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7100000030

第30章 风云迭起的两汉王朝(16)

当时任太子家令的晁错上书汉文帝,分析汉朝与匈奴双方在军事上各自的短长,建议实行“募民实边”的策略,被汉文帝所采纳。于是,汉文帝下令在边地建立城邑,招募内地人民迁徙边地,应募者有罪则免罪,无罪则拜爵,并由官府资助他们安家立业,并把他们按什伍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种田、训练,战时则可应敌,以此形成防御力量。此为汉代屯田之先河。

文帝又采纳“入粟拜爵”的建议,下令要百姓将粮食运到边塞去缴纳,边塞很快聚存了大量的粮食,使屯戍更加便利。

汉文帝吸取了汉初对匈奴作战时兵力部署方面的教训,针对匈奴善用骑兵、来去迅速的特点,注重发展自己的骑兵队伍。起初,汉朝在对匈奴作战以步兵为主,步兵行动缓慢,经不起匈奴精锐战马的来回冲击,往往在战争一开始便被冲乱阵形,伤亡惨重。汉文帝大力发展养马事业,他在边地建立马苑36所,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设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使用官奴三万余人,养马三十余万匹,以满足边防对马匹的需求。文帝还在民间鼓励老百姓养马,对成绩突出者予以奖励,从而壮大了汉朝的骑兵队伍和军事力量。

这些措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改变了单一轮换屯戍的制度,既有利于对边郡的开发,又大大加强了抗击匈奴的防御力量,也有利于休养生息,使内地的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后来汉武帝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贤王再次破坏和亲之约,驱骑入塞,占据河南地,至上郡杀掠吏民、抢掠牲畜。文帝下诏指出匈奴的侵扰行为违背和亲之约,派遣丞相灌婴带八万轻骑予以反击,将匈奴驱逐出塞,初步取得胜利。接着,文帝又加强长安的驻军,以保卫京师。第二年,匈奴冒顿单于来书要求修复和亲之好。文帝考虑到匈奴势力正盛,乃许和亲。于公元前174年,修书冒顿单于,赞许其愿意和亲的态度,但要求他守信而不可负约。

不久,冒顿单于去世,其子稽粥立,号称老上单于。文帝以宗室女为公主,送与匈奴为单于阏氏,派宦者中行说为使,再次和亲。中行说投降了匈奴,得到单于亲信,留在匈奴为其出谋划策。

此后匈奴虽屡犯边地,文帝只是诏令边郡严加守备,将其逐出塞外即罢,尽可能缩小战争的规模,以便始终把力量集中在增强国力上。

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领十四万骑兵入萧关掳掠民众畜产。文帝乃派三位将军带兵分驻于陇西、北地、上郡,又派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带骑兵10万人,驻于长安近旁以防匈奴。文帝亲自慰劳军队,视察演习,申明军令,赏赐将士。刘恒本想亲自带兵出征,因被大臣劝阻而止。于是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统兵征伐,击退了匈奴。

于是,汉匈复言和亲之事。公元前162年,文帝下诏,表示欢迎。他在诏书中说:“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多杀吏民……夫久结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今单于反古之道,计社稷之安,便万民之利,新与朕俱弃细过,偕之大道,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和亲已定,始于今年。”此诏表达了文帝厌恶战争、希望汉匈两族和好的热情与努力。这次和亲是要“结兄弟之义”,是一次两族友好的和约。

但此后五年,公元前158年,匈奴数万骑入上郡与云中郡侵扰。文帝立即以令免为车骑将军带兵驻于飞狐,将军苏意带兵驻于句注,将军张武带兵驻于北地,缘边亦各坚守以备匈奴。又以周亚夫为将军带兵驻于细柳,刘礼为将军带兵驻于霸上,徐厉为将军带兵驻于棘门,防备匈奴。过了几个月,匈奴退去,文帝才撤退以上驻军。

由于文帝对匈奴采取了亦战亦和的态度,使得汉朝的边境得到了相对的安宁。

对南越,怀柔安抚,以诚相待秦朝末年,中原大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群雄逐鹿,在这种局势下,秦朝的南海郡尉任嚣认为分地为王、称霸一方的机会到了,他和部下赵佗等秘密商量后,封闭了道路交通关口,杀掉秦王朝任命的官吏,换上了自己的心腹,在南越地区实行军事割据。不久,任嚣病逝,赵佗控制了南海郡,他发兵攻战了桂林郡和象郡,正式建立了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这时刘邦与项羽正在进行激烈的楚汉战争,无暇顾及南方地区。刘邦打败项羽后,由于连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凋敝不堪,财富极度贫乏,诸侯王手握重兵各霸一方,匈奴骚扰北部边境,刘邦根本无力举兵南下翦除南越王,于是采取了怀柔的政策,封赵佗为南越王,使他从此“称臣奉汉约”,成为西汉王朝下的一个属国。

赵佗本来是中原之人,他异地称王尚未立足,当地人并不顺服,所以他也乐于接受汉朝的册封,向西汉王朝称臣。高祖刘邦在位时,两国互派使者、互通贸易,关系相处得还比较融洽。但南越和中央的关系并不是持久的,南越接受中央册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外交环境,引进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从而巩固并不牢固的政权。南越王赵佗深知:国家势单力薄,根本无法和汉朝对抗。而汉朝册封南越的目的也不过是稳定这一地区的形势,国家刚刚建立,南方路途遥远、溽热潮湿不易征讨,但汉王朝无时无刻不想着剿灭南越政权。汉高祖死后,惠帝、吕后时期,汉朝一改高祖的政策,将南越视作蛮夷之辈,中止了与南越的贸易往来,对南越实行经济封锁,不但禁止向南越出售铁农具等铁器,连卖给南越的家畜如马、牛、羊等,也故意只卖公的,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赵佗三次派人出使汉朝,都有去无回,汉朝与南越的关系迅速恶化。

由于赵佗的宗族亲人等仍然居住在汉地,并没有完全搬到南方去。汉朝和南越的关系恶化后,吕后便派人到赵佗的老家真定(今河北正定),掘毁了他的家墓,诛杀了他的兄弟宗族,以示对他的侮辱。吕后的行为更激起了赵佗的反汉情绪,于是在公元前183年,赵佗正式称南越武帝,与西汉皇帝平起平坐,建立了正式对峙的政权,并胁迫闽越、骆越等归附,并举兵进攻长沙郡、南郡,南方动荡不安。双方经过长期苦战,南越军力有限,根本不可能攻入内地;汉军虽然强大,却不习惯南方的水土天气,双方各有损伤,欲罢兵而不能,一时间僵持不下。

文帝即位后便立即着手结束这种敌对的僵局,改变扼杀政策,采取安抚政策,对周边各族表示友好,不愿发生兵戈之扰。刘恒派使者告谕各诸侯国和四方各少数民族说,吕后有病,头脑不清醒,做了一些错事,现在国家已经恢复正统,愿与各诸侯部族相安往来。

这时南越王赵佗主动向文帝表示愿意和解,他派人犒劳在南方和南越相持的汉军,并请求汉军将领代向汉文帝上书,帮他寻找内地的同门兄弟,还请求文帝撤回驻扎在长沙国监视南越的大量军队。汉文帝接到上书后,就与众臣商议这件事,许多大臣认为赵佗枉加尊号,蔑视朝廷,罪不当赦,现在国家日益强大,南越却日渐衰弱,赵佗害怕才来求和,其心并非真心来降,应当攻打,而不应与南越和解。汉文帝考虑良久,他说:“国家刚刚恢复,百姓思安定,南越愿意归附乃是天意化万民归我,不应以兵戈与天意相违。赵佗僭位,汉朝也有责任。只需化解矛盾,赵佗自然真心归附。”

于是文帝恢复向南越提供发展生产所需的铁器、农具、马牛羊等。派人修整赵佗在河北老家的祖坟,并派人为之看守,定时清扫祭祀,又派人寻访赵佗的亲属,对他尚存的兄弟家人封官厚赐,加以安抚。为了表示诚意,文帝起用曾经出使过南越的陆贾,任命他为太中大夫,招抚赵佗,并亲笔写了一封信,由陆贾带上亲自交给赵佗。汉文帝言辞恳切,他对赵佗的上书一一作了回答,并且表示只要赵佗去掉帝号,就“愿与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通使如故”。

文帝的诚恳态度和以德服人的做法终于打动了赵佗,他看完汉文帝的信后,表示愿意臣服,为汉室守边。他颁布退位的诏书说:“汉皇帝是贤明的皇帝,从今以后,南越人均为汉臣。”赵佗给文帝去信说:“我在越地已经整整49年了,现在虽儿孙满堂,却每天睡不稳、吃不香,漂亮的东西不愿看,悦耳的音乐不愿听,这是因为我为汉人却不能侍奉汉室啊。现在陛下仁厚,恢复了我南越王的封号,我从今以后再也不敢称帝了。”陆贾回朝复命时,赵佗派使臣一同前往朝拜,并给汉文帝进贡了丰厚的特产,其中有白璧、翠鸟、犀角、紫贝、孔雀等内地没有的珍禽异物,赵佗谦逊地说:“南越贫瘠,与富庶的中原相去甚远,愿以异物为皇帝做礼。”

自此以后,南越和西汉王朝的关系重新和好。赵佗以后,继任的南越诸王对汉朝以臣相称,汉朝与南越的友好交往关系持续了数十年。但实际上,南越臣服于汉王朝只是一种表面做法,而赵佗也一直对西汉王朝存有戒心,如按当时的制度,诸侯王要定期到长安去朝见天子,但赵佗总是称病不入朝。汉朝也当然知晓南越的心思,不能容忍它长期分庭抗礼。文帝的招抚,只是一种暂时的妥协政策。到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势力强大,正式用兵统一了南越。

由此可以看出,汉文帝对周边少数民族不轻易用兵,尽力维持相安友好的关系,以礼相待、兄弟相称,这对于加强中原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增进友谊起了很好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汉朝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刘恒宠幸邓通之谜

古语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都有自己宠爱的大臣甚至内侍太监等,即使是明君也有这样的癖好。但是,历史也往往有这么一个规律,一个人如果过于受到皇帝的宠爱,权倾朝野、富甲天下,往往会在宫廷之中受人妒嫉、被人排挤,对那些没有丰功伟绩,只会媚上的男宠来说更是如此。当老皇帝去世、新皇帝即位的时候,这些单单受宠而无功无德的宠臣们,只会是一个悲惨的下场。一代明君汉文帝也有这样的逸事。

邓通是汉文帝的嬖臣,所谓嬖臣也叫佞幸,通俗地说,就是男宠。在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史书上记载很多。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有10个皇帝有男宠,占到40%,至于其他60%的汉朝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宠,只是其事迹不那么突出罢了。

据说,汉文帝对邓通十分宠爱,不但出入相随,夜间更同榻共眠。汉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勤俭皇帝,他连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舍不得丢掉,但对男宠邓通的宠爱却无以复加,在邓通身上所花的钱难以计数。邓通出身卑微,汉文帝却赐予他大量的财富,使他富比王侯,又赐予他高贵的官职,使他名列公卿。邓通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讨得文帝如此厚爱呢?

实际上,这个邓通没有别的爱好,从来不会利用皇帝对自己的厚爱来达到个人目的,也从没有因此为他人牟取非法利益。邓通没有什么本事,只有一套拍马屁、阿谀奉承的本领,于是他拿出浑身解数奉承吹捧,以取媚于汉文帝,时常能把文帝捧得云里雾里的。汉文帝对他特别满意,经常偷偷跑到邓通家玩耍。

据《汉书·佞幸传》记载,邓通得宠是缘于汉文帝做的一个梦:

有一天,汉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不停地往天庭上攀登,一直登了很长时间,眼看就要进入天庭了,最后一步却怎么也踏不进去,这时文帝已经感到筋疲力尽了,心里非常着急。正在这时,忽然一个头戴黄帽的人从天而降,他从背后推了文帝一把,文帝一下子就登上了天庭。文帝心里很高兴,忙回过头来向那人致谢,发现那个人已经转过身去,衣袋在背后打了一个结,文帝正要叫住他时突然惊醒了,梦中的一切也全都消失不见了。

文帝回忆梦境,历历在目,就和身边的人说起了这个梦,大家都说是吉兆,文帝梦里位列仙班,又有神人相助,这是皇上之喜啊。文帝也暗暗地高兴,暗忖道:“此人既来助朕,一定是江山柱石之臣,我一定要找到他。”从那之后,文帝就注意留心观察。没过几天,文帝出游,来到河边渡口的时候,遥遥望见有数十名头戴黄帽的船夫正在那里驾船靠岸,文帝见那班人所戴之帽,正与梦中所见的相符,心里不禁暗喜。刘恒登上船,又见一个船夫将衣襟结于背后,很像助他登天之人,于是将船夫招来问话。那个船夫从来没见过皇上,心里非常紧张,结结巴巴地说名叫邓通,由于紧张,说成了“登通”。文帝想,此人名字竟与梦境一样,邓通不正是“登天必通”的谐音吗?他既然能把自己推上天,必定是个奇才。于是,文帝认定了正是这个船夫梦中助他登天,因此特别宠爱他,立即赏了他很多财物,并且任命他为御船船监。

邓通感到突然福从天降,心里说不出的惊喜,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后来他通过文帝身边的太监,才知道文帝做梦的事。邓通心里当然明白,自己哪里助了皇帝登天的一臂之力,完全是骗人的鬼把戏,只是皇帝自己糊涂了而已。邓通知道自己除了会划船以外,其他什么都不会,因此他处事非常谨慎,他明白只要讨好了文帝,自己就不会露马脚,因此极尽媚献之事。

文帝念念不忘自己梦里登天一事,他认为邓通肯定是上天派来助他的奇人,就找来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给邓通相面。相士看了邓通的面相后,就说邓通的富贵只是暂时的,此人日后定会贫饿而死。文帝很不高兴地说:“能让邓通富贵或贫寒的只有我一个人,有我他怎么会贫寒呢?我现在就让他富贵起来,让他几辈子都有花不完的钱。”于是,赏赐蜀郡的严道铜山给邓通,使他享有铸造钱币之权,这种把国家的造币权赏赐给个人的行为实在是历史上少有的,于是邓通富可敌国,当时就有“邓氏钱布天下”的说法。邓通也对文帝感激涕零,想尽办法报答文帝。

一次,文帝的背上长了疮,治了很长时间也不见好转,后来竟慢慢地溃烂流脓,文帝痛得钻心,整天卧床,不敢动弹,人也憔悴了很多。邓通觉得表现自己的机会到了,整日伺候在文帝身边,侍疾问药,殷勤备至。有一天,邓通替文帝往伤口上敷药,邓通见疮已化为脓血,竟用嘴巴替文帝把脓血吸了出来。脓血一经吸出,文帝的疼痛立即减轻了几分,邓通又继续将脓血全部吸出,文帝的病一下子好了大半。文帝大受感动,心想关键时刻还是邓通对自己最忠心,总算不负对他的提拔和宠爱。文帝感慨道:“朕贵有天下,你说天下谁最爱朕呢?”邓通献媚说:“皇上为人君,亦为人父,最爱皇上者,自然是太子了。”文帝深以为然。

同类推荐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卫国英雄:郑成功(青少版)

    卫国英雄:郑成功(青少版)

    《卫国英雄:郑成功(青少版)》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情节生动,文字优美,通俗易懂,适合青少年学习和阅读,可以说是青少年学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
  •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精选了弗洛伊德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政治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秦始皇尽管是一位暴君,但他也是统一中国的皇帝。没有他,中国的统一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理:中国的整体进步和发展,也许要推迟很多年,秦始皇不但是一个古代君主,也是一个古代著名的政治家。
  •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历史的辫子:陈寅恪与王国维

    大清帝国土崩瓦解,只给那些清朝的臣民留下一根阴魂不散的辫子。他们就像捍卫最后的战旗一样保存着自己的辫子,以此为没落王朝的僵尸守灵。作为遗老遗少的后代,陈寅恪祖父陈宝箴备受皇上恩庞,出任兵部侍郎。而王国维家族早年随宋高宗南渡,他自己为末代皇帝溥仪之师。溥仪出宫后,他与陈寅恪受聘于清华国学院,早年交往、共同游历使两位饱学之士结成莫逆之交。在现代文明摧枯拉朽的冲击下,两位传统文化的捍卫者经历过怎么的煎熬与阵痛?怎么的绝望与悲悯?十余万字的篇幅,80余张珍贵的老照片,让我们看到两条纠缠在一起的民国的“小辫子”,发人警醒,令人深思。
热门推荐
  • 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

    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

    《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是福布斯集团的缔造者B.C.福布斯所编著的激励年轻人的成功学励志读物。书中收集了上百位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作者结合自身感悟对这些案例条分缕析,不仅细致诠释了人生的要义,还教给年轻人获得健康快乐心理的有效途径,以及面对生活的正确思维方式,鼓励年轻人不惧困难挫折,积极思考并勇于付诸行动,争取成为自己人生的赢家。
  • 寐游

    寐游

    在这黑暗中,我梦见了一切,也看到了真实。这是一段传奇的旅程,原技、原力、原魂,璀璨夺目的地面世界,荒凉怪诞的地底世界。命运指引前进,人何其渺小,这里宇宙太多,只有人在随波逐流。原体九重,一重一世界,百家争鸣,荒古尘埃,这里包罗万象。且看沿着肖毕默的一生所抒写的故事。精品#质量#更新保证#
  • 论抱大腿的正确姿势!

    论抱大腿的正确姿势!

    “斯科皮,我是不会从了你的。”张木然抱着自己一脸警惕的看着某只吸血鬼。“不从?”某只吸血鬼掏出自己的小黑卡甩到张木然脸上,一脸的不屑看着重新长回的腿部挂件。“主人!你的大腿真香。”
  • 替身婚约:独宠影后妻

    替身婚约:独宠影后妻

    他是只手遮天的娱乐大亨,她是刚毕业的小演员,一着不慎,她被吃干抹净,结成契约夫妻。无爱婚姻,她一心演戏,可娱乐圈里不好混。潜规则、抢戏、雪藏、陷害。老婆可忍,老公不能忍。边少大掌一挥,导演下课,大腕封杀,恶人入狱……她无比感动,奉上真心。怎知,他深夜喊着另一个女人的名字。谁能告诉她,是误会,还是替身?人心?阴谋?秘闻?她究竟陷入了怎样的漩涡?谎言?残忍?悲哀?她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四年光阴,当成长为巨星影后的她归来,他们之间还剩下什么?回顾往事,她本以为一切尘埃落定,却发现残忍真相!
  • 墨道独尊

    墨道独尊

    圣元大陆,文墨两家割据,万年纷争不断。万年前,墨家始祖墨翟,以一己之力,力压文家,苍天之下,墨世无双。万年后,墨翟之名逐渐被人忘记,文家崛起,墨家式微,风雨飘摇。在这墨世渐衰,文家当道之时,一名少年,从界外归来,誓要让墨世重现!他名……墨翟!
  • 帝国大佬,超凶的

    帝国大佬,超凶的

    陆青栀重生了。成了大明星,也成了豪门弃妇。幸好,每一个重生者都是老天爷的私生女,陆青栀幸运的绑定了锦鲤系统,从此,做啥啥行,吃啥啥香,但陆青栀的锦鲤运却在一个名叫盛骁的男人身上走了偏。“盛骁,我是你侄媳妇儿。”“前的。”“我不想再嫁给姓盛的男人。”“我可以姓陆。”“盛骁……”“睡了老子就想拍拍屁股走人,陆青栀,你觉得可能吗?”盛骁眼眸危险的眯起。
  • V家次元日志

    V家次元日志

    洛天依:「老V这是哪里啊?」初音未来:「天依妳怎么也来这里了??」阿绫:「安啊天依,老V带我们来到这里肯定是有深意的,不过他人跑到哪里去了???」V家成员身在何方?老V又是什么情况?等待他们的是奇遇?还是危机?但至少也可以确定的是,V家所有人都在舞台中央。(新人第一次写书,如有不好请轻喷)(不了解V家的人照常食用)
  •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对尼采及其哲学的全新解读。全书围绕尼采哲学的核心思想展开,即反对神权及一切“旧社会的权力产物”,伸张自主权力,激励人们摆脱奴性,超越自我,奋发图强,焕发生命的璀璨光华。全书从总体上把握尼采的思想体系,多方面系统介绍尼采的学说,客观点评其观点论断。它名为哲学,实则旁及方方面面,涉及不少学科和知识领域。它还将尼采的思想观点加以演绎,并且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掌故和逸闻,既反观历史,也针砭时弊。因此,它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现实性。
  • 开局捡到一只九尾

    开局捡到一只九尾

    漩涡鸣人失踪?九尾被人打得失忆?凯皇叛出木叶?外星忍者入侵?上古忍者苏醒?净土大门打开,死去的强者们纷纷归来?乱世再起,太一穿越到了自己写的一本火影同人小说《开局捡到一只九尾》里,成为了其中以他为原型创作的主角,一个身体内被植入了外道魔像细胞的木叶叛忍。……“我是人形外道魔像,行走的神树,半个十尾!”“白眼是我的,写轮眼是我的,轮回眼是我的,尾兽是我的,包括你们所有忍者的查克拉都是我的!”
  • 天下伏疆

    天下伏疆

    一朝风雨来袭,他避无可避。从大国最纨绔的太子,变成了他曾最看不起的贱民,从云端被踩入了泥泞。三年之后,他强势回归,以臣之名,一手掌棋,步步为营。她是本国第一商贾,惊才绝艳,淡然如云,却不得不被困于红墙黛瓦之间,不得自由。她说:"从遇到你的那一刻开始,我便明白,我的前半生都是浮光,余生只为你而生。"当年阴谋被层层剥茧之时,新的阴谋又铺面而来。他一手掌棋,步步为营,却在不经意间被困之于情。于是,他说:"羲娘,别经商了,跟我一起翻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