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之地总会风清缘秀!老爷爷对着杜清指着道:“你看,孩子儿!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老爷爷此刻正对着龙源村的祖志看详着,嘴里不停念叨着:“龙源村是我长大的地方,龙源村是我长大的地方,生是村中人,到了站也是村中人。”
龙源村起源于晚清末期,距今已百年矣!当年兵荒马乱的,祖上为了逃避战乱且远离世间烦苦之事。带着家人来到远离世间的山里,并带着家人居住在了这里。祖上本是一方富贵之家,在地方上那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就连地方上的科举秀才也得访他一访!说他个客气话,往后好走路!老杜家所占的地方可不少,横府立此。即占源气,来源已久的汇聚之地。什么是大家,这就是大家。
祖上历经百年,族谱干系甚广。至今,龙源村还是文明村。甚至,村里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玩乐之事。养老院,幼儿园、健身器材,在这里应有尽有。依山傍水的好地方,附近还有一座山脉。源源不断,好似一般蛇溪。给这个地方增添了一番色彩,虽无上方的山谷那样有气所言,但是至少透着一股安稳之气在此。或许平平安安就好,健健康康就是幸福。
老爷爷名叫杜鸣衣,在这个大家族里也算上一个老者吧!经历的多了,什么事儿都想开了。也没有什么厚重感在他这里,你看到的只有岁月的平常与内心的灵境。小时候快乐啊!无忧无虑,每天和伙伴们玩耍,在阳光下玩着自己的游戏,他一言我一语--明白了嘛!鸣衣!鸣衣!快点!鸣衣!该吃饭了,哦!娘,我知道了。我娘喊我回家,你们先玩吧!小时候的鸣衣天真无暇,没有一丝面对社会的封闭态度。大了,大了!你就知道了,正像嘴里念叨着:“生是村中人,到了站也是村中人。”
鸣衣那个时候帮家里干活的时候是七八岁吧!调了柴火,砍了薪柴,除了旧的给了新的。此柴对于当时的鸣衣来说一点都不重,不会走一步路压弯了腰儿。小时候的鸣衣很懂事,也不“闹”,也不给老爸老妈添麻烦。山路弯弯长长的,路有崎岖之地。鸣衣就背着竹筐,上山砍柴,鸣衣听老奶奶说:“山上死了人,有老虎在护着她的灵魂,山上有个树--那是邪树!千万要注意,千万要注意。”老婆婆总是那么说,也没有人把她的话当真。老婆婆成天总是溜达来溜达去的,步子蹒跚而稳慢。风一样的白发遮盖了半个脸庞,整个脸略发白。虎青眼,一双经历了岁月的寒腿。一双迷人的眼镜,一个令人动容的画面。老婆婆在山路上走着、走着,一路走,还一路对着来往的人们说道说道。可惜大家都没太当回事儿,老婆婆的背影杀死了阳光!太阳-光的黑暗正在消逝。
老婆婆家里有个女儿,自从女儿到城市里发展后,老婆婆的老伴刚去世不久,女儿自从走后也再也没来见过亲妈。自那之后,婆婆就变了个人似的,整天就知道躺在地上--干燥的地上充满岁月的痕迹。躺在那里,邻居来了也不说话,大家都以为受打击了,过一阵子就好了。可依旧那样,慢慢地等待着什么,却又消失了什么。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像个死尸似的。也可以这么说,死人都比她强。活的人不好好活,死的人不好好死。这就是婆婆此刻的内心独白,婆婆的枯纹点示了这个家!这个家真的只有她一个人了,老婆婆或许此刻很希望女儿回来看她一眼,也许腿脚会利索些……
山路弯弯长长的,只有老婆婆一人走啊又走,也只有老婆婆一人能体会到独自一人在长夜里的感受,这个感受多了,婆婆逢人就说见鬼三分。走着走着,白发时不时还飘落几根;走着走着,步子越来越慢。女儿啊!女儿!我想你啊!老伴!老伴!你咋能离我自己走了呢!婆婆笑着笑着就哭了,但又马上收起了哭色,只剩那一股消瘦的背影在那山路中。
当天真的鸣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鸣衣早就知道山里有个怪婆婆,鸣衣此刻在想:“妈妈说的就是她吧!”随后鸣衣唱着山歌走了:“呦儿嘿!呦儿嘿!天上的月亮弯又弯!你是山里的公公?哦!我不是,我是土地爷爷!爷爷,爷爷,带我去远方吧!等长大了,我要去外面的世界好好看看。马二黑!马二黑!有料麻子!大小姑子!呦儿嘿!呦儿嘿!”圆圆的脸蛋儿,鸣衣背着砍来的柴火,快快乐乐地登上家门。他爸,鸣衣回来了,赶紧干活去,地里的老牛该干活了!鸣衣你好好吃饭,我回头就来!鸣衣道:“知道了,爸爸!”爸,你说那个老牛没有水喝,它会不会渴死啊!老爸:“小鸣衣,你想多了,牛儿是不会渴死的,好好吃饭,吃完饭,老爸就回来了!”老妈:“去吧!去吧!赶紧的,他爸,别忘了,带上锄头,黑点活子!”老爸不紧不满地走了,一边走,还一边吹着口哨。很是悠闲的步子映着那黝黑的皮肤,很是发亮的眼镜勾起了一抹小水儿,岁月静好!
鸣衣:“我今天又遇到了那个老婆婆了,很是可怜,吃着自己在家里的干馍馍,一直在弯弯的山路上走着走着,就那么走着,我看着都累的慌。”
老妈:“鸣衣,你是不知道,你婆婆她是我们村子里出了名的疯子,不过,也不赖她!人疯了,但饭还是知道吃的,这就够了,回头你再看见她,不要笑话她,要给你婆婆笑脸,知道了嘛!鸣衣!”
鸣衣:“知道了!知道了!”
老妈:“赶紧吃!吃完了,好看看你爸去,看你爸都干了些啥?顺便看看地里的老牛,记得打点水回家!”
鸣衣吃着饭想着:“下午又可以找老爸呼喊着远方的大山了!”鸣衣最喜欢的就是对着大山呼喊着,似乎这样才能给鸣衣单纯的回忆。带给鸣衣大山里最深挚的回忆,带给鸣衣最强烈的回应!来自大山的呼唤,大山的呼唤!遥远的回应及呼唤。
饭桌上,鸣衣难以掩住的想法都表现在脸上,妈妈怎能没有看出来。从小到大,鸣衣的衣服都是妈妈给缝的,鸣衣喜欢吃啥,妈妈都知道,又怎能不知道一丝表现在脸上的想法。
饭桌下面的小狗还在汪汪叫呢!巴不得天天蹲在鸣衣的旁边,尝到“肉骨头!”汪汪两声,似乎叫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鸣衣扔了根骨头在地上,小狗马上翘起来尾巴,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啃着骨头、吸着骨髓。
鸣衣:“妈,我吃完了,去地里找我老爸了。记得把衣服缝好,刚上山砍柴把衣服弄破了,老妈!”
妈:“去吧!乖儿子!快去跟着你老爸吧!听话啊!”
大山我来了,大山等着我的呼喊吧!
大山我来了,我屁颠屁颠地来了!
一件小白褂,一双布鞋而已。却是童年最令人回忆的物件,确实是回忆的最初。
鸣衣半跑着到自家的田里,跟随着父亲下地,不过小鸣衣可不是干活儿,他是去享受去了!干呼唤大山的事,干出自己的回音!
杜馨馨可没那么扎根于龙源村的土地文化,反而跟杜鸣衣一样的年纪,整天就知道去河边玩耍!小河边的故事很远很远,但水却是很清很清的,能够看到小时候的样子,就是那么的水润,皮肤那么雪白!扎着辫子,看着水中的自己。想象自己的小天鹅梦,在河边能够有自己的小小之家!
当天杜馨馨跟着老爸上山祭祖,祖上有灵,祖宗的日子乃全村最隆重的日子。后天黄土,祖宗代代相传。天景求黄,一道是落日亏书。困傅恒书,年到有几!小小的杜馨馨知道今天是祖宗的日子,却不知道历史上的今天,龙源村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件足以改变龙源村的事情。
那年,杜馨馨的太爷爷和村里面的人商量着要请一个算命先生,说什么村里好几年没有下雨了,粮食收不上来了,欠收好几年了!再没有粮食,村里的人都等着喝西北风吧!算命的也大有来头,算过死人也算过活人,算到了今日,据说是个瞎子。村里的人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叫杜馨馨的太爷爷杜石去请这位仙人。
仙人都是指路的,从来都是不好找的,大仙都是说一半留一半,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故弄玄虚。仙人可不好找啊!杜石心里也明白,先回到家,并快步到炕上跟老婆商量着:“老婆,我今晚要走了,必须尽快,马上!回头照顾好孩儿,我尽快回来--来来!”
当晚的月亮又弯又亮,像小船似的翱翔在大海之中。
当晚的屋子只有不舍和依恋,杜石你给我好好回来!娃儿还等着你照顾呢!娃儿!快喊声父亲!娃儿!那一声喊出来了,父亲!一声清脆而又干净的声音。杜石强忍着眼泪,说到:“娃儿!父亲我去去就来,娃儿!”
妻子:“别忘了带上馍馍,杜石!给我干净地回来!”
杜石:“回来先暖炕头!”
妻子:“都什么时候了,听见没,干净地回来!”
那晚杜石一个人走了,走地一二净,也不再依恋这个村子!也没有在意什么,因为眼前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把大仙找到!
杜石到了黄城,这个在高原上的城市,极其地热闹!人来人往的的,大街上有卖烧饼的、有卖糖葫芦的、有吆喝着算命的,杜石来到城前先见到面相像儒生的腔脸小伙,一看不像算命的,那就立马走了!要说这不要紧,那一个身子,让小伙子瞧着了,赶忙说到:“试问仙人盘,盘盘落日!试问小鸟飞,自古洞中来!”一听是仙人,杜石马上提起了兴趣,干嘛掏出钱来,可小伙子说到:“不要紧,浮屠时辰,浮屠命!富贵自由人中来,命里无他也够!”便马上把钱退了回去,杜石一看不行,赶忙又把钱给到小伙子手中,小伙子硬是说:“不要紧!”这才够活儿!
小伙子掏出铜钱来,往盘上一撂,就摆了一阵!真真假假!
小伙子说道:“怪哉!怪哉!难道是命运!赶紧地,到我屋子里来!”
小伙子:“小六开门!”小六是佛门子弟,本是出家人,后来犯了律、给了事儿!就让小伙子收走了,给小伙子看事儿!阿弥陀佛!愿来世一切安好!今生一切无悔!小伙子马上跟杜石在屋子里说:“你可是来找李中仙的?”杜石:“我只知道他能够解我们村子的事儿!”小伙子赶忙说到:“去城中找刘三。只说:一半是。”杜石在头脑中,赶忙记住这三个字,能够发生的三个字,就这样被杜石带到路上!
小伙子:“兄弟!一路走好!青云之住处。记得啊!”
杜石:“好!好好!好好好!”
杜石吃块馍馍说到:“青云之住处!那不就是李家嘛!好的!看来有的办了,慢慢来吧!”
到了李家门外,咋一看像破庙!应该是魄落的家了,人都走了!我上哪去问?这该怎么办?
杜石进到里头,喊了句:“一半是!”马上从房梁上跳下来一个小老头子!自称是小神通!天下之事,没有他不知晓的;天下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但要回答问题,需要好酒来!杜石想到这,突然想起来:“小伙子给了一瓶红仙酿给他,当时还不知道干嘛呢?突然喝茶着,就塞酒了。”恰逢时机对上了,恰逢天年对上了!
小神通喝着酒说到:“城南梨树后就是李大仙的居住地,到了你就说天物觉人得,你就能请得动他了!”
小神通:“一路走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杜石在黄城总觉得有点太顺利了,总觉得不对!但还是继续走了下去,也没在想了!
杜石到了城南,直勾勾的盯着树看,为什么呢?因为这树简直绝了,根本不是树!是树改造成的人屋。杜石哈哈大笑道:“天底下还有这种树,什么人呢!”
一瞬间出来了一个人,仙风道骨!静静地看着杜石,大声说道:“天苍黄,岂容你在这里造次!”杜石一想:“赶紧道歉,一会儿还得求着这老头呢!他应该就是李大仙吧!”杜石说道:“大仙,我们村子连年旱灾,你看你看能不能帮我们村子看一看,大仙,天物觉人得。”大仙挥挥手,赶忙拿起命盘就走了!说:“孩子,赶紧走,领我去你们村子里探到探到,一路辛苦啊!”大仙微微一笑,这丝诡异的笑容令人惊寒!
杜石领着大仙来到了村子里,村口村民们早就围得严严实实的,生怕见不到这位仙风道骨般的人物,要知道这位可是十里八乡都敬重的元老级人物。不想见就怪了,一时间围得只剩个小缝--此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起码够了人进去,且不说怎么样!但大仙的路,谁人敢挡!
大仙先进到了村子的中心,找到杜家人说:“你们这儿不干净,需要出一位圣童来祭河!”杜家人说:“那依大仙所见,该是谁呢?”大仙:“最近生的,而且是个女娃!生辰八字要对得上头一回旱灾的陈日!这就够了!”杜家长族:“有这么一位女童,叫杜香儿!”那就办了,村子里的人都开始了骚动……
可杜香儿的娘不愿意,说:“孩子是我生的,是我的亲生骨肉,你们凭什么把我的孩子带走!”杜香儿的爹倒是和善:“你们要带就带吧!再不带,村子里的人都没法活了!”夫妇俩意见不和,村里的人都倒向杜香儿的爹,这一弄不要紧,弄了一条活灵的生命就没了!没了!那是条生命啊!你们就这么残忍!杜香儿的娘:“孩子!我的孩子!”
结果就是一干人等全上把杜香儿给抱走了,拿到大仙的面前!大仙咬住自己的手指头,要出血来!才停口!在小女孩儿的头上写道--水!
杜香儿的娘此刻正在和杜香儿的爹吵:“都怪你,我十月怀胎好不容易生了个娃,却又被你带走了,我的娃啊!”杜香儿哭哭啼啼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血丝,头发都瞬间掉了不少!嘴里不停念叨着:“孩子!孩子!”
众人在大仙面前诉苦:“大仙!你可一定要救救我们呐!我们好几年没有了收成了,你可一定要帮帮我们呐!”大仙又是诡异地笑笑说道:“好好好!你们的忙,我一定帮。”大仙摸摸胡子又看看天,挑个吉日将孩子送去吧!
杜家长老商量道:“后天是天辰日,适宜生祭!适宜生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