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0600000103

第103章 重要的一步

秦惠文王作为秦国一统路上重要的一步,他为秦国做出的贡献都是结结实实的,比如除掉商鞅加强君权(除掉商鞅后没查到商鞅谋反的证据又顺带除掉了陷害商鞅的一批权贵),比如蚕食魏国打通东出的路,比如吞并蜀国加强国力,比如降服楚国威慑诸侯。

当然,除了这些外,秦惠文王还做了一件对秦国将来一统天下极其有利的事---讨伐义渠。

义渠国,匈奴的一个分支,也可以称它为西戎,大概位置在现在的陕北、宁夏、甘肃一带。如果大家对中国地图有一定了解的话,就应该知道这个地方也就是秦国的北部以及西北部一带。

拜某些电视剧所赐,很多人对义渠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义渠君与秦惠文王的小老婆宣太后(秦昭襄王没继位还不能称太后)的恋情上。

当然,电视剧有他独到的诉说手法,通过它的诉说手法,确实也给很多没有细看过历史的人描绘了一个当时的时局。比如在电视剧中描述义渠作为秦国的大后方,秦国采用怀柔政策以达到腐化、堕落的目的,然后又发兵攻打它,再然后吞并同化它,以解决秦国东出函谷关后的一个后顾之忧。

总之,电视剧描述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谋取义渠,功劳最大的还是秦惠文王。

在当时,义渠凭借着其骑兵特有的机动性经常对秦国的西北部边境进行劫掠,甚至还曾经一度侵入到秦国的洛河流域。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对手,秦国绝不是等到了宣太后当权时才对它有所行动的。

当秦惠文王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蚕食魏国的时候,公孙衍就曾提醒过义渠的危害,所以在公孙衍的建议下,秦惠文王早就开始了对义渠采取行动。

而要说起秦惠文王的这个行动,那是比较狠的。

你义渠不是游牧民族,那好,我把义渠与秦国交界一带的草原给烧了,看你还来不来这里。

义渠人的主业是放牛放羊,杀人和抢劫只是在放牛业余时的副业,所以当秦惠文王一把火烧慌后,义渠人再也不敢靠近秦国边境了。毕竟杀人抢劫是有一定风险的,而冒着这个风险去饿死自己的牛和羊,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是干不出来的。

于是,义渠人再也不敢靠近秦国边界了,而当义渠人不敢来犯的时候,也就到了秦惠文王反击的时候。

秦惠文王七年(公元前331年),由于杀人抢劫的活没得干了,义渠人便开始杀自己的人、抢自己的人。而趁着义渠的内乱,秦惠文王果断出兵,三下五除二就帮义渠人平定了内乱。

自己内乱再加上秦国出兵,义渠瞬间被削弱,而这就是秦惠文王的目的。于是在秦惠文王十一年,秦国分裂义渠的领土,开始在这里设郡置县。

随着秦国加大对义渠的控制,义渠也开始对秦国称臣,当然,这也不是秦惠文王的最终目的。

秦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15年),秦国进一步谋取义渠,并顺利夺取了二十五座城。自此,义渠完全失去了与秦国正面对抗的资本,于是秦国开始在西北地区设立牧场,并以此源源不断为秦国输入优良战马用于征战中原。

所以说,义渠其实是秦惠文王收拾的,宣太后最多也就是个做了收拾收拾尾声的工作。

秦惠文王出色的完成了自己在秦国统一路上的使命,他的儿子秦武王虽然比他差点,但工作做的也还是不错的。

而要问秦武王为秦国统一做了什么贡献,那毫无疑问就是宜阳之战。

“武”是秦武王死后的谥号,也就是说,这是根据他生前的所作所为而给的一个评价性的字。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秦武王生前是一个极为锋锐,而且好武重战的人。

自继位之初,秦武王便有问鼎中原之志,而且,他还早就瞄准了韩国,说得再具体一点,也就是韩国的宜阳和三川。

宜阳作为韩国的军事重镇,是阻挡在秦国东出路上的一个重要堡垒,秦国出了函谷关若想再继续东进,宜阳就是必经之路。

正是这样的地理位置,秦武王才视宜阳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为了拔掉这根刺,秦武王找到了左相甘茂。

甘茂者,楚国下蔡人也,曾学百家学说,在张仪和秦惠文王的弟弟樗里子的引荐下入秦出仕。在张仪遭受排挤后,甘茂深得秦武王信任。

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趁着秦国最高权力交接之际,被秦惠文王派往蜀国担任国相的陈庄谋反。随即秦武王便派甘茂前往平叛,而甘茂也不负重任成功平定蜀地,回到咸阳,于是秦武王便任命甘茂为秦国左相,开始让他在秦国政坛大展身手。

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攻韩之心愈发强烈的秦武王找到了甘茂:“寡人有个心愿就是想乘着垂帷挂幔的车子,通过韩国的三川之地,去看一看周室王都洛阳,如果能实现啊,就算死也心满意足啊。”

说的那么夸张,想去三川之地还不简单,乔装打扮一番,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到时候看你还想死不想死。

当然,甘茂不能这么回答他的大王,并且,秦武王所说的想去三川看看的意思也绝不是字面的意思,这个甘茂能懂。

所以,他立即回了秦武王的话:“请求大王派我出使魏国,约他们共同攻打韩国。”

还是你懂事,随即,秦武王便派自己的信任向寿作为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

来到魏国,甘茂并没有急着去见魏襄王,因为他知道,这个不是很重要。魏国早就被秦国打怕了,而秦国想打韩国,也用不着魏国帮忙。之所以出使魏国,最多也就是跟他打个招呼,让他不要瞎起哄,更重要的是,帮忙盯着赵国一点,不要让他给我抄了后路。

魏国不重要,甘茂知道,攻韩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秦国内部。所以来到魏国后,甘茂立马就把向寿赶回秦国去了。

当然,也不是硬赶,而是有任务的,甘茂给向寿的任务就是给秦武王带去一句话。

“魏国已经同意我们的约定了,请大王暂时不要发兵攻打韩国。”

完了甘茂还对向寿私下说了一句话:“事成,尽以为子功(事成之后,一切功劳全归你)。”

根本就没有跟魏襄王谈话,就敢忽悠秦武王,甘茂不可谓不胆大,而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有他的理由的。

向寿回到了秦国,把甘茂要他带的话原本带给了秦武王,这让秦武王就有点纳闷了,也搞不懂甘茂在干嘛。于是,他就准备跟甘茂见个面,当面把话说清楚。

但是,此时甘茂在魏国,秦武王难道跑到魏国去不成?其实,不用。

就在向寿刚动身从魏国赶回秦国的时候,甘茂后脚随着他也回到了秦国。只是,并没有走进咸阳城,而是来到了咸阳城外的息壤,于是,秦武王在这里跟甘茂见了一面。

有什么话在咸阳不能说,非要到息壤来,这就是甘茂在秦武王说完想要去三川后请命出使魏国的原因。

出使魏国只不过是个借口,甘茂真正要做的是跟秦武王说话,并且,还是那种不想让人知道的话,所以才使出了这招。

一见面,秦武王就迫不及待的问甘茂:“为什么暂时不要发兵攻打韩国?”

秦武王所问,正是甘茂想答的:“宜阳是韩国的大县,韩国上党和南阳两个郡的财富都聚积在这里,与其说它是县,倒不如说他是郡,所以,韩国在此地必定是重兵把守。现在我们秦国穿越重重险阻,跋涉千里去攻击它,必然困难重重。”

就这?

这话不能在咸阳说?

有困难?

有困难就不打了?

你甘茂什么意思?

秦武王怒火难忍,但这却在甘茂的意料之中。甘茂所说确是事实,但这并不是甘茂想说的。所以,甘茂继续说道:“当初,魏文侯以乐羊为将,讨伐中山,历时三年。战后乐羊回到魏国,自称自己有功,魏文侯随即拿出一箱参他的奏本,乐羊当即下跪,说这全是君上的功劳。现如今,我甘茂只是一个客居秦国的他乡之人,右相樗里子(秦武王他叔)生母乃韩国人,必定亲韩。假如大王派我攻韩遇到困难,到时候国内必定议论纷纷,一旦大王听信,那我岂不是有口难辨了!”

原来如此,秦武王当即表示自己在甘茂攻韩期间不会听信他人怀疑甘茂,但是甘茂并不敢轻易相信秦武王,于是,他又讲了个故事。

“当初,曾子在费地有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于是就有人跑去告诉曾子的母亲,但是曾子母亲坚信自己的儿子不会杀人,所以不为所动照旧织布。不过多久,又有第二个人来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了人,这时曾子的母亲依然不为所动。直到第三个人来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了人时,曾子的母亲便再难保持镇定,立马惊恐万分的丢掉了手中的梭子,翻墙而逃。请问大王,像曾子这样的贤人,他的母亲都不能相信他,我不如曾子贤明,如若被人三番五次议论,那大王还能坚持相信我吗?”

甘茂所忧,既不是宜阳坚固的防守,也不是千里的长途跋涉,更不是赵国的后顾之患,而在于秦国的朝堂。只有解决了这个担忧,甘茂才能义无反顾的走上攻韩之路,而要解决这个担忧,秦武王是唯一的人,所以,甘茂才有了前面的戏。

面对心有所虑的甘茂,秦武王郑重跟他盟誓,随即,甘茂领兵才走上了攻韩之路。

正如甘茂所料,宜阳之战异常艰苦,秦军围困五个月之久依旧不能攻下。而就在这时,甘茂出发前最担心的事也发生了,樗里子协同秦国的另一个亲韩派公孙郝果然不停的在秦武王面前议论甘茂攻韩的过失。

五个月下来,宜阳城的土都没刨一堆出来,有的只有伤亡的数字和无尽的消耗,再这样下去,秦国必将负担不起。希望大王赶紧撤兵,顺便治甘茂个作战不力的罪名。

看着手里不断增加的运往宜阳的物资清单,以及从宜阳传回的伤亡报告,再加上樗里子和公孙郝的轮番游说,秦武王渐有了撤兵之心。

当然,秦武王也是蛮够意思的,并没有对甘茂直接下达撤军的命令,而是先召回来见了个面、谈了个话。

既然能谈,那事情也就好商量,但甘茂并不准备商量。所以,他给秦武王的话只有一句:“息壤在彼(息壤的誓言就摆在那里)。”

有时候一句话就足够。

不说了,啥也不说了,没毛病,我无条件支持你。

随即秦武王对甘茂是又加兵又加粮。

内部的危机解决了,甘茂依旧要面对外部的敌人。话说这宜阳确实足够坚挺的,加兵加粮后的秦军依旧不能攻克,而在眼看攻城无望的情况下,甘茂自己也有点坚持不下去了。

这时,一个人对他说了一番话:“在国内,樗里子和公孙郝排挤你,在国外,韩相公仲倗又结怨你。如果你不能在此战立功,请问你还有什么退路?所以你只能继续攻打宜阳,只有攻下了宜阳,你才能建功立业,只有建功立业了,樗里子和公孙郝才没有攻击你的把柄,这才是你唯一的出路。”

确实,甘茂已没有任何退路。一番话后,甘茂只得再次打起了精神。然而,困难的打击并没有因此停止。

就在这时,楚国也插了一脚进来。

作为秦国的盟友,楚国应该是站在秦国这一边的,但是看着秦国攻打宜阳,楚国似乎有所担忧,于是便果断一脚踹开了秦国拉起韩国的手。

听说楚国贸然插了进来,秦武王勃然大怒,但是宜阳战况吃紧,他又不能空出手来打楚国,好生不憋屈。

就在这时,一个人叫冯章的人给他出了一个主意:“不如把汉中割让给楚国,拿了秦国的汉中,楚国一高兴,必然也就不再帮韩国,到时候韩国一孤立,左相攻下宜阳的可能性也就加大了。”

用汉中换宜阳,这可不是什么好买卖。宜阳地理位置虽好,但地处四战之地,又远离秦国大本土,秦国喜欢,其他诸侯也都喜欢啊。秦国就算能攻下宜阳,守不守得住也是个问题,而即便守得住,这代价必然也是重大的。而汉中就不一样了,面积广大,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重要的是在秦国的怀抱之内,别人想插个手,那基本是没有可能的。所以,用一个紧握在秦国手中为秦国产粮的地去换一个秦国很难控制又消耗极大的地,冯章提的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看着一脸不悦的秦武王,冯章当然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继续说道:“大王就派我去干这事吧,先把楚国忽悠住,让他不要乱动,等到左相攻下宜阳楚国来索要汉中的时候,我就跑路,然后大王就告诉他们你根本就没有答应过这个,是我乱说的。”

耶,不错,这样就有点意思了,秦武王频频点头。

秦武王帮甘茂解决了来自楚国的威胁,但甘茂内心的焦虑并没有减少,宜阳久攻不下,虽然一时化解了来自各方的攻击,但长此以往,到时候必然身首异处。就在这时,甘茂使出了他的杀手锏:分钱。

甘茂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拿了出来,用来做冲锋攻城的奖金。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这东西,连鬼都认,秦国的士兵更认。于是在甘茂的重赏之下,秦国士兵闻鼓而进,就像吃了药一样,很快就攻下了宜阳(早知道钱这么好用,也不用打五个月啊)。

宜阳在手,周室洛阳也就唾手可得,但秦武王并没有继续进兵。

他喜欢洛阳,并不是洛阳的地,而是洛阳里的一样东西---九鼎。

九鼎代表着天下九州,拥有九鼎也就代表着拥有天下九州的统治权,这才是秦武王想要的东西。

当秦武王走进洛阳王宫大殿的时候,迎接他的是周太庙的礼官,而摆在他们之间的就是天下九鼎。面对气焰嚣张的秦武王,太庙礼官虽有不悦,但又无可奈何。而秦武王也是个直接的人,他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要把这九鼎搬回咸阳。

既然你想搬,那就搬呗。

随即,秦武王让他的大力士孟说徒手搬鼎。

关于这九鼎,每一个具体有多重,这个我们不知道。但是作为天下的象征,我想这鼎的体积应该是不会太小的,不然一点都不霸气。所以,不说每个一两丈吧,至少也得个一两米吧。就按一米高来算,那么厚实的一个鼎,以及金属的密度,这重量怎么说也要在千斤以上吧。

关于举重的记录,我查了一下资料,一百零五千克级别的运动员,最高纪录是两百六十三千克,换算成我们的斤,就是六百斤不到。这是在现代化科学饮食,科学训练下的最高成绩,我想,古人能打破这个成绩的,除了吹牛,要么就瞎编。

所以,孟说很正常的没有举起这鼎,而看着败下阵来的孟说,秦武王心有不甘。自己作为一个孔武有力的威猛英俊男子,于是,他也决定试一试。

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

史书用了两个字记载此时举鼎的秦武王:绝膑。

我们可以理解为爆血而死。

这事告诉我们,在剧烈运动之前,热身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啊,还有,定期去医院做检查也很重要。

秦武王死了,死的时候还很年轻,才二十三岁,儿子都来没来得及生,这一年是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

秦武王的生命很短暂,但是,他作为秦国国君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攻下宜阳,函谷关东面便是一条平坦大道。

而随着秦武王的死,秦国将迎来一个让山东六国更加胆寒的君主。

同类推荐
  • 烟雨红颜

    烟雨红颜

    本书主要是从女性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上100位女性的爱情、命运的大致勾勒和简单评介。书中的人物大多为人耳熟能详,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100位女性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对历史走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字晓畅,幽默活泼;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人的命运和爱情,给人以启迪,视角独特。
  • 步踏乱世

    步踏乱世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历史系学生,温文尔雅的暖男,意外之下穿越到了异界,面对森严的等级制度,本来想要安稳度日平凡一生的他却被一步步的逼迫着往下走,直到最后终于站到了最高处。
  • 红楼一锅煮

    红楼一锅煮

    高飞穿了,发现自己穿越到红楼梦里面,自己还成了林黛玉的哥哥。然后他发现这个世界已经变的自己不认识了。
  • 超强帝国系统

    超强帝国系统

    普普通通的大学生赵呈,得到了“超强帝国系统!”系统的功能恐怖如斯,可以令赵呈穿越电影小说世界以及真实世界,并且系统还有一个商城,商城更是应有尽有,就连士兵和将领都可以购买。赵呈得到系统之后,先是穿越到倚天屠龙记,以秦皇子孙为名,攻伐宣政院辖地(吐蕃),再一步步攻入中原,推翻元朝,建立庞大而伟大的大秦帝国。帝国建立之后,大秦铁骑北上蒙古,剿杀蒙元余孽,南下征讨越陈朝(越南)、暹罗(泰国)、西征印度,东征高丽、东瀛,远征欧洲,击败欧洲诸国。赵呈:朕要将大秦黑龙旗插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另一个世界!欢迎加入超强帝国系统书友群,群聊号码:1018957773
  •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墨西哥湾的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会在北美引起飓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那么一个军史爱好者却离奇般的出生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那又会引起什么效应呢?强大的大英帝国海军舰队在他面前灰飞烟灭,凶残的哥萨克骑兵在他面前瑟瑟发抖......本书纯属虚构,请误与真实历史对照!)(恳请每位看书的朋友都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新书《中华第四帝国》已上传,望书友们多多支持!
热门推荐
  • 不朽者才不是宅法师

    不朽者才不是宅法师

    我,不朽者,是大陆魔法知识体系的奠基者之一,是在流浪诗人口中咏唱的传说,是众多历史真相的见证者……然而我一出门,碰到精灵美女被坑走法杖,遇到萝莉被火球砸脸,好不容易遇到个和善的老朋友,结果亡灵天灾爆发了。强烈呼吁,关爱单身老法师,助其脱非入欧。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经过几个季节的培训,我渐渐觉得,这些成人虽然急需说话的训练,但他们更迫切需要在日常事务及人际交往方面得到更好的训练。我自己也深切需要这种训练。应付人恐怕是你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了,如果你是一位商人,更是如此。是的,即使你是一位会计师、家庭主妇、建筑师或工程师,也是如此。数年前在卡耐基基金会资助下所做的调查研究表明——这一结果后来又由卡耐基技术研究院另外的一项研究所证实——在技术方面的工程中,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约有85%是由于人类工程——即人格和领导他人的能力。
  • 剑道王子

    剑道王子

    PS:新书《我可能并不是主角》已发布。在剑道作为一种体育竞技盛行的时代,李七夜,意外获得秦朝第一剑客盖聂的断剑——渊虹,并且还唤醒了断剑中盖聂的残魂。从此,李七夜便踏上了他自己的剑道之路。小学赛、中学赛、全国大赛、世界大赛……有热血激情,有搞笑奇葩,也有青春柔情……各类比赛成就了李七夜非凡的“剑道王子”称号。
  • 人间果园

    人间果园

    踏踏实实做一件事,拥有一座果园,以及与此相关的温馨生活。
  • 故乡:现代化进程中的村落命运

    故乡:现代化进程中的村落命运

    故乡是美好的。千百年来,故乡对外在的游子而言,无不成为他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之处。对我而言,故乡更是我的生命之根和情感之源,尽管出外求学多年,对故地的牵挂和想念却是一点也没有减少,无论再忙,每年的假期我都尽量要回家呆上一段时间。令我惊异的是,近年来,我发现自己回家的渴望竟不像以前那样强烈,故乡对我而言,仿佛无形中多了一层隔膜,至于这种隔膜到底来自何方,在我眼前竟然朦胧一片。我得承认,年少时代对故乡那份浪漫的想象,固然是我心态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她近十年来的变化确实令人触目惊心。
  • 我的幸福,或许你从未懂过

    我的幸福,或许你从未懂过

    一段故事,一份情怀,那是对过往的不舍,那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
  • 意中人是你

    意中人是你

    青春期的我,情窦初开不敢跟你说。我的意中人,他是这世上最美好的男子,他会踏着七彩祥云来接我。此生无悔爱上你,来世只望不分离。
  • 云画扇·红泪未央

    云画扇·红泪未央

    她,原该是大兴国尊贵荣宠的七公主,一出生竟成了天降灾星!她,原本应该是他连宸祁的皇后,可是姐姐却代替她穿上了嫁衣!命运虽不可抗,当有机会逆转时,却因一个无心的掩饰将她引上了不归路。她笑着流泪,笑着看他含笑饮鸠,才知道,原来恨并不是爱的背面,而是延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黑塞文集)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黑塞文集)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从作者15部诗集中甄选了275首精品,分“少年篇”、“青年篇”、“中年篇”、“老年篇”和“晚年篇”五个部分集一册出版。黑塞的文学生涯以诗歌创作为始,又以诗歌终结;他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收集了他从15岁开始的诗歌创作,而最后一首诗《残枝嘎响》,完成于他去世的前一天。在黑塞诗作生涯的近70年间,他共作诗约1400首,其中800多首由他亲自编辑成15本诗歌选集。黑塞的诗深受德国人民的喜爱,他的诗纯真缠绵,篇篇都是真情流露,不仅语言细腻委婉、简洁朴实,风格也尤为清新、自然流畅。
  • 毛姆精选

    毛姆精选

    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天才小说家”毛姆精选小说合集,收录了2本《月亮与六便士》、《刀锋》。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该怎样度过这一生?你不管不顾,每一天都满腔热血地奋斗;却深陷人间欲望,陪伴着你的或许是片刻安宁,或许是莫大的虚无。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只是胆怯地抬头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可你我身边一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能够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能够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他们特立独行,从不在意这个世界怎么看。“我要走遍世上的每一条路,度过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哀愁、无尽的喜悦,只求放手一搏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