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98100000004

第4章 《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的开山之作

〔法国〕保尔·萨特 著

【作者简介】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哲学家、作家,存在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出身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曾在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研究了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的著作,逐渐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特从军作战,1940年被俘,恢复自由后积极参加抵抗运动,成为巴黎左翼知识分子的领导人。20世纪50年代,因积极维护世界和平,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70年代以后,他仍然坚持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并保持其激进的政治立场。

萨特的哲学思想大体经历了现象学的存在主义、人学的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三个阶段。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力》、《自我的超越》、《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同时,他还有许多存在主义的文学作品,对存在主义在西方社会的普遍流行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内容精要】

萨特对哲学发生兴趣,是在1923年读柏格森的《给意识的直接材料》之后,他认为“哲学真了不起,可以教人认识真理!”虽然萨特的思想一生都在变化,但他始终以“人”作为他的思考焦点。因此萨特把他的存在主义称作“人学”。

在萨特看来,自由是人存在的基础,人之所以比物高贵,正是因为人可以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存在,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本质。因此萨特提出来:存在先于本质。弄清楚“存在”、“虚无”、“自由”和“他人”的关系,就基本理出了《存在与虚无》的精神脉络。

《存在与虚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虚无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为自身的存在;第三部分论述为他人;第四部分论述有、做和存在。

萨特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一块石头是一块石头,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就石头来说,它是其所是,这件事物的存在总与它本身相合,这就是“自在的存在”。“自为的存在”实际是指人的存在。

在萨特看来,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未来的我不一样,我的意识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正因为有意识,所以人的本质就不固定。人一生下来,他没有本质,而只好做为存在体存在世界上,本质是后天的,是通过人的意识自由选择的,意识选择是纯粹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人的选择都不相同,因此,人的本质也不相同。“存在先于本质”的意思就是这个。

但是人总不能忍受人的体质的不固定性,这种情境造成人的不安全感受,所以,人要努力寻找使自己由“自为的存在”变为“自在的存在”,变得像那磐石一般有不可动摇的坚实性。然而这可能吗?萨特沮丧地看到,由于人有意识,这可恶的意识,使人总处于摇摆之境。只要人活着,他就找不到他的坚实性。人的存在的极端不稳定性和偶然性是他命中注定,是悖论。

于是,人面对着虚无。没有他自己时,世界对他是一片虚无。有了他自己,这个自己却是本质空缺的自己,所以他面对的仍然是虚无的感觉。不过人类特有的尊严在这里诞生了。萨特自豪地说:正是这种虚无才是行动意志的基础。于是,“自由”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萨特对自由简直是着了魔,这是一种无限的自由,一种绝对的自由。他说:“人命运是自由的,意味着人要做上帝。”“一旦自由在一个人的灵魂里爆发了,神明对这个人就无能为力了。”这些响亮的口号不难想像在战后,一片价值废墟之上,是如何振聋发聩了。

人生而自由,是不应该受到奴役的,德国法西斯是倒行逆施,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人类对于上帝的信仰,所以,小知识分子由衷地感谢萨特为他们提供一种非传统的思想。存在主义号召人们面对恐怖与荒谬的现实而又能看到人的尊严并保持自己的特性,对他们来讲,这是一条十分理想的自救之途。

“他人即地狱”是萨特流传深广的思想。个体有了自由,但必须面对他人。我们两个人不能成为一个人,其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意识多样性。

你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样,这使我常常觉得恐慌,因为我看见我所设定的世界突然间从我的手指尖逃脱了,逃向另一个人的设计之中,这个人不断地注视着我,因为我也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他也企图设计我,于是我被迫要变成他者的存在,我原始的堕落就是因为他者的存在造成的。

【学术评价】

《存在与虚无》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杰作,它与《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一起,共同支撑起萨特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存在与虚无》包容了萨特最重要的思想和观点。在书中,萨特认为自由是人存在的基础,人可以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存在,选择自己的本质。正因为他始终把“人”作为思考的焦点,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为人学。这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独特所在。这部著作不仅观点新颖,而且全书洋洋洒洒,文采飞扬,充分显露出法国哲学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

《存在与虚无》的发表标志着萨特独特的哲学大厦的建成,他本人最重要的思想和观点都已包容在这部洋洋洒洒,既天才横溢又有些冗长的著作中。这部书提出的新颖观点使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与海德格尔、尼采、基尔凯郭尔迥然有别。这是一部具有原创价值的著作,与1960年发表的《辩证理性批判》一起组成萨特哲学体系的两大柱石。

“在我们这个世纪的思想家中,他大概是被人们引述得最多,而又被人们了解得最少的人。”L·J·宾克莱在他的《理想的冲突》中如是评价萨特。这话在中国也符合实际情况,曾几何时,萨特及其存在主义风靡一时,有人为它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有人则因之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但是,所有这些人,有几个读过萨特的著作呢?不用说整部的《存在与虚无》,就连《存在与虚无》的只言片语,恐怕也只是从第二手资料中窥得一鳞半爪。即便如此,也已算是不错的了。然而更多的人则是从道听途说或人云亦云中去了解萨特的思想的。

同类推荐
  •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2000个社会常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2000个社会常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本辑专题围绕“世界的水手”主题,邀请五位当代澳大利亚作者亮相,组成澳大利亚文学特辑,他们包括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拉尔丁·布鲁克斯,《辛德勒名单》原著小说作者托马斯·基尼利,澳大利亚少年文学大师约翰·马斯登,往返于中澳之间的学者尼古拉斯·周思,著名插画家布朗温·班克罗夫特,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当代澳大利文学的一个切面,反思本土性与世界性、边缘与中心等诸多文学命题,试图回答,在一个日益保守的、民族主义化的年代里,如何重新想象一个拥有全球化精神的世界。访谈、散文、诗歌、评论等栏目均扣住这个命题追问:独家刊登学者戴锦华的长篇专访,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纵论人性的困境和文明的未来;旅英作家王梆发来对英国乡村的细致观察,研究英国脱欧背后的深层原因;旅居北京的阿根廷作家吉耶尔莫·布拉沃,是西语世界新锐的短篇小说创作者,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在中文世界完整亮相;云也退创作的以色列纪行,吴瑶推荐的全球最新书情,都在本期《单读》中继续连载;李娟书写新疆的散文,学者凌越以“世界的胎记”为题创作的诗歌,李静对于契诃夫的长评,杨庆祥对于中国急速发展的慨叹,都将在不同的层面,重新梳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 00后“熊娃”逆袭:巧妙应对班级管理新问题

    00后“熊娃”逆袭:巧妙应对班级管理新问题

    00后、“独二代”、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一群对“规范”二字熟视无睹的“熊孩子”。该如何管理这种“熊娃”横行的班级呢?本书就是一位班主任亲身实践的案例,既有面对面的直接“斗法”,让这些“熊孩子”的行为慢慢走上正轨;又有班级管理中的巧妙出招,让闹腾的教室里日渐有序;还有和家长们的联手“使计”,从家庭教育寻找根源,让孩子真正逐步转变。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红月亮:一个孔子学院院长的汉教传奇

    红月亮:一个孔子学院院长的汉教传奇

    本书是作者在被委派到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担任院长两年间所撰写的教育经历及教育感悟。目前汉学热正在国外流行,本书对传播汉学文化,让国内人士了解汉语在国外现状,以及了解汉学工作者的生活及工作也大有帮助。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盗梦世界:地下泣声,最后的怪物楼(新惊魂六计)

    盗梦世界:地下泣声,最后的怪物楼(新惊魂六计)

    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情感、恐怖的气氛、悬念重重的故事,藏匿在我们身边,藏匿在高校的阴暗角落、医学院的停尸房、看似干干净净的白领办公大楼,还有深夜的剧院、荒野、公寓。有人说,抗拒恐怖的唯一方法,就是阅读恐怖故事。
  •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我们自豪,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当下,中华文明是世界所有文明进程中唯一没有湮灭、断裂的。我们骄傲,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先人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用之不竭的文化财富。本书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让我们对中国各种文化的常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荼蘼之诱

    荼蘼之诱

    傲娇清冷的大明星洛子千,偶遇少女荼蘼,惊鸿一瞥,一眼万年。机缘之下,荼蘼与洛子千展开“同居”生活。荼蘼的守护天使是个俊和尚,还有与富少互怼的日常。既甜且虐。
  • 幽径风起时

    幽径风起时

    她,幽径门独一无二的掌门。又不明不白成为了岐收神女,一路历见天下之情,到底是初心不改还是归尘入俗。他,一国之君,励精图治恢复朝纲,却遭天下覆乱之劫。是为爱弃天下于不顾,还是守江山誓死不休。波澜壮阔的浩气之争,跌岩起伏的传奇虐恋。“为君一曲宏宵尽,浩劫未改隐山林。”
  • 母亲的隐秘

    母亲的隐秘

    到了林泉寺,进门我就感觉有丝丝清甜的花香扑面而来,循着花香我穿过山门,绕过前殿,来到中院,见一池碧水微波荡漾。越过小桥,又过了一道月亮门,来到寺庙的后院,一片桂花林赫然出现在我面前,桂花馥郁的香气仿佛凝结在院子里。我一下明白过来,我妈买下她的墓地后为何那样兴奋。那里不也有座寺庙,还有株桂花树吗?而舅舅笔下故乡的老宅中,不也有一株桂花树吗?我在桂花林中徘徊,在一株桂花树上,发现一个用红绳系着的往生牌,上面的字迹虽有些模糊但还能辨认,那不是舅舅的名字吗?这个往生牌为什么系在这里而不是供在偏殿?这株桂花树隐藏着什么秘密?我望着它,泪流满面。
  • 拾慧

    拾慧

    短篇小故事仙侠、武侠、玄幻、科幻想到才更新
  • 白莲结子,自知甘苦

    白莲结子,自知甘苦

    我被家族背叛,投入你的怀抱。你的温柔,你的爱意。愈合了我的伤口,填满了我的空虚。哪知你心中其实早已有了所爱之人?既然如此,何必娶我?你逼我助你统一天下。你可知这是在逼我灭家国?受千夫所指,做千古罪人。我随你心,如你意,背叛了一切。你却因为她的一句话,指剑与我。我泪如雨下,只问一句:既不信我,何不杀我?此句一毕,你当真抽出九冽天乾剑。刺向我的心脏:如你所愿。我死后,你却哭着。为什么?……
  • 南柯碎集

    南柯碎集

    在一面镜子里看起起伏伏的梦境,那种感觉曾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