官。
其实,这些日子婆婆也没有闲着,张警官考虑的那三个问题也是她一直疑惑不解的,直到刚刚听到他们两个人的对话,原先卡住的地方突然就想通了。
“高姐,你快说,是谁?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谁?”张警官的语气又快又急。
婆婆示意他先不要着急:“我先帮你解答另外一个问题,尚海是如何运送被害人的。其实他并没有用多么高明的手法,尸体就是借助垃圾桶和垃圾车转移到案发地的,我看了垃圾车行驶的路线,其中有一个站点距离他家并不远。犯罪方法应该是这样的,他先将被害人放到垃圾桶内,人和垃圾应该是用什么东西隔开的,不然很容易就暴露了,我们先假设是将尸体放在了一个袋子里吧,再在袋子上部铺满垃圾,一般来说扔垃圾都是丢完就走,不会有人注意垃圾桶里面有什么,以那个垃圾桶的大小,想掩人耳目还是很容易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再把垃圾桶推至到站点,等待垃圾车经过时,顺势转移被害人。”
“不对啊,”小刘警官发出不解的疑问,“扔垃圾的人是不会太注意垃圾桶里有什么,但是捡垃圾的人可是会翻的呀,而且按照您的说法凶手在一段时间内会完全失去对垃圾桶的控制,这风险也太大了吧?!”
“你说的对,这也是一开始我疑惑的地方,但是我去那个站点看了一下就明白了,那里刚好是新一轮垃圾分类的试验点,凶手很聪明,他选择的是扔放厨余垃圾的垃圾桶,如果你是收破烂的人,应该是会去翻纸类或者金属类的垃圾桶吧,现在还会翻垃圾桶找吃的人已经很少见了,再者,我询问过附近的人,那里很少有有收破烂儿的人或者流浪汉出现,虽然凶手的这个赌注风险是很大,但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就算他躲避掉这些风险,可这样人不会被闷死么?你尸检报告可写着,受害人是溺水身亡,不是窒息死的。”
“一次性的便携氧气瓶,网上就能买到,固定一个氧气瓶也不是多困难的事。”
小刘警官暂时想不出反驳的话,继续听着婆婆的推理。
“工作的流程是这样的,每辆垃圾车配备两个人,一位负责开车,一位则是负责把垃圾桶推挂到指定的位置,负责开车的人按动开关,垃圾就会倾倒于车内。尚海恰恰就是那个推挂垃圾桶的人,垃圾桶内的东西他的同事不会看到,更不会注意。当他把装有被害人的垃圾桶推挂到垃圾车上时,被害人就随着垃圾转移到了垃圾车里,之后尚海将汕河的垃圾桶清理后会把垃圾桶再推回去,接下来的行动就没那么复杂了,只要用一样的方法再把人运出来就好,随即实施他的杀人计划。”
“可是杀人也需要时间啊,尚海的同事就不会觉得他离开的太久了么?”依旧是小刘警官在发问。
“汕河两岸的窄道不能行驶车辆,需要靠人工来来回回的推行,时间消耗本来就久,如果推其他垃圾桶的速度再快一点,也不会很引人注意。”
张警官对婆婆这样的推理,并没有太多的质疑,只要能把人抓的回来,事情的真相就很容易清楚了,“您刚才说,可以确定尚海下一个行凶的目标?”
“如果我猜的没错,应该是一个叫汪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