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47600000005

第5章 引言

虚实,是中国传统美学里的一对重要范畴。放在一起讲,它是一个根本性的美学和艺术观念;分开来看,虚与实又构成一种对立和统一,从中衍生出种种对审美和艺术的本质及特征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对虚实问题的认识,当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根主线。这是我们今天研讨古人虚实之论的一个基本的判断,而这个判断是可以在中国古代美学及文艺思想里找到大量材料去印证的。不光是在古代,当今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虽如此发达,但许多重要的观念,尤其是对美和艺术本质的认识,仍未尝不可以由虚实去审视并立论。正是这个原因,中国当代一些美学家在其思想和方法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传统的虚实之论给予特别的看重。[1]按照为许多专家所看好的中国美学及文艺理论走民族化道路的设想,虚实之论进入美学原理和艺术概论,恐怕是迟早的事情。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许多融合古今和中西的工作要做,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尤其是文艺理论批评中虚实的观念及范畴有个比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这也正是我们这本小书要做的工作。以往的美学史或文艺批评史著作,多多少少地要涉及虚实问题,有的甚至把它当作一条发展线索来谈,但那只是大面中的一点或长链中的一环。在这里,我们有机会用专书为虚实立说,当尽可能把这问题谈得更深更透一些,使虚实作为美学观念及范畴的意蕴更多地显露出来。

谈论之先,我们对所谈问题作一个粗略的交代,因为虚实之论在中国传统美学及文艺理论里涉及面非常之广,表现形态也非常之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本身也有虚实隐显之分。比如,直接讨论虚实问题的是显而易见的虚实之论,而不以虚实立论,却包含着对所论问题之中虚实关系体察的言论和观点,也不可以说它不是虚实之论。有时候,这后一种观点所表达出的对虚实问题的理解,较之字面上的虚实之论更为精深。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中国古典美学里的许多范畴,像形神、言意、心物、意境等等都是。这些范畴,显然应当是我们考索虚实问题的必要的视点。除这些范畴之外,还有大量的对虚实问题的精辟见解,是包藏在具体的艺术鉴赏和批评之中,鉴赏或批评者自己并不一定是在专门为虚实立说,但我们研讨传统美学中的虚实观,是不能不把它给寻绎出来的。不仅隐显,虚实问题在中国古代美学及艺术批评里还有大小之分。有的大处着眼,从虚实的角度去建立审美及艺术创作的本质论或本体论,有的小处入手,从审美对象及艺术作品的细微末节去评说虚实的妙用。前者如文学理论里的道与技及形而上和形而下之分,后者如诗文作法里的虚字、实字以及画论书论里设色、用笔等。从这一点看,虚实的确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批评里很富有弹性和张力的范畴,其运用面之广和渗透力之强,都令人瞩目。究其原因,又在于触及了审美及文学艺术的根本,或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批评的“本根”之论。而虚实这对范畴,较之前述形神、言意、心物、意境等,就处于更高的层次,有着“元范畴”的意味。当然它并不总是“高高在上”,当虚实的观念被用于具体的审美鉴赏和艺术批评,它也成其为一般的概念和术语。这几方面的例子在中国传统文论及其他艺术理论中比比皆是,因此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就有必要把不同层面及不同含义的虚实之论给区分开来。

把这问题看得再细一些,放到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历史长河中去审视,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虚虚实实”的现象,从而也从更多角度去加深对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中的虚实观念的理解,并由此加深对中国传统的美和艺术的规律及特征的理解。比如说,传统的艺术本体论,是以对虚境的开拓为其进化的重要标志的,由言志到缘情,由赋形到传神,由意象到意境,就是其例;又比如说,文学史上的流派、思潮往往在虚实之间相争并互补,把明清以还的神韵、格调、肌理、性灵诸说放在一块比照,就不难看出这一点;再比如,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创作手法也可以尚虚和崇实划分,其创作实践也有助于我们对虚实问题的认识,中国诗学史上著名的“太白之飘逸”和“子美之沉郁”之论,多少能给我们透露出个中消息。凡此都可见虚实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批评里异常丰富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对这问题的探讨,一定要放开眼界,同时还要曲径通幽,既要看准成一家之言的虚实之论,也要认清包含在相关美学和文艺思想中对虚实观念的领悟和运用。这样做,是为了更加全面和深刻地去领会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的精髓,而虚实这对范畴正可以为我们打开一扇仰观俯察的窗口。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在虚实这对范畴中,虚与实两个方面在美学上的意义并不是对等的,毋宁说是“虚”的方面占了主导的地位,它是美感及艺术魅力产生的决定性因素。而审美对象的美感效应有多大,主要是取决于“虚”到了怎样的程度。这个道理最好是用文艺作品去说明。比如说,一首诗或一幅画,眼睛所能看到的是“实”,这“实”处本身的美是十分有限的;而超出字面或画面的让人难以言喻的会心之处是“虚”,这“虚”处才是美感的来由和渊薮。一件艺术作品,其美感的有无和高下,很大程度上就在这“虚”处的有无和深浅。尽管“实”处并非可有可无,它是“虚”处赖以生成并生发的前提条件,但对艺术创作来说,写“实”本身并不是目的,把人心引向“虚”境才是它的指归。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断定“虚”的这一面在虚实这对范畴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可由此把握中国古典艺术的一个总体上的特征,那就是在实处落笔,却在虚处经营。当然,在具体的艺术创作及理论批评中,虚与实的含义及关系比这要复杂得多。这里,我们只是大体上确定“虚”的主导作用;下面的文章,也主要做在“虚”的一面。至于虚实之间相互依存及相反相成的关系,则随具体问题去做具体分析。

同类推荐
  •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爱是否能善终是属于命运的事,不管怎样说,相遇总是好的,是我们遇见过的人,让我们今天站在这里,成为现在的模样。人生路上,爱和自己,都值得感激。本书收录冷莹最浓烈、最暖心、揪心的27个故事,冷莹的故事与其说是铺陈爱情,更甚于映照人心。在她所有的故事里,爱情都是这世间最清晰的一面镜子,每个人从爱情里照下去,遇见的,总是最真的那个自己。爱情让我们见识最坏的自己,也让我们看到最好的自己,爱情让我们满目荆棘却最后依然心存伸手拥抱的勇气。世界那么大,你却爱过他,相信曾认真爱过的每一个你,都会从这本书中流着泪遇到似曾相似的自己。
  • 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

    浴火新生:20世纪40年代作家迁徙与文学研究

    20世纪41年代中国作家因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华大地上四处迁徙流亡,作家迁徙是四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四十年代作家迁徙不仅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而且还对四十年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作家迁徙作为四十年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却很少被人关注。本文对四十年代作家迁徙现象及其与文学互动关系做一个初步的论述,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成就很好的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五四”运动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辗转任教,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创作上转向散文。《踪迹》《背影》等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即写于此时。1931年赴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将沿途所见所感集成《欧游杂记》流传一时。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1948年拒受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一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后因病去世。
  • 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

    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

    本书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16年9月联合举办的“跨语际对话:文艺评论国际论坛”的会议论文修订稿的精选合集。书名“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即该论坛主议题。全书收入论文34篇并随文附有现场评议精选片断,作者和评议者包括孙郁、张福贵等知名高校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学科专家学者,共同探究中国文艺评论发展前景的学术氛围。
  • 老村记忆

    老村记忆

    本书散文集,包括影像篇与乡邻篇。讲述作者小时候生活过的陕西一隅,土窑洞、打麦场、涝池、热炕、山沟沟、小脚老太太、流水席、露天电影、吼秦腔、皮影戏、闹社火、风箱、灶火边等民俗。记忆中平凡而伟大,渺小而坚韧的乡邻们的音容笑貌。
热门推荐
  • 残棋

    残棋

    边杰英彻底栽了。堂堂镇党委副书记,带着工作组蹲点包大王,班子搞半天等于没搞,村里工作样样差劲,落后面貌一点没变。灰头土脸回到镇里,一头扎进自己办公兼卧室整整三天没出门。病了。纪检委员席扬拉了何玉良,两个人蹲在边杰英窗台下闲唠。“小何,咱们的改革家回来了,咋不见有什么好经验给咱传传呀?”“屁的改革家!”何玉良鼻子里哼一声,“开口闭口改革改革,改来改去倒把自己改一边去了!”“究竟毛嫩。农村的事要这么简单,倒显得咱这些人只会喝酒了!”
  • 星海话事人

    星海话事人

    前人未竟,后人承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余行抬头望向天空,那条贯穿银河的璀璨光路是那么的诱人夺目!“这就是智慧生命的伟大吧!任凭前路多么绝望,可所有的智慧生命都绝不会放弃啊!哪怕牺牲自己,也要为后人开辟出一条路来!”
  • Cupid's Understudy

    Cupid's Understu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写作与语言教程

    写作与语言教程

    本书是适应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编写的新型教材。着力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其特点是用1+1的形式结构教材的纲目,上编“写作技能”,下编“语言修养”,每编各有一个以实用为根本的知识系统,将语言运用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了写作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适用对象为高校传媒类和艺术类各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写作、语言表达艺术爱好者。
  • 灾变后的日常

    灾变后的日常

    “末世?你又犯病了吧……”——“不是吧,末世真的来了?!”杀敌人杀到累小手一挥“你去”某霸气男人立马变忠犬“放心的交给我吧。”【本文1V1男女主带着队友在虐渣杀怪中浪啊浪着】PS:写的有些失败,暂时就这样吧,以后有机会会改,抱歉啦……
  • 处世感悟

    处世感悟

    为人处世要讲究方圆之道。“方”是原则,“圆”是变通。只知“方”,少权变常碰壁,一事难成;只知“圆”,多机巧却是没有主见的墙头草;“方圆有致”才是智慧与通达的成功之道。“天圆地方”意指天地自然之形态;“外圆内方”总括修身处世之要义。“方”是原则,是目标,也是本质;“圆”是策略,是途径,也是手段。总之,万变不离其宗,“圆”是万变“方”是宗。
  • 全真坐钵捷法

    全真坐钵捷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橙子味的星期天

    橙子味的星期天

    原本就体弱还被注射了某种病毒的栾忯死于一场车祸,在她并没有什么强烈求生欲望的情况下意外重生。原本她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的人生在她重生后才发现原来生活处处需改变。重活一世的栾忯放飞自我,当上了斜杠青年。席熄在21岁的时候遇见了栾忯,之后他便觉得除却栾忯世间再无绝色,再没有人能够入了他的眼。可妖可清纯体弱大小姐vs腹黑话又骚双标没底线熄爷1v1女强男强(???^???)
  • 废世救赎

    废世救赎

    另类世界,蛊惑人生。由一个故事衍生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