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功名大哥呢?鹿候呢?”
“大将军阵亡了,军候被埋没于骑海中,失去了踪迹!”
“可有沙耶的消息?”
那人低头不语。
“啊!”
尚书一时间难以接受,想到昔日的兄弟和上司皆生机渺茫,尚书悲从心中来,口中念着:“为什么黑金地区会有蛮族的军队?”
那领头人哭着答道:“都是那些该死的奥赛帝国,他们与蛮族之王签订盟约,守卫边境的奥赛主将开关放了数十万蛮族骑兵进来。”
尚书收敛了一下情绪,前方的追击部队看来是生死难料了,这时候尚书部正在西部四镇到边关的路上,回师黑金城需要三到四天,不远处便是蛮族的游骑,蛮族入侵黑金肯定是会攻打黑金城的,这赶路的几日内一旦被追上纠缠住,很有可能全军覆灭。
“传令全军,前军做后军,急行军,速速退回黑金城!”
张宏领命后迅速调整队列,尚书派遣斥候侦查前放秦军情况和一小队骑兵殿后,一万多号人缓缓地向黑金城移动。
尚书部选的是一条小路,这条路是西部四镇通往边关最近的一条路,意在赶上前军,与鹿候主力部队汇合。
现在这条近路也可以让全军更快地到达西部四镇,在西部四镇补给一下再退回黑金城。
大军在路上只是断断续续休息了几个小时,赶路进度还算快,离最近的金川县城还有四十多里路。
一路上没有什么意外,尚书松了口气,通过斥候这些天的努力探查,尚书算是知道前军遭遇到了什么,几大军候的主力已经杀到黑金与大秦的边境地区,本想乘着军势胜势一举夺下边关,没想到奥赛残余的主力开关迎敌,两军打到白热化阶段,蛮族骑兵从三个方向冲击秦军,三军主力被冲散,三大军候生死不知。
至此,尚书才真正理解到了兵法里面的八字真言:骄兵必败,穷寇莫追。
自破黑金开始,大军就有一股浮躁之风,人人都想建功立业,奥赛这十几万颗人头每个军团都想分一杯羹,就算是发觉有些异常,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人往往都想听到自己想听到的,这给了奥赛可乘之机,逐步造成现在的局面。
如今,就算退回黑金,也守不住刚打下来的疆土,尚书估计,如果没有变故,黑金大秦怕是再也拿不回来了。
就这样一路想着,远远的能看见金川县的轮廓。
这时,前方探路的斥候突然回来了。
“报大将军!”
“我们发现一支蛮族骑兵正在攻打金川。”
(那么快!)
尚书心中惊异,但还是询问斥候:“他们有多少人?”
“大概三千多人。”
斥候汇报了情况后尚书令他下去休息。
身旁的王赣和罗丙问道:“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尚书了解情况后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通过偷袭歼灭这支骑兵,原本尚书这支军队一共才三百骑兵的配置,其余的全是步兵和弓兵,但是在一次次的立功后,鹿候私自做主给尚书补了数百骑兵,而经过多次战斗后尚书还是保留了三百多骑兵,可是三百骑兵肯定打不过三千骑兵,如果靠这万余步兵偷袭,怕是全军从后方突过去后这些蛮族骑兵直接溜了。
尚书放弃了歼灭这支骑兵的想法,现在全军连续赶路四五天了,军中携带的干粮怕是不多了,得赶紧补给一下。
尚书发令:“全部的骑兵跟我掩护大军入城。”
“王赣、罗丙,你们统领全军,结战阵直接入城,我率骑兵掩护。”
……
像金川县这样的县城,驻扎一千多人,城墙低矮,经过连续的大战后城墙破损没有及时修补,落入蛮族手上是迟早的事。
蛮族骑兵精通骑射、奔射、飞射战术,一轮下来,守军就损失惨重。
守城的县尉心中很是绝望,什么消息都没有收到,大量的蛮族军队就到达了城下。
蛮族跟奥赛又不一样,他们攻城就为了捞一笔,所以说会赶尽杀绝,实行三光政策,投不投降都是死。
此时这些蛮人又开始下马搭建云梯攻城,县尉见城上肉眼可见的防守力量。
“唉,天要亡我!”
县尉的求生欲支持他坚守到傍晚。
此时,远处的天空放满了红霞,意味着太阳快落山了,蛮人不打算就此放弃,还在进攻。
县尉看着红霞。
(今天的红霞真是美啊!)
县尉平时从没认真看过红霞,今天却想要看个够。
随即看到红霞下方人影攒动,县尉赶紧揉了揉眼睛,顿时大喜,他看到了大秦的军旗。
而尚书领军在红霞下方奔腾,尚书持枪,迎面的蛮族散兵直接被砍杀。
那蛮族大将见后方来敌,心中一慌,但看清楚敌军军势后,转慌为喜,当即分兵出来,一半继续攻城,一半迎击这支百人小队。
这一半骑兵也有个一千号人了,尚书只是想让大军顺利入城,见这千来号人,尚书掉转马头便撤。
县尉见援军突然撤走,心里一慌,好在蛮人少了接近一半,也算是一些安慰吧。
蛮人副将见前面的秦军来势汹汹却一下子做了缩头乌龟,轻视心愈发浓厚起来,当即领头追杀。
城下的蛮人主将没想太多,金川县马上就能拿下,这回入侵黑金,只是为了收集粮食和奴隶,定要一回赚个够本!
攻城正值关键时期,远处突然响起号声,蛮人主将被号角声吸引,转头观察,数不清的秦军结成方阵,像是要冲过来一样。
这可把蛮将吓得不清,赶紧下令集结,那些攻城的蛮人一瞬间就退下来。
那支军队结阵步步为营,慢慢向蛮族骑兵靠拢,蛮将见此形势,心知不能硬来,下令撤走。
而县尉则顾不得辨认秦军真假,直接打开城门,尚书部顺利到达金川。
另一边,尚书正被蛮骑追逐,蛮骑战斗力彪悍,一手娴熟的马上弯弓搭箭,对尚书的手下造成了伤亡,尚书从来没有跟蛮人交过手,没想到他们的马上功夫如此变态,为了不全军覆没,尚书脱离小队,吩咐他们绕回金川,而自己则直接拍马停下,一是自己官大吸引注意力,二是自己真气护体,各项素质已经达到了常人不能达到的地步,配合自己的爱马,逃跑不是问题。
蛮人副将见秦军领头大将停了下来,刚想下令突击斩下眼前这个人的头颅,结果人群中走出一个壮汉,那些蛮族士兵顿时嗷嗷叫起来,蛮人副将对着那人吼叫,那个壮汉根本不理他,只是一个带有煞气的眼神,蛮人副将便低下了头颅。
这个蛮人跟其他蛮人不同,普通蛮人就是壮,有力量,而他则是虎背熊腰,披头散发,一身肌肉暴露在空气中,一条条疤想蜈蚣一样附在肌肉上,穿着虎皮衣。身上挂满了骨器、象牙、犀角、虎牙……
尚书听说蛮人中有人能以一敌千,平时以猎杀凶兽为乐,食虎豹熊肉为生,这类人在部族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大概属于第三当权者。
今日头一次见,光是身上散发的煞气,就能勾起人的恐惧之心。
不过尚书也算是见过大场面之人,见他们像是要单挑的架势,尚书反倒是战意升腾。
没有对话,因为语言不通,尚书率先冲了过去,那蛮人也驭马杀来,蛮人举刀便砍,尚书挡大刀砍在枪身上。那蛮人大吼一声,汇聚气势,又是一刀砍下,这势大力沉的一刀尚书硬是转身多开。尚书多次打杀中早已经养成习惯,平时对战,第一招从不起势,从不用尽全力,借此来观察对手是否能敌。
刚刚那蛮子第一刀尚书便有些吃力,这蛮人不愧是从小食凶兽血肉长大的,那些血肉精华早已融入身体里,所以他比一般人粗壮有力,这第二刀尚书就没有信心挡住了,只好躲开。
蛮人第二刀被躲开,面生恼怒,横着挥出第三刀,这第三刀比起第二刀气势更佳汹涌,速度更快。
尚书躺在马背上,刀刃从鼻尖上蹭过,尚书正要起身,蛮人已经驭马与尚书并立,又挥出第四刀。
这第四刀直指尚书和战马,惊险之下尚书枪尖点地,身体借助枪身转动,脚对着蛮人的战马一蹬,蛮人胯下战马发出一声嘶鸣,被动和尚书拉开距离,尚书这一蹬可是有说法的,那马一个战立不稳,瘫倒在地上,蛮人也被摔了一下。
此时四周观战的蛮人叫喊了起来。
尚书站在爱马前,蛮人很快便起来,看了看自己的战马已经站立不起,大吼一声,提刀便砍向尚书。
尚书与蛮人开始第二回合,蛮人的刀法没有一丝丝技巧,刀刀充斥着暴力,尚书从来不和他正面抗衡,你砍我便退。两人对了十多招,尚书基本熟悉了蛮人的战斗,蛮人还是毫无意识的砍,尚书已经在枪尖输送真气,在一次应对中,尚书出其不意,一招回马枪直刺蛮人咽喉,随着枪尖贯穿喉咙,蛮人捂着喉咙死去。
尚书击杀蛮人后迅速上马,而周围的蛮人一片死寂。
那副将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作为部族里面最强大的战士,今日决斗居然输给了大秦人。
此时尚书已经热血沸腾,持枪驭马,随时准备应对蛮人的冲锋。
这时,只见那个副将带头,四周的蛮人迅速给尚书让出一条路来,尚书心中诧异,但还是走了这条路,那个蛮将聚集起了军队,从另一个方向离开了。
尚书回到金川县,在部将的关心下找来了县尉询问情况,原来在一日前,便有奥赛军和蛮人突然出现在四镇,发起进攻,黑金西部四镇如今只剩下金川县和营口县,还在大秦的管辖下,另外两个地方早已经被一分为二了。
县尉准备携带百姓撤到黑金城,但是组织百姓搬离需要时间,尚书没时间等,只得稍作补给便领军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