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98300000032

第32章 回首云深处:八十年代篇:16

书华和海平的关系,虽然第一次约会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算是逐渐发展下来。这段时间他们两人已经约会了好多次。每次都是书华打电话给歌舞团,约海平出来见面。只是海平的演出活动频繁,他们只能是趁海平的休息时间,一起去逛逛公园或是看个电影。

海平不仅长得漂亮,她打扮得也特别时髦,每当两人一起逛街时,她总是有很高的回头率。每当此时,海平虽然表现的很矜持,但她心里是既感高兴又十分骄傲的。而书华呢,一开始他并没有留意到,可是次数多了时,他也发现了。终于,当今天他们约会,又一次被路人注目时,书华忍不住悄声对海平说:“是不是他们见过你演出啊?知道你是演员,所以这么看你。”

海平有些好笑。书华连赞美自己的话都不会说,她本想讥讽书华几句的。可是转念一想,觉得或许读书人就是这么不解风情吧。于是回应说:“哪里,你没听过人家说的,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吗?”

“那你下次试试穿得普通一点,看看有什么结果?”书华认真地建议说。

“我才不呢!我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我又不是穿给人家看的。我就是喜欢穿得漂亮些。”海平有些不高兴地说。

书华讪讪地附和到:“那是。我看这街上没有人穿得有你好看了。”

“那当然。穿得好不好看是可是有讲究的,哪那么容易?你知不知道我花多少时间去钻研?”说起着装,海平的话多起来。她从自己看到的杂志上的照片说起,说到自己是如何参考了那些港台明星的穿着,自己先设计好身上这件大衣的式样,然后她又是如何跑了好几家商店,买到合适的料子。她请了歌舞团的服装师帮忙,找到一个好裁缝,把裁减好的料子做成了现在的大衣。

说起关于这身大衣的曲折经历,海平在叙述时充满了得意之情。她连说带笑地,讲述着是如何几经周折买到心仪的布料,如何和裁缝讨价还价。当她讲到她穿着这件大衣去歌舞团,其他人看到她的这款式样别致的大衣时惊讶的反应时,她那弯月般的双眉下一双杏眼闪烁着快乐的光彩,秀丽的脸庞上散发出俏皮的喜色。书华出神地看着她,像是在观赏一幅美丽的图画。

海平正说着,骤然间见到书华盯着自己看的样子,不由住了口。她略带顽皮地嘲讽说:“你看什么呢?看到眼里就拔不出来啦!”

书华也有些尴尬。他略有些口吃地说道:“我,我想、、、我现在知道,那个,为什么那些人回头看你了。”

海平推了书华一把。娇嗔到:“你还是大学生呢,这么后知后觉。”

“以后等我去了美国,可以挣钱了,我们的生活就会大不一样了。你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地去找人做衣服,我给你买现成的。想买什么式样的都可以。”书华郑重其事地对海平说。

书华在和海平约会了几次之后,两人就基本确立了恋爱关系。书华把自己大学毕业后要去美国的计划告诉了海平,表示说等自己在美国安定下来,有了基础之后,就会回来和海平结婚,接她到美国一起生活。

去美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海平当然也对这个美好的将来充满了期待。不过她也是个注重当下的生活的人,并不安于等待。她今天的好兴致,大半是来自身上穿的这件自己做的大衣。本以为书华也会像其他人那样,表现出惊奇和赞赏,说几句好听的话。谁知道他不但没有任何的赞赏,说出来的话里反而带有嫌弃海平自己做衣服的意味。这让海平很不以为然。刚才的笑容此刻早已消失不见,她偏着头望向别处,淡淡地说道:

“美国是好。不过将来是将来,现在是现在。我倒不觉得自己做衣服有什么不好。”

见到海平突然冷淡下来,书华有些意外。他不清楚个中的原因,但猜测和自己刚才的一番话有关。尽管书华是个聪明且善解人意的人,但在和女孩子交往这件事情上,他还是经验不足。彼此沉默了好一会儿,书华转了个话题道:“文化公园有个画展,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我恐怕没空。我明天要去下面演出。”海平有些漫不经心地说。

“我记得你周末在友谊剧院有演出,怎么突然说要去下面演出呢?。”书华疑惑地问道。

海平不以为意地简略解释说:“我有个朋友,和顺德佛山那边的文化局有些关系。他邀我和其他几个朋友一起去那里表演。就去几天,回来刚好赶上团里的演出。”

听了这话,书华不免担心。他小心地问道:“是去炒更啊。那要是给团里发现了多不好。”

海平瞪了书华一眼,说:“团里谁不炒更呀?没本事的人才不炒更呢。只要不耽误正式的演出,团里才懒得管呢。”

书华听的出海平的话有些冲。于是他婉转地劝到:“你平时演出已经够忙了。我担心你这么赶来赶去的,太辛苦了。要是生病了怎么办?”

看见书华一付婆婆妈妈的样子,海平不禁好笑。她也觉得自己刚才有些太不客气了,于是缓了缓,说:“这算什么。我以前在部队时,白天行军,晚上还要演出呢。”她接着解释说:“你不知道,现在大家都喜欢听那些港台的歌曲。可是呢,正经的歌舞团都不准搞这类的表演。我朋友知道我会唱,而且唱得好,所以才约我的。可以挣不少钱呢。”

书华不以为然地继续劝解道:“能挣钱是好事。可是比挣钱更重要的事情也有很多呵。比如说,你将来是要去美国的,你得找时间学学英语吧。”

“嗨,着什么急呀?学英语等去了美国再学呗。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我哪能不去呢?干我们这行的,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能多赚就多赚点。团里给的那点工资,买什么都不够。我一直都想着要买一台照相机呢,这样我们去外面玩的时候,就可以照照相。不然我打扮得这么漂亮,连个照片都没留下,岂不是浪费了。”

海平的话让书华有些不自在。海平虽然并没有责备他,可是当她说要挣钱买照相机的话时,他觉得像是在打自己的脸。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诚恳地说:“你说得有道理。是我考虑的不周到。我们出去公园玩的时候,是应该有个照相机。你放心,买照相机的事,你就交给我好了,我一定会解决的。”

海平见书华诚惶诚恐的样子,不禁有些感动。她哂笑着说:“你真是个书呆子。瞧你说得,我又没向你借钱。我俩好,谁能挣钱就谁挣呗。你买我买不是一样吗?”海平从小在军队长大,家里环境又好,她对钱的态度很潇洒。她是真心不在意到底是谁去买这个相机。她倒是觉得书华太小心眼和太计较了。

书华的想法的确和海平相差甚远。他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从小就被外婆教育,做人要有担当,不要被人看低。这也包括在花钱方面。平时他和海平约会,他从来都是主动付钱的。此时他怎么可以在这件事情上让步呢?

“那可不一样。我怎么能让你这么辛苦地去挣钱买相机。我是个男的,这多没面子?海平,你听我的话,别去下面表演了。那些地方不像广州,你一个女孩子,我很不放心。”

海平对书华的担心非常不以为然。但她也不好当面驳他,于是说道:“你现在还在读大学,又没有工作。你哪来的钱?现在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还是不要放过的好。”

海平这么说本是好意,可是书华听了却有一种被瞧不起的感觉。尽管他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在需要花钱的时候,他从来都是很大方的。其实不仅仅是和海平,书华即便是和其他朋友或同学一起时,他也都是积极主动付钱的那个人。更何况海平这么一个漂亮的女朋友,他怎么会委屈让她花钱呢?

当下书华心里一着急,不禁抓住了海平的手,说:“海平,你相信我!相机的事你一定要交给我来办。我舅舅去年回来时,给了我们一些外汇卷,我可以去外汇店买个好点的相机。我真的不想让你为了买个照相机,要这么辛苦地去炒更。”

书华倒不是在夸海口,家里的经济情况,他心里是有数的。上次舅舅回来,以华侨的身份,把原属于余家的那栋房子的产权要了回来。于是,原本住在楼里的其他人,有些只好搬了出去。留下来的,都需要单位或个人付房租给余家。母亲余启欣把空下来的房子也都租了出去,家里因此多了些额外的收入。尽管书华对从前的邻居们要搬出去感到内疚,但是如此一来,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余启欣每个月都会给书华零用钱。这也是为什么书华有信心,相信可以说服母亲给他些额外的钱去买台照相机。

然而书华这么一说,海平却感到受了冒犯。她有些愠怒地抽出自己的手,生气地说道:“你以为我就买不到好的照相机吗?我梁海平什么时候都只挑最好的。我虽然没有外汇卷,可是我也一样可以赚钱买一个功能质量最好的照相机。”

看见海平生气了,书华意识到自己有些急于求成了。于是他耐下心来,诚恳地解释说:“海平,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你买不到好相机。我是不想你那么辛苦。你看,你周末要演出,却要长途跋涉地去下面炒更。弄不好要是生病了,或者是路上出了什么事,岂不是得不偿失吗?我虽然没工作,可是这买相机的钱还是有的。所以,你还是别去了,这几天好好在家休息。等我买好了相机,我们一起去白云山玩,好吗?”

听了这话,海平也觉得自己刚才着急了些。她平静下来。但她并没有被说服,而是换了语气说:“书华,我觉得你还不够了解我。我不是那种娇气的女孩,我参过军,见过世面。我不怕辛苦。去下面演出,是我喜欢的事情,还能赚钱。我为什么不去呢?”

书华见说服不了海平,心里头也是各种懊丧和不快混杂着。懊丧的是自己没有及早意识到买相机的事,不快的是海平这么执拗。不过他不想继续争执下去,搞僵两人的关系。他看着海平,轻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海平,难道你不想多花些时间和我在一起吗?我大学毕业后就要去美国。等我去了美国,我俩就很长时间都没机会见面了。”

海平听了书华这话,态度也放软下来。她勉强笑了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说:“瞧你说的,好像现在就要告别似的。我们不是每个星期都见面的吗?”

“我们下次什么时候见呢?”

“嗯,让我想想。还是周一吧。老时间,老地方。”

虽然岔开了话题,但两人心里都因为这件事而生了嫌隙。

书华想着自己如此用心良苦,却不被海平理解。

海平则觉得书华小题大做,太小看了自己。

两人分手的时候,没有像往常那样亲热。而是彼此淡淡地说了句再见。

同类推荐
  • 余生让我来

    余生让我来

    贾嘉佳是有名的危机公关处理人员,覆手间风云变色。做久了便想给自己放个假。姜维负责所有的后勤保障,被气到不想干。 2人一同放假,老同学求着帮忙拯救公司,嗯……解决矛盾的事务所做不下去了?只能说是能力问题。怀着不屑前来,却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 本文是由各种家庭矛盾组成,养老、房子、情感,学习等方面,现实的生活也需要艺术的调解。
  • 华丰美达

    华丰美达

    看你起高楼,得高薪,尽享受,看不见仰望之下,高楼背后。
  • 回望半世人生

    回望半世人生

    在小小农村有个名字叫小涛(化名)从小生长在农村,年轻时儿心重过于好玩,一路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雨,人一生那能如此完美,从他结婚开始一切磨难就想大浪一样一拥而来,精力生死边缘挣扎后的他看开了一些,人生也不过如此,如今努力之中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为中年的他对未来看淡了许多!!
  • 我活在一本书里

    我活在一本书里

    作为高三党的我不愿意跳跃时间,只想好好学习。做为普通的高三党,我表示我知道的太多了。
  • 染指红尘岁月

    染指红尘岁月

    李馨安万万没想到她的人生会经历这些,染指岁月红尘如歌如泣。
热门推荐
  • 都市最强男闺蜜

    都市最强男闺蜜

    想要找个女朋友就那么难吗?一个个的美女都围绕身边,可是她们却都异口同声说道:“我只是把你当男闺蜜!”月老啊!你还让不让人找对象了?
  • 大业拾遗记

    大业拾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见闻纪训

    见闻纪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贫土沃梦

    贫土沃梦

    在所有人都进城打拼生活的时候,几个年轻人以大学生村官为契机返乡寻找未来,在贫困、疾病、失望、愤懑交加的环境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培育着理想,放飞着梦想!
  • 族绍

    族绍

    纪元之始,异化之门打开。人类异化觉醒,远古星空神话降临。异域是先人遗迹,还是毁灭的坟墓。追寻曾经的足迹,寻找涅灭的真相。禁忌之门一旦打开,是重生还是毁灭?
  • 新中国的孩子

    新中国的孩子

    《新中国的孩子》是宁青的长篇小说。诞生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的新中国第一代孩子,是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具有标志性的群体中的主体:他们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是雷锋精神诞生之初学习雷锋精神群体中的主体;他们是新中国产生的规模最大的艰苦奋斗的群体——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群体中的主体;他们是改革开放初期汇入振兴中华洪流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人才群体中的主体。新中国的第一代孩子,作为一个时代群体,透出过纯洁的时代风貌,经受过艰难的时代磨砺,展现过光荣的时代价值。其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出的“纯洁、艰难、价值”的三者合一,将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恒久的印记。
  • 理财小故事

    理财小故事

    《理财小故事》,本书是一本有关孩子理财能力培养的教育类书籍。
  • 排毒治百病

    排毒治百病

    大家都知道要排毒,可是究竟什么是毒呢?究竟要排什么毒?什么时候该排毒?用什么方法排毒?还有更多排毒问题,本书都将一一为您解答。本书秉承了中国传统医学回归自然、尊重个体的“自然养生法”,通过对饮食、精神、运动、拔罐、按摩、生活起居等方面的调整,重视人体的自愈机能,启动身体原有的康复系统,帮您轻松、快速打造无毒、健康、美丽的身心!要健康,就要排毒;要美丽,更要排毒!了解排毒,让您一生都健康!
  • 嫡女笑

    嫡女笑

    她是相府嫡女,母亲一心向善,却引狼入室,生生断送她的幸福,惨遭横祸,生母枉死,而只有两岁的她也被迫离府!十四年后,还巢归来,她要面对的依然是无情的父亲,歹毒的后母还有心机深沉的庶妹;她又该如何夺回自己应有的一起?一场无意的窥视却引来了当今世上翻云覆雨、运筹在握的东武大皇子猜忌,面对他的步步紧逼,她逃婚、混入军营,她都做得出了,还是被逼的无路可走!混蛋!别给你三分颜色就开个大染坊,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有种的你就等着接招吧!
  • 归源神帝

    归源神帝

    神帝枫野为得天道之源,铭心化道却归源同寂,仅一丝帝血为逃化道无我而遁出神界,帝血残如絮,恍恍宙宇中,终于在一方末源世界再复灵神塑得真躯,必以重登神境化源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