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1300000038

第38章 宋徽宗鹰击长空展鸿图

他挥笔绘成了一幅气势非凡的《鹰击长空图》:一只临空翱翔的巨鹰,背负青天,俯瞰着江山万里。

鹰击长空

不少史籍都记载了赵佶做皇帝之前作为皇帝贵族成员的一些琐事。我们从中发现,比起其他皇室成员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来,赵佶显得胸有城府。他很少参与其他那些胸无大志的亲王们组织的宴游活动,成天深居独处,不是练字作画就是习兵舞剑。对朝中大臣,他也总是彬彬有礼,随时保持着一个谦虚的姿态。这使得朝廷上下对他怀有一致好感。有一天,负责观察天象的官员郭天信来到他的居室,悄悄告诉他说:“王星将入宫室(星座),端王将君临天下。”这是毫无根据的推测,但这种话多说几句也无妨。说对了算是拍准了马屁,说不定有朝一日仅凭这几句话就平步青云,说错了也不会被人知道,因为亲王如果把这话传出去,招来杀身之祸的只能是他自己。所以郭天信这类官员经常玩弄这种投机钻营的把戏,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赵佶竟然因此高兴得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他挥笔绘成了一幅气势非凡的《鹰击长空图》:一只临空翱翔的巨鹰,背负青天,俯瞰着江山万里。

高俅赵佶梦想成真

万万没有想到赵佶居然几天之后便梦想成真——他病了一年的哥哥宋哲宗赵煦去世了。哲宗无子,该从弟弟中选出一人继承皇位。尽管哲宗的弟弟很多,但赵佶依然充满信心。凭他平日与朝中大臣的良好关系,以及当时掌有国家大权的向太后对他的厚爱,他相信皇冠最终会落在他的头上。终于如愿以偿,但远不是赵佶所想象的那样顺利,要不是向太后的力争,他的愿望终将化为泡影:哲宗刚一驾崩,向太后便召来群臣商议皇位继承人,她哭着对群臣说:“国家不幸,皇帝无嗣,亟应择贤继立,慰安中外。”大臣章悖回答道:“依照律令,应立简王。”向太后反对道:“说起来诸王都是神宗的庶子,谈不上该立谁不该立谁。”章悖又说:“即使如此,也该立庶子的长子申王。”太后又反对道:“本来是该立申王,但他有眼病,不便作君王。所以依次下来,也就只好立端王了。”大臣章悖一听反驳说:“端王自来有些轻佻,怎能做天下君主呢?”太后说:“这就不对了,先帝在世时就曾经说过,端王有福寿,而且仁孝,与诸王都有所不同。”其他大臣见向太后如此固执己见,都明白了向太后的心思,于是纷纷附和起来。一个叫曾布的大臣吼道:“章悖从未和我们商量过,如今怎能在这里擅作主张呢?依我看还是太后出一道圣谕也就行了。”蔡卞、许将也齐声应道:“合依圣旨。”章悖见自己势处孤立,知道争执下去也没有用,只好缄口不言。这时,赵太后趁机宣读圣谕,将皇位的继承权交给了赵佶。

不过这一切对于后来已经当了皇帝的赵佶来说都并不重要了。他在以后的一生中最记忆犹新的只有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初八那个难忘的日子。哲宗去世的消息是那天早晨从宫中传出来的。

当时,寒风卷着漫天黄沙,呼叫着冲向京城的千家万户,也从紫禁城中那些辉煌巍峨的飞檐斗拱间匆匆掠过。他当时正在离紫禁城不远的端王府内,听到这一消息,他预感到将要发生一场改变他今后命运的大事,于是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时而侧耳倾听,时而翘首张望,焦急地在殿廊下踱来踱去,还一次次望空合掌,默默地祈祷……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乘风而来,两个小黄门冲进王府,还没有收紧缰绳就叫了起来:“太后圣谕,端王即刻进宫!”赵佶未等到话音落地,便翻身上马,带领一群护从跃出府门来到了皇宫。他刚进皇宫就被带到了宋哲宗灵前。他在灵前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举行告别哲宗的仪式,而是举行皇帝登基典礼。

同类推荐
  • 小狗也要叫

    小狗也要叫

    本书是畅销书《辛亥:摇晃的中国》的作者张鸣最新之作,延续其一贯针砭时弊的写作风格,精准剖析当下中国!作者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摈弃枯燥的学术词汇,用生动的案例把专业的内容讲得深入浅出,是一本老百姓看得懂的时政书!
  • 吴将

    吴将

    风雨飘摇的晋朝,有那么一个池塘边的少年他英俊潇洒,智计通天(好罢才两个词我就编不下去了)他成了恶贯满盈,卑鄙无耻,无数人唾骂与唾弃的大反贼。
  • 三国乱世佳人

    三国乱世佳人

    我不想改变世界,我只想保护你。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的穿越者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
  • 三国之大奸贼

    三国之大奸贼

    一个破系统一个只想着抱大腿的咸鱼“争霸?这辈子是不可能争霸的。”只是想做些小事情让自己在乱世中安生立命,却没想到这个小事情似乎...被搞大了?
  • 伐清与殖民

    伐清与殖民

    郑芝龙之子郑恩:来到这里,或许我能做些什么,是让这个糟糕的乱世终结?是让那冷冰冰的清兵屠杀数据变成虚无?乃至让黄色人种遍布整个世界的角落?虽然一个比一个难以实现,但不妨碍以此为目标,奋斗终生。欢迎大家入群交流。书友群132351271新书《我的御兽帝国》各种求
热门推荐
  • 快穿:最强红娘

    快穿:最强红娘

    姬临:“会长,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我可是多元新世纪的头牌红娘。” 做为多元新世纪的头牌红娘,姬临表示,没有撮不合的情侣,只要经过她的手,分手算我输,无效全额退款!只要你付得起报酬,不管任何对象,不管任何物种,通通搞到手! 呦呦:是最强的主人没错了! 某一头黑长直的会长掀起眼皮:“哦?” “所以会长大人您的未来另一半交给我吧!”姬临拍拍胸脯义正言辞。 “嗯,给你。” 婚后多年姬临想起当时和某会长的对话: 姬临:“会长!这个我们当时说的不一样!” 简亦笙:“嗯?哪里不一样?不是给你了?” 姬临:拥有一个喜欢玩文字游戏的会长大人怎么处理?在线等,挺急的! 新书求收藏啦~~
  • 汴水

    汴水

    男人这才遇到屁丁点的事,就习惯地用手把卡在鼻梁子上,和勾在耳朵根上的近视眼镜架子朝上扶了一下,于是,两只金鱼眼睛似的向外鼓出来的眼珠子就在眼镜片子后边眯缝着,大嘴巴一下子就咧开了,那种笑是不出声音的。比汴城的六月里天气变化还要快呢!心说:啊,这个这个,女人嘛,这个这个,跟老驴拉磨样,一给它(她)套上了绳套子就是屎尿多哩。就想起他当年下放到山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时候,看到的那些有趣事儿。
  • 超级挖掘机

    超级挖掘机

    我有一台挖掘机,可掘地、开山、拓土、平路、战敌、挖墙角……咳咳~开启挖掘机系统,与地窟金属异兽激烈搏杀,为人类美好家园添砖加瓦!【谨以此文呼吁大家保护环境,支持垃圾分类,为我们地球家园以及子孙后代造福!】老司机交流群:734799155
  • 续红楼浮生梦

    续红楼浮生梦

    她,本是遗落世间一株孤傲的羸弱小草,因他的怜惜眷顾一朝飞上九重天。他,本是九天之上的王者,一次回眸,便换来与她永世无法割舍的羁绊。他,本是神瑛侍者只负责对她的灌溉,却因她的回眸一笑,从此将心失落。他,本是冰冷桀骜公子,只因一曲琴萧合鸣,便再也剪不断与她的丝丝相连。他,本是游戏人间的修行者,肩负神秘使命,只因一次意外,便写下这与她纠缠不清的缘。--------------本文慢热,是续写在宝玉成婚之后发生的故事,所以故事基本脱离了原著的框架,纯属YY之作。请亲耐心看下去,一定会发现这是个不错的故事!喜欢的多多支持~~谢谢!推荐:好友的新文::《红楼之黛心玉情》步行街
  • 充闾文集:秋窗漫笔

    充闾文集:秋窗漫笔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国际大盗侦缉录

    国际大盗侦缉录

    关于“电彩珠串霓裳”赝品替换案的报告公安部:12月1日接我省博物馆报案,馆藏(编号64656)北宋“七彩珠串霓裳”,在结束8月29日至11月28日进行的六省市巡展后,发现被赝品替换;具体发案日期及发案现场:不详。据巡展团保安人员称,巡羼中保安措施无纰谓,未发现失窃疑点和可疑线索。
  • 我的冷王殿下

    我的冷王殿下

    他一世凉薄,打算孤独一生;她为义卖身,沦为他的棋子;他以为这一生他只为权势而活;她把逃脱他的束缚立为终极目标;他得到了权势;她重获自由;然而爱让他们重新走到了一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念情起·终结篇(全集)

    一念情起·终结篇(全集)

    她见过生离死别,数过时光岁月的碎片,品尝过海风咸咸的思念,踏过下雪的北国与飘雨的南方,记得日记中与他有关的每一笔,而他,追随着她的脚步,漂洋过海28000公里,坐过她喜欢的街角咖啡店,拿着她的照片走过一条又一条街,想着回到有她的那一天,她是申璇,他是裴锦程,数年如一日沉淀,他们才知道爱情是我和你。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