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39200000001

第1章 序 改造课堂待有方

一直关心课堂,但更关心课堂中的教师。尽管教师在课堂中越发努力,但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见提高,学习兴趣却与日俱减,这样的事实的确让人痛心不已。走出教室,公开课在不断地造就“名师”,说课、听课、评课成为评价教师的基本条件,课堂观察与课堂分析是教研活动的主流。可这些活动似乎并没有改变日常课堂的沉闷与低效。看来要改变课堂的现状,不仅需要一线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努力,更需要一线教师和关注课堂的人,对课堂教学本身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对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有更为明晰的把握。

莫把课堂只当课堂。有一位语文教师,个人的文学素养极高,从古典小说到流行的网络文学,他都很有研究,他的课堂也颇能给人清新的感觉,但学生的语文成绩就是不见提高。校长找他谈话时,他义正词严地说:除了考试成绩不行,你说我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校长无言以对。在我听完这位教师的课后,很快就明白了个中原因:这位教师把课堂当作自己研究成果与才华的秀场,课堂中多的是自己对文学的理解,而少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很多学生走出课堂时对这位教师都佩服不已,但对自己学到了什么却闭口不谈。还有一种情况也极为普遍,就是教师认为自己每个知识点都教了,当时学生也学会了,但就是考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在于教师只关注每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对于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与逻辑却视若不见。这就好比使学生拥有了一堆砖,学生却不得不忍受无屋可居的痛苦。是故,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它是为教育目标的达成而存在的。所以课堂的有效性是判定课堂品质的第一要素,学生不仅要学得好,还要考得好。

莫把课堂只当教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曾是我们上高中时贴在黑板上的励志语。过了这么多年,我还是挺感激这句话的,不管有多苦,至少让自己走到了今天,算不上成功,但也不算失败。可是,当我为自己庆幸之时,却不得不为我的同学们叫声委屈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体会到幸福,在学习结果上更是碰壁不断,而且最终以痛恨知识和痛恨学习的心态离开了学校。难道课堂中就只有教学与学习吗?难道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完全忽视学生除求知欲之外的其他需求吗?如果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忽略学生作为人的存在,那么学生也有理由不把教师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这样的课堂还能够有效地传承知识吗?你可以把学生强制性地留在课堂中,但除了激发他的兴趣,你无法让他主动地听课。当然,学生有了兴趣,也并不一定就能够取得成功。但要取得好成绩,就一定得让他对教师的课有兴趣。

莫让课堂止于安静。曾经听过一位校长对新教师训话:不管你用什么教学方法、什么组织形式,至少要管得住学生,如果连学生都管不住,那就不要谈教学有效与否了。新教师辩解道:我只是想让课堂变得活泼一点,不想让学生在死气沉沉中学习。校长听了辩解后更生气:这么乱糟糟的课堂还学什么呀!在旁观者看来,课堂肯定是越安静越好,可是对课堂参与者来说,安静可能是对学习激情最大的抑制。课堂的动与静本身,并不是评价课堂的标准,而是要看它们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对课堂动与静的调控,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进行智慧的设计,而不能仅依靠其个人权威。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要让他们根据教学过程的进展动静有序,这对教师管理能力的要求就高了,而这可能并不是教师们的强项,教师虽掌握了不少学科知识,但对管理知识了解得并不多。

以学生为师。都是教师在教学生,哪有学生教教师的呢?的确,教师天天都在教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可是,学生又何尝不在教教师呢?是学生让教师明白了该如何应付调皮的学生,该如何纠正学生的错误,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教会了学生学科知识,学生则教会了教师学科教学。学生以教师为师,就会主动而全面地了解教师,就会关心教师的言行举止,就会四处打听与教师有关的小道消息,就会把教师的喜怒哀乐放在心里。可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多少,除了他们的学科成绩与学习状态?因此,只有我们以学生为师,我们才会主动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走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才可能走到他们的心灵中去。在学生的心灵中教书,既愉快又富有成就感。

以同事的课堂为友。要以同事的课堂为友,而不是以同事为友。这样的观点是不是不以人为本呢?以同事为友,并不一定会以同事的课堂为友。相熟的同事在一起,有几个人会探讨课堂教学呢?更不要说相互评点课堂中的优点与缺点了,更多的时候是相互掩盖课堂中的不足。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位数学教师,他认为,要让别人不挑自己课堂教学的毛病,前提是自己不挑别人的毛病,而且还要主动讲别人的好话。如此一来,他在学校的确过着无人挑毛病的生活,但他的专业水平似乎始终不见长进。其实,以同事的课堂为友,有两大好处:一是教师会尊重同事的劳动成果,更乐意向同事的课堂学习,这在心理上比向同事学习更容易让人接受;二是教师不是把听课、评课当作一项任务,而是希望通过课堂交流能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走近课堂。既不远离课堂,也不走进课堂,才发现课堂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需要成绩,但却不能从学生身上抢成绩;我们需要趣味,但却不能偏离学科来讨好学生;我们需要有序,但却不能用权力和体力去管制学生。当我们不再用要什么就取什么,看不惯什么就改什么的心态来行事,而是尊重学生,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尊重同事,尤其是同事的课堂时,才可能在有序的课堂中获得乐趣,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成绩。希望这本书能够让大家的课堂变得更有趣一点、更有效一点。

同类推荐
  • 2014至2015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点探析(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4至2015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点探析(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角度解析上海市人才与就业问题,系统概述了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具体包括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发育状况、劳动关系调整与发展状况,薪酬制度的变迁及其特征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长期纯净的根本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出版业要稳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要靠制度。本书以转型期中国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业转型,对三十余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提出了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殛现实意义。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1979年,哈佛学者傅高义教授在日本社会经济腾飞的前一刻,发表了惊世之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定义了之后十年“向日本学习的风向”。2016年在中国的新版亮相,傅高义特别撰写新序,再度肯定日本,认为日本即使经过了“失落的二十年”,属于《日本第一》时代的优良特质依旧存在,对于发展中国家甚至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型的经济体,仍能给予重要的启迪。深入研究日本的现代组织、经济团体、企业文化和官僚制度等社会结构和管理案例之后,傅高义认为日本的成功,并非来自传统的国民性、古已有之的美德,而是来自日本独特的组织能力、措施和精心计划,从日本社会模式的成功中亦可窥一二:日本的教育水准高且普及度好;社会治安好,犯罪率较低;有一套培养精英官僚、抑制腐败的有效体系;强调认同感却不缺乏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提供合理保障又不致养懒汉的福利体系,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有关“日本第一”这个说法的热议时,傅高义强调:“我说‘日本第一’不是指日本经济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而是要告诉美国人,日本是如何发展的。”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沈丁立译新版序。
  •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回答了儿童学习障碍的常见表现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并且回答了教师和家长在有关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解决策略。本书内容全面而丰富,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是一本很实用的了解和帮助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书籍。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语文知识小丛书)

    《语文知识小丛书: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以中学课本经典文章为实例,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酎亍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特别有助于学生提高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热门推荐
  • 北境庶民

    北境庶民

    大昊日趋强盛,歌舞升平。夜雨潇潇,繁华落幕,达官显贵在屏风后笑意盎然。北境蛮夷奴月氏,民风彪悍,赤脚的不怕穿鞋的,一路打草虐野,侵入大昊边境,原以为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较量,大昊国大名鼎鼎的旷临军竟败下阵来。一时间外强中干,满目苍痍的大昊国暴露无遗,北有陈国勾结,东有大昌虎视眈眈。皇太子为振民心,亲率大军出征。外患不解,内忧不断,五皇子布英豪令,广纳天下俊才,剑指东宫。
  • 我师父是鲁班书

    我师父是鲁班书

    鲁班书,又叫缺一门,史上最神秘最要命的古书之一。爷爷临死前,让我拜鲁班书为师……
  • 万婴之母林巧稚

    万婴之母林巧稚

    本书介绍了医学家林巧稚的生平,内容包括:一百一十分的许诺、第一位中国女妇产科主任、打开”协和“窗户看祖国、夫人的电话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血脉帝皇

    血脉帝皇

    在蛮荒大陆上百族争鸣,修炼方式各不相同,圣兽城是一个修练血脉为尊的世界,看一个身世迷离血脉被废侥幸没死,得不无上强者传承,熔炼血脉,融合帝魂,报仇,查出身世之迷去,征战四方,成就帝位。
  • 召唤师联盟

    召唤师联盟

    当澳尔莱恩重新醒来的时候,已是1900年后,曼墟大陆的一切,变得是那么的陌生。熟悉的世界格局已不在,只有一块沦陷了的大陆。这里异兽横行,又机缘无数。有数之不尽的低阶异兽肆虐,更有顶尖段位的强者称王。苏醒后,励志成为优秀科学家的附魔师,澳尔莱恩,便利用天赋,研发各种黑科技武器,又召唤出了一群对任何对手都能无所畏惧,并且喜欢各种挑战的召唤师,开启了虚空征战之旅。他们喜欢叫自己为——玩家。
  • 风俗源流的故事

    风俗源流的故事

    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神级帝二代

    神级帝二代

    天庭第一太子爷,史上最强帝二代!三界最牛大玩家,四海八荒我最狂!就是这么牛逼!颤抖吧,凡人!
  • 了不起的摩尔纳

    了不起的摩尔纳

    本书是法国最流行的小说之一,但在英语文学中却始终不入主流:近百年来,这本诡异严肃、哀婉至极的小说虽然大受推崇,却没有多少读者。亨利·米勒对小说主人公敬重有加。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也借用了它的书名(还有评论家认为,《盖茨比》中的叙述者尼克·卡洛威和他那位相思成疾的朋友,正是以《约定》的主要人物为模板)。2013年是《约定》的百年华诞。尽管不乏名家推崇,但这本著作的地位却岌岌可危。小说平实的字里行间散发着哀婉凄越,令许多人为之心醉;用一位评论家的话来说,“宛如那荒原上的雾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