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州,一块广阔无垠的州陆,大陆中部横越着一条大江名为沧海,沧海州因此得名。江被称为海,因为它无比宽阔,犹如天堑将南北隔离开来。
沧海以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沧北东部一处,几座青山,随意坐落,白云环绕,青烟袅袅,东边的海水扑面而来,翻涌出阵阵浪花,几座青山有座最高的,山上几座建筑也随意坐落着,这地方胜似桃花源,宁静,飘然若仙境,鲜为人知。
建筑,有传统的古典风质,巧夺天工,雄奇壮丽,依山而建,建筑之下就是那无穷深渊,建筑之外有一块空旷的坝地,青石所筑,极为古朴,往前的深渊并没有围栏,立于此地,可以俯瞰到青山的整体之容。
一道年轻的紫色身影于此地负手而立,像是在远眺风景,头上的紫绫,随风而动,再看他的相貌,俊俏无双,剑眉星目,棱角分明,惊为天人!紫色儒服气质典雅,白色条纹宁静致远,金色衣边,不失华贵。令人惊异的是,他那无暇淡泊的瞳孔竟然也是紫色。
他的嘴角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使人如沐春风。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紫衣男子,名为韩非。
“老师。”一道声音传来,是男子之声,但极为好听。走进看来,这弟子也是相貌非凡,师徒二人各有特色,而且均十分年轻,看上去不像是师徒关系。弟子黑发垂腰,非常整齐的束着。额前一缕,竟是白发,但却毫无违和感。手持白扇,一袭白衣,儒雅深沉,风华绝代,气质无双。他步伐稳健,走近时,清澈的眸子中蕴含着深深的敬意。
韩非转过身来,还是衔着那淡淡的微笑:“奉孝,你可知今日是何日?”
“弟子惭愧,老师在三年前的今日收下弟子,而今日弟子尚未主动问候。”原来弟子名为郭嘉,奉孝,是他的表字。郭嘉微微躬身,以表歉意,甚是谦卑。
韩非紫瞳之中闪过一抹笑意,一语道破,果然心思细腻呢,如今居然要将他赶走,还真是有些舍不得。韩非虽阅人无数,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但对这弟子竟隐隐有几丝看不透。他明白,儒雅,只是郭嘉的一面,未师从自己之前,他可是出了名的纨绔。郭嘉的性格,如韩非这样的人,也难以揣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郭奉孝,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纵使纨绔,但他从不打着家族的名号仗势欺人;第一日文试可以名列首席,武试确是末尾,第二日便可以将这两种情况互换过来;放走过要杀自己的人,也曾对关心自己的人不理不睬……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他,简直无常。
新婚之夜,他走出家门。他的妻子如坠落到尘世的仙子,高贵圣洁,冷若冰霜,对于纨绔的郭嘉,她一言不发,默默接受着家族的安排,他们俩,不过是政治婚姻的牺牲品。
身穿婚服的他本该迎接这重要的日子,如仙子般的妻子,世家大族的华贵婚礼。但面对父亲对着他断绝父子关系的怒吼。郭嘉一笑置之:
“我配不上她,而且没兴趣做政治联姻的牺牲品。您不认儿子,我认爹便是。”
他又将目光转到冷若冰霜,美若天仙的未婚妻上:“如此完美之人,不应迁就于家族姻亲之上,我将云游四海,学成之日归来,你,又何不自己做自己呢?”
“要你管。”她目光冰冷,淡漠答到,声音空灵清脆,动人无比。
此时郭嘉转身,向前踏出一步,儒雅之气,恍然遍布周身,哪还像那遭世人评说的纨绔子弟,他转过目光,没有在看那动人心神的未婚妻,微微躬下身子,朗声道:“纵使天涯海角,奉孝心系家族,学成之后,定当返回,光耀门楣。”说完,郭嘉往后一跃,欲要离开。
“你欠我的。”未婚妻伏羲掩媚突然冷道,黑色的美眸,直直地盯着郭嘉,无法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郭嘉脚步微微一顿,轻声道:“那你等我。”他知道自己确实对不起掩媚,自两家决定联姻之时,她就从未有过反对,当然也绝无支持,只是不出一言,哪怕那个他是洛神城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今日郭嘉的离去,势必会对掩媚的名节产生影响,所以郭嘉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众人唏嘘,掩媚之美,隐隐传于整个大魏国土,倾心于她之人从此处便可以排到天涯海角,如今郭嘉离开,在众人看来,是掩媚的解脱。
“你觉得可能吗?”这句话似是疑问,似是反问,不过在众人看来,无疑是反问。
闻言,郭嘉眉头微微一皱,旋即轻轻摇头,随后,他转身离去,不再停留,只留下了年轻的背影。
荀沧海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深知郭家秉性,纵使无常,但从来说一不二,断决父子关系,不过气话而已。这儿子,他可舍不得。至于将学习和郭嘉联系起来,荀沧海便苦笑起来,从小到大,荀沧海不知给郭嘉请了多少老师,其中不乏名师,文武皆有,哪一个不是早上进去晚上出来便道:“孺子非吾可教也!”遂转身离去,如此郭嘉便因无师能教,而助长了纨绔的名声,只是这些“一天老师”从荀府出来后再未对郭嘉评价过了,令众人颇感奇怪,或许是真的不堪到无话可说了吧……
“只是我荀家有愧于掩媚这孩子啊,但,这或许是他们最好的结果。”荀沧海于心中默念,纵使身为郭嘉义父,他也不看好郭嘉,由此可见,掩媚究竟惊艳到了何种地步。
只是,众人都没有发现,那绝美的脸庞,美丽的眸子中,竟闪过一丝落寞!
众人都知晓这并不影响荀家与伏羲家的关系,只是,那些原本倾心于掩媚的青年才俊,此刻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荀家位于沧海以北中部,郭嘉离开此地后真的开始四处云游,悠悠沧北,何其辽阔。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三分天下,大魏在北,大蜀占有西与南,大吴则雄踞于东。中部以沧北正中为界,划分三地,分属三国。
极北之地,大魏之北,有郭嘉的身影;而大蜀西南天险,国力最强,人杰地灵,也有郭嘉的身影;繁荣东域,欣荣大吴,仍有郭嘉的身影……整个沧北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不过如此吧。
沧北之地,无数宗门世家坐落于此。郭嘉每游一地,必会拜访此地负有盛名的宗门或竭力寻找隐于江湖的世外高人,进入宗门圣地参悟其道,拜访名人隐士请求前辈指点。凭着自己那儒雅的风度以及谦卑的态度倒是博得了不少大人物的好感,这些人自然也就愿意教他一些东西。
有时朝闻道,夕时便离去了,赞叹声不断,如此速度,悟性那是何等可怕;质疑声也有,是否尚未领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除了郭嘉自己,恐怕没人知道他究竟领悟了多少。
一日东域大吴一大宗取出镇宗禅石让当地青年才俊参悟,用来彰显宗门的气度与风范,数万青年才俊围石而坐,静静参悟,半日之时,一道蓝色光柱直冲云霄,接着从光芒中走出一气质无双的青年身影白衣蓝边,额前一缕白发格外显眼,他向天空中央那位宗门大能人物微微躬身作揖,遂化作一道蓝色光流,转身离去。
那大能微微点头,目露精芒,淡淡道:“郭奉孝?实为鬼才也!”接着鬼才郭嘉的名号开始传于东域,隐隐有要穿到邻近几域的趋势!
只是郭嘉从未拜师,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师尊。以至于有传言道:鬼才郭嘉,博览众长,自学成才,无师可教。郭嘉虽拜访过无数大能隐士,但也只是以前辈称呼,略作交流学习而已。至于郭嘉真正拜师那天的离奇,却不是众人可以说的清楚的。
那日,吴会城中,一道紫色生意潇洒而立,紫色瞳孔深邃而澄澈,剑眉星目,面如冠玉,他那淡淡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凡女子路过,春心萌动,俏脸羞红不敢正视这男子,不由快速跑过,跑过之后,又怅然若失。就连那些青年也也眼冒异彩,而那紫色身影,只是一笑置之。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除了韩非,还能有谁。
他立于此地,从早晨直至下午,有一俊俏女子忍不住大着胆子问道:“公子在此久久屹立,可是在等待佳人?”然后,极为清秀的她脸蛋红成了大苹果,忍不住想让人上去咬一口。
韩非微微摇头,回答到:“我在等人前来拜我为师。”周围人群闻言,皆是一惊,如此年轻,应不至于有多高的文武造诣吧,竟然还想着收徒。于是人群中有到声音传来,充满嘲讽:“哦?!那么不知‘大师’要收何人为弟子呢?”他将大师二字咬的很重。这人如此针对韩非,是因为韩非气质无双,吸引了众多年轻女子的目光,这其中,赫然有他的女伴,所以此刻的这男子,十分不爽。
“阁下如此青年才俊,我要收的弟子,自然不可能和阁下相提并论。”韩非淡然一笑,让人如沐春风,十分舒服。听得此语,那男子的脸色才微微缓和了几分,他乃是吴会城天之骄子,家族翘首以盼之人,自然不可能与如此年轻之人的弟子相提并论。
就在此时,人群中又引发了一阵骚动。有一人缓缓行来,额前白发,白衣蓝边。
“哇!鬼才郭嘉居然来到了东峪吴会城。”“好生俊俏,竟可以和那紫衣男子一比。”也有花痴女子眼中直冒异彩。“不知他来此地又会领悟何种道法。”也有天骄人物在心中这样默念,感觉压力山大。……
然后,郭嘉竟慢慢走到了韩非跟前,这是两人第一次碰面,韩非嘴角微微掀起了弧度,光彩照人,亲和力极强。
“等你很久了。”
“恩?”
“你可愿拜我为师?”韩非还是那副微笑,人蓄无害。
然后,周围竟无嘲笑之声,空气突然安静。郭嘉也是一愣,他沉吟了。
这紫衣男子,绝对不同寻常。
“今遇老师,弟子福分。”旋即,郭嘉竟微微一笑,清澈的眸子里没有一丝波澜。
然后,空气继续安静。
“你与我想象中的倒是有几分不同,走了。”韩非话毕,紫色长袖轻轻一挥,两人竟化作星辰,直接消失在众人眼中,仿佛从未来过一般。
紧接着,人群中炸开了锅似的,议论之声,铺天盖地。……
先前讽刺韩非之人不由苦笑起来:“果然不可能相提并论。”
就这样,鬼才拜师之消息,席卷沧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