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3500000004

第4章

在苍凉的古道旁,在遒劲的古风中,面对顶天立地的熊首山,面对隐匿在草丛中的陶石残片……

苏秉琦一指牛河梁,就在这里挖!

张珺

20世纪80年代,辽宁省朝阳市努鲁儿虎山谷。绵延的山梁上野草披拂,远处一座熊首式的大山静默俯视着这一片土地,这里的地脉深处回荡着亘古的声响,这里的空气中泛着几千年的清香。一位风尘仆仆的老者在这山梁上停下脚步,举目四望,果断地用手一指,“就在这儿挖!”不久,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的遗址掀开其五千年尘封的面纱,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这位老者就是我国考古界的泰斗苏秉琦先生。当我们采访组一行人踏上牛河梁的土地时,立刻感受到了让人肃然的静谧与神圣。虫鸣声声、青山隐隐,谁又能想象,在很久以前,这里曾升起了文明的曙光?

照看牛河梁遗址的小哥儿一边抽着烟,一边与我们聊着牛河梁的故事,带着夸张的表情,也带着骄傲。

于是,我们的思绪便顺着这蜿蜒起伏的山梁蜿蜒起伏地一直飞向远方……

牛河梁一直在苦苦等待一个人

20世纪初,内蒙古卓索图盟的盟长贡桑诺尔布王爷为了开始近代化的实践,办了个崇正学堂。他特意请来一个日本人担任教授。这位日本人实际上也是位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他趁机开始闲逛,西到张家口,东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旅途中,他发现在赤峰红山后洪水冲击的断崖附近有不少陶器、石器,最令他吃惊的要数那用无数石块环绕起来的古墓,经过仔细勘别,他认为这是一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至于这些遗存形成于哪个年代,坟墓中埋藏着什么秘密,他只能天马行空式地猜想。倒是他的名字——鸟居龙藏,昭示了一种不好解释的巧合。因为在若干年后,他发现古墓的区域出土了大批文物,而这些文物正是以“鸟”与“龙”为典型代表的,让人不由想起一个常说的词:冥冥中。

随后,法国人桑志华、德日进两人先后对赤峰地区进行了考察,发现了红山主峰南部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瑞典人安特生的足迹也曾到过红山文化区。之后,红山文化的考古工作终于由中国人自己接手了。

1930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启动了“东北考古计划”,梁启超的二儿子梁思永在赤峰发现了红山文化彩陶。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迅速沦陷,这个考古计划也戛然而止。

20世纪40年代,一位20多岁的青年教师佟柱臣来到辽宁省凌源、建平之间的牛河梁地区,在这片荒芜的山梁上,他的眼睛被一堆看似人工垒砌的碎石所吸引,这堆碎石后来被证明就是积石冢。佟柱臣是辽宁人,后来,他在回忆中谈及:“那个积石冢是经过挖掘才证实是积石冢的,但是在此之前,我已经知道了。”

真正让牛河梁一层层掀开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却是著名考古学家孙守道与郭大顺等人。1979年,辽宁朝阳喀左县境内的东山嘴遗址开始发掘,无头孕妇陶像、石头垒砌的圆形祭坛,无不昭示着这一地区在几千年前的特殊地位。苏秉琦先生闻听后,多年的考古经验使他萌生一种强烈的感觉,朝阳一带很可能蕴藏着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他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千里迢迢来到朝阳。踏访了考古现场后,老先生来到建平与凌源的交界地区,站在杂草丛生的山梁上,看着不远处处逶迤流过的牤牛河,盯视着梁下古道中那印着荒凉与沧桑的车辙,猛抬头,远处山顶上一颗硕大的熊头正凝望着这里,老先生心中一动,顿时心潮起伏,眼中涌满泪水。他用脚在身下的土地一跺,双手划了个半圆,说:“你们就在这里挖,一定会有重大发现!”

听这话,像是个加工后的传说,多少有些神话色彩。其实,古人选择居住或聚会的地址是有规律的,多靠近河流和道路,而且讲究风水,具有考古经验和熟知堪舆学的人一眼就看得出来的。

辽宁的考古工作者大部分是苏老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对老先生的判断他们深信不疑。果然,按苏老划定的范围,不久,他们就在牛河梁地区发现了女神庙和积石冢等成组遗迹群。

所以,人们说,沉睡五千年的牛河梁一直在等待一个人,这个人不是日本人鸟居龙藏,更不是随后而来的法国人、瑞典人,而是她血缘上的后世子孙!

牛河梁终于让有些人闭上了嘴

牛河梁遗迹群漫延在三道山梁上,其间有规律地分布着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

女神头像发现的地方,就是女神庙所在。说到女神的现身,还有段颇为有趣的故事。当年在牛河梁考古现场,有位考古队员内急,便找了块隐蔽地方就地解决了。正准备离开时,脚下一个“头颅”猛地出现,铜铃般的大眼吓得他腿都软了。他仔细瞧瞧,发现是个泥塑的人偶头,歪歪斜斜半埋在泥土里。这位考古队员赶紧喊来了其他人,大家合力将人偶挖了出来,发现只是个头颅,没有身子,眼睛用两块美玉镶嵌。这就是后来震惊全国考古界的牛河梁女神像。

如今的女神庙已经被保护起来,我们只能通过玻璃围栏俯视这座只剩了大概形状的神庙。女神庙不大,总体呈“中”字形。庙内的炭化痕迹犹在,一场大火将女神庙彻底烧毁,墙壁倾颓倒塌,女神不幸埋入历史的尘埃。而遥想当年,这座女神庙是何等威仪!

木柱与泥土支撑起了半地穴式的建筑,神庙四壁用苇禾扎成束满贴在泥墙上再细细抹平,其上涂着一层朱红色的彩绘壁画,勾连几何纹如同连绵的云朵一样环绕女神庙墙壁四周。主室西侧的主祭位上,牛河梁女神像威严而肃穆,两只玉片做的眼睛突出来,似乎散发着凛冽寒光,让人不敢逼视。而主室正中则有相当于真人三倍的泥塑神像。西侧室环绕着很多盘腿正坐的泥偶,大约相当于真人的两倍大小。许多陶祭器、泥塑的动物有规则地排列在女神庙内。

女神庙的不远处,就是积石冢。用石块砌墓是红山先民的传统,而牛河梁积石冢用陶器环绕则昭示着这里主人们身份的尊贵。中心大墓位于山冈顶部中央,墓主人随葬的玉器是周围环绕的其他小墓所不能比拟。在积石冢周围,还分布着很多祭坛。

同时让人震惊的还属于“金字塔”的发现,在距离女神庙大约1公里的地方,有一座人工堆砌起来的小土山,小土山用一层层的石头垒成,像极了埃及的金字塔。据称,在其上发现了彩陶片和冶铜的坩埚片,还有将近1500个坩埚。若是登上小土山,视野将极为开阔,群山只在远处环绕,周围的山冈上则分布着积石冢与祭坛。

苏秉琦曾在其著作中说:“红山文化坛庙冢三种遗迹的发现,代表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它的社会发展阶段已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更有人指出,这里已经不能叫做“文明的曙光”,而应叫做“文明”本身才更能凸显其意义。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的商朝以前的历史,若没有辽西发现的这些遗迹佐证,将全部成为传说。第一段的标题中,我们用了“苦苦等待”四个字。这是因为在牛河梁遗址发现之前,一直有人说,中华文明是从西方来的,是捡拾西方文明的因素吸收演变而成。因为在古巴比伦、埃及、印度先后发现了5000年前后的文字、城郭、金属,而中国有考古佐证的文明却只能上溯到4000年前。这种状况,让牛河梁地下的中国先民如何不急,如何不苦苦等待发掘她的人出现?又怎能不让中国的考古学家,如梁思永、苏秉奇、孙守道、郭大顺等人寝食难安,明知有人在胡说八道,却无法提出强有力的反驳,只能在不断的探索中苦苦地追寻。

在采访中,郭大顺深有感触地说:“妇女小雕像在西班牙、法国南部洞穴里都有出土,乌克兰、日本也出,叫土偶。就中国没有,这让我们从事考古的人心里很难平静。后来,我们也出了,最早在东山嘴,还很典型。接着是牛河梁……”

牛河梁先人没有白白等待,苏秉奇、郭大顺等考古专家也没有白白追寻。终于,一件件佐证从湮没的历史长河中展露出来,我们终于可以无比自豪地宣布,我们的文明也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而且其灿烂程度绝不亚于其他文明!

古国建辽西,国都就是牛河梁

苏秉琦先生曾经提出古文化、古城、古国的概念,古文化是原始文化,古城为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而古国则是高于部落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他认为,牛河梁遗址表明,当时的“社会确已进入了早期城邦式原始国家的阶段。”

牛河梁坛庙冢的结构、出土的玉质礼器、冶炼的坩埚等,都是文明的象征。需要注意的是,牛河梁地区显然只是宗教祭祀用的场所,在其周围并未发现居住遗址。牛河梁遗址堪称目前为止、在红山文化区发现的最先进的、级别最高的宗教祭祀场所,坛庙冢这种相互结合的祭祀形式在全国同期文化遗存中也是独一份。

朝阳师专校长、红山文化研究专家雷广臻认为,牛河梁4万平方米的人工堆筑山台是中国最早的古城之一,而且是同时期规模最大的古城,女神庙后面有很多炭化木柱的遗迹,因此山台上很可能有大型房屋建筑,所以牛河梁这里“当为最重要的古国国都”,为庞大史前部落的活动中心。

学界研究古代社会发展史,有“古国、方国、帝国”之说,也就是从古国到方国再到帝国。当辽河流域进入4000年前的历史时期时,这里就成为独霸一方的方国,与中原的方国——夏王朝相匹敌,用一种绝不低下的态度与夏王朝相互往来。后来,商朝人称这方国为“燕亳”。是什么奠定了燕亳的豪气?是什么让燕亳独霸辽河一方?是什么让燕亳的文明一直影响到中原?世间永没有无根却能茂盛的大树,牛河梁遗址的发现证明,燕亳的根就在红山文化,燕亳的灿烂来源于五千年前辽河文明的滋养。

唐朝那恢弘的气象与其强大的国力分不开,燕亳的豪迈早在红山先民那里就有了传承。牛河梁那方圆几十里的祭祀场所、那独一无二的女神庙、那配满玉器的大墓主人、那四万平方米的山台、那有着1500个冶铜坩埚的“金字塔”,无不昭示着“强盛”二字。

所以,我们有理由肯定,牛河梁地区在5000年前不仅是红山先民的圣地,也是红山文化最核心的区域。先民们用其智慧在这里谱写了一曲辉煌的颂歌。在那个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岁月,巴蜀先民通过“建木”上天入地,也许,我们红山先民的首领也曾兀立在“金字塔”顶,向上天发出了强有力的呼号:

上邪!我欲与天相通!保我丰盈、顾我河山,天邪天邪!佑我子民!

同类推荐
  • 震宋

    震宋

    司马光:“祖宗之法不可改!”王安石:“世易时移,没有不变之法!”韩景云:“他们眼界太低!”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大凉有女帝,手绘盛世。数千年历史长河里的书圣、诗仙、枭雄、帝王、神将、谋臣、大儒、祸水红颜……无数妖孽齐聚繁华大世,百花绽放,欲书人间风流。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少年潜渊而起,欲与天公试比高。……已有完本书《宋仕妖娆》、《历史维修工》,欢迎书荒的朋友移步一阅。书友群:421096750
  • 水浒之王族霸业

    水浒之王族霸业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武汉加油!
  • 共青团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共青团史话(中国史话·政治系列)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0多年的历史是共青团和青年的宝贵财富。读团史,可以使团员青年进一步认清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规律,进一步认识青年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进一步了解共青团工作的基本走向,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赢得未来。《共青团史话》以史话的形式,记述和反映了中国共青团90多年的历史。通过此书,我们能更为详细地了解共青团的历史,及其在党的领导下,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作出的重要而突出的贡献。
  • 红楼梦之通灵宝玉

    红楼梦之通灵宝玉

    秦可卿上吊了,金钏儿投井了,晴雯被赶出家门病死了……,还有那黛玉……,那些个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损,魂归九天的可人儿,命运怎么会如此悲惨?如果可以的话,易梦珏想把这些可人儿都救出苦海!
热门推荐
  • 陪你遇见一生好光景

    陪你遇见一生好光景

    本书收录青年作家谢小瓷17篇短篇力作,本书探讨我们不同的成长时期——少年时代的声音,青年时代的厮杀,成年时代的命运抉择,我们在不同时代遇到的关于成长、关于理想,它们在在命运的潮涌里,最终都会遇见爱。
  • 笏山记

    笏山记

    《笏山记》六十九回,是清末长篇小说中的一部奇书。主线是一位叫颜少青的才子如何建立笏山王国,成为笏山王。笏山是小说虚构的一块与世隔绝的地域。本书兼有侠义、言情、公案、战争、理想等类小说的成分小说的吸引力在它曲折离奇的战争故事,以及在战争中夹杂着颜少青与十五位女子之间的爱情纠葛。
  • 假如不曾见过你

    假如不曾见过你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他的面前,他不珍惜!曾经有一个钟情专一的老婆摆在他的眼前,他看不见!曾经有一段美好的姻缘摆在的跟前,他没搭理!现在后悔了?不好意思,已经晚了!老娘已经不喜欢你了,就算给我一万年,我也不可能重新爱上你!
  • 活不过今夜

    活不过今夜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区里面来了个要饭的怪老头。很奇怪给他的钱,他不花,居然烧掉或者毁掉,直到有一天楼下的大妈被烧死,卖猪肉的惨死,我才幡然醒悟。原来他不是要饭的,而是要命的!!
  • 九歌赋起源

    九歌赋起源

    是背叛,还是朋友,是迷乱在权谋里,还是孑然一身。莫休不知道,他想要的只是平平凡凡的能够有着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 问问熊先生

    问问熊先生

    丹尼,一个懂事的男孩子,他一直想给妈妈找到一份完美的生日礼物。他四处打探,先后碰到了母鸡、鹅、山羊、绵羊,请求他们给妈妈送出一份生日礼物,但他们所说的礼物妈妈都已经有了。在奶牛的提议下,他找到了熊先生,正是熊先生告诉了丹尼一个秘密,帮他送了一份让妈妈特惊喜的生日礼物!
  • 虚空藏菩萨经

    虚空藏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谪仙记

    谪仙记

    《谪仙记》讲述了本是女娲补天的五彩石孕育的仙子,因动了凡心,甘入红尘。她转生为凡间的阿瑕,幼时母亲惨死,不幸沦为乞丐,被玄机门清鸿子搭救,将其收入门下。后来阿瑕下山时与自己曾救过的一只九尾狐令狐磊携手游历天下,后来两人情愫渐生,再修情缘……作家慕容素衣再现了百转柔肠的仙妖之恋,讲述了女娲石经历的千生万劫,呈现出一段天地为之震颤的幻世奇缘。
  • 婚情告急:恶魔前夫放开我

    婚情告急:恶魔前夫放开我

    七年前,她拥有一切,却用最残忍的方式逼他离开!七年后,他高调回归,成为帝都城中最有前途的青年才俊,傲视群雄,掌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