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韩贞到驿站见到驿丞杨清儿,非常感激的对杨清儿说道:“感谢驿丞大人的救命之恩,大恩不言谢,以后有用得着我韩贞的地方,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
“阁下可是伊城的哈密右都督韩。”杨清儿听说韩贞早年以右都督接掌哈密。
“大人见笑了,我带着残兵败将四处逃串,哪里还像个都督。”
“都督说笑了。”杨清儿站起来,让韩贞入座,然后疑问的说:“不知都督为何会到这苦峪驿。”
“大人可能不知道,前些日子,逐檀阿力带领骑兵万余,袭击我伊城,掠夺无数,我等无奈只能往苦峪跑,希望能得到皇上的怜悯。”
“都督暂且在这里驻扎,明日我们将以八百里加急把这边的情况送往京城。”
“我刚刚看了看你们的街上和城上,一个兵都没有,城防很空虚,在吐鲁番人面前,怎么能保证我们的安全?怎么保障一城人的安全?”
“都督请放心,只要把你带来的人听我指挥,就是吐鲁番来万人,也不敢攻我苦峪驿城。”杨清儿自信满满的说道。
韩贞非常的疑问:“大人让我怎么敢相信你?”
“你若信我,我能让你复哈密。”
“当真?”
“都督请放心住下来,杨某人定能保你周全。”
“好,我信你。”
杨清儿听完也蹭蹭心急,当年虽然和逐檀阿力交过战,但是毕竟当年是有几千人,并且兵精将良,武器装备一流不说,还有还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今日不同,苦峪虽然地处大明腹地,但是离真正的腹地还很远,真正的正规军不过五十余骑,心里还真的害怕吐鲁番骑兵攻过来。杨清儿对韩贞说道:“都督请放心,我立马派人向内地求救,援军后日可到。”
“不知驿丞大人城中有多少兵力。”
“既然都督问起,也不敢隐瞒,苦峪驿城没有一兵一卒,昨日出战的乃是我驿站驿卒。”
“昨日一战全是驿卒?”韩贞非常吃惊的说道:“驿卒既有如此战斗力?”
“都督恐有不知,这些驿卒来苦峪驿前,都是我大明的军人,南征北战,早已经过惯了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杨清儿说道。
韩贞强压住心中的惊慌问道:“若是敌人明天来的是两千人或是五千人,你又有何退敌之策?”
“只要都督借我一千兵马,哪怕敌军来一万人,我定能保都督一行人等平安。”
看着杨清儿一本正经的说话,不像是没有把握的,但是回想着伊城本有五千兵马,还不到半天就城破兵溃了,不得不逃往苦峪,但是,看他刚刚在城外凭五十余骑,活生生的把三百骑兵击退了,应该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再说此去京师路途遥远,再说去往京师需要办理的通关文牒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话又说回来,此去京师,茫茫一片平原,还不如这里安全,于是韩贞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本督可以答应你,不过你要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都督请放心,此战不战,定叫番兵不敢妄动。”杨清儿胸有成竹的说道。
“好,什么时候调兵。”
“都督请先回去让大家好好休息,明日卯时三刻我来你营中。”
“好,那本督先行告辞了。”说完,韩贞带着随从就离开了往回走,路上随从问韩贞:“都督怎么要轻信这一个黄口小儿不成。”
“休要胡言。”韩贞打断随从的话说道:“大明军中人才辈出,就像六年前一样人家三千步兵能赢番兵铁骑万余,我等只需要坐等即可。”
看着韩贞走了,杨清儿这才有点压力,立马叫人来吩咐马上到各家各户通知明天都带上大明的旗帜到城楼上站着就行。
溃败下来的吐鲁番骑兵回到军营,看着三百人的队伍最多才五十人回来,逐檀阿力非常的生气,大声问活着回来的唯一一个百夫长:“你带的兵呢?”
“阿力汗,末将带领人马追至苦峪驿的时候,遭遇明军。”
“苦峪驿什么时候筑有明军驻守?”
“阿力汗,你有所不知,前几年还是非常大一片木头房子里面,没有城墙,现在城高。”
“那苦峪驿里有多少人驻守?”
“汗,只有五十个驿卒啊。”
“废物。”逐檀阿力说完提起刀,一刀了结了一个让大营士气受挫的百夫长,然后召集将领,集结大军兵发苦峪。
杨清儿一大早便来到了东门外的韩贞营帐中,天还没怎么亮,韩贞也是彻夜没睡好,生怕敌军来袭,见杨清儿来了,韩贞立马让人集合,整个千把人列队完毕用了两刻钟,杨清儿虽然对这速度不满意,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将就一下,杨清儿对韩贞说道:“还请都督移步城中,同我共同指挥。”
“大人英勇神武,本督所部,全凭大人指挥。”
“都督,请将所有的部众撤入城内,所有兵将上城,天一亮,番兵就来了。”
“好。”
韩贞部所有人跟着杨清儿进了苦峪城,杨清儿带着韩贞来到曾经的苦峪驿遗址,也是王母避难时的临时居所,杨清儿说道:“都督远道而来,我已差人把这里打扫过了,腾出来胖让都督有个落脚和办公的场所,还请都督不要嫌弃。”
“大人有心了,本督感激不尽。”
“好,那都督请随我去西门。”
“大人请带路。”
此时,天已经鱼肚白了,杨清儿和韩贞带着士兵完成了整个小城的布防,然后来了西城门,这是西来的必经之路,天越来越白,韩贞看到了远远的地方有一大群人,看衣着打扮应该是番兵,韩贞看到吐鲁番骑兵非常的激动:“番兵。”
杨清儿听到了韩贞的话,顺眼看去,远远的地方确实有一群人在集结,但是由于距离尚远,无法判断来人是谁,有多少人,只是估计是吐鲁番骑兵,而且好像在等什么,杨清儿小声的说道:“都督莫慌,凡事有我。”
韩贞也观察到了那一群人在等什么,一动不动的,韩贞好奇的问杨清儿:“番兵好像在等什么?”
“在等天亮。”
“天亮?”韩贞带着疑问的语气问道。
“不错,番兵有个习惯,很少夜间突击作战,一般惯例,天一大亮,他们会以雷不及迅耳之势冲过来。”
“为何?”
“因为番兵喜欢速战速决,如果我说的不错,一刻钟,他们就要冲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