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7100000022

第22章 风云迭起的两汉王朝(8)

汉高祖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也不忘妥当地解决安置中小将领的问题。公元前201年,他分封萧何等大功臣二十多人后,由于中小将领很多人都争功不绝,暂时没有行封。有一次,高祖在洛阳南宫望见很多将领坐在沙地上窃窃私语,就问张良:“他们都在议论什么呢?”张良说:“陛下,他们是在谋反。”高祖百思不得其解地说:“天下已经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张良解释说:“他们是怕你不能尽封,还怕你记仇杀掉他们。”高祖问怎么办,张良则问他平生最恨而又人所共知的人是谁。高祖便说是雍齿,并说曾想把他杀掉,但是他功劳大。张良便说:“现在应赶快封雍齿为侯,大家看到雍齿都能先受封,自然人人安心,不会忧虑了。”不久,高祖大摆宴席,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催促丞相、御史赶快“定功行封”。这一招果然很灵验,酒后众多将领高兴地说:“雍齿还能封侯,我们肯定也都能封侯了。”这样,众将领才稍安定。

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刘邦先后用了7年时间,以同样的罪名,把自己册封的几个异姓诸侯王,或是诛杀,或是削位,或是逼其逃逸,几乎清除殆尽了。只有远在南方、地少力弱的长沙王吴芮,因被刘邦认为构不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才得以保存下来。

据说,高祖平定了英布叛乱后,回到他的故乡沛县住了几天,他邀集了故乡的父老子弟,举行了一次宴会,请他们一起喝酒,无拘无束地玩了几天。刘邦在快乐当中,想起过去自己怎样战胜了项羽,想到以后要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觉得太不容易了。国内诸侯不肯安分守己,边境上也常常遭到匈奴的侵扰,而开国时的功臣武将又被他杀得差不多了,想到这里,便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可是,这会儿他再感叹没有勇士为他守四方,也已经太晚了。

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的政策,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巩固新生的政权,维护中国的大一统,在客观上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他采取杀掉开国功臣的做法,也招来了后世的不少非议。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从刘邦到朱元璋无不重复着这一故事。因为每个开国皇帝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他必须想尽办法保证自己的儿孙能顺利继承皇位。而对于皇帝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把有能力造反的人杀掉,剩下的人即使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了。所以每一代皇帝最后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让我们后人见识了一幕幕同样的悲剧,而刘邦无疑是这一出出悲剧的始作俑者。

刘邦身世之谜

他出身寒微,却成就了一个王朝400年千秋帝业,使中国封建社会登上第一个高峰;他创立了一个王朝,却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他就是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

按照中国人传统的思维逻辑,一个出身平民之家且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骗吃骗喝的小混混,最终能成就一代帝业,必定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背景。于是,历史上便有了种种关于汉高祖刘邦身世之谜的猜测。

有人说,刘邦是其母与龙交配生下的龙种,是真龙天子的化身;也有人说刘邦是其母与人“野合”生下的私生子……

历史上真实的刘邦身世如何呢?那就让我们从历史文献、历史遗迹中去抽丝剥茧,探寻其中的秘密吧!

刘邦的生肖

汉高祖刘邦出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也就是公元前256年,按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这一年为乙巳年,按照中国人以生肖纪年的传统风俗,乙巳年出生的刘邦属蛇。据此推算,刘媪怀上刘邦就应是公元前257年,即甲辰龙年。古人是依蛇之形象创造观念中的“龙”的,故又称肖蛇为“小龙”,且有“深山大泽,实生龙蛇”的环境构造说。刘媪于甲辰龙年在“大泽之陂”与龙相交,再生下属蛇的儿子,按当时人的思维方式,真是一段天衣无缝的传奇故事。于是也就有了后来人们传说中刘邦乃赤帝之子,因斩杀了白蛇而崛起的故事。

我们不妨把这看做是生肖的附会。《陈留风俗传》里,还有一个与此呼应的传说,讲刘邦做了皇帝后,曾用“梓宫”,即皇帝级别的棺椁,放在幽野中为父亲招魂,结果有人看见一条“丹蛇”从水边游来,钻进了“梓宫”。丹蛇,就是赤色的蛇,恰好为刘邦是赤蛇之子提供了印证。

其实,正是这个与肖蛇纠缠在一起的传说,使刘邦的身世从一开始便笼罩在一团神秘莫测的迷雾中。

刘邦出生之谜

《史记·高祖本纪》开篇即写道:“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意思是说,刘大妈在湖边的堤坝上打瞌睡时,迷迷糊糊中与“神”做爱,紧接着又有刘家大叔跑来做目击证人:见有蛟龙一条盘绕在妻子的身上。彼时雷鸣电闪,天色昏暗,就那么惊险而不失浪漫的片刻,未来的汉高祖胎床着膜了。

刘邦的家乡县志上也有类似的传说,说是一天刘媪在正午去给太公送饭,走到半路上时突然遇雨而跑到一座桥下避雨,刚到桥下见有龙自河中喷雾而出,龙雾迅速将整个桥淹没,后来这座桥被称为“龙雾桥”。刘媪如在梦中一般,见龙慢慢向自己游来,并且从口中喷出一粒珍珠,刘媪接过珍珠,见上面刻有“玉英吞此者王”的字样,她立即将珍珠吞下,随后有了身孕,生下了儿子刘邦。

刘邦身高七尺八寸,鼻梁长得很高,宽额角,长须髯,一副龙的相貌,极富男人魅力。相术家说他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天生一幅贵人之相。更奇怪的是,传说刘邦是赤帝子,在他的左腿长有72颗黑痣,恰好应验了赤帝火德72日的征兆。

有关刘邦诞生的种种神话传说和他奇异的长相,与中国古代的帝王出生的怪诞神话和命相观几乎如出一辙,这些都不过是后人为了附庸皇帝权威,证明皇帝是真命天子而虚构的故事罢了。

今天,在江苏丰县县城东北两公里的古泡水上,也就是现在的新沙河畔,还留有龙雾桥遗址,据说就是传说中刘邦的母亲与龙相交合的地方。龙雾桥早年建有庙宇,已经毁失,现建有两座碑亭,其下各竖立着一方石碑。其一为“重修丰县龙雾桥庙记”,为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所刻,碑文称:“况龙也雾也,乃天地阴阳之全,变化聚散,皆不可测,是以龙兴雾滃,理势必然,而以为斯桥之名,断自汉高初生,母遇蛟龙而得。”另一块是“丰县重修龙雾桥碑记”,为清圣祖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所刻,碑文称:“……至于之所谓龙雾桥者,乃汉高帝受妊之始,龙环雾绕,而桥以名焉。”据说,这两块碑刻是1981年4月在梁楼村的麦田中发现的,后被移置于此。

用我们今天眼光来看,人龙交配生子,当然是不可信的荒唐事情。不过,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查阅《史记》的记事,司马迁笔下开创王朝的先祖,出生多有类似的神话。殷的先祖叫做契,商王朝的兴起,奠基于契的功业。契的母亲叫简狄,传说她到野外林中沐浴洗澡,有玄鸟飞过掉下蛋来,简狄吞食了玄鸟蛋,受孕生下了契。弃是周王朝的先祖,姜原是他的母亲。传说姜原到野外去,看见巨人的足迹,她十分兴奋,踩踏了巨人的足迹,受孕生下了弃。弃从小就继承了巨人的因子,与鸟兽友善,长于农耕,受帝舜的赏识,受封成为周王朝的先祖,也成为农耕之神。秦的先祖叫大业,他的母亲叫女修。大业的出生,与殷的先祖契相通,说是女修纺纱织布,有玄鸟飞过掉下蛋来,女修吞了玄鸟蛋,受孕生了大业云云……

司马迁是个尊重事实、勤于调查的历史学家,是不信怪力乱神的,他记叙殷、周、秦先祖出生的神话,根据的是殷族、周族、秦族古来的记忆传说,也是有文献典籍和历史遗迹所依凭的。表面看来,这些记忆传说荒诞不经,留心推究,荒诞不经的里面却包藏着历史的真实。

通过对殷、周、秦先祖出生神话的分析,我们可以确认这样的事实:作为远古以来世代相传的氏族之殷族、周族和秦族,他们最初的男性祖先可以追溯到契、弃和大业,他们最后的女性祖先可以追溯到简狄、姜原和女修。在这个事实后面,我们更可以窥探到远古人类社会变革的信息:女性当权的母系氏族社会,在殷族结束于简狄,在周族结束于姜原,在秦族结束于女修,与此相应,男性当权的父系社会,在殷族开始于契,在周族开始于弃,在秦族开始于大业。在母系氏族社会的群婚制度下,人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由母系确认。契、弃和大业,是殷、周、秦父系氏族社会的先祖,他们以后的世系,由男系确认和排列,而他们自己的出生,却依然是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的。

真相究竟如何,揣测者不乏其人。实际上在两性关系处于原始阶段的上古时代,母亲生下孩子而没法确定父亲的,是不足为奇的普遍现象。等到强调父亲血缘的宗法观念在后世形成以后,最佳的掩饰办法,莫过于将“圣人”的出生神话化。

从刘邦个人来说,他对天命鬼神也是笃信不疑的。刘邦自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何况,刘邦“起于微细”,一介布衣,既没有项羽“世世为楚将”的骄人身世,又无六国诸侯王的贵族华胄,为了寻找为王作帝的理论根据,说明自己得天下的正统性和合法性,自然要千方百计造出一个“龙种”传说来。

刘邦的家庭

《史记》记载,刘邦的父亲称为刘太公,母亲称为刘媪,都不是名字,而是下层社会的俗称。近似俗语中的“刘大叔”和“刘大妈”,想来,当年都是随便起的名。也或许是刘太公和刘媪本来另有不太雅的名字,到了儿子刘季发达做了皇帝,旧名难免丢人现眼,上不得桌面,反不如刘大爷、刘大妈来得洒脱亲切,上上下下挑不出毛病,于是就如此沿袭下来,被写上了史书正史。

据说,刘太公兼顾农商,长于理财置业,在丰邑乡镇上算得上是家境殷实、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为人豁达,睦邻乡里,对于沽酒卖饼、斗鸡蹴球的市井生活情有独钟,日子过得滋润有味,用当时社会的话来说,算是地方上父老一类的人物,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算是生活小康的平民。刘太公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叫刘伯,二儿子叫刘仲,刘季是老三,另有一位小儿子叫刘交,与三位哥哥不同母,家庭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伯、仲、季,本是兄弟排行的通称,刘伯、刘仲、刘季,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刘大、刘二、刘三,俗气是俗气一点,与刘大爷、刘大妈的家庭背景倒是协调一致。刘媪去世得早,刘太公是一直活到汉高祖十年才去世的,沾儿子的光,加了太上皇的封号,倒是享了些晚年的清福。

大哥刘伯是老实本分的人,勤劳耕作而家境不乏,很得刘太公的喜爱和厚望。刘伯死得早,留下了大嫂和儿子刘信单独生活。青年时代的刘邦,游荡厮混,不务正业,常常带领一帮狐朋狗友到大嫂家混饭寄食。事多人杂,次数多了,难免惹得大嫂讨厌心烦。于是某天,当刘季一帮人又吆三喝四地跨进大嫂家院门时,只听得一阵洗锅声传出来,宾客朋友们纷纷散去。刘季扫兴,进屋一看,锅中尚有饭菜,知道是大嫂使的坏,从此怨恨大嫂,不再往来。刘邦发迹做了皇帝以后,对于其他兄弟亲戚都有王侯的封赏,唯独对大哥家没有表示。

后来,刘太公直接向刘邦提及此事,刘邦怏怏说道:“并不是我忘记了,实在是大嫂当年不地道。”经太公一再说情,刘邦终于碍不过一荣俱荣的亲情,追封大哥刘伯为武哀侯,以刘伯的儿子刘信继封为侯,不过,侯名很特别,叫做羹颉侯。因为“羹颉”并非县邑名,羹者,锅中饭菜也;颉者,用勺刮锅也。羹颉侯,就是饭菜刷锅侯,这是暗含当年长嫂佯为羹尽那件往事。

二哥刘仲同大哥刘伯是同一类型的人,也是勤苦耕耘,小康殷实。刘伯死后,太公将刘家的希望,自己未来的依托,寄望在了刘仲身上。刘季起兵后,刘仲没有跟随出去,一直留在老家侍候供养刘太公,大概后来也同太公、吕后等一同被项羽扣押于军中做了人质,很是受了些苦,直到高帝四年,楚汉和谈成功才被释放。刘邦做了皇帝后,刘仲改名刘喜,被封作代王,酬谢他看家养老的功劳。

刘喜生产持家是个本分人,实在不是做国王的料。代国在现在的山西省北部,邻近匈奴。刘喜做了代王不到一年,匈奴兵打来,他就弃国逃到首都洛阳。虽说没有被深究定罪,做国王是不合适了,经过赦免,降级封为合阳侯,衣食租税,安安稳稳地在领地上过日子。刘喜于惠帝二年死去,比刘邦多活了两年。刘喜碌碌一生,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事,他的儿子刘濞,就是景帝时期掀动七国叛乱的吴王,在历史上却是声名昭着,这已经是后话了。

刘交与刘伯、刘仲、刘邦不同母。他的母亲,大概是刘媪死后太公续娶的妻子,比刘大妈要有文化。或许是母方的因素使然,刘交名字不俗,也有字号,他在务农置产上没有可以称道的事情,却是好书法,多才艺,兴趣和才能都在文化艺术上。

刘交年轻的时候,广泛交游,与后来成为着名学者的穆生、白生、申公等人一同在大学者浮丘伯的门下学习,直到秦始皇焚书时方才散去。浮丘伯,是战国末年大名鼎鼎的学者荀子的门人,学识广博,尤其精于《诗经》之学,在学术史上也是有地位的人物。刘交比刘邦大概小十岁以上。刘交死于汉文帝元年,已经是刘邦死后的第十六年。

四兄弟中,刘交与刘邦习性相近。刘邦起兵后,刘交一直跟随在身边,在三哥身边进进出出,充当联络内外的机要秘书,最为亲密。刘邦做了皇帝后,刘交被封为楚王,延续青年时代的喜好,以礼贤下士、奖励学术着称,这仍是后话。

刘邦身世探秘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种说法的本源,就是古来贵族社会的血统论。中国古来的贵族社会,从夏商周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到了刘邦的时代算是走到了尽头。刘邦出生于战国时代的平民阶层,龙凤血统论的说法,怎么也和他的身世合不到一起。

但是,大凡开国皇帝的诞生,总会被后人编排出一些非凡的神奇故事来,以凸显皇帝出身高贵、皇权天授的命题。因此就有了刘邦的亲生父亲绝非乡野平民刘太公的之说。这自然是难以证实的。不像现在可以验验DNA,做个亲子鉴定就可以给出科学论断。但是在一代代人们将信将疑的流传中,难以验证的也就慢慢地成为公认。况且直接把血脉攀上神龙的谱系,正好能证明刘汉皇家“真龙天子”君权神授,确实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看来太史公给高祖派一个无名氏的“神”父,正是远溯传统,顺理成章。要不然,下蚕室、受腐刑的余痛犹在,奇耻难忘,司马迁又怎么敢公然青简黑字地挑明高祖与刘太公之间并无亲子关系呢?

司马迁编撰《史记》是极为严谨的,他不但要从古代史书典籍中寻找依据,还要亲自游历采风,探寻历史遗迹。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宗庆后为什么能

    宗庆后为什么能

    平民出身,笑傲商海,草根首富源于厚积薄发;40才起步,60成首富,起得晚未必就赶不上集!究竟是什么让娃哈哈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宗庆后又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让我们跟随本书来探究一下他的成功奥秘吧。
  •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绣口一开:余光中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自述性散文、师友交游、自述性质的序言及后记等几部分,对进一步了解余光中先生生平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本书系余光中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权谋高手李鸿章:力挽狂澜

    权谋高手李鸿章:力挽狂澜

    晚清政坛云谲波诡,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缠斗不休、势同水火,外部列强环伺、步步进逼,李鸿章如何运用他炉火纯青的权术谋略,纵横捭阖,力挽狂澜,突破晚清军事、经济、外交的困局,最终成为让慈禧太后赞为“再造玄黄”的官场不倒翁呢?中国幽默讲史领军人物雾满拦江积多年研究心得,以新史料、新视角、新观点,以诙谐流畅的语言,为你真实展现李鸿章如何运用博大精深的政治智慧,力挽晚清狂澜。
  •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热门推荐
  • 观猎三首

    观猎三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ield Work

    Field Work

    At the centre of this collection, which includes groups of elegies and love poems, there is a short sonnet sequence which concentrates themes apparent elsewhere in the book: the individual's responsibility for his own choices, the artist's commitment to his vocation, the vulnerability of all in the face of circumstance and death. 'Throughout the volume Heaney's outstanding gifts, his eye, his ear,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poetic language are on display - this is a book we cannot do without.' Martin Dodsworth, Guardian
  • 佛系少女的成长日常

    佛系少女的成长日常

    作为一个什么事情都很佛系,柳缘表示对自己睁开眼,变成了一个小孩无动于衷,经历过大风大浪,反而有种轻松的感觉……
  • 栗坡纪事

    栗坡纪事

    县农业局办公室秘书王小文和县科协科技股股长刘朝前平时在单位赶班赶惯了,都有起早床的习惯,到栗坡村蹲点七八个月了,照常是六点多钟起床,起床后又没得事干,就在村外散步。栗坡村距县、乡比较偏远,只有一条简易公路通往乡政府。由于板栗溪上那座三眼桥还没有竣工,汽车进村出村都要在溪滩上跑一段路。但这地方山青水秀,空气清新。他们沿着村口那条水泥水渠往前走,过了村前的稻田,不远处,便看到一条快要完工的支渠傍着山垭盘盘绕绕。村支书吴进财一个人坐在新修的支渠前默默地吸旱烟。两人走过去,和吴支书打招呼。
  • 刘强东:人到绝境是重生

    刘强东:人到绝境是重生

    大胸怀、大雄心、大毅力、大情怀!曾是“创业青年”,今是“行业翘楚”。他一直坚持,他也一直自信,他的人生就是相信自我……他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明星,他曾是普通的创业青年,经历过被骗、巨亏,中关村成立京东,他走上事业的快车道,果断决策,他搭上电商的列车,长期亏损,他不改初心坚守用户体验,一朝成功,美名天下传,这是一部精彩创业史,也是一部跌宕人生录。
  •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漫步在意大利的大街小巷,人们时不时地会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大卫雕像、大教堂美轮美奂的壁画、精致的雕刻……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驻足、陶醉,人们在欣赏、陶醉的同时也不得不钦佩艺术家的精湛技艺。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历了一场伟大的革命——文艺复兴。
  • 世界屋脊之书

    世界屋脊之书

    散文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个人生活情感思想和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它是最纪实的文体。《世界屋脊之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屋脊生活和旅行的片段,是作者在那高海拔群山中行走时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想起这些群山,正如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或如晨曦,它到达了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 酷冷太子妃:夫君,少臭屁!

    酷冷太子妃:夫君,少臭屁!

    “欧阳珊,我一定会让你知道,得罪我的下场是什么?”尹晋轩,炎国高高在上的皇太子,天下唯他掌控,可他却压不住这个动不动就将他的自尊踩在脚底下的女人。他是该厌恶她的,他一直这样认为,可为什么,他的心里,那抹带着淡淡微笑,又时不时透着无助的身影总是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是同情?是怜惜?是爱?或者只是与生俱来的占有欲?佳人寐,帝王殇。城有桃李花,一笑蚀人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双穿之泽爷宠我当邪女

    双穿之泽爷宠我当邪女

    [古言+君主立宪制+现言,女强逆袭正剧]初遇,她是金融精英,他是街头浪子。他说:我叫尹翔泽,记住了!她听了话,只因那双美得璀璨的眼睛让她想不记住都好难。再见,她是一国长公主,他是纨绔世子爷。她问:为什么助我?他说:你是注定凰图天下的长公主,助你,也是为我。她说:好!你若真心扶持,本宫许你一世荣华!再度轮回,她是任人欺凌的孤女,他是富可敌国的贵族商爷。她说:为什么帮我?他说:因为你是我命定的女人,除了我,谁也不能欺负你!回归现代,她终于知道,他就是那个最初遇见的他。她说:白莲花还要害我,你说怎么办?他说:我只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她说:好,先剐了她的双眼再说!本文男女主一起两次魂穿,既有古代宫斗权谋,又有君主立宪制国家的贵族争斗,还有现代的商斗。正经是总体基调,霸宠是必须的,作者抽风时偶尔会有小白,不喜者慎入!
  • 快穿之拯救攻略对象总是黑化

    快穿之拯救攻略对象总是黑化

    自古美人多风流,淮柳万万没有想到,自古忠犬多黑化,还是那种下饺子似的,救都救不回来!请收看年度大戏:论身边隐藏忠犬如何默默黑化。黑洞洞系统:宿主求你惹!请关爱男主!淮柳:我难道不够关爱男主吗?黑洞洞系统:在我看来……啊!不好!男主黑化惹!某男主:嗯?听说你们在讨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