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45100000001

第1章 皇恩浩荡下的知识分子

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同时水旱灾害频仍,广大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迅速激化。从公元1351年开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军利用乱世的有利时机,逐步发展扩大,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明,同年八月,明军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

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的深刻教训,建国之初采取一系列的政治措施巩固中央集权,为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明文化在继承盛唐之风和宋元文明的基础上,重视与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在明朝较为宽松的对外政策的引导下,中西文化亲密接触、相互融合,掀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高潮,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科举制度的改革

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早在两汉时期,盛行一种察举制度,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科举制的前身。正式的开科取士是隋朝的创举,然后经历了唐、宋两朝的改革发展,到明朝达到极盛。这时候通过考试录取做官的人已经达到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程度。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前就重视人才的收罗与运用,曾下达“设文武二科取士之令”,一时传为美谈。建国之后,他就把他这些诏令付诸实施,自洪武三年(1370)八月开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并且还“亲自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后来他发现通过科举当了官的人大多比较年轻,理论与实践有所脱节,大失所望,于是废科举,改为汉代的察举来选任人才。察举制度推行了十年,由于举荐的人数多而且越来越滥,朱元璋感到有恢复科举的必要。1382年,恢复科举制,两年后礼部颁布“科举成式”,此后明清两代几百年的时间,科举制度基本上按照这个模式来运作。

1384年颁布的科举成式规定把科举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又叫作童生试,就是童生为了考取府、州、县学的生员(即俗称的秀才)所进行的考试。明代的童试又包括县试、府试、岁试、科试四个阶段,只有通过岁试之后的童生,才可以成为生员,称为“进学”。这些生员在参加科试后,优胜者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乡试又叫作“乡闱”,在各省省会举行,三年一次。由于考试时间安排在中秋八月,所以又称秋闱、桂试等。这一级别的考试,由皇帝钦定的正副考官主持。乡试共分三场,三场皆中者,就成了举人,俗称孝廉。中者前五名叫“五魁”,“五魁”之首叫作“解元”。只有中了举人的,才拥有了一种正式的科名和做官的资格。

会试是在乡试后第二年在京城举行,由皇帝钦定的主考官和同考官主持,参加考试的是各省举人。一般会试的时间定在当年的二月,所以会试又叫作春试、杏榜。会试也是分为三场,三场皆中者成为贡士,贡士第一名叫作“会元”。

紧接着会试之后举行殿试,殿试又叫作廷试,于三月一日在朝廷上举行。这时候的主考官,明朝初年是由皇帝自己主持,但是明朝中叶之后,皇帝就很少参与其中了。殿试只试策一场,考试的结果没有黜落者,仅仅是分出贡士的名次来。殿试发榜,有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这三个人,又叫作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有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者叫作“三元及第”,这是最高的荣誉。有明一代,三元及第者,只有两个人,一是洪武二十四年(1391)的状元黄观,二是正统十年(1435)的状元商辂。

洪武十七年(1384)制定的科举成式沿用几百年,历明清两朝,其间虽然有一些内容或者形式上的变动,但是大体上没有脱离这一总体的格局。可见明初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八股文的幸与不幸

明代科举制度成式对后世产生的重大影响,还有一点就是在科举考试内容上采取八股文这种专门文体。八股文又称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这些不同的名目指的都是一种事物。根据题目来源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称呼,如题目来源于“四书”的叫作四书文,来自“五经”的叫作五经文。每一篇八股文都是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构成,有人认为这就是“八股文”的名字由来,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所谓八股,指的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当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总共为八股,这才是“八股文”名字的真正由来。

八股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试帖诗和宋代的经义。唐代进士考试的五言八韵试帖诗首联即破题,次联就是承题,然后又有颔比、颈比、腹比、后比,最讲究对仗工整,结构布局与八股文有类似之处。到了宋代,时文已经演化成从破题到结尾十个固定的段落,这可以说就是明代八股文的前身。

八股文除了形式上的种种规定之外,还有一些韵律方面的讲究。汉语的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曲赋在内,都可以说是音调的单位,所以音韵的考究常存在于八股文中间。

那么现在应该如何来看待八股文呢?这个问题已经讨论过许多年了。八股文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人人厌弃的作品形式,文集书目都不会编入。“制艺者,遵命文学而已;时文者,用过弃之者也。”但是这些对八股文的指责其实是与八股文本身没有什么关系的。八股文怎么说也只是一种文体形式而已,正如启功所说:“不但这种文体不负责,还可以说是这种文体被人加上的冤案”,而金克木对此也有评价,他说:“任何一种表达形式(或者说任何体裁),都既可以表达造反,又可以表达磕头;八股文之所以只表达磕头而不表达造反,原因很简单,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只许磕头,不许造反。进一步,或深追一层,是喜欢磕头,痛恨造反。”于是执笔的知识分子,一则为了求得飞黄腾达的功名,二则为了避免祸患,只好作一些迎合的话语,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有一个例子,明嘉靖年间,山东乡试,某试子做“无为而治”题,末尾来一句结论道:“继体之君,未尝无可承之法;但德非至圣,未免作聪明以乱旧章。”这话引起“高高在上者”的勃然大怒,结果下令捉拿,杖责致死。可见写什么、怎么写,其实不是八股文本身所决定的,也不是某些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决定得了的。

同类推荐
  • 贞观政要(全集)

    贞观政要(全集)

    《贞观政要》是一部以记言体为主的政论性史书。全书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作者从古今借鉴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诫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善终等一系列专题进行归类,使这部著作兼史实与政论性于一身,既是贞观之治的历史写照,又蕴含着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本书在参阅不同版本的《贞观政要》基础上,按照原文、译文、注释、评析的体例,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为读者奉献上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学大餐。
  •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勇于实践(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孔二先生:孔子的平凡世界

    孔二先生:孔子的平凡世界

    历史上,他是位圣人,知礼明义,正襟危坐,与人保持距离感政治上,他渴望出仕,渴望与当权者合谋,心灵却不肯被招安生活中,他爱好音乐,喜斟小酒,崇尚财富,却鄙视不义之财教学中,他诲人不倦,粉丝云集,却常有弟子质疑他、顶撞他,他是个苦孩子,做过保安、会计,自学成才他善于化解职场矛盾,坚守自己的做人底线婚姻生活并不美满,但他鼓励子女自由恋爱周游列国,率真的他对异性有说不清的萌动,这时的先生,很接地气,在他身上你能发现自己的影子,他是国人心中的夫子,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是我们的孔二先生。
  • 美不胜收:九寨沟

    美不胜收:九寨沟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春棠纪事

    春棠纪事

    新书《越女朱颜》求收藏啦!新书简介:一个江湖侠女与傲娇王爷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拨弄朝堂风云,置身皇储之争,化解内宅之乱...纵有前世记忆,一路行来,犹是步步惊心。至于嫁得良人,陆嘉月只能说,此事纯属意外。
  • 微风轻轻起,遇见最好的你

    微风轻轻起,遇见最好的你

    每个女生的青春都出现过一个让自己止不住嘴角上扬的少年。那些写不完的习题,那些奔跑的篮球,知了在鸣叫着夏天。盛夏的高中时代也出现过这样一个少年韩路泽,对于彼此,遇见就是上天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在最美的年纪遇见了最好的我们,青春的路上有他(她)就是美满的结局。“夏夏,我想做你口中说的那个人”,“你想又高又帅又有钱?”盛夏撇撇嘴心里想,你这些不是都有了么!“不,我想做你男朋友”
  •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在“小人国”中格列佛俨然就是一个巨人,他一只手就能托起几十个小人,撒泡尿就可以将皇后寝宫的大火扑灭,为了运送他,“小人国”竟动用了几千匹马!而在“大人国”中,格列佛却变成了一个小人,他被人们装在口袋里当做宠物一样饲养,到处卖艺;在生活中则遇到了各种想象不到的麻烦,与老鼠搏斗、从猴子手中逃生……幻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是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
  • 文学与戏曲(和谐教育丛书)

    文学与戏曲(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从我国古代的神话与仙话开始,介绍了文学戏曲产生的背景和经过,以详实的历史记录和客观的文字笔调书写了文学戏曲的种类、内容,给读者展开一幅全面而生动的总览图。
  • 你暗设情局,我愿赌服输

    你暗设情局,我愿赌服输

    为了救我的未婚夫,我只好跟阎枢泽来一场毫无胜算的赌博,意料之外的是,阎枢泽竟然输给了我!当我以胜利者的身份准备功成身退时,他恨我入骨,仓皇之下,我只好带着我和他的孩子,逃之夭夭。只是后来,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是不受控制地想起他,还有跟他在一起的一切。痛彻心扉之际,我后知后觉——我对他,也早已一往情深。这场爱情的赌局,我也输得一塌糊涂。
  • 今古笑话与幽默

    今古笑话与幽默

    本书收编了古今中外笑话幽默与讽刺滑稽小品近400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商业、教育、体育、医疗、文艺、新闻出版、婚姻、家庭生活等领域。小品语言简练,情趣诱人,含蓄幽默,格调高雅,教益深刻,可供男女老幼各类读者工作、学习之余,茶余饭后赏读,定会消除疲劳并给您的生活增添几分乐趣。
  • 末世之天道轮回

    末世之天道轮回

    既然上天肯给我重生的机会,那么我一定会改写命运!末世沉沦,谁主沉浮?天道轮回,我就要逆天改命!在我未完成任务之前,任何人只要挡在我的前面,不管他是朋友,还是敌人,他将比我先倒下!
  • 妖孽太子强逆天

    妖孽太子强逆天

    他本是一国太子,俊美尊贵,天才之资,却因为一纸婚约,一步踏错,被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弃女灭国亡族,元神尽散。死前,他才知道,真正的废物弃女竟然早就已经死了,杀他灭他国家的是一个来自地球的异世灵魂,还是一个气运之主。气运之主,他对付不了,那他就找来一个能对付的来。于是,他耗尽修为元神,唤来了一个人,将她送到了自己尚未出生之时。这一世的东麒太子,手掌天雷,俊美、腹黑、妖孽、强大,以女子之魂掌男子身体,冷峻或温柔,倾倒天下女子。【欢迎加入妖孽太子,Q群号码:726416741,砸门砖:书中任何角色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