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乘兴而来,欣然矣!——前记
鹿角解,虫始鸣,初秋生。
与好友来到南京,迫不及待地想一睹这水乡女子的真容,便漫步于妩媚的街头夜色中,在繁忙中放逐自己。
早就听闻了夫子庙的美名,“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书上如是说道。古巷,亭阁,青石阶,倚窗凝望,雨点滴落斜斜的屋檐,一柄油纸伞,遮住了光阴……
可这一步的距离怎么也难以跨出,这,真的是书上所说的那个人间桃源吗?现代化的店铺与商业霓虹灯的闪烁充斥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人潮人海,熙来攘往,这儿,也变成了名利场。
旧街老巷,昔日王谢家族的踪迹早已难寻;斜月清辉,曾经乌衣巷口再看不到燕子斜飞,在寂寞的夜色中,只好掬一捧清幽的月光望穿过往。再难停留,转身离去。失望与沮丧涌上心头。
书上说,现在还是有桃源的,可书上也说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了,既是梦,总要散。既是纸上得来,总是要躬行才知真伪。
这世道,真伪难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心生烦躁,连月光似都黯淡,无以如酒祭奠那似水流年——云作衣、霞为裳、茶社生烟,书窗枕梦。
踟蹰而行,走上一座古桥,桥头一方青石,刻着秦淮二字。不禁望去,这便是秦淮河吗?这便是那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吗?这便是朱自清笔下“水是碧阴阴的,或是六朝金粉所凝”的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秦淮河吗?
水面上铺满了银炼般的月华,细细密密地映照了一片天地。两岸灯光闪烁,水波漾漾,不住变幻着迷人的光泽。偶有萤火虫四散飞舞,浮光丽影似水月镜花,环绕身际……
无端地想起一首诗:“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
若泛舟湖上,该是多么美丽的邂逅。一念及此,和好友乘上了一条古船。
绮床丝幛,十里珠帘,船桨的欸乃声中,满载着南来北往的游客,畅游在十里荷花,秦淮河的琴韵里。
“学金粉南朝模样,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是那柄《桃花扇》啊,李香君的血,美如桃花,映出了女儿的气节与铁骨。无论是秦淮八妓,亦或是金陵十二钗,都让这个金粉之地有了骨气。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正如杨绛所言:“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淡定与从容,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是看到那一方青石的平静,是泛舟湖上的平和,是一点浩然气,是千里快哉风。
花无香,茶无色,在静笃的云烟里,与自己相知、相悦,相承欢。如果纸上得来终觉浅,躬行后心意难平,不妨闭上眼,让凉凉的风迎面而来,抚平你的芒刺和烦躁,而淡定,而从容,缓缓入世。
这风,是千里快哉风。
余尽兴而归,快哉快哉!——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