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峭山路,少年身背竹篓,手里握着一把锋利柴刀,在他身后面,跟着一名中年文士,同样背着一只竹篓,只是手里没有了柴刀,换成一根绿竹杖。
因为才下过雨,山路有些泥泞,少年每一步都走的很小心,而且比起平时来,脚步更要重上几分,每一次抬脚落地,都要留下深深的印记,十分清晰。
要是经常上山的采药人在这里,一眼就能看的明白,前面少年正是在给后面中年文士留下“路子”,好让他可以走的更轻松一些。
进山采药,并不是什么舒服活计,除了要有丰富的药材知识,还必须对山上环境极为熟悉,采不到药只是小事,万一在山里面迷了路,丢了性命可是大事情。
有经验的采药人进山之前,都会花钱聘请一名“路子”,路子可以不懂采药,但一定要有丰富的进山经验,熟悉山里面的所有复杂环境,一旦遇上雾瘴遮山,要能极快辨别出方向,带领众人安全下山。
长陵城里,就有专门培养进山“路子”的势力,根据经验地位,每一名路子带人进山的报酬也都不同。
少一些的,进一次山需要三到五金,多一些的,数十上百金也很平常,更有甚者,直接就不取金银,而是要在采药客的竹篓里面挑选一样药材,得失全凭运气。
越是有经验的路子,越是喜欢这样的赌博,万一走了运,那可是数百上千金的收益,远比明码标价来钱更快,长陵城出了名的一些路子,大都与药铺行坊挂着钩,地位极高。
……
跟着竹篓少年,中年文士很快走完一段峭壁,来到一处山崖坪上。
一株百年古松独立崖边,虬枝如龙,并不是笔直生长,而是盘扭弯曲,一直延伸到崖坪之外,树冠仿佛撑开的大伞,极其茂盛。
放下竹篓,少年一溜烟儿爬上古松,放眼望去,大好山河尽在脚下,忍不住,少年一声长啸,远处山林一片混乱,惊起飞鸟无数。
中年文士席地而坐,竹杖平放在身前,此处看去,长陵城一览无遗,最醒目的建筑并非是红墙黄瓦的皇宫建筑,而是一座高三十三丈的塔楼,直插云霄。
随手捡起一块石条,刮蹭着脚底下的泥块,中年文士突然问道:“苏默,以你的身手经验,任意一家大药行都能生活的风生水起,为什么还愿意呆在鱼尾巷那样的小地方,守着一家小药铺子?”
嘴里叼了根细草,少年有几分放浪不羁,他笑道:“许先生,苏默自小跟随师傅学采药,进山林,一身本事都是师傅教来的!没有师傅,苏默早就不知道死在哪里去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等事情,苏默可做不来!”
许先生笑着点头:“赤子之心,诚为可贵!”
听不懂许先生的意思,少年挠了挠头,憨笑道:“先生就是学问大,虽然苏默听不太懂,但是感觉很不赖!”
说着,少年挑起一根大拇指,这是他能想到最好的赞美方式了,每次师傅只要一挑拇指,他就能开心上好几天。
被一个少年郎出言赞美,可还真是头一回,许先生愣了一下,学着少年的样子挑起拇指:“真不赖?”
“不赖不赖,卖酒巷的宋夫子比起先生来,就是那地上泥,天上云什么的。”
“那叫判若云泥!”许先生笑着说道。
“要不说先生的学问大哩。”
采药少年偷偷一笑,心里默默记住这个词。
心情极好,许先生站起身子,遥指远处一座高山,问道:“你可知道那座山叫什么?”
少年看去,长陵城外高山无数,但他一眼就看清楚许先生指向的那座山,说不上高耸巍峨,谈不来奇峰俊险,但是却有一股子说不出来的气势。
仿佛随着许先生一指,那座山一下子就变的突出起来。
“先生你知道啊?”
“那座山叫岳麓山,当是长陵最难爬的一座山了。”许先生眼神复杂说道。
“最难爬?”
采药少年看了看屁股底下坐着的青骊山,有些不服气,心里面盘算着,那座岳麓山也不比青骊山高多少,先生凭什么说是长陵最难爬的山?
像是猜透少年的心思,许先生解释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岳麓山上有一座书院,就叫做岳麓书院,虽然才建成不久,但却是长陵最高学府之一,许多出了名的先生都在那里面任教。”
“爬上岳麓山并不难,但是要走进那座书院,可就困难的厉害喽!”
“岳麓书院?”
少年咋舌,长陵最高学府,对于没什么见识的鱼尾巷少年来说,不比那皇帝陛下更近一些,反正都是见不到。
不过,有机会还是要去看一看的,哪怕不进去里面,外面转一圈也是好的。
收回视线,许先生突然问道:“苏默,你刚才说先生学问不赖,那先生要是去教书,教出来的学生比不比那个岳麓书院的学生更厉害?”
“这个……”
采药少年眼珠子转个不停,先生的学问是大,可人家岳麓书院是什么?那可是长陵最高学府,哪怕没有第一,前三总是有的吧!
就连先生自己都说了,能在岳麓书院教书,学问可不是长陵城顶天高的!
看了一眼许先生,从头到脚的寒酸样子,采药少年有些不确定,“许先生,要不咱先试一试?”
“试一试?”
“你看我怎么样?”从树杈上跳下来,采药少年一本正经说道。
许先生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笑道:“教你?先生我倒是想,可就怕有心无力呐。”
少年眼神一黯,瞬间又恢复过来:“先生,那薛小值怎么样,别看他调皮了一些,但他很聪明的,还有徐寇至,我跟你说,徐寇至祖上可是做过大官的,他一定能学好,鱼尾巷还有好多孩子,刘新意,姚初夏,董路玉,韩东东……”
“鱼尾巷……”
许先生眉头微皱,想了一会儿,道:“不然,那就试一试?”
“教谁?”采药少年兴奋问道。
“都教,回去鱼尾巷办一间书塾,鱼尾巷里的孩子们人人有份。”
“办书塾?就跟卖酒巷的宋夫子一样?”
许先生点头,背起竹篓,撑着竹杖就朝山下走去,不忘说一句:“你也来!”
“好嘞!”
采药少年健步如飞,一下子走到前面去带路,就好像上山时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