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46800000038

第38章 袁术北上陶林变计,刘备西来张涵报信

短短几分钟之后,陶林将身子一抬,完成了他的大作:从黄河到长江,涵盖了兖州豫州徐州青州和扬州的简易地图便画了出来。

只不过……奇形怪状的模样大概也只有陶林自己能分辨得出来哪里是哪里了:一直以来使用铅笔水笔之类的硬笔作画,再加上穿越以来已经一年多没有写过字,初次使用毛笔的陶林最终画出的,只是一团粗细不能形状不固定的抽象画而已。

但好在,虽然画是抽象了些,但各州大概的模样还是显现了出来。

还行吧。陶林如此自我安慰道。

“噗嗤。”他听到背后好像有人在笑。

回头,严肃脸。

转回来。

“噗!”

回头,严肃脸:“主公还有什么要吩咐奴婢去做的吗?”

你分明在笑我!

“主公说笑了。”齐氏仍旧低着头,一副俯首帖耳的模样。

“主公,此乃附近几州的地图?”孙季试探性地问道。

“嗯。”陶林回过头来,点头承认道。

接着,他又将毛笔拿了起来,在纸上勾勒出了几个小细线:分别在符离以南,徐州以北等地,正好是此时的时局图。

当然,除了符离的袁术之外,其他的势力在座几位都已经知晓了。

陶林画完之后,教齐氏将笔墨收了起来,随后开始向二位将军详细讲述自己前日消失之后的见闻——当然,是有选择的。

“主公所言,即是说袁术此时同样在北上,并已逼近了符离。”

“嗯。”

“此等大事,必须要告知州牧才是。袁术长期与徐州对抗,此番兵力必然不少,绝非我等可以一当。”孙季听到这个消息,神色显得有点焦躁。

这是自然。

此时的陶林并不是利欲熏心的莽夫,自然知道自己和袁术的差距。这等大军阀之间的冲突,绝非自己这等初出茅庐的背景板可以参与的。

“哇。”

“诺。幼斌现在便教人回去禀报刘州牧。”孙季这般受了陶林给他的命令,那边就要站起来离开。

“哇!”陶林赶紧伸手拦住了他,叫他重新坐了下来。

现在还有事情没有说完。

一方面是防务上的事情。如今袁术已经靠近了,如果全力北上的话,最迟十天便可能抵达相县。原本陶林的想法是拿下相县之后率领全部军队立刻北上,夺取萧县,但现在看来已经没可能了。

但坐在这里等死是不能的事情——孙季的骑兵被陶林留了下来,交给了陶勇。今日整顿,明日便率领全军的骑兵奔袭萧县。总共两百人,虽说不多,但足以形成个威慑。东汉的郡国兵大多集中在治所,地方并没有什么兵力。陶勇再假托刘备意愿,谎称大军将至,兴许能够逼迫其投降。

再不济的,至少对萧县形成了威慑,并断绝其与外界的联系。而在陶勇出发的同时,遣一员偏将率领五百步卒轻装急行快速跟进,二日便可抵达萧县。两军会和,拿下萧县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之后城中还有士卒约三千人。按照原定的计划,那时孙长平应当也已经遣军过来了。孙长平比孙季要稳重得多,有他在这镇着,依托相县的城墙,完全可以抵挡两到三倍的敌军一月。

孙季前往刘备军中之后,先不急着回来,而是注意着袁军的动向。如果袁军不来攻城,自然最好,如果前来攻城,那么便告诉刘备,此时陶林已牵制了袁术主力,若是此时刘备进军,里应外合,可以一举击溃袁术。如此一来,刘备便可在下邳广陵取得优势,甚至可能顺势反攻扬州。

这样的理由,应当能够说动刘备吧?

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后,仍旧还有两个问题。

首先便是对沛国的占领问题。

尽管陶林如今面临着袁术的威胁,但叫他放弃对沛国的占据显然是不可能的——依靠刘备的力量获得沛国,和自己先行拿下沛国,在后面谈判的时候份量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在刘备之前拿下尽可能多的地方,才能让自己更有机会获得名正言顺的官位和统治权。

但很遗憾的是,陶林现在就好像是游戏中刚开局的刘备一样,军队就这么点,再没有余力去进攻其他地方。

第二个问题便是扩军。

原本陶林打算在相县利用武库中的装备强化亲兵的同时再扩充一些绵羊兵。虽说正常来说,常备军和平民的比例不应超过1:100,但混战年代,没有人会在乎用来撑人数的绵羊兵的战斗素养和装备水平。使用较低的补给来换取大规模的军队,是这个时代最为常见的养兵策略。

军屯?那是老曹的发明,现在也只是在青州兵中有个雏形而已。而这对于土地尚不算多的陶林来说,显然不太现实。

像其他穿越小说一样训练少量精锐以一当十?陶林看向了系统中的物资统计:盔甲数百。

精锐士兵不仅需要先进的军事体系训练,更需要优良的装备。当年一汉抵五胡的说法,不仅是因为汉军先进的组织体系,更大的原因是汉军普遍装备了铁甲、强弩,而对面的普通牧民甚至沦落到使用骨箭的水平。汉和匈奴的作战优势,是建立在军事体系的代差上的。

陶林并不认为自己和敌军有这般巨大的代差。

迅速将自己麾下的机动部队扩充到五千人以上的规模,才是这个时代能和旁人席地而坐的资本。

“军队的事情主公不必担心。”陶勇听完了陶林的计划,也知道前者没有办法,便从后者开始谈起,“如今主公且在军中督查着。小人虽然这两日就要离开,但已派人前去清点武库,想必两三日内便有了结果。如今主公占据相县,自然不缺人力。”

“只是,主公将我等二人全部派出,身边便没有了护卫,如今又身在相县,安全可也是个问题。”

“哇。”不必担心,我自有安排。

有大贤者在身边,陶林自然不会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报!”却在这时,门外一名兵卒喊了出来,“张大人求见!”

同类推荐
  • 汉末之袁绍新传

    汉末之袁绍新传

    穿汉末,圆一心中英雄梦;洒热血,统一泱泱华夏国;细数三国风流人物;详叙每段虚幻史事。干戚舞,扬华汉威;驱外族,踏阴山破;华夏屈辱,从三国开始终止!
  • 大唐承包王

    大唐承包王

    在大唐,凡是商户,无不满怀憧憬的来到长安城外的一处乡野之地,只求一见那传说中承包天下的楚王。
  • 另一半中国史

    另一半中国史

    英国有一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的最大作用正如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所说的,“历史之特殊功用在于能使人明白某种政策或政见的成败原因”,“使我们更谨慎、更大胆地面对现实”。历史的作用决定了历史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然而历史也往往最容易被改写,因为“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中国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的,富饶的黄河流域成为华夏族的源头,而生活在这里的黄帝、炎帝成为华夏族共同的祖先,缔造了华夏文明。
  •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最后归来,是一条曲折道路的晚年。程思远先生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一书,言人之所未言,是一份李宗仁晚年政治生涯的记录,为研究现代历史和李宗仁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可贵的史料。
  • 宋朝探花郎

    宋朝探花郎

    刘安穿越了。这位堪称史上最幸运的穿越者,汴梁及至天下最英俊的探花,与名门嫡女婚约在身。可很快,刘安发现自己不快乐。弱宋天天跪,跪党项、跪契丹,跪到弱宋只剩下钱了。提到钱,刘安更不快乐。刘安听说:宋朝发俸禄竟然是直接发给夫人的,夫人掌家管账,零花钱定项支出,精准到文。又听说,武勋世家的潘六姑娘,可以手撕街痞。刘安表示,穿越好可怕。
热门推荐
  • 魔鬼的圈套

    魔鬼的圈套

    “你,我要定了!”俊邪无比的红发男子,狂佞地甩下无耻宣言。他,帝国第二顺位继承人——雷恩斯。费雷蒙。他,狂妄无耻,是最大传媒帝国的幕后总裁,传言他跟旗下公司的所有当红女艺人都有一腿。他是女人们疯狂追逐的流行帝王,是贵族们即爱又恨的风流太子,更是她连依依最最最最…最讨厌憎恨的男人。“上次画花你的爱车,我的确很后悔!”冰冷的刀刃,紧帖男人的脖子时,他依然笑得冷森又邪气,“我也很后悔!”“这次我绝不会再手软!”“这次我也绝不会嘴软,”刀刃被截住,男人突然笑得像孩童般纯粹。…这是个疯狂的世界,他是个疯狂的男人,她却是个闷骚小女人。明明深爱,却不敢开口;明明相思,却不敢拥抱;明明不舍,却狠心抛弃。了解他越多,心陷落得越快,当她警告自己时,一切已不能回头。这一季,他的未婚妻不再是当红女星或超级名模,是名正言顺的贵族公主。她用尽力量,用尽生命,甚至放开了父母的仇恨,最终只得到他一句“我要的不是你的心!”为了贵族利益,她只能看着他离自己越来越远…★本书性格:在享受好男人的同时,将征服坏男人进行到底!★★本书风格:狠狠虐,甜甜爱,很痴情,很火爆,很惊险,很壮观!★
  • 每天读点管理学

    每天读点管理学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人类近代史发展最迅速、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为重大的一门学科。管理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任何经营成果的取得,都源于管理。为此,掌握管理的妙法,必将对企业的良好运作和稳步发展起到决定的作用。总的来说,对于管理学的把握主要有五个方面: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因为任何事情都需要人去做,任何计划都需要人去执行;管理的真谛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混乱的事情规范化;管理的定位是高层管理者做正确的事,中层管理者正确地做事,普通员工把事做正确;管理的手段是“修路”,而不是死板地“管人”;管理的目标在于实践。
  • 做一回久违的自己,勿忘初心

    做一回久违的自己,勿忘初心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苏格拉底曾用一生的热情,去宣传这么一个命题:“认识你自己。”在他向其乡邻问了很多问题之后,某些领导觉得苏小朋友智商太低、疑问过多,外带不尊重上司,而且还跟传销似的扰乱公众视听,于是便恩赐毒酒,送其归西。
  • 仪魔战

    仪魔战

    天地混沌,妖族大乱,妖族与兽族开战,妖族祸乱人间,兽族起兵讨伐妖族,兽族为了让妖族与人类和平相处,跟妖族反目成仇。
  • 度过星海

    度过星海

    不过一场度过星海,我在下或在上所遥望的,都是我曾经正在度过星海
  •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我以为,《命运》的讨论,视野略嫌狭窄,思路也显得闭塞,就事论事,加之简单的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导致简单的结论:或是悲观,或者是盲目乐观,有的则陷于清谈空论。
  • 发芽种子

    发芽种子

    我觉得每个事情的发生有偶然性,也会有必然性,在感情中或者从感情通透到生活中,我认为每个相遇或许相识都是一个偶然,但是最后的合适或不合适都会有必然因素,很多人说,人这一生是天注定,也有的人说人的一生在于个人的对生活所做出的抉择,这个世界谁也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下一秒我们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生活巧合,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这本书是围绕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汇集了很多年少有为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对年轻阶段发展探索心得,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受益,懂得年轻该如何精进,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重生影后有点刚

    重生影后有点刚

    渣男背叛,一朝重生,她不再是那个高智商低情商的影后,从头再来,她发誓要让渣男付出代价!人前冷情人后狗腿的秦大少表示,只要自己的媳妇儿好好的,其他的都是浮云!“浅浅,你若下地狱,我便陪你一起下地狱,我倒要看看,哪路小鬼敢动我媳妇儿!”褪去影帝光环的男人一身笔挺军装,铿锵有力。苏亦浅嘴角微弯,“我饿了。”眉目间满是戾气的男人顿时化身超级煮夫,屁颠屁颠进了厨房,自家媳妇儿的肚子最重要。众人:“……散了吧散了吧,狗粮吃饱了。”
  • Twenty Years After(I) 达尔达尼央浪漫曲之二:二十年后(上)(英文版)

    Twenty Years After(I) 达尔达尼央浪漫曲之二:二十年后(上)(英文版)

    Twenty Years After is a novel by Alexandre Dumas. A book of The d'Artagnan Romances, it is a sequel to The Three Musketeers and precedes The Vicomte de Bragelonne (which includes the sub-plot Man in the Iron Mask). The fantastic adventures of the Three Musketeers continue - starting with an intrigue surrounding D'Artagnan who has, for twenty years, remained a lieutenant. The novel follows events in France during the Fronde, during the childhood reign of Louis XIV, and in England near the end of the English Civil War, leading up to the victory of Oliver Cromwell and the execution of King Charles I. Through the word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particularly Athos, Dumas comes out on the side of the monarchy in general, or at least the text often praises the idea of benevolent royalty. His musketeers are valiant and just in their efforts to protect young Louis XIV and the doomed Charles I from their attac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