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连成一片,唯有宫灯点亮了宫道。空荡荡的宫道里面,响着一前一后的脚步声。白底皂靴踩过落地梅花,竹青色的斗篷上面绣着墨竹,狐白毛绣围一圈。
宫人提着明黄色的大油灯跟在顾源的背后。那张俊俏的脸在明灯发出的微光下,越发有鲜衣怒马的少年气。墨发用一支银色的发簪挽起,些许散落在耳边。一双犹如黑夜般眼睛凝望着前方。
他加快了步伐,来到了御书房。守在御书房外面的内侍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句。
“拜见五皇子。”
顾源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太监总管开了御书房的门。顾源慢慢的走到皇帝的面前,撩袍跪下。
“父皇。”
皇帝看着顾源拜倒在自己面前,手上没有了动作。放在右手边的奏折堆成山,宫女在旁边磨墨。
“父皇这么晚传召儿臣有何事吩咐儿臣?”
顾源对皇帝恭敬的态度就像是朝臣一样。皇帝放下了笔,让宫女退下去。太监总管站在皇帝的旁边,垂首等着皇帝的命令。
“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想必你也有所耳闻。朕要听听你的见解。”
皇帝是从华贵妃那边来的。至于华贵妃说了什么,不用想也知道。
华贵妃惹得皇帝不愉快,皇帝索性也没有要留下的意思。
皇帝坐在御书房里面,寻思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越发觉得心烦意乱,又忽然间记起顾源。
这几天他办的事情都令人满意,皇帝心里有所衡量,这几个儿子的表现也看在眼里。
被传召过来,是顾源意料之外,不过,他倒是没有表现出什么真实的情绪,只是摆着镇定自若的样子。
这件事情,可以借手削弱广平伯府,得以借机打压二皇子。但,这件事情若是太过直白说出来,估计皇帝是会有所猜疑。当然要有所一二掩饰。
江寻淮是都城里面出了名的恶霸,不少人厌恶他,如此恶名昭彰。他不能人怪罪江寻淮。因为这件事情是殷时动手打人。也不能将责任全部推卸到殷时身上,否则又显得自己另有所图。
顾源思忖片刻。
“回父皇的话,此时是由广平伯府世子所为,不论江世子做了什么。也不能因为一个女子而起争执。”
话说到重点上来了。皇帝目光变得严肃,顾源看了一眼皇帝的目光,皇帝脸上没有拒绝要了解这件事情的意思。顾源嘴角微微上扬。
“这件事情始于一年前,我有所耳闻。广平伯府世子看上了一个风尘女子,与景阳侯府世子相争……”
……
守在外头的太监总管看着四下深夜初开的梅花。御书房内的蜡烛慢慢地烧了一小段下来,过了一大段的时间。顾源娓娓道来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得知原因的皇帝一掌拍在桌案上面,怒喝一句。
“胡闹!这江寻淮胡来也就算了,这殷时怎么这般做事?!莫不是广平伯平时管教不严!居然留宿花楼?!成何体统!”
皇帝气的不轻。
顾源低着头,看着波斯地毯,良久之后,皇帝又重归平静,目光落在顾源身上。
“以你所见,该如何处理?老五。”
……
跟随皇后回到宫中的太子一路上沉默寡言。直到他被叫到皇后旁边说话的时候,他才从宴席上面的恐慌里面抽离出来。
皇后坐在贵妃椅上面,拉过太子的手,语重心长的对太子说话,目光里装满了期望与希翼。
“太子,你是东宫之主。多少人盯着你的位置?在等着抓你的把柄。跟随在你背后的都是我们冯氏朝臣。你切不可让我们在失望了。”
太子闻言,抬起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皇后。
这些年头,想要把他从储君之位拉下来的人多的是,他每天都活在提心吊胆里面,稍有不慎就被人抓把柄,这些年,皇帝对他的斥责还少吗?
眼下二皇子与五皇子的劲头快盖过他了,两者争锋相对。可也时不时地会来扯他一手。他明白,他们比他厉害多了,玩弄权术这种东西根本不适合他。
“母后,父皇已经对我很失望了。如今三皇子设法要拉拢苏家,我也是没有办法,如果让他得到苏家,那么就比儿臣更强了,所以儿臣才匆匆忙忙的去拉拢长瑞王。何况,父皇给三皇子指婚,将尉迟将军的女儿指给他,这下二皇子的势力又涨了不少。”
太子再度陷入了恐慌。
自古皇位之争都是充满了鲜血与人命,为了得到俯首天下之位,不择手段。
二皇子与三皇子联合,原来还没有太子这样大的势力。现在他们的势力隐约有超过太子的风头了。
加之五皇子现在越发受皇帝重用,现在是两面夹击。
他现在既不受皇帝的重视,也逐渐失去皇帝的信任与耐心,势力又不如二皇子。
他还有什么路可以走?
东宫之主,不做也罢。
皇后耐着性子跟太子说话,悉心开导太子,皇后拿起了侍女端上来的枣泥糕,推到太子面前。太子垂头看着放在面前的枣泥糕,经过今天晚上这一劫,身心俱疲。
“太子——”
皇后欲言又止,皇后看着大宫女从宫殿外走进来,对着皇后在耳边说了几句。太子看到皇后原本焦虑的脸色一下子豁然开朗。太子猜测着是那些散布他拉拢长瑞王消息的人落网了。
可又看见皇后谴退左右的人,太子又不明白了。
皇后将殷时与江寻淮的事情说给太子听。
“居然有这样的事情?”
太子只觉得奇怪。虽然说殷时与江寻淮相见两相厌,可是怎么会好端端的打起来。
“我记得投入你门下的有一个叫做冯唐位的,人还在御史大夫的位置上吧。”皇后提醒了一句,太子原本灰暗的眼睛忽然如星光似的亮起来了。
皇后现在看着太子,那一双狠厉的眼睛里面在暗示着太子下一步的行动。
“是,人还在御史大夫的位置上。”
太子明白,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御史大夫参一本广平伯教子无方。但是,太子不明白,这样参他一本有什么用?一点推波助澜的效果都没有。
思及至此,太子眼里的神采奕奕又消失的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