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89300000001

第1章 空间 正义与空间正义

空间正义能否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有无言说的必要性,关键取决于何种程度上理解空间的社会性与正义的空间性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 空间本性的追问与呈现

自然主义的空间认识路向及批判

哲学上的空间观就是人们对空间以及人与空间之间关系的根本观点与总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根据虚空的定义,虚空的存在就表明物体与空间之间是分离的,但事实上,现实中分离是不存在的,所以也就“没有分离存在的虚空”。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为物体依赖于空间,离开空间的物体是不能存在的。相对于虚空观来说,亚里士多德的空间观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某种程度上阐明了空间与物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空间观某种程度是一种处所空间观,这也为后来的空间研究者所继承。

在此基础上,牛顿形成了他自己的空间观。从本质上讲,牛顿的空间观主要是绝对空间观。

因而,空间也是中性的、完全客观的,与人无关的客观实在,这些认识并没有改变,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爱因斯坦的空间观。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空间观彻底否定了牛顿的绝对空间观,改变了我们对空间的认识,实现了空间认识史上的一次革命,空间认识被推进到了科学最前沿。就其实质而言,这种空间观完全抹杀了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走向了唯心主义的空间,其理论缺陷也是不可忽视的。

莱布尼茨看到了牛顿空间观本身存在着的不可避免的缺陷,他不仅对牛顿的空间观进行了批判,而且走得更远,甚至走到了牛顿的相反方向,否定了空间是一种客观实在的形式,他“把空间看作某种纯粹相对的东西,就像时间一样”。

主观主义的空间认识路向及批判

主观主义的空间认识路向下的空间观在西方哲学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就其实质而言,这种空间观完全抹杀了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走向了唯心主义的空间,其理论缺陷也是不可忽视的。

莱布尼茨看到了牛顿空间观本身存在着的不可避免的缺陷,他不仅对牛顿的空间观进行了批判,而且走得更远,甚至走到了牛顿的相反方向,否定了空间是一种客观实在的形式,他“把空间看作某种纯粹相对的东西,就像时间一样”。

空间是先天直观的形式。这是一种以康德为代表的先验论的空间观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空间看到了康德空间观的理论缺陷,认为康德的空间观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虽然黑格尔否认了作为先天认识形式的空间,但是他却认为空间是一种单纯的形式,而且这种单纯的形式只是一种抽象的普遍性。也就是说,黑格尔否认了空间的绝对静止性以及空间与时间的分离,突出强调了空间、时间与运动的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

这种空间认识路向下,空间成为一种完全的观念形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空间被蒙上了多层的面纱,空间的本性被遮蔽,空间神秘化、神圣化。其实,在空间的社会转向之前,马克思以及西方一些现象学研究者已经对空间与人、空间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科学揭示。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人之前的客观世界既没有时间范畴也没有空间范畴,因此时间与空间也成为人类认识世界与把握世界的理论维度。

空间认识路向的革命与社会转向

在空间的社会转向视域下,空间认识路向发生了根本转向。这种认识路向既要肯定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又要承认空间的社会建构性。在空间的社会转向视域下,空间认识路向发生了根本转向。这种认识路向既要肯定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又要承认空间的社会建构性。从这种角度而言,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的空间是人的现实的空间。由此推论,空间的本质就是人与空间、社会与空间之间的一种关系。

总之,认识空间需要回归人本身及其现实生活,并通过社会与空间的关系来把握空间的本质。这一概念也有着相当的缺陷。空间作为存在的客观实在形式,仅仅被局限为物质的存在形式,但是对于人的空间存在形式以及人类社会的空间存在形式则是忽视的。人是在一定空间中存在的,人的存在既是一个时间的维度,也是一个空间的维度。

承继以上理论,形成了空间转向与社会空间理论。空间转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首先,空间转向根源于时空关系的深刻变革。包括时空压缩与空间突显以及时空分离与时空延展。

其次,从理论上看,空间转向与后现代主义的到来有着内在的联系。空间转向在理论上主要是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社会理论发生了普遍的空间转向,空间转向与空间理论的重构成为理论界和现实中的热点问题。

在这样的划分之下,我们没有揭示出社会空间的深层内涵,也影响了我们对社会空间变革的深刻意义的理解。但是,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之内的人化空间基础上继续可以划分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等种类,这只是空间属性的不同,而不是不同种类的空间。

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划分的自然空间、社会空间、精神空间乃至于其他各种空间,都只是对人类活动空间的不同属性的划分,只是空间属性的不同,并不是不同种类的空间。

自然空间主要是指空间的自然性或者物理性,而社会空间主要是指空间的社会性,当然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当然,我们也可以强调空间的某一种属性,现实中所称谓的社会空间突出强调了空间的社会建构与规定性。

从严格意义上讲,社会空间并不是在自然空间基础上创造了社会空间,而是把自然空间打上了社会的烙印,具有了社会规定性、社会属性。

空间如何为社会所建构,或者说,空间的社会性是如何形成的,这是理解与把握社会空间的关键。

在这种认识之下,空间对于社会的作用仅仅表现为社会的一种反映,被动的、被决定的,是社会的附属、派生。

空间生产与社会的变革具有内在的深层关联,空间是社会建构起来的,但是,空间一旦被建构起来又会反作用于社会,不断形塑社会。空间的社会建构性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一个实践活动的过程,所以,空间的社会性也具有客观性。而且,空间的社会建构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多元化的建构过程。总之,空间的社会性建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

第二节 正义的批判与重构

凯尔逊指出“什么是正义这一问题是永远存在的”。因而,正义几乎就等同于空想,等同于乌托邦,无法实现。

正义的历史批判

从思辨到现实,马克思对正义理论作出了批判与悬置。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恩格斯有正义的批判理论,尚未有正义的规范理论,而且正义的批判从属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他们更为强调的是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从一元到多元,多元主义正义观重构了传统正义理论。能否建构一种统一的、普适性的正义理论,成为多元社会正义理论遭遇的主要挑战与问题。多元主义者坚决反对统一的正义原则,主张从多元社会现实出发来建构正义的原则与标准。因此,差异政治的正义观实质上是一种差异导向的正义原则。

当然,差异政治所主张的差异原则不同于罗尔斯所主张的正义的差别原则,差别原则指的是“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一方面,正如哈维所指出,后现代对普遍正义原则的批判“不仅是适当的而且是必需的”。在哈维看来,正义的这种政治力量集中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政治行动中发挥强大的动员话语功能”。因此,他们的出发点不是探讨什么是绝对或者永恒的正义,而是研究什么是不正义,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哪些不正义,以探究不公正为起点来展开批判性论述,“就明显的非正义达成共识,而不是寻找绝对的正义”。

空间正义就是揭示正义的这种空间场域,追问正义的条件性。

第三节 理论与实践:空间正义的双向生成

空间正义的理论出场是正义理论与空间问题交互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空间是正义理论形成的要素,也构成了正义理论体系的界限与限度。

也就是说,空间参与了正义理论的生成,正义理论的重构也需要空间维度的引入。

首先,空间维度的引入解构了原有的正义理论。

空间正义是对正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拓展了正义理论的内涵,增强了其理论生命力与解释力。可见,空间正义范式的提出对于丰富和发展正义理论、开拓正义理论新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正义理论也需要空间维度的阐释。既然空间参与了正义理论的建构,那么,空间阐释有助于揭示正义理论的深层本质,深化与扩展理论,完整准确地把握正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从空间维度来诠释正义理论,也是对正义元叙事与宏大理论的反思与批判。同样,不同的空间场域也具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规范,价值规范的形成与实现都是在一个具体的空间场域中进行的。

因此,确立科学的空间正义价值规范,对于改变空间的组织与结构方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及其意义,这也突出了空间正义建构的现实意义。

“空间正义”一词的提出源于空间生产问题的聚集,是空间问题研究的理论生成。

空间不仅影响着正义的理论建构,而且也影响着现实的变革行动与正义的实现,因而,进行合理的空间行动是实现正义的必然要求。

基础视域:空间正义的历史生成

一方面,必须审视空间正义的合法性及其前提问题,另一方面,社会正义是正义理论的主导形态,如何正确认识与处理空间正义与社会正义两者之间关系,也是空间正义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空间正义属于社会正义的范畴,没有独立出来,随着空间生产的推进、空间问题的突显,空间正义作为主导的形态呈现了出来。

当然,从广义上讲,空间正义也是一种社会正义,但是,从狭义的角度而言,空间正义具有自身特殊的理论对象、视域与所指,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正义。可见,空间正义与社会正义也不是完全分裂、对立的,空间正义也不是对社会正义的简单否定和抛弃,而是对其的深化与拓展。

正因为如此,苏贾认为,“社会正义与空间正义没有本质不同”。

具体而言,“社会阶层的状况、地位的差别、财富的分配方式,必然表现出空间资源与产品占有的多少,空间权力与权利获得的大小等”。空间正义的实现也可以推进社会正义,通过解答空间正义问题,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不合理现象,进而实现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促进社会正义。

总之,空间正义与社会正义是并行不悖的,我们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既不可以用社会正义掩盖空间正义,也不可以用空间正义取代社会正义、解构社会正义,否则容易本末倒置。

同类推荐
  •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四川人性格地图

    四川人性格地图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为人处事上,他们讲求和为贵,信奉中庸之道,主张办事适度,适可而止;信奉“得饶人处且饶人”,即使占理,决不得理不让人。他们洞达细心,从不放弃丰富多彩的闲情逸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四川人一味地妥协。在原则问题上,四川人是决不让步的。
  •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本书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力图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高度,系统梳理、阐释、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形成依据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聚焦于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根本的理论、现实问题,并努力把握蕴藏在其中的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凸显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人口新论

    人口新论

    该书从研究人的统一性着手(即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进一步研究了人的生产价值、消费价值和大于价值的理论,提出了人口与环境相适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二孩”永续平衡定理,即每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实现人口内部的基本平衡乃至人口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基本平衡;建立人口控制系统,加强人口控制领域的研究。最后,对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人类的明天

    人类的明天

    一部关乎你每一刻生活的未来简史,给你真正美好的可能。《人类的明天》比《人类简史》+《未来简史》更有现实意义,更值得阅读!为什么?“毫无疑问,关于人类的未来,这是有史以来最好、最具创造性的作品。关乎你每天生活的未来简史:食物、能源、经济、社会、教育五大领域的未来;从欧洲议会到联合国纽约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从联合国气候峰会到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全球超200万人都在看;同名纪录片获凯撒奖;汇聚全球数十位顶级教育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联合国特邀法学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环境学家前瞻视野,一部正在改变世界的解答之书!
热门推荐
  • 盛世婚礼兮兮我爱你鸭

    盛世婚礼兮兮我爱你鸭

    前世没有好好珍惜你,今世我定不负你兮兮今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宠兮兮爱兮兮太阳兮兮和兮兮生好多宝贝阿潇
  • 真神界

    真神界

    一个奴隶,机缘巧合,踏上了武道之路,在尘世巅峰,蓦然发现,所有曾经站在巅峰上的人,都已经消失不见……消失的武道巨匠、魔道巨孽,都去了哪里?曾经的热血,难道竟然都是一场虚幻的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肥妃霸道

    肥妃霸道

    【本文架空历史,医毒知识皆为文之所需,切匆较真!】穿越成一百六十斤重的花痴肥妃怎么办?且看她如何瘦身成天下第一美人。新婚之夜,病王退无可退,缩在床角指着她道:“你想干什么?”肥妃嘟起红唇道:“你说呢?春宵一刻值千金啊!美……美王爷,我们洞洞……洞房吧?”南宫玉忍无可忍,冷冷地说了一个字:“滚!”新婚之夜,肥妃被一脚踹下了床,头撞在一物上,醒来后,眼神冷冽一变,华光流转,对俯身检查她是不是死了的病王,忽地喝斥道:“不管你是谁,离我远点!不然,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笑话!不就是肥胖吗?这能难倒她这个十八般武艺般般优秀的天才特工吗?穿越古代,她的人生一样要活得精彩!南宫玉,美誉第一美病王,人人以为他是软脚虾,却谁知,他还是江湖上人人闻之色变,可以号令整个江湖,呼风唤雨的“玉公子”?六岁那年,母妃被皇后害死,他开始韬光养晦,苦心经营……
  • 灵气复苏的后现代生活

    灵气复苏的后现代生活

    灵气复苏了,世界变幻,你想要的生活来临了是中二的大呼一声拯救世界,还是咸鱼到底选择权在你自己的手中
  • 爱与恨游戏

    爱与恨游戏

    我是小白,由于一些原因,不能每天都更新,所以更新时间不定
  • 被翅膀划伤的天空

    被翅膀划伤的天空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回忆刚到上海的那些日子,因为那些日子里我是落魄的。可是我的眼前时不时地还会出现那些花花绿绿的公交车,我仍能听到它们用车轮在发烫的柏油路上轧出的深重的抱怨和它们用喇叭声传送出的或长或短的叹息。我还能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我那条发亮的牛仔裤,它上面沾满了奔波中疲惫的灰尘。天黑的时候我往旅店赶,那个旅店在杨浦一个隐秘的角落里。通往旅店的小路两旁总会站着一群抹着艳妆的女孩,她们总在傍晚的时候出现,从她们身边经过要接受她们或鄙夷或漠然或带着少许同情的目光,她们身上各种声调的香水味和汗味在空中肆无忌惮地奏响着,发出一种让人头痛的声响。
  • 靠山河

    靠山河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萌丫虎妹

    萌丫虎妹

    虎族小公主夭夭捡到了一只小白兔,本想养大了当食物,可谁想这是一只披着兔子皮的大灰狼,有朝一日他化为人形竟然…她决心要反抗,捍卫自己百兽之王的尊严,“你放肆,你只是我的食物…呜!”可她话还没说完就被某人堵住了嘴唇,“乖!”
  • Camp Pleasant

    Camp Pleasant

    This short novel that is told with almost fable-like simplicity: Matt Harper is a first-time counselor at a boy's summer camp when he witnesses a casual brutality that leads to murder. The bullying, gluttonous headman Ed Nolan (who has "reduced Camp Pleasant to a microcosm of the Third Reich") is portrayed as one stereotype that the reader is not sorry to see killed off. Instead, all of our sympathy is reserved for the possible suspects: Merv Loomis, the homosexual counselor Nolan humiliates into quitting; the troubled ten-year-old Tony Rocca; Nolan's meek wife, Ellen; and several others. The setting and tone have the distinct feel of the early 1950s, but a casual reference to actress Catherine Deneuve places the action in the mid-60s or l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