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在终南山呆了半个月,整日研究活死人墓的入口机关,结果一无所获,不过幸运的是,他找到了那条寒潭密道所在的山洞。
他搜集了许多猪尿泡,充满空气,当做氧气瓶下去试了几次,可惜潭水太冷太冰,底下暗流涌动,陈言无奈放弃了。
“看来只有练好闭气功,才能再次尝试进入。”他自语,思及至此,陈言不再停留,南下直奔武当山。
……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之称,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派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名山。”
南宋末年,少林俗家弟子张君宝在此修炼,以少林功法为基础,融合百家武道,自创“内家拳”,开创武当派。
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玄世治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派成为大明国教,与国同休!
明末清初,清兵入关,武当山面临浩劫,大批高手死伤殆尽,再无前朝之兴盛,只在江湖上保留了几分正道魁首的颜面。
如今,武当山下迎来一批风尘仆仆的人马,被守山道童喝住,道:“来者何人!?前方武当山地界,闲人不得妄进!”
李子义拱手道:“尊驾有礼。”
道童还了一礼:“无量天尊。”
李子义指着陈言,道:“这是扬州盐商陈志雄的长子,陈言陈子昂,今欲拜在武当山门下,这是“长臂神猿”柳大通柳老前辈的推荐信!”
陈言掏出书信道:“劳烦送到贵派掌门云雁道长的手中。”说着,不留痕迹的摸出一枚五两银锭塞入道童袖中。
“陈公子是来拜师的啊。”道童突然展露笑容,满脸和气道:“怎么不早说?等着,我这便去送信。”
说完,一溜烟上了山,远远望去,道童步伐飘逸,仿佛踏云遨游,竟是不自觉的用上了武当轻功“梯云纵”。
陈言叹道:“若非李先生提醒,我真是不敢相信,武当山竟也似官场一般,搞得这般乌烟瘴气。”
“这话可不敢胡说!”李子义提醒道:“武当山脚下,一举一动都有人关注,咱们需得谨言慎行,勿要被人捉了手脚。”
顿了顿,李子义道:“其实这也怨不得武当。自从清兵入关,汉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少林武当,皆封山不问世俗,以免被朝廷问罪牵连!这山中弟子的日子,过的极为清苦,可不就得向咱们打打秋风了么。”
说到这里,李子义笑道:“子昂,难不成你以为世间人人都如你一般,锦衣玉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吗?他们也是要过日子的啊!”
“是这个道理。”陈言点头。
不多一会儿,那守山道童飘然下山,迎道:“诸位贵客,掌门有请入真武殿!”说着,礼貌的邀请陈言一行上了武当山。
武当山上,一派仙家气象,陈言入了真武殿,真武大帝神像的供奉台下,端坐着一样貌清逸的青衣道人,颌下一部黑须,显得气势威严。
在他左首座位上,端坐着一白发白须道人,慈眉善目,身形略显精瘦,一袭青衣道袍,气质出尘,飘逸若仙。
陈言等人刚一进殿。
云雁、云鹤道人双眉一挑,目光带有探究意味,从前至后一一扫过众人,在李子义身上稍作停留后,视线落在了陈言身上。
这一瞧,两人陡然眉头一皱,心想道:“此子脚步虚浮无力,面色惨白泛青,这是沉迷酒色,身体亏空的现象!这柳大通好不晓事,怎推荐来这样一人?”这般想着,便对陈言生出几分不喜之色。
“掌门,云鹤师伯,贵客到了!”道童迈步上前,躬身施礼,得到云雁道人允准后,缓缓退了下去。
值此时,陈言领着李子义等人,躬身一拜道:“扬州陈子昂(青田李子义),见过武当云雁真人,云鹤真人。”
“哈哈哈。”
空旷的大殿中,爽朗的笑声响起,只见云雁道人起身回礼,朗声道:“今日紫气东来,原是贵客临门啊。”
“呵呵,云鹤见过诸位同道。”云鹤道人拱手笑道。
陈言、李子义等人,忙不迭道:“不敢,不敢。”
顿了顿,由李子义代为询问道:“两位真人,柳老前辈的书信可已阅过?”
云雁道人颔首点头,道:“看过了。”
李子义指着陈言,道:“那拜师一事,您看?”
云雁、云鹤道人齐齐沉默下来,云鹤道人眼观鼻、鼻观心,作壁上观,云雁道人作为武当掌门,却不得不出声回应。
稍稍沉吟后,他笑道:“既是柳兄推荐,自不能让贵客空手而归。”说罢,云雁道人扭头看向云鹤道人,笑道:“师兄,这孩子资质甚佳,不妨拜在你的门下……”
云雁道人话音未落,云鹤道人立刻摇头道:“师弟,万万不可!师兄我门下弟子都教导不过来,依为兄看,还是拜在你门下吧。”
说完,便又不做声了。
“老狐狸!”云雁道人暗骂一声,沉吟数息后,突然招手唤来道童,吩咐道:“去把你云羽师叔请来!”
说完,看着陈言等人,笑道:“诸位且坐,道童,上茶!”
待道童端来茶盏,云雁道人笑道:“这是我武当山上的“白露针”,饱受雾水雨露的滋润,味道清香,回味无穷,诸位且尝尝。”
“武当道茶,闻名海内,今日却是有口福了!”李子义见多识广,听过武当道茶的名头,知道这是四大茗茶之一,尝了一口,一股清香萦绕心头,仿佛心境都空灵了许多,不由得连声称赞,其余诸人听了,虽尝不出妙处,却也有样学样,连连赞叹。
陈言出身扬州盐商,家境富裕,武当道茶自是尝过的。此刻见这茶盏中芽叶饱满,叶形优美,茶香突出,汤色诱人,品了一口后,也是一脸满足赞叹。
大殿内茶香四溢。
未免气氛尴尬,李子义便与云雁、云鹤道人谈武论道。
李子义天资卓绝,与儒释道三教皆有心得,且练得一手好剑术,武功不弱,与云雁、云鹤这两位执掌正道魁首的玄道高人交流起来,竟丝毫不落下风,妙语连出,字字珠玑,不禁让云雁、云鹤道人都高看几分。
不一会儿,一体型微胖,面相红润的青袍道人进得殿来,朝云雁、云鹤道人施礼道:“云羽见过掌门师兄,云鹤师兄。”
说完,又朝陈言、李子义等人笑道:“见过诸位同道。”
陈言等人连忙起身回礼。
与此同时,陈言察觉到这云羽道人的目光,多在他身上停留了几分,似是已经知道为何而来,不由得心头一跳,“这位云羽道长可能就是自己未来的师父了,也不知他性子如何,好不好伺候?”
陈言心情忐忑起来。
值此时,云雁道人道:“云羽师弟,你门下弟子稀薄,为兄送你一佳徒如何?”
云羽道人恭敬道:“请掌门师兄示下。”
云雁道人指着陈言,笑道:“此子是为兄好友“长臂神猿”柳大通推荐来的人,相貌端正,聪慧多变,你便收入门下,好生教导吧。”
云羽道人恭敬道:“是。”说完,回头看着陈言,沉声道:“我是武当第十六代弟子云羽,你可愿拜我为师?”
陈言心头一荡,毫不犹豫,磕头拜师道:“弟子陈言,拜见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