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7500000021

第21章 商汤和伊尹,两个圣人?

汤是商朝开国之君,伊尹则是开国之臣,在商朝初成立的时间内,二人携手与共,将商朝推向空前的繁荣时代。

汤和伊尹可谓相辅相生,如果没有伊尹的才华,汤极有可能不是夏桀的对手,或者在复杂的斗争中失败,而如果没有汤,伊尹可能一辈子就当一个出色的厨师,不会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二人携手最大的功绩就是革命,是革掉夏王朝而建立商王朝,这就已经足够名垂青史了,而除此之外,作为一代至圣帝王的汤,以及中国丞相之祖的伊尹,还在历史上留下了更丰富的故事。

从夏朝先后,我们看到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两个。

其一是方国部落的实力过于强大,虽说是名义上的中央集权,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遇到一个能干英明的君主如禹启一般还好,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制衡,但如果君主的声望和实力达不到的时候,诸侯纷争并起,国家就危险力量。

其二使当时的环境还是比较恶劣的,百姓的生活还处在果腹的阶段,而在混乱战事之中,百姓的力量虽然很弱小,但军队的力量也不强,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就成了动乱的根源,况且奴隶社会的结构决定了统治者对下层百姓生命的蔑视,所以当他们自己遇到危难的时候,想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就难上加难了。

而汤一上位,就已经意识到这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他是没办法解决的,虽然通过一系列的征战解决掉了很多对手,但当时国情普遍如此,他还需要获得众多国家的支持,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将这些国家全部消灭掉,只不过凭借实力和威望,他能够被这些国家所尊崇,在他的时代并没有发生战乱,而第二个问题则体现了他治国的艺术。

商汤并没有改变奴隶社会的结构,但是他将尧舜以仁德治国的理念发扬光大,他意识到百姓是社会的稳定基础,除了善待奴隶之外,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农业生产、休养生息上面,战胜夏朝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开创了一个更为清明的政治格局。

而建国之后,他很少用兵,使百姓的生活安定下来,获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传说亳都有一次大旱,汤登台祈雨,并将天灾归结于自身的罪过,这便是罪己诏的由来,不过这话是民间传说,当不得真,但说明汤在民间留下的印象是不错的。

其实何止是不错,商汤被誉为中国历代帝王之典范,这绝不仅仅是民间声望可以达到的成果,相反,商汤在朝廷人事任免、自身行为表率禹治国之道之上,更获得了大臣们的一致拥戴赞扬,也遵从了儒家传统礼仪的传承,才能在由儒家书写的历史之上,留下近乎完美的名声。

而能够体现商汤之德政的记载,我们有几个流传下来的故事可以说明,而且这些故事并不仅仅是民间传言,而是有文献资料记载的历史。

首先说的,还是亳州大旱的祈雨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桑林祈雨。

殷墟出土了很多商朝的卜辞,这些卜辞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用金文或者甲骨文书写的当时的国情民情等,这个是可靠的实在证据,就比对于夏朝的记录和推断要令人信服得多。

卜辞记载当时的祈雨故事,古时候没有先进的科技和预报,对于气候的认知都认为是上天的旨意,而一旦发生天灾,便要去由巫师与上天沟通,巫师被认为是上帝的使者,而当祈雨没有效果的时候,当时的习惯就是将巫师放到太阳底下去曝晒,上帝怜悯巫师,便会降下雨来,商汤则用自己取代了这个巫师,他认为大旱是自己的责任,于是将自己放到太阳底下,剪去头发,绑缚双手,将自己当做牺牲来赎罪,这体现了他对万民的仁德,认为有罪应该归属于自身,而不应该获罪于万民。

这次祈雨被记载了下来,而且在祈雨的时候,汤发出了著名的六问:政不节邪?使人疾邪?宫室荣邪?女谒盛邪?苞苴行邪?谗夫昌邪?,什么意思呢,这是商汤的自我反省,是不是施政不仁,劳民伤财、大兴土木、沉湎酒色、官员腐败、听信谗言,而这六条反省,从此成为对帝王的行为约束的规范,是统治者施政的标准,所以我们说商汤的仁德,是以仁政德政而获得的万民拥护,也为后代的帝王们树立了典范。

这是帝王的规矩,而商汤也制定了臣子的规矩,他是历史上首个为臣子制定法度的人,也就是说以前对于贵族、官员没有任何约束的,除了政治斗争会将臣子拉下马之外,官员都是凌驾于百姓之上和法律之上的人,但是商汤改变了这种做法,他制定了最早的官刑,官员们不遵守法度了,腐败了,成天唱歌跳舞不干事了,都有法度可以遵循,最轻的刑罚是墨刑,也就是刺字。也是从此之后,官刑从此走上历史舞台,一直到今天。

治国与统治,最重要的就是人心,通过诸多德政的施行,商汤俘获了下层的民心,那么对于上层而言,一件小事成就了商汤的地位,而这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是从一场围猎开始的。

自古以来的诸侯与帝王之家都会将围猎当做重要的公务活动,特别是古代,人们都是通过打猎等来获取食物,提升自己的战斗适应能力,所以为了不忘本,这项活动一共持续了数千年。

夏朝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人,比如太康、后羿等,爱好打猎到极为变态的程度,甚至丢掉了自己的政权,当然这是极端现象,也说明围猎在那个时候的普遍性。

一般围猎,会以打到猎物的多少定输赢奖罚,所以为了获得更多的猎物,通常会把猎场用网围起来,然而这一次,汤提出了异议。汤认为四面结网,是对禽兽的不仁慈,是断绝了他们所有的生路,所以汤决定撤掉三面网,只留下一面,然后他认为能够逃走的和被捕捉的都是上天的旨意,而不是人类的残忍,这就是网开三面的故事,后来这个典故被称为网开一面,也是这个意义。

这个举动很不寻常,史无前例,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诸侯国们认识到,汤对于禽兽都能这么仁慈,那么对于诸侯等肯定更加和善,诸侯们纷纷宣誓效忠,这网开三面,放走了禽兽,却网络了人心,可谓神来之笔。

不能说商汤的德政比尧舜做得更好,只是商汤的时候,已经有了当时的诸多证据能够证实历史,通过甲骨文、金文的卜辞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而这些史料的留下侧面反映了汤开始的另一个成就,青铜冶金的发达。

冶金工业在当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用途,其一是军事,战士们使用的刀枪剑戟,当然主要是戈、矛和盾,青铜比石器上升了一个巨大的台阶,其二是农业,农业用的器具,锄头、犁头等,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而其三,就是国家祭祀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礼器和宫廷用具等等,从商汤时代留下的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从鼎、簋、尊等等和很多甚至我们都不认识的东西得到展示,而上面所刻的铭文,全面反映那个时代社会、军事、制度、礼仪等等内容,让今天的我们可以真实的了解,这一切虽然从夏朝就已经开始,却在商朝达到顶峰。

这就是汤,从自身修养、施政理念、朝廷法度、社会生产等等全方面都堪称至圣先帝的一代君王,而他的这些功绩,有些在伊尹的辅助下完成,有些在他死后,伊尹继续按照这条路发扬,他的成功,始终也离不开这个最好的伙伴。

汤是伯乐,他发现了伊尹的才能,从一个庖丁而任命为相尹,这个决定直接影响了商代开国数十年的进程。

伊尹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家庭教师,他在有莘国做厨师,后来被国王认为子女的家庭教师,他离开有莘国之后,依旧以一个奴隶和厨师的身份接触商汤,而他奉劝商汤的治国之法,是通过“以鼎调羹”“调和五味这样的理论来得到认同,从而开创了共同的伟业,从这里看,伊尹可谓是一个伟大的厨师,而今天厨师行业,也依旧奉伊尹为始祖,看来他是真正爱好当厨师的,

现代中医已经开始没落了,但依然有无数的拥护者,国家也在呼唤中医的复兴,而这个中医,现在基本认同的始祖是伊尹。

在远古时代,其实并没有医的概念,能够懂得治病的人,都是巫师之名。这个巫师与现在巫师的概念相同,但其感情含义却截然相反,中医与巫蛊之术同出一源,因巫术太过于神秘而被推翻,但中医保留了下来。那时候对于一切无法解释和解决的事情,都从巫中找答案,而从甲骨文之中所找到的证据,伊尹是当时主持各种祭祀活动的主官,换句话说也就是最大的巫师。

相传黄帝作内经,从而明白了人的身体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神农尝百草,从而明白了草木的药性和效果,而伊尹做汤液,开创了治疗方法的先河,这三者是并称的圣人。

商汤执政,伊尹为相的高峰时期,其实是在克夏的那一段,而商朝建立之后,作为至圣帝王的汤光彩照人,而伊尹则低调的为商朝默默奉献,所以那一段时间关于伊尹的记载不多,除了做一些祭文和主持祭祀典礼之外,似乎光芒都被掩盖,然而当商汤死后,伊尹开始登上人生的巅峰,也奠定了千古第一臣子的历史地位。

仲虺与伊尹,两个追随商汤建国的核心重臣,在商汤死后继续发挥余热,辅佐了一代又一代的君王,其中仲虺服务三代,而伊尹服务五代。

商汤的太子太丁,英明神武,在太子位时征讨击杀了周国的国主季历,使商周二族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仇人,但这个儿子死的早,比汤还要先死,所以并没有继位,但配享太庙,接受祭祀,是追认的商王,商汤死后,由太丁的弟弟外丙即位,由伊尹摄政。

外丙也是短命帝王,在位三年就死了,自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而即位的是他的弟弟仲壬,仲壬的寿命也不长,在位四年就死了,辅政的同样是伊尹,这时候我们基本上看出一个规律,商朝的继位顺序都是先从弟弟开始的,儿子基本是后一顺位。而自商汤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太丁没有即位,后两个在位时间都不长,甚至还没有适应帝王之位就驾崩了,所以对于国家治理基本上也没做出多少贡献,但在外丙在位的时候,商朝却发展到了一个兴盛的时代,而这不得不说是伊尹的功劳。

商汤和伊尹共同制定了商朝的发展路线,而汤死后,伊尹自然不会推翻自己的政策,何况这个政策确实是清明有效的,所以在几任帝王时期,都很好的坚持了商初的路线,坚持祖制慢慢发展,如果外丙还有弟弟继续即位,这种清明说不定还会继续下去。

但历史有时候总会开玩笑的,弟弟即位这么多了,怎么着也该轮到儿子了,何况,这个儿子的父亲曾经那么接近大位,可惜天不假年,死得太早。这个父亲是太丁,而他的儿子是太甲,等外丙死后,太甲也长大成人了,并且,同样是在伊尹等人的全力辅佐下,登上了大位。

这已经是伊尹辅佐的第四代王了,无论怎么看他都应该已经快到退休的年龄了,不过不知道伊尹是责任心强,还是恋栈,或者是这种将帝王掌握在鼓掌之中这样的感觉太过美妙,总之他还是在尹的高位之上,并且正准备全心全意的辅佐太甲,使其成为一代明君。

不过这个过程,却非常的艰难,太甲并不准备像祖父那样信任伊尹,也不像叔叔们那样服从伊尹,他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个想法导致了一场维持数年的宫廷争斗,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争议。

我认为争议其实是不必要的,从思想派的推断而言,伊尹如果要自己登位,大可不必等到太甲的时候,最多算是对事物主导权的争夺而已,何况从殷墟的卜辞上,还有很多歌颂伊尹的记载,绝不是一个在宫廷斗争中的失败者能够享用的,那么这场争斗就只有有一种解释,也就是现在最为广泛流传得解释,这种解释将伊尹的人格推向了顶峰。

太甲即位后,或许是长期被叔叔压抑,一旦登上王位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掌握自己真正的权力,所以在伊尹的辅佐下,前两年隐忍不发,倒是一副听话的样子,到了第三年,他认为自己羽翼成熟,就开始不听伊尹的劝导,我行我素起来。做帝王有魄力是一件好事,关键是这种魄力需要用在正途,而太甲偏偏没有掌握这一点。

对于老臣伊尹,他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重,他甚至忽视了四朝元老的影响力,他不顾伊尹的规劝,开始肆意享乐,发号施令,暴虐百姓,朝政昏乱,而最关键的是,他带头破坏成汤制定的法令与传统,这是伊尹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这些法令,都是他和旧主共同制定的,是国家安定的保障,而是他个人功绩的最好表现,而太甲的破坏,其实可以看得上是对他的全面否认。

太甲太低估伊尹了,老人有时候并不一定就是好人,好人也并不一定是窝囊的人,至少伊尹绝对不是,太甲很快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从此陪伴三年的,将不再是呼风唤雨的权力,也不是花天酒地的奢侈,而只有祖父那孤零零的一抔黄土,一座低矮的茅屋和一位守墓的老人。

伊尹放太甲,没有另立新君而是自己摄政,太甲被放到桐宫,也就是汤的墓地,深刻反省。

争议就来源于这里,有人说伊尹放太甲,但没有另立新君,实际上是自己想当帝王,而后来被太甲逃回处置,权位再次回归商室。

这种理论乍一听确实有道理,但实际上忽略了一点,作为一个在政坛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伊尹,见证了如何以武力获取胜利的伊尹,一位能够凭借自己力量放太甲的伊尹,怎么可能留下后患?而且如果有真有夺权之意,商汤死后那么多的机会,也未必会要等到今天?

何况伊尹死后,商卜辞之中,并无一言以质疑他,太甲在位二十三年,也并没有记录任何伊尹的负面消息,而对于其功绩的赞扬几乎可以比肩商汤,所有的争议都来自于后世,我不知道伊尹在摄政的时候心里是不是曾经动过,但从行为而言,说他夺权篡位,那多属阴谋论的无稽之谈。

而伊尹作为历史第一丞相的认知,也来源于此,将太甲放到桐宫之后,他亲自做著了《伊训》《肆命》《徂后》等几篇训词,给太甲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问题。

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深刻悔过,而这一切都被暗中监察的人报告给伊尹,经过三年的考察,伊尹确认太甲是真心之后,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

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继承成汤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现。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商朝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到了一定的高度,后世考证经过太甲的治理,商朝的人口已经达到数百万,而军队也有十万人以上,这比夏朝已经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

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褒扬太甲。太甲终成有为之君,被其后代尊称为“大宗”。

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中,这样的臣子堪称典范,自伊尹开始成为臣子们竞相希望成就的榜样,然而历史之上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所以后来很多有私心的人,偏偏要立一个伊尹的行为来标榜自己,反而使争议更加明显。当然,这样的人直到今天,也太少,所以很多人质疑他实属正常。

太甲死后,伊尹又成为沃丁的辅政大臣,甲骨文中记载有伊尹则有丁,基本可以认定这是实情,而质疑者所言,太甲夺回权位之后,难道还能容忍这样乱臣吗?继续让他辅佐自己的儿子?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伊尹是胜利者,从历史功绩而言,从在位时间而言,从后世流传得评价而言,甚至从他的寿命而言,不过在沃丁执政的年代,他再也无法延续自己的功德了,伊尹卒,寿年一百岁。

在之前对于古人的寿命来说,对于有影响力的君王臣子名人,随随便便活个一百多岁,切记不可当真,然而伊尹历经五朝,从奴隶入籍,到影响众多帝王和商朝大国,这个一百岁我信了。除开上古圣王之外,堪称圣人的,伊尹算是第一人,比孔子早了大概一千年。

圣人,这算是对伊尹最后的评价。

同类推荐
  • 间者

    间者

    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探花出身的秦络,本该有大好的前途。然而一场战争,国破家亡,不幸被俘。从他踏入草原的那一刻起,他的一生便处于黑暗之中,潜伏敌方,成为间者。苍茫草原上,古老而神秘的游牧民族中,上演一曲曲忠诚与背叛,信任与猜忌……
  • 三国之季汉崛起

    三国之季汉崛起

    穿越到汉末三国成为刘虞之子,不甘于历史上的碌碌无闻,刘和拜名师、召强将、揽能臣,平定天下大乱,威震四海诸夷。继西汉、东汉两大帝国之后,季汉帝国强势崛起,“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知识界的抗争

    知识界的抗争

    本书是《江南时报》社为纪念首个“国家公祭日”而策划的“知识界的抗争”系列主题报道,全书分11个主题:1.国立中央大学西迁;2.张恨水风雨飘摇中创办《南京人报》;3.国立中央大学西迁;4.南博文物西迁;5.林学大师陈嵘冒死入虎穴;6.金陵女子大学西迁;7.留守南京保护校产的建筑师齐兆昌;8.鼓楼幼稚园西迁;9.国立药专创办之初被迫西迁;10.南京盲哑学校师生抗战往事;11.鼓楼医院惟一的中国医生。本选题为主题出版,11个主题围绕抗战时期南京知识界应对日本侵略战争而采取的抗争举措展开,集故事性和历史性于一书,可读性强。
  • 战国野心家

    战国野心家

    穿越到战国初年,身份卑微到连姓都没有,却敢有野心。为了支撑野心,拜墨子为师,混入墨家隐忍数年以篡巨子之位。墨子述而不作,他编纂墨经将墨经改的面目全非。诸侯争霸、大争之世,他却偏偏相信宁有种乎。总之,这是个野心家的故事。
  • 三国红颜系统

    三国红颜系统

    穿越到三国,为苦命的红颜逆天改命!且看范毅如何在三国乱点鸳鸯谱?
热门推荐
  • 点赞大师

    点赞大师

    点赞大师——大赞红兔,是一只外星兔,他没有眼睛鼻子和嘴巴。但是他很有钱,很成功很幸福。
  • 金七娘

    金七娘

    沧海桑田,前世戴着温柔善良的面具活了一世,仍不得安宁。重活一世,商陆只为寻找真实的自己,只为自己而活,无所谓身份。本欲孤独一生,自由自在。终是被俗世羁绊,若是你,便心甘。
  • 树叶过河

    树叶过河

    划船不用桨一生全靠浪~划船不用桨一生全靠浪~划船不用桨一生全靠浪~划船不用桨一生全靠浪~,测试修改简介是否会生效
  • 葵香

    葵香

    我忘不了葵香。虽然现在和梅玉萍好着,和梅玉萍都好了一年多了,但我还是无法把葵香从我记忆中抹去。我和梅玉萍就不欢而散了。和梅玉萍分手的那天晚上,我走到灯光璀璨的大街上,我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穿梭。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原以为回到了条件优越的省城,找到了条件相当的女友,我就快乐幸福了,然而并不。离开葵香后我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像鸟儿找不到天空,我快活不下去。葵香那白色的身影、红扑扑的笑脸,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一次次飞进我心里,时刻扯着我的心,时时勾着我的魂。大街上人来人往,我一个人可怜巴巴地走着,孤独无助地走着。
  • 你为什么不开心?

    你为什么不开心?

    《你为什么不开心?》内容简介:仅仅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是不够的,还要具备一种看得开的能力;既对名利看得开,又对人生充满希望,生活不如意,事业不顺利,并不说明你无能,更不说明你无德,谁也不一定把握得住自己的命运,这取决于许多主客观条件,但生活的态度却是可以由各人选择的。
  • 戴望舒作品集(五)

    戴望舒作品集(五)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精选了著名文学大师创作的作品精华,所选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同时也具有可读性和代表性。可说是向读者展示了一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经典的中国现代文学宝库。
  •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前世里,大将军之女莫良缘的花轿入宫门时,帝宫响起丧钟,皇帝驾崩,身着嫁衣的莫良缘成了太后。十一年后,被莫良缘养大的幼帝,诛杀莫良缘父兄,逼反自幼与莫良缘订有婚约的严冬尽。最后莫良缘顶着妖后的罪名,应了严冬尽的来世之约,抱着严冬尽的尸身葬身火海。一世重来,莫良缘只为应约,只是世事总是难料,宿命总是难消,帝宫,朝堂,天下,逃不了,就只有鼓起勇气应战。一路相伴走过了风雨艰途,莫良缘相信待风雨过后,她与严冬尽就能相伴白首。只是心中有了江山的严冬尽,是否还是前世那个快意恩仇,只爱莫良缘的严冬尽?
  • 跨越时间线

    跨越时间线

    人生只有一次,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也无法重来。拥有穿越时间能力的费君帅,却可以穿梭时空,一次又一次的改变命运。但等待着他的,到底是幸福美好的未来,还是万劫不复的轮回?
  • 魔法农夫

    魔法农夫

    咸荒大陆是一块十分富饶的大陆,在这里,满地都是金矿银矿水晶矿。咸荒大陆是一块十分贫瘠的大陆,在这里,除了皇室和魔法师家族等少数人,谁都有可能被突然到来的饥荒给饿死。好歹也算是个魔法大陆,却连基本的温饱都保证不了,这是什么鬼?然而,SC大学生物学系学痞甘谷雨意外穿越而来,却是改变了这一切。什么?粮食产量这么低下,你们真知道正确的种植方法么?算了,哥来!什么?这么酸涩的水果还只能供给地位尊崇的魔法师,其他人都吃不到?算了,哥种!什么?这些杂草野花就能叫做名贵花卉?算了,哥培育!超高的魔法天赋与万能的生物操作台集于一身,改造大陆,从哥做起!企鹅群:204.52.991
  • 桃李不言夏自成蹊

    桃李不言夏自成蹊

    “李不言,取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夏成蹊,同样取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经年之后,可爱的小女孩变成了冷血的怪物。不善言辞的小男孩长成了阳光少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星空下,两个小孩在月光和星光下对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什么意思啊?”“大概就是,你不用多说话,我就可以顺着路找到你吧”稚嫩的男孩故作高深的说着,眼眸中倒映出绚烂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