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94600000007

第7章 成长教育(4)

约束孩子的不合理行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时离不开批评惩罚,而批评惩罚教育孩子,需要讲究方式。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批评惩罚教育处于两个极端:要么一味批评惩罚,要么避免批评惩罚。现在非常流行“赏识教育”,鼓励父母用鼓励、赞赏的方式对待孩子。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只用表扬和鼓励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这是对“赏识教育”的严重误解。“赏识教育”是针对中国父母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鼓励不足,过于注重培养孩子“谦虚”的传统美德,出于“担心表扬会让孩子滋生骄傲的心态”,非常“吝啬”表扬而提出的!但这并不是说教育只需要用表扬和鼓励就行!孩子逐步成长的过程中,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什么是“自然人”?只顾自己需要,渴了要喝,饿了要吃,想要直接、立即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会顾及环境、时机、方式等方面,某种程度上可以用“任性”来代替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孩子越小,越是按“自然人”的方式,比如饿了就想吃,哪怕现在在车上,没有食物可吃,也无法去买,孩子只管要吃的,没吃的东西就哭闹;孩子尿急时就地解决,甚至可能不顾尿湿裤子。可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需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要求,因此,人慢慢长大需要学会很多社会规则,适应社会规则,而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同样在车上饿了没食物,成年人知道无法满足当下进食需求,能做到忍受到有吃的时候再吃,而不是没吃的还在车上哭闹;成年人如果尿急时,也能忍着直到找到厕所,不会就地解决,会顾及形象和文明。换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把人的“动物性”一面,转化为“人性”一面,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既然是把原始、本能的“动物性”一面,转化为文明、礼仪的“人性”一面,仅靠讲道理自然不够,正如你不能指望对动物讲道理一样!孩子越小,越是只具有人的身体,而不具备人的心智。即使孩子学会了语言,开始慢慢有自己的思想,但孩子的心智仍然带有很强的“动物性”,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有时会需要批评,需要惩罚,需要严厉,制止孩子的不合理行为,让孩子认识到:作为人,有时候自己的需求要让位于社会要求,必须在遵守要求的前提下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要求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

批评惩罚可用,但须善用!很多父母没能正确运用批评和惩罚,确实会给孩子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因为孩子的认知不成熟,不能全面看待事情,当父母批评和惩罚自己时,很容易认为是自己不好,自己不招人喜欢,父母不再爱自己了!因为父母的批评经常是:“你不是个好孩子”“你不听话,我不再喜欢你了”……这样的批评方式自然容易让孩子认为是自己整个人不好,而不是自己做的事不好!形成“自己=问题”这样的观念,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埋下深深的负面影响!父母运用批评教育孩子时,需要向孩子明确表达:父母是对他的无理行为不满,对他做错的事不满。错的是他做的事情,而不是他本人!父母批评孩子时,需要把话说完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做的这件事不可以”,等等。对于惩罚,在教育中能不用时尽量不用,如果孩子无理取闹到非用不可时,惩罚过后,等到孩子情绪平复下来,父母一定要再与孩子说明,惩罚他是因为他的行为不合理,而不是父母不爱他,父母仍然是爱他的。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而不会认为是自己不好。

正确地运用批评和惩罚,孩子从父母那接收和学习到的是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才能达到批评惩罚的教育效果!

学前期阶段的孩子还非常喜欢问问题,《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非常适合买一本送给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可能容易被孩子不厌其烦的问题弄烦,但父母一定不要用厌烦的语气和态度打发孩子了事——要知道你的不耐烦和敷衍打发,可能打发了一个未来的“爱因斯坦”。你打发孩子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性——而这对孩子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非常大的不利影响。学前期阶段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孩子高级心理活动的发展。好奇心带来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思想。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具有独立思考的品质,一定注意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尽量从孩子能理解的角度去回答孩子的问题。如果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释,或是没时间向孩子解释,也可以告诉孩子寻找答案的方法,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这样,在保护孩子好奇心的同时,还锻炼了孩子面对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向自己解释他找到的答案时,父母一定要认真倾听——不少父母用一种心不在焉的方式对待孩子,听的同时做其他事情,自认为可以骗过孩子!殊不知孩子能够直觉地感到父母是否在认真听!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跑过来,想告诉父母自己找到的问题答案,获得父母的肯定时,父母最好能放下手头的事情,认真倾听孩子。重点不在于孩子的答案是否正确,在于父母用认真的态度,肯定和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努力和行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身为成年人的父母,已经习惯用很多定式思维面对这个世界、面对生活,当我们愿意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时,未尝不是一种新的体验,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要觉得孩子的问题太简单或是太幼稚,对于孩子而言,“我”的意识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心灵意识的真正觉醒——之前的阶段都可以看作是动物式的被动反应,正如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样,自我意识的产生对人类进化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这个世界对孩子来说充满新奇,他的不断探索是逐步建立他对世界的个人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理世界,在这种意义上,才可以说他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区别于他人的“人”。

学前期阶段的孩子还经常会有自说自话的习惯,而且这种自说自话有时候会用“奇怪”的、听不懂的语言。这时候父母不必去干涉、纠正孩子,更加不要去嘲笑孩子。这是孩子发展语言的一个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练习,就像在“试错”。孩子的大脑会自动学习正确的语言交流,剔除不合适的语言组成,父母刻意纠正反而会阻碍孩子大脑的自动学习过程。有些孩子的结巴现象,正是父母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自言自语的刻意纠正导致的——父母的纠正阻断了大脑的自动学习过程,让孩子体会到自动学习到的语言会出错,于是形成条件反射,担心自己学会的语言是错误的而不敢开口,变得结巴。在这个孩子学习语言的主要阶段,“顺其自然”即好!

孩子在学前期阶段思维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想象力的发展特别显著。而游戏是孩子发展想象力的重要过程。游戏对孩子有着非常多的帮助,不仅是想象力,还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当然,这个阶段孩子的游戏活动多是独立性的游戏活动,同时慢慢发展与其他孩子互动的游戏活动。观察孩子的独立性游戏活动会发现,孩子能够自己一个人发展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沉浸在自己的故事情节中对话,颇能自娱自乐——当然,这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对孩子而言,这个过程同时发展着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心理能力。尽管孩子能够独立做游戏,但是父母这时候如果能够陪在孩子身边,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在孩子的游戏中与孩子对话,对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孩子情感的滋养,以及智力的发育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哪怕仅是在旁陪伴观察孩子的游戏过程,对孩子的意义也是不一般的。

父母可能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着玩弄生殖器的行为,进而大声斥责孩子的行为。这样的做法对孩子并不利。这是孩子自然的性别意识开始觉醒,开始会有对男孩、女孩的区分,自然会有对性的关注。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关注自己是怎么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的,这其实也是关注性的一种间接表达方式。如果父母只是简单地喝止,甚至用“不知羞耻”这样的话来斥责孩子,其实,也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性是肮脏的”这样的观念,这对孩子成年后的性生活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中国,很多成年人存在性方面的问题,只不过由于中国人羞于谈性,致使大家对这个问题的了解不多。而性问题大多数源于心理原因而不是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又较多源于3—5岁这个阶段,父母在孩子心里种下的“性是不好的”性观念的影响。性生活的和谐是影响夫妻关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人羞于谈性,使得中国人下意识认为,在婚姻中只要两个人感情好,性生活并不是太重要!但实际情况是:性生活的好坏会严重影响到婚姻质量!长期性生活不愉悦积累的负面情绪,会扩展到家庭的其他方面,增加夫妻矛盾!对离婚案件的不完全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离婚的直接原因就是性生活不和谐,近九成的离婚存在性生活不和谐!性生活质量是婚姻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父母不应轻视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以免在孩子心里种下“性是肮脏的”这类错误的性观念,为孩子成年后不愉悦的性生活埋下隐患。本书下篇的“父母教育”中,会详细介绍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培养教育。在学前期这个阶段,孩子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父母可以有意识地教育孩子男孩与女孩不同的行为规范。对于孩子的性好奇,腾出时间与孩子交流,给予引导,让孩子明白男孩与女孩身体构造的不同,不用回避男孩与女孩生殖器构造的不同——这恰恰是孩子很好奇的一点,可以向孩子坦诚:这种不同,表明你是男孩子,要勇敢些;表明你是女孩子,要温柔些等。性教育不仅包括告诉孩子男孩与女孩的区别,也应包含对孩子的性保护,这也是中国教育非常缺失的一块。目前对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不多,但从如今出现越来越多的幼儿被成年人性侵的新闻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很多幼儿被侵犯后很长时间家长才知道,这里部分原因在于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性侵犯,需要父母告知孩子,身体的哪些部位是不允许被他人触碰的,如果这部分被人触碰应该及时告诉父母。

“延迟满足”培养

我接触的大量所谓的“问题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特点:不愿思考,缺乏耐心,做事凭一时冲动;只顾眼前享乐,不为将来考虑,即使能够考虑将来,也贪图当下享乐,缺乏抑制及时享乐,追求长远利处的能力。许多父母把这归结为孩子缺乏毅力,惰性大,自制力不强。有这些方面的原因,但还有一点容易被父母忽视的原因:从小对孩子“延迟满足”的训练不足!

所谓“延迟满足”,即教会孩子学习等待,学习不是自己的所有需求都能立刻得到满足,学习暂缓自己的需求,推迟满足。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少有人走的路》

3—5岁是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关键阶段。本书前面提到过1岁以前对孩子的养育尽量做到照顾及时,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当孩子到达3岁的年龄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许多父母问我:孩子做作业拖拉,东玩一会儿,西玩一下,怎么办?这便是典型的对孩子“延迟满足”训练不足。对孩子“延迟满足”的训练,能够培养孩子“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锻炼孩子多些耐心,同时也是在锻炼孩子的自律性。

那些父母、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通常也明白学习对自己将来的好处。可是学习的好处需要先努力学习,考上大学,需要近10年之后才能体会到。而不学的好处:不用辛苦做习题、背单词、古诗词等,有更多的时间玩乐,在父母老师面前可以放肆些,不用再谨小慎微,不学的好处当下就能够体会到。“先苦后甜”是人生常态,为什么那么多人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先甜后苦”?远方的樱桃固然好吃,即使就在看得见的前方,可是还有很长一段路;眼前的枣子并没有樱桃美味,可是总在眼前晃,触手可及的诱惑,总是容易敌过远方的美味!“坚持”“自律”,我们都知道这些品质对我们的重要性,然而知易行难,能做到的人终究是少数!

在3—5岁“延迟满足”训练的关键阶段开始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从小持之以恒地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孩子的毅力和自律自然能得到有效培养,具备较强的行动力,能够追求远期目标的实现而避免被眼前利益诱惑!

对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需注意:

(1)延迟满足的时间由短至长。不能要求孩子立即做到延迟很久才满足要求,孩子年龄越小,训练延迟满足的时间应越短,一开始可以是几分钟,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延迟满足的时间可以逐步延长,比如说孩子刚入小学时,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提出一周上学表现好便同意买;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满足孩子的要求可以变为半学期或是一学期表现好。

(2)延迟满足得到的奖励要比及时满足大。这样对孩子才会有吸引力,才能鼓励孩子选择延迟满足。比如,孩子总是想先玩再写作业,如果孩子一直很想买某个玩具,父母可以提出如果他能做到每次先写作业后玩,父母就同意买。延迟满足的奖励可以先让孩子提出来,再与孩子商量。一旦父母承诺了孩子某种奖励,必须做到。

(3)逐步把物质奖励转变为引导孩子明白“延迟满足”对自己的收获——能够追求实现比及时满足价值更大的长远价值,从而避免孩子一味追求物质奖励。

同类推荐
  • 诺未门:犹太人的家教圣经

    诺未门:犹太人的家教圣经

    通过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故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全面系统地揭示了造就犹太奇迹的根本原因,告诉世人:犹太奇迹并非神秘莫测、不可超越的神话,而是建立在教育之上的。只要像犹太人那样重视教育、抓好教育,我们的孩子完全可以像犹太人一样优秀,我们也可以创造出比犹太奇迹更辉煌的中华奇迹。本书通过各种案例和实例展现了犹太家庭的“真正的教育经验”,可以说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此书,您会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是一门艺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为家长们总结了一套教育方案,帮助造孩子坚韧的性格、关心他人的品质以及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保持这些优良特质的决心和毅力。一旦开始运用这些真正的养育秘诀,你自己、你的孩子以及你的家庭都将变得更快乐、更幸福!
  • 我的孩子顶呱呱

    我的孩子顶呱呱

    从孩子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初入校门、远离父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因为她们是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而要把这种爱转化成对孩子成长有所帮助的事情,就不仅需要一种责任,也需要一些方式方法。
  • 变形计:成长之痛

    变形计:成长之痛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如果我问你什么,你是否想到妈妈梦中的惊起;如果那是一个你不熟悉的家,你会不会把善良当做路牌;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他酣睡,不再彷徨。变形计———一份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
  • 跟丈夫一起做胎教

    跟丈夫一起做胎教

    胎教是早期教育的起点,在孩子的整个人生教育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胎教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增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适应能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健康、聪慧。
热门推荐
  • 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资深电影爱好者、著名影评人陆支羽,在这本书中精选23位世界经典导演及其代表作品,142部至爱的电影片单,带你一起体验电影带来的迷影人生。除了我们熟悉的杨德昌、蔡明亮等中国面孔导演,书中还包括伯格曼、阿巴斯、阿莫多瓦、今敏、法斯宾德、费里尼、小津安二郎、帕拉杰诺夫等外国经典导演。书中还收录了对第5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导演张大磊的采访,First西宁青年影展最佳艺术探索奖《中邪》导演马凯采访,First西宁青年影展最佳影片《喜丧》导演张涛的采访。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马戏团,每个人都是带着面具的小丑,而电影给了我们再造幻想、重塑灵魂、直面自我的另一种可能。
  • 超神级加速系统

    超神级加速系统

    “叮~宿主喝了杯水,加速包+1!”“叮~宿主卖了个萌,加速包+1!”“叮~宿主看了本黄皮书,加速包+1!”……李鸿抬起头,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悠悠地说了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叮~宿主装了个逼,加速包+10086!”
  • 达尔文笔记

    达尔文笔记

    查尔斯·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进行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提出的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特创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已经形成的概念和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五四班的网虫们(五四班那些事儿)

    五四班的网虫们(五四班那些事儿)

    《五四班的网虫们》讲述:这些日子里,五四班流行打哈欠,那哈欠打得就像青春期脸上的痘痘一样,此起彼伏,绿绿老师通过明察暗访弄明白了,原来都是网游惹的祸!——有泡在网吧里三天不回家的,有因为在开心网里互相偷菜大打出手的,有偷父母的钱买游戏卡的,有迷恋游戏里的小精灵把她粘在脸上的……都迷成这样了,哪有时间睡觉哦,不睡觉上课哪有不打哈欠的。这种现象绿绿老师当然不会等闲视之,怎么“收拾”这些网虫呢?绿绿老师的办法多着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生存的竞争(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生存的竞争(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有一个问题在这里必须要声明一下,我们所提到的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一体化有组织的社会最小单元。心理学家常常非常虔诚地同意这个理论上的声明,然后又平静地开始在实际的实验中忽视它。只有理解了它是实验上和理论上的现实,合理的实验和动机理论才会成为可能。
  • 王白的长城

    王白的长城

    2003年“五一”后的一天,猴儿岭村的王白坐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王白本来准备好五一要结婚的,请帖都发出去了,可是因为非典不让办事宴了。王白觉得很丧气,一辈子结一次婚,就遇上非典了。从小到大,一次当典型的事也没有轮到自己头上,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非典却和自己的婚事搅和在了一起,越想越觉得窝囊。原先忙忙碌碌准备结婚的王白,一旦婚事取消闲下来,以前的惯性还带着他往前冲,觉得没意思透了。不是今年准备结婚,他就出去打工了。可是现在婚不能结,事儿没有干的,他觉得自己要发疯。他从早到晚打开电视,山里的电视只能收一个台,而且几乎都是非典消息,没有多大意思。
  • 记忆变迁

    记忆变迁

    本书内容以典型的事件、具体的人和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普通群众在改革开放30年的切身感受,忠实地记录了改革年代的社会变迁、成就和人们的感悟。在内容编排上,“改革足迹”和“百姓生活”是以新疆为背景反映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纪实,“旧闻新看”是对各个不同时期国家和新疆本土发生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回放,“流行语”汇集了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符号。“大事记”是国家以及新疆本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简明回顾。
  • 穿进修仙文之懒得修仙

    穿进修仙文之懒得修仙

    一个现代普通人穿越到修真的世界,她是奋起直勇废材逆袭成功飞仙?还是一路金手指大开收无数财富笑拥江山?不,普通人就是普通人,懦弱无能、贪生怕死、不思进取的品质并不会因为穿越就变成坚强勇敢。所以女主郑中秋穿越到一本玛丽苏修真小说的世界后,老老实实的过日子,辛辛苦苦的攒钱,不和女主抢机遇、抢男主……“请问你穿越过来做什么?”“改变世界吖!”——本文又名《震惊!一片卫生巾居然改变了世界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