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94300000002

第2章 一九七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星期三下午的郊游

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

某月某日某街角卡车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工作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

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上登载的一首短诗。

“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

“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

她当然也有家。

我当天给警察打电话,问了她父母家的住址和电话号码,然后给她父母家去电话打听葬礼日期。如某人说的那样,凡事只要不怕麻烦,总可以弄清楚的。

她家在下町。我打开东京区划图,用红圆珠笔在她家所在地段做了个记号。那的确是东京城普通老百姓的聚居地,地铁线、国营电气列车线、公共汽车线如乱七八糟的蜘蛛网一般纵横交错茫无头绪,几条脏水河从中穿过,杂乱的道路犹如甜瓜纹紧紧附在地表。

葬礼那天,我从早稻田乘上都营电车[1]。在快到终点的小站下来打开区划图,但地图和地球仪同样无用,害得我买了好几盒烟,问了好几回路,才算摸到她家门口。

她的家是一座围着褐色木院墙的老木屋。进得大门,左边是个小院,窄小得仿佛是在说“或许不无用处”。院角扔有一个早已废弃不用的旧陶火盆,火盆里积有十五厘米深的雨水。院土很黑,潮乎乎的。

也是因为她十六岁便跑出家再未回来,所以葬礼只有亲属参加,静悄悄的。亲属也几乎全是上年纪的人,一个三十岁刚出头、不知是她胞兄还是堂兄的人在操持葬礼。

父亲五十六七岁,个不高,穿黑色西服的胳膊上套一个葬礼袖章,立在门房几乎纹丝不动,那样子使人联想起洪水刚退的柏油马路。

临走时我向他默默低了下头,他也默然低头。

? ? ?

第一次见到她是一九六九年的秋天,我二十岁,她十七岁。大学附近有个小咖啡馆,我常在那里等朋友。咖啡馆虽不怎么起眼,但可以边听摇滚乐边喝味道一塌糊涂的咖啡。

她总是和我同座,臂肘拄在桌子上出神地看书。虽说她戴的眼镜俨然牙齿矫正器,手也骨节分明,却总有一种容易让人接近的感觉。她杯里的咖啡经常冷冷的,烟灰缸经常堆满烟头,而书名却换来换去。有时是米奇·思比雷尔,有时是大江健三郎,有时是《金斯堡诗集》,总之只要是书即可。咖啡馆出入的学生借书给她,她便像啃玉米棒似的一本接一本看下去。那个时代大家都想借书给别人,我想,在看书方面她是从来没有为难过的。

“大门”、“滚石”、飞马、“深紫”、忧郁布鲁斯——也是那样一个时代。空气总好像紧绷绷的,似乎稍微用力一踢,一般东西都将顿时土崩瓦解。

我们喝廉价威士忌,没滋没味地性交,没头没脑地闲聊,借来借去地看书,如此一天天打发日子,而那个笨手笨脚的六十年代也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即将落下帷幕了。

她的名字忘在了脑后。

抽出报道她死亡的那条剪报自然可以记起,但时至今日,名字之类已无可无不可了。我已忘掉她的名字,如此而已。

一次,见到往日同伴,偶尔提起她来,他们也同样不记得她的姓名。对了,过去不是有一个和谁都睡觉的女孩吗,叫什么名字来着?忘得一干二净。我也和她睡过几次,现在怎么样了呢?路上突然碰见怕也闹不明白了。

——从前,某个地方有个和谁都睡觉的女孩。

这便是她的名字。

? ? ?

当然,准确说来,她也并非和谁都睡觉,有她自己的基准。

尽管如此,作为现实问题来看,她是同差不多所有的男人睡了的。

一次,我出于纯粹的好奇心,问过她的基准。

“这个嘛——”她沉思了三十秒,“当然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觉得讨厌的时候也是有的。不过,最终我也许是想了解各种各样的人,或者说想了解对我来说世界是怎样构成的。”

“通过一起睡觉?”

“嗯。”

这回轮到我沉思了。

“那么……可多少了解些了?”

“多多少少。”她说。

* * *

一九六九年冬到一九七〇年夏,我和她几乎没见面。大学不是关门就是停课,我倒与这个无关,而在为一点个人的事焦头烂额。

一九七〇年秋天我再去那家咖啡馆时,顾客面孔全都换了,认识的只剩她一个。摇滚乐固然仍在放,但那股紧绷绷的气氛已荡然无存。唯独她和味道糟糕的咖啡同一年前无异。我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边喝咖啡边谈论过去的同伴。

他们大多从大学退学了。一人自杀,一人下落不明。

“这一年干什么了?”她问我。

“一言难尽。”我说。

“聪明点了?”

“一点点。”

那天晚上,我和她睡了,是第一次。

* * *

她的身世,我知道得不太详细。好像有人告诉过我,也好像在床上从她口中听说过。大致是说高中一年级的夏天同父亲大吵一架跑出家门(也跑出高中),至于到底住在哪里,靠什么维持生活,就无人知晓了。

她一整天都坐在摇滚乐咖啡馆椅子上左一杯右一杯喝咖啡,左一支右一支吸烟,边翻动书页边等有人代付咖啡钱和烟钱(对当时的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数目的),之后基本上是同对方睡觉。

这便是我就她所知道的全部。

那年秋天至翌年春,她每星期二晚上来一次我在三鹰市郊的宿舍。她吃我做的简单的晚饭,把烟灰缸装满,一边用大音量听FEN[2]的摇滚乐节目一边性交。星期三早晨醒来去杂木林散步,一起散步到ICU[3]校园,顺便去食堂吃午餐。下午在休息室喝稀释的咖啡,天气好的时候躺在草坪上看天。

她称之为星期三的郊游。

“每次来这里,都觉得真像来郊游似的。”

“真像来郊游?”

“嗯。草坪一望无边,人们喜气洋洋……”

她坐在草坪上,浪费了好几根火柴才把烟点燃。

“太阳升起落下,人们来了又去,时间像空气一样流淌,岂不有点像郊游似的?”

那时,我二十一岁,再过几周就二十二了。眼下没希望从大学毕业,却又没有足够的理由离开大学不念。在这一切都莫名其妙地搅和到一起的绝望之中,几个月时间里我都未能踏出新的一步。

我觉得整个世界在运转不休,唯独我滞留同一场所不动。一九七〇年秋,目力所及,似乎无一不凄凄切切,无一不惨惨淡淡。就连太阳光和青草味儿,甚至低低的雨声,都令我焦躁不安。

好几次梦见夜行列车,梦都千篇一律。车上充满烟味儿厕所味儿闷乎乎的人群味儿,挤得几乎无立足之地,坐席沾有过去的呕吐物。我忍无可忍,离开座位,在一个车站下来。而那里一片荒凉,一户人家的灯火也见不到,站务员也没有,没有时钟没有时刻表,什么也没有——便是这样的梦。

那段时间里,有几次我好像对她很粗暴。如何粗暴如今是想不起来了,是否自己对自己粗暴亦未可知。但不管怎样,看上去她丝毫没有介意,或者不如说(说得极端一点)是在引以为乐,为什么我不知道。说到底,她在我身上寻求的恐怕并非温情。如此一想,现在也觉得不可思议,一时悲从中来,仿佛手突然触到空中飘浮的肉眼看不见的厚壁。

* * *

一九七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那个奇特的下午我至今仍记得真真切切。被一场大雨打落的银杏树叶染黄了——黄得如干涸的河——杂木林间的一条小径,我和她双手插在大衣袋里,在这条小径来回踱步。除了两人脚踩落叶的鞋声和鸟尖锐的叫声,别无任何声响。

“你到底苦恼什么呢?”她忽然问我。

“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说。

稍往前走了一段后,她在路旁坐下吸烟,我也挨她坐下。

“总做不好的梦?”

“总做不好的梦。大多梦见自动售票机找不出零钱。”

她笑了笑,手放在我膝头上,又缩了回去。

“肯定不大想讲,是吧?”

“肯定讲不好。”

她把吸了一半的烟扔在地上,用运动鞋小心碾灭。“真想讲的事是讲不好的,不是么?”

“不明白啊。”

地面上“扑棱棱”飞起两只鸟儿,仿佛被吸进去似的消失在没有一丝云絮的天空中。我们默然望着鸟儿消失的方向,良久,她用小小的枯枝在地面画出几个莫名其妙的图形。

“和你一起睡,我时常悲伤得不行。”

“很抱歉。”我说。

“不怪你的。也不是因为你抱我的时候想别的女孩。那怎么都无所谓。我,”她突然闭住嘴,在地面缓缓拉出三条平行线,“不明白。”

“也不是想把心封闭起来,”停了一会我说,“只是自己也把握不住发生了什么。我本想尽可能公平地把握各种事情,不愿意过分夸大或过分讲究现实。但那需要时间。”

“多长时间?”

我摇了下头,“说不准,或许一年,也可能花上十年。”

她把小树枝扔在地上,起身拍打大衣上沾的枯草。“嗳,你不认为十年就像永远永远?”

“是啊。”我说。

我们穿过树林,走到ICU校园,一如往日坐在休息室啃热狗。下午两点,休息室的电视上翻来覆去推出三岛由纪夫的形象,音量调节器出了毛病,声音几乎听不清。反正都跟我们无关,我们吃罢热狗,又各喝一杯咖啡。一个学生骑在椅背上拧了一会音量调节钮,之后作罢,跳下椅子不知去了哪里。

“想要你。”

我说。

“可以呀。”

她微微一笑。

我们仍把双手插在大衣袋里,慢慢走回宿舍。

蓦地醒来时,她正在吞声哭泣,细窄的肩头在毛巾被下急促地颤抖。我点燃取暖炉,觑了一眼钟:凌晨二时。夜空中央浮着一轮白亮亮的月。

等她停止啜泣,我烧水泡了袋装红茶,两人喝着。没有砂糖没有柠檬没有牛奶,仅仅是热茶。之后点两支烟,一支给她。她吸一大口喷出,连续三回,随即咳嗽了一大阵子。

“我说,你可打算过杀死我?”她问。

“杀死你?”

“嗯。”

“干嘛问这个?”

她叼着烟用指尖擦了下眼睑。

“只是想问问。”

“没有。”

“真的?”

“真的。”我说,“为什么非杀死你不可呢?”

“是啊,”她不耐烦似的点下头,“只是一下子觉得,给谁杀掉也并不坏,在呼呼大睡时间里。”

“我不是杀人的那类人。”

“是吗?”

“大概。”

她笑笑,把烟戳进烟灰缸,喝了口杯里剩的红茶,又点燃一支烟。

“活到二十五,”她说,“然后死掉。”

* * *

一九七八年七月她死了,二十六岁。

同类推荐
  • 小人物日记

    小人物日记

    《小人物日记》是英国幽默文学中的名作。该书托名小职员查尔斯·普特尔的日记,实为虚构作品。主人公查尔斯·普特尔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生活中则是一位讲究派头,精打细算的绅士,为人处事虽不免刻板老套,却喜欢结交朋友,爱说俏皮话。不过也常常因为自作聪明,或者为了显示风度和幽默,而弄巧成拙,闹出不少笑话:装修新家时把浴缸染成了红色;参加市长家的晚宴弄得洋相出尽;与街坊朋友相处甚欢但也时而不堪其扰……随着老普的儿子卢品的归来,围绕着卢品的交友、婚恋、工作等等发生了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两代人不用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碰撞,为这个中产家庭增添了更多的烦恼和笑声……
  • 人类沉默史

    人类沉默史

    长篇小说。故事男主人公侦探杨锦程接手一宗特殊的案件,调查“女人是什么”。过程中他广泛接触清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并与久违的初恋情人相遇。杨锦程以她开的理发店作为破案的突破点,帮助理发店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清城的知名品牌,顾客与应聘者纷纷前来,由此出现了一场招聘的选美大赛,大赛中他爱上其中一名获奖佳丽,在她身上寻找破案的线索,其间荒诞离奇的遭遇使杨锦程经历了入狱、逃狱再自首的连锁悲剧,也在事件中弄清了女人究竟是什么。
  • 眼川

    眼川

    《眼川》讲述:因为妹妹的病而回到老家的小村庄,像是新的平静生活的开始。为去世的母亲扫墓后,姑姑为了平复兄妹的心情,将他俩带到了那个名叫“眼川”的小溪旁。美丽的景色吸引了他俩,但是异样的视线,却颤抖了哥哥的情绪。原本打算在这样宁静的小村庄里,平静度过父亲不在身边的日子,却发现,一切都不如期望。医院里眼神空洞的少女,眼川旁莫名其妙的请求,让他的疑惑萌芽;即使是最亲的人去世,也不被允许参加的葬礼,将疑惑膨胀;误入的密室,那神秘而恐怖的场所与漠然的袭击者,将他们的疑惑化作恐惧!
  • 张云飞打官司

    张云飞打官司

    新千年元旦刚过,天寒地冻。一大早,张云飞熟睡中被电话铃吵醒,抓起一听,原来是老同事周国荣,说是厂里买断工龄名单公布了,别人都拿到了钱,惟独没有他们几个,大家正准备去找局长评理,叫他赶紧过去。张云飞心里窜出一团怒火,一把掀开热被窝,急忙穿好衣服,顾不上吃早饭,跨上自行车朝工业局急驶而去。工业局门前,十二名职工聚在一起,骂骂咧咧涌进大楼。大楼外表看似破旧,但里面局长办公室却装修得十分豪华,摆着几张真皮沙发,一张宽大的老板桌。林局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矮子,头发梳理得油光贼亮,让人觉得像个美发厅老板。
  • 真假“三国”

    真假“三国”

    《真假三国》内容包括:从历史三国到文化三国,虚实三国,演化三国,活力三国四部分。《真假三国》是《话说中国系列》之一《真假三国》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罗贯中和《三国演义》、诸葛亮未做"军师"、三国时期重要人物陵墓简表、孙权一生经历大致如何等内容。历史三国惊涛拍案!文化三国源远流长!《三国演义》是农耕社会智慧的百科全书,它集伦理和行为于一体,因而章章回回里的各家角色,多包含二重文化性格,历史与文化合而为一,人心各如其面,人的思维方式、处世理念也各如其行为法则,文化选择。作者本能地将其由政治人格嬗变为道德人格,成为历来人们为之喜怒哀乐的理想模式。陈设百年,概括万事。??
热门推荐
  • 源起幻想乡

    源起幻想乡

    幻想乡,幻想乡,幻想乡。默示录–斩妹–从零–fate–狐妖–约会(刀剑)(天降)–待定。(中间夹杂着幻想乡,幻想乡为主世界)
  • 闪婚有毒:宋少高调爱

    闪婚有毒:宋少高调爱

    原本是一对相爱的新婚小夫妻,却不想一场车祸导致况汐汐离奇失踪。五年后,一个名叫岳喜淑的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归来,“汐汐,是你吗,你终于回来了!”“什么汐汐,搞清楚好不,我叫岳喜淑!”宋明峻得知当年的爱妻况汐汐失忆,已经改名叫岳喜淑了。在岳喜淑失忆的情况下,宋明峻决定重新追回爱妻,看他如何再次获得岳喜淑的芳心……
  • 富翁的秘密

    富翁的秘密

    《富翁的秘密》收录了《你是我的天使》、《最伟大的自私》、《给你更多的爱》、《哭泣的冠军》、《变重的母亲》、《世上最高贵的绑架》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
  • 王爷和离吧

    王爷和离吧

    一朝魂穿,祝冰凌成了废柴,反转她的悲具人生。她惊艳天下,满朝侧目,更引来了某男的觊觎,她不屑一顾,“做我男人,你还不配!”某男星眸荡漾,嘴角挂着万年难见的笑。这个女人——他要定了!她想步步登天,他便推波助澜。她若遭人欺负,他便血洗天下,你想要的,我都能给!
  • 孤臣无力可回天

    孤臣无力可回天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然而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李、伊二人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这样悬殊的结果,难道真的是南桔北枳、水土不服?还是真如李鸿章所抱怨的,只怪“君臣朝野人心不齐”? 生前身后 命运迥异 甲午战败,1895年4月,天朝首辅李鸿章枉驾屈尊,赴“蕞尔”小国日本马关乞和。议和期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访。
  • 别惹复仇冷女:同学请靠边

    别惹复仇冷女:同学请靠边

    她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少女,身世惊人!入顶尖高校开启复仇之旅!人前,她是少言寡语的薄情冷女;人后,她是嗜血腹黑的阴谋家。复仇的半路偏杀出几个极品同学,将她的生活彻底搅乱。绝处逢生之时,爱情亦轰烈而至。
  • 无爱女法医

    无爱女法医

    在二十一世纪,她是一个常和死人打交道的女法医!被一个疯子杀死后,灵魂俯身在了一个无名女子身上。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她,被一个帅哥一脚踹下了万丈悬崖!屡次破掉一宗一宗的悬案,只为帮人打抱不平。为了帮人申冤,上京告御状。结果才得知她就是那个杀了皇帝宠妃的恶毒皇后。火爆王爷小叔子老是动不动就给她来一掌。。皇帝一次又一次的变态行为,最后终是看不过去,给他下了点药。。从此伟大的皇帝就多了一个‘不举’的绰号。。。她真是服了他们这几兄弟了,一个比一个变态,幼稚。。【精彩片段】------------------------------------媚药所致,她强行玷污了一个绝世美男,最后才得知他就是她丈夫皇帝的弟弟,天啊,我居然强了小叔子,你打个响雷劈死我吧!而这小叔子貌似一心只想着把她打死,总是用着仇恨的目光看着她,我说小叔子啊,欺负你的人是以前的朱凤,不是现在的曹梦好不好?你不要总是想着把我打死好不好?------------------------------------妖孽皇帝阴狠的看着她:“缘儿死了,你就当她的替身!你的验尸手法如此厉害,留下你,定会有用!”她愤恨的看着他说到:“呸!老子希望能给你验尸!”“不知死活的东西,来人!掌嘴!”眼里露出的尽是狠毒。脸上不断传来的刺痛,她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你去把凶手找出来,文武大臣都消失了好几个了!”皇帝用着恳求的眼神望着她。“呵呵!现在知道来求我了?不过我告诉你,人命大于天,你不用来求我,我也会自己去查,还有你不要老是出现在我的面前,我看到你就很烦!”她冷漠无情的说到!------------------------------------【前面的可能看着很乏味,不过前面是为了给后面的垫铺的,希望亲们有耐心的看下去!后面的案子里,会出现第一个案子里的人物,当然男主登场都在‘恶贯满盈’里,不喜欢啰嗦的亲们可以从恶贯满盈看起!】另外推存一下小喜自己的文【肥婆皇后】【废弃狼妃】【无爱侧福晋】【黑道女教师】朋友的文文【冷后】【傲风】【试婚记】【十岁宠妃】【冷妃侍君】【王爷奴家有了】连载文【特工老婆混黑道】连载文喜欢的朋友就收藏、投票推存!谢谢你们的支持!
  • 国际市场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

    本书共分10个章节,主要对国际市场营销学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国际市场营销信息与调研、国际市场细分和选择、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等。
  • 众志成城:2003年的中国

    众志成城:2003年的中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较为详细介绍了中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2003年。在这一年,中国打赢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实现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治水兴邦的百年期盼,用自己的航天飞船将我国的航天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诗篇。
  • 丧尸策划者

    丧尸策划者

    (不定时更新)主角于晓流,是个感染后却变化不大的感染者。嘴上说着无情,但心底却是善良的。感染者们对他没兴趣,但被他身边的几位女感染者吸引。他们一起结识了很多感染后的同类,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些理智。病毒多点爆发,南方建立了安全区守了下来。这是个有希望的末世,于晓流幸运的留下了人的思维,天然的成为了这场灾难中的亮点。随着感染者的理智恢复,构建人和感染者之间的继续生存。是推动抗体的研发,恢复到正常的人,还是继续自由自在的闲游,帮助一波人过起惬意的田园生活?普通感染者特征:肤白,体能人类极限,咬人,红眸,心跳平时缓慢,伤口修复缓慢,不是活死人。——安全区疫苗研制,回归和丧尸,双结局选择。这是个有希望的末世。欢迎加入QQ阅读《丧尸策划者》书友群≧﹏≦,群聊号码:661557675(正版在QQ阅读,其他的都是盗版,请大家懂得支持正版,有正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