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对别人负责,对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负责,我们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当我们懂得去珍惜自己,理智地对待生活和情绪,不再拿人生和生命开玩笑,那么就是对自己和对他人最大的负责。
要知道,我们活着是幸运的,哪怕这活着的过程并不精彩,哪怕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苦楚。
人人都说活着不易,但如果我们抱着乐观的心态去珍视生命,便可以看作是在享受人生。所以无论在我们的人生中经历了什么,我们首先应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对生命负责,就是尊重生命,善待自己。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并非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在我们的生命中,承载着不仅仅是个人的躯体,还有我们难以割舍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还有责任。
如果我们轻易地放弃生命,亵渎生命,就看一看以下活下去的理由吧。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所以我们要对父母负责,为亲人而活得更加精彩,也为他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精彩而活着。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我们肩负的最基本的责任。父母将我们从小抚养长大,从某种意义上讲,生命已经不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如果自己受到伤害,比自己更难过的会是自己的父母。
我们的生命因他人的存在而精彩。在每一个家庭中,任何一个妻子或丈夫都不可能轻易地放弃来之不易的婚姻和幸福,所以我们作为家庭中的一员,要为爱人而活,要为孩子而活。我们都有朋友、亲人、上司、同事,这些人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我们要想永远地维系着友谊和爱,就不能放弃自己。我们的生命要在社会舞台上才能绽放光彩。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你而改变,但会因为有你的存在而更加精彩。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烦恼而想不开。哪怕我们的眼中看到的只有一处风景,也要学着坚强和勇敢。
虽然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但是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活着,为了感受阳光和黑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而一旦放弃生命,将一无所获。
对生命负责,勇敢地活下去,才会心存期盼。有了期盼,有了希望,未来就充满着无限你所无法预知的可能。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用处,而是为了生存。死亡容易,生存却难,生存得好一些更难!所以,珍惜生命,才能享受最大的乐趣和福气。
5.怎样面对生活“应激”
一个人唯有胆量大、性格豁达方能纵横驰骋,若纠缠于无谓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反而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唯有对世事时时心平气和、宽容大度,方能处处契机应缘、和谐圆满。
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有这样的说法:“应激能致命。”在工作、家庭以及自身问题上,应激会使人精疲力竭,造成恶性循环。当处于应激状态时,常常表现为不思饮食,不愿向他人诉说,拒绝与他人交往,情绪抑郁等。如果长期积累应激,不但对健康有害,也容易造成工作、家庭关系的紧张,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痛苦。
人为什么会出现应激?相同的生活事件,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例如,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理解、评价,从而引起不同的心理和情绪上的反应。如果我们应对应激能力很差,就很容易导致情绪失控、心态失衡。
当人受到压力、处于困境之中时,如果家庭、朋友、同学、同事、组织会热心帮助他,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支持,那么,他便能很快摆脱困境。提高应对生活应激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应激,任何应激性情况都可视为一种能产生有益结果的挑战。我们要客观地面对现实,放平心态,坦然地面对应激。虽然有些事无法改变,却能够找到合适的办法去客观择机处理。当自己对应激无力应付时,可以通过向亲友倾诉的办法来缓解内心的情绪。找人聊天,敞开心扉,都有助于排解我们的怒气。如果是一个人独处的情况,还可以做一做体力活动,来消散你的怒气,或者干脆独自关在屋里大喊大叫,都是可选用的变通办法。
调息是减轻应激最简单的办法。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双眼,做个深呼吸,从头到脚,全身肌肉放松。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应激可能会自动消失。
应激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态,它并不可怕,也有法可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能经历过应激,因为别人碰上的事情自己有一天也可能会碰上。所以,当应激出现时,没有什么可惊讶和紧张的,我们也不必去嘲笑和漠视他人的应激。与周围的人建立友谊,增加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就完全能够战胜应激。
6.福祸相倚,随遇而安
当“祸”降临时,我们不要沮丧,因为风雨过后才会有更美丽的天空;而当“福”来临时,我们也不要得意,因为大海里汹涌的波涛都隐藏在平静的海面下。凡事都以平常心看待,你会发现,生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有一个年轻人,日复一日虔诚地向神佛祈祷,愿上天能赐予他最大的幸福。他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上天。一天夜里,他听到有敲门声,当他把门打开时,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的声音非常美妙:“我是吉祥天神,负责管理幸福。”
年轻人不禁喜出望外,立刻邀请她进屋里坐。吉祥天神含笑对他说:“请等一等,我还有一个妹妹,她跟我是形影不离的!”随即将站在身后的妹妹介绍给年轻人。
当年轻人看清妹妹的面孔后,不禁大惊失色,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丑陋的人?
他疑惑地问吉祥天神:“这位姑娘真的是你的妹妹吗?”
吉祥天神严肃地回答:“她就是我的妹妹,叫黑暗天神,是掌管不幸的女神。”
年轻人听了连忙恳请道:“我只邀请吉祥天神进屋做客,叫黑暗天神留在门外吧。”
吉祥天神回答道:“你的要求恕我无法接受,因为我和我的妹妹从小到大都是形影不离的。”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灾祸的里面,未必不隐藏着幸福,而在幸福之中,未必不隐含着祸患的根源。正如故事中的吉祥天神和黑暗天神一样形影不离。
福与祸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福也好,祸也罢,有时发生在瞬间,仅仅就是一念之差。人生在世如果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就会受到福祸的捉弄,即使幸福来临,也会失去。
生活中拂逆的事情是很多的。俗话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人生际遇不是个人力量所可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有八九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不觉其拂逆的办法,就是使自己“随遇而安”。
“随遇”者,顺随境遇也。“安”者,一可理解为听天由命,安于现状;二可理解为心灵不为不如意之境遇所扰,无论何种处境,均能保持一种平和安然的心态,并继续坚持自己的追求。前者之“安”,或许可以称之为“消极处世”,而后者之“安”,则需要一种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甚至需要一种超脱、豁达的胸襟。
冷眼看世态,名苦利苦是非苦,欢颜向人生。你乐我乐大家乐,只有快乐,取悦了自己,高兴了别人,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无不散的筵席。无奈多于喜悦,所以我们要练就承受得起多种挫折与磨难的基本功,拥有乐观、豁达的个性和精神面貌,凡事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以健全奋发向上的积极心态去对待。只有这样,遇到不顺心的事和面对挫折时,才能使自己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阴影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所以,当“祸”降临时,我们不要沮丧,因为风雨过后才会有更美丽的天空;而当“福”来临时,我们也不要得意,因为大海里汹涌的波涛都隐藏在平静的海面下。凡事都以平常心看待,你会发现,生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人生在世,很不容易。风风雨雨,沟沟坎坎,苦辣酸甜都可能遇到,因此,要保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平常心态。这种心态并非消极的,而是提示人们:在不断进取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车水马龙,还是门庭冷落;无论是辉煌夺目,还是默默无闻,都要有个良好心态,笑对人生,继续拼搏。所以说,一个人如能不管际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更有福气!
7.接受是能克服不幸的第一步
事实不可改变,但我们看待事实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遇到一些令人不可接受而客观上又不能避免的事实,不要死缠不放,要立即转换角度,先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方法以寻求扭转不利局面的机会。
伊莉莎白·康黎逢人便这样讲:“在庆祝美军在北非获胜的那天,我被告知我的侄子在战场上失踪了。
后来,我又被告知,他已经死了……我悲伤得无以复加。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生活很美好。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又费劲带大了这个侄子。在我看来,他代表了年轻人美好的一切。我觉得我以前的努力正在丰收……现在,我整个世界都粉碎了,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我活下去了。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悲伤过度,决定放弃工作,离开家乡,把我自己藏在眼泪和悔恨之中。”就在我清理桌子,准备辞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封信--那曾是我的侄子寄来的信。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怀念她,尤其是你。不过我知道你会支撑过去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你教我的美丽的真理,永远都会记得你教我要微笑。要像一个男子汉,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
“我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他似乎就在我身边,仿佛对我说:
’你为什么不照你教给我的办法去做呢?支撑下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把你个人的悲伤藏在微笑下,继续过下去。‘”于是,我一再对自己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过我能够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活下去。‘我把所有的思想和精力都用于工作,我写信给前方的士兵--给别人的儿子们;晚上,我参加了成人教育班--找出新的兴趣,结交新的朋友。我不再为已经永远过去的那些事而悲伤。现在的生活比过去更充实、更完整。“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间15世纪教堂废墟上刻着这样一行字:”事情是这样,就不会是别的样子。“这就是告诫我们,学会面对现实,坦然接受。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世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加以接受,并适应它。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而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感觉。我们内在的力量其实比自己想象得更加强大,那些曾经我们认为无法接受的事实以及改变不了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克服。
生命所能带给我们的,没有一样是能力所不及而不能忍受的。我们不可能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可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要在忧虑毁了你之前,先改掉忧虑的习惯,告诉自己:”适应不可避免的情况。“西方有一句名言说:”责任和今天是属于我们的,结局与未来则属于上帝。“这句话与中国古谚”尽人事,听天命“有异曲同工之妙,明天太遥远了,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不如把握当下,珍惜眼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无须惊慌。
问题已经发生了,你所能做的就只有尽力解决,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麻烦,除非是你不断替自己制造麻烦。
如果有必要,我们差不多都能接受任何一种情况,使自己适应,然后就整个忘了它。能够接受已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当常识告诉我们,事情已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那么,请保持我们的理智,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这样我们才不会在过大的压力下被压垮。
8.知诸行无常,品人生况味
生存是一种承受的过程。在一生中,我们需要承受痛苦,承受幸福,承受快乐,承受烦恼,承受一切无常的变化。
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而东坡却只有雪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异景色呢?揭开这个谜底的,是一对夫妇。
有一年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在一起,否则就友好分手。于是,他们来到这个山谷,当时正逢下起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且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为没有这种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刹那间,两人突然明白了什么,拥抱在一起。
生活中我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积累着终将让我们难以承受。这时候,我们需要像雪松那样弯下身来,释下重负,才能够重新挺立,避免被压断的结局。
痛苦就人生而言,常常扮演着不速之客的角色,往往不请自到。有些痛苦来得温柔,如同漫漫降临的黄昏,在不知不觉间你会感到冰冷和黑暗;有些痛苦来得突然,如同一阵骤雨、一阵怒涛,让我们来不及防范。当我们屈服于痛苦的时候,可能使我们沮丧、潦倒,甚至在绝望中走向灭亡。当我们承受了痛苦,我们就会变得坚强自信,那么,此时,痛苦就变成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幸福是用来享受的,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地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颠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生命本无常,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东西,那么,便更能体会生命之美。佛告诉我们,不执着于任何事物,因为无论是美丽的事物还是丑陋的事物,都具有无常性。”诸行无常“,并不意味着我们该用消极懒惰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以无常、无我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的真相,是为了让我们获得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从对具体琐事和目标的执迷中超脱出来,从而以放松的心态和变通的方法去做每一件事。
承受孤独,会使我们倍加珍惜友谊;承受失败,会使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与深厚;承受责任,会使我们体会到诚实与崇高;承受爱情,则会使我们心灵更臻充盈、完美。当我们终于学会心平气和的去承受时,那么,我们的人生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