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500000122

第122章

第三章十九

院子里天空有了星星。涅赫柳多夫沿着冻硬的有些地方还有泥泞的道路回到客店里,敲了几下黑乎乎的窗户,一个宽肩膀的工人光着脚出来给他开门,把他让到门厅里。门厅右面一间堆放杂物的小屋里传出马车夫响亮的打鼾声。在门外的院子里,可以听到许多马匹嚼食燕麦的响声。左面一个门通向一间干净的内室。这间内室里散发着苦艾和汗臭的气味,从隔板后面传来不知什么人健壮的肺部均匀的时停时歇的打鼾声,圣像前点着一盏带红玻璃罩的小灯。涅赫柳多夫脱了衣服,在漆布包面的沙发上铺了一条方格毛毯,放上自己的皮枕头,躺了下来,这时脑海里回想着他今天的所见所闻。在涅赫柳多夫所见到的事情中,他觉得最可怕是那个躺在便桶流出的尿液当中、把头枕在犯人腿上睡觉的男孩儿。

尽管今天晚上跟西蒙松和卡秋莎谈话出乎意料又事关重大,他却没有多考虑这件事:他跟这件事的关系太复杂,同时又不明确,因此他不愿去想它。可是在他的记忆里,印象鲜明的却是那些不幸犯人的情景,他们在龌龊的空气里喘息,躺在臭烘烘的从便桶流出的尿液里,特别是那个模样天真的孩子,睡在一个苦役犯的腿上,这情景一直没有从他的脑海里消逝。

听说在很远的地方,一部分人折磨另一部分人,使他们干出各种堕落的行为,受到外人的屈辱和苦难,而在三个月内,却不停地看到这种堕落的行为,看到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蹂躏,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涅赫柳多夫亲身体验过这些。在这连续的三个月期间,他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既然我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事,我是不是疯子?或者那些制造出我看见的事件的人才是疯子?”可是,人们(这种人很多)制造了令人如此震惊和恐惧的事件,却非常镇定地相信这不仅是需要的,而且相信他们干的是非常重要而且有益的事——这就很难认为所有这些人都是疯子;然而也不能承认自己发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是清楚的,因此他经常处于困惑不解的状态中。

对于在这连续三个月内所看见的事物,涅赫柳多夫是这样想的:借助于法院和行政机关从所有的自由人当中抓走了那些最神经质、最激烈、最爱冲动、最有才华和强有力的,与其他相比并不算狡猾和谨慎的人,而这些人对社会来说无论如何并不比另外一些仍然自由的人更有罪或更危险。第一,他们被关在监狱里,在旅站,服苦役,经年累月过着闲散生活,衣食有保障,但是远离大自然、家庭和劳动,就是说,处在人类自然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之外,这是第一点。第二,在这些机构里,这些人受到各种不必要的屈辱,——戴镣铐,剃阴阳头,穿侮辱人的衣服,就是说,剥夺了多少人过善良生活的必要动力,——关注人们的意愿,羞耻心,人的尊严意识。

第三,他们经常为性命担忧(就不用说中暑,遭受水淹和火灾等特殊情况了),由于在监禁的地方经常发生传染病,体力疲惫,并遭到殴打,这些人经常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使最善良的有道德的人处在这种环境里也会出于自卫心理干出一些残忍到可怕程度的行为,而且会原谅别人干这些事情。第四,这些人被强行和一些在生活中(特别是在这些机构里)被腐蚀的人、色鬼、凶手和恶棍打交道,这些堕落分子犹如酵母掺到面团里,对所有尚未通过平常方式完全堕落的人起着催化作用。第五,最后,所有受此影响的人,通过最有说服力的方式,特别是各种强加于他们身上的不人道的行为,通过虐待儿童、妇女、老人,殴打,用树条或鞭子抽打,对抓获活着和死去逃犯的人发放奖金,拆散夫妻,有夫之妇和有妇之夫私通,枪杀,绞死等等——通过这些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弄明白了,任何一种暴力,残酷行为,兽行,在对政府有利的时候,不仅不被政府禁止,反而能获得批准,因而,这些行为对于那些处在不自由和贫困境地的人来说,就更是可以容许的了。

所有这些仿佛是故意构想出来的制度,用以制造在其他条件下无法做到的强化到极点的腐败和恶习,为的是以后在最大的范围内在全体人民中间扩散这些强化到极限的腐败和恶习。“恰好仿佛是提出了一项任务,就是用最妥善的办法让更多的人走向堕落。”涅赫柳多夫留心观察了监狱和旅途中发生的事情,心里这样想。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被引向极端的腐败,当他们彻底腐败的时候,便让他们获得自由,为的是让他们把在监狱里学到的腐败行为传播到全体人民中间去。

在秋明、叶卡捷琳堡、托木斯克的监狱里,在各个旅站,涅赫柳多夫看到,似乎,社会为自己提出的这个目标已成功地达到了。那些朴实的普通人,原来具有俄国社会的、农民的、基督教的道德要求,现在放弃了这些概念,接受一些新的、监狱里的概念,这主要是对个人的各种侮辱和施暴,以致杀人,只要有利可图都是允许的。在监狱里生活过的人,通过亲身经历认识到,按照他们的遭遇来判断,所有那些由教堂的教士和道德的导师宣扬的尊敬人和同情人的道德准则,在现实生活里是被弃之不用的,因此他们不必去遵守这些准则。涅赫柳多夫在所有他熟悉的犯人身上也看到了这一点:在费道罗夫身上,在马卡尔身上,甚至在塔拉斯身上都能看到。马卡尔在各个旅站过了两个月之后,他的议论也变得不道德了,这让涅赫柳多夫感到惊讶。涅赫柳多夫在路上听说,有些流浪汉逃到森林里,劝说同伴们和他们一块儿逃跑,后来把同伴杀死,吃他们的肉。他看到一个活着的人,被指控犯这种罪,并且自己供认不讳。最可怕的是,这种吃人的事件不是只有一次,而是经常反复出现的。

像在这些机构里那样,只有经过特殊的恶习教化,一个俄罗斯人才能沦落到流浪汉们所达到的那种状况,这些流浪汉已预见到尼采的最新学说,认为一切都是可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禁止,起初把这一学说在犯人中间传播,后来扩大到人民中间。

对所有正在发生的事做出的惟一解释,像在书本里写的那样,就是为了制止犯罪,为了震慑,为了改造和惩治犯人。然而在现实生活里,这个也好,那个也好,第三项也好,第四项也好,都不见起到类似的作用。不但不能制止犯罪,反而扩大了犯罪,不但没有起到震慑作用,反而鼓励了犯罪,其中有许多犯人,像流浪汉,就是自愿进监狱的。不但没有改造犯人,反而有步骤地把所有恶习传播了出去。至于惩治手段的需要,不仅没有因为实行政府惩罚而有所减少,反而在人民当中原来无此需要的地方,也培养出了这种需要。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涅赫柳多夫问自己,但又找不到答案。

最让他感到震惊的是,这些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是因为误解,不是一次,而是经常这样,几百年延续下来都是这样,区别仅仅在于,先前这种做法是割掉鼻子,割掉耳朵,后来是给犯人脸上烙印、拴铁杆子,如今是戴手铐,用火车、轮船转送犯人而不是用大车。一些供职的官员告诉他,令他感到气愤的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监禁和流放地点设备不完善,在新式监狱建起来之后,这些都可以得到改正,这种说法不能令涅赫柳多夫感到满意,因为他觉得,使他气愤的并不是由于囚禁地点的设备完善还是不怎么完善。他在书中读到过塔尔德推荐的完善监狱的情况,那里有电铃,使用电刑,可是经过改善的暴力更加让他感到气愤。

涅赫柳多夫感到愤慨的主要是,在法院和政府各部门,有些人得到从人民身上搜刮来的大量薪俸,却是因为他们在同一种官员、带有同样动机所写的书本里查找根据,把那些破坏他们所定的法规的行为归结到一些条文之下,再根据这些条文把那些破坏者发配到再也看不到他们的地方,在那里,在残忍粗暴的监狱长、看守、押解人员的完全控制之下,这些人成千上万地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摧残致死。

涅赫柳多夫亲自了解到监狱和旅站的情况之后,看到了在犯人中间得以传播的那些恶习:如酗酒,赌博,残忍以及所有囚犯干出来的可怕的罪行,乃至吃人的行为,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像愚钝的学者为袒护政府所解释的那样,是什么退化、犯罪型、畸形的现象,而是关于一些人可以惩治另一些人的这种难以理喻的错误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涅赫柳多夫看到,吃人的现象不仅仅开始于原始森林,而是在政府各部门、委员会和司局里开始的,只不过在原始森林里完成了而已。例如,他的姐夫以及所有的审判人员和官员们,从警察局长到大臣们,丝毫不关心他们挂在嘴边的所谓正义和人民的福利,而他们所需要的只有卢布,这是由于他们做了一切产生腐败和苦难的事而支付给他们的。这是十分明显的。

“那么,难道这些仅仅是由于误会造成的吗?怎样做才能保证所有这些官员不去干他们正在干的事,同时又能领到薪俸,甚至得到奖金呢?”涅赫柳多夫想。想到这里,已经鸡叫第二遍了,尽管只要他的身体动弹一下,跳蚤就像喷泉似的在他身边跳动,他还是沉沉地睡着了。

同类推荐
  • 百万英镑(经典译林)

    百万英镑(经典译林)

    《百万英镑》讲述的是一个落魄的青年意外得到一笔横财,于是他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 凄迷西莽

    凄迷西莽

    早晨的阳光清亮亮的,照到西莽的课桌上,许多尘埃在光束里飘浮。上课的铃声已然响过。语文老师莲步迈入,但是西莽没注意到,依旧倦怠地伏在桌上,眸子黯淡而迷离,盯着眼前诸多的尘埃。班长喊起立,西莽也没有听到。同学们轰轰隆隆地站起来,默立着,等候老师的“坐下”。但是语文老师没有表示。她放下讲义夹,抬起右手,轻轻撩开垂在额前的长发,让自己的一只眼睛充分露出来,像浔阳江上的卖唱女。她注视着西莽,同学们的目光也一齐射向西莽。教室里响起几记轻微的嘘声。西莽感觉到了异样,缓缓坐直身体,环顾四周。
  • 驻站

    驻站

    本书中讲述了平海北站派出所的民警常胜,因为在一次处理旅客纠纷当中被人偷拍下来放在网上,并冠以“恶警”的大名,后来随经调查也无法证实。正值派出所极远的一个驻站点狼窝铺需要人手驻站,于是常胜戴罪立功被发配到狼窝铺……
  • 此致,爱情

    此致,爱情

    一桩军婚外加一位高深莫测的中校先生,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跨越婚姻的攻坚战;2012特别珍藏军旅文;一部教你降服冷酷兵哥哥的驯夫宝典;最甜蜜温馨的情感励志喜剧情。有人说,婚姻就是一座围城。若真是如此,那嫁给一个军人,就是给这座围城多筑了一道墙。梁和生命中最晦暗的时候,顾淮宁走进她的生命。顾淮宁,职业军人,持重沉稳,拥有简单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婚后,两人别别扭扭地相处,自认为相处和谐,却都有隐藏很深的秘密。
  • 父亲的晚年生活

    父亲的晚年生活

    把母亲埋好之后,父亲在家里翻了半天,把母亲生前吃剩的药片子,还有几双布鞋、几双袜子、几件衣服,包括一条断齿的桃木梳子,统统地搜腾出来,堆在院子中间,打火机弄了半天,才一把火点着了。衣服、梳子都很好烧,燃起蓝蓝的火苗,很快就烧成了灰。而鞋底子是塑料的,衣服扣子应该也是塑料的,治疗心脏病的药片子不知是什么,加在一起就特别难烧,沤出来十分刺鼻。在这个初冬的黄昏,我们整个塔尔坪村子,就弥漫着这种中药熬煳了的气味。烟也很浓很大,把半个村子都遮挡住了。说是母亲,其实我的母亲在三十年前就去世了,当时三十九岁,父亲四十多岁。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死神大人又来了

    快穿之死神大人又来了

    【全能无良女主VS腹黑偏执男主????】被死神大大火辣辣地盯上了,薄媱死得不明不白。她表示穿越后要远离这种可怕生物,认真实现原主心愿,努力积攒重生值。奈何蠢萌伪系统上线,将她带进一个个大坑里。一不小心,薄媱又被死神大大甜蜜蜜地圈养了。以巨型蜜罐泡之,以干柴烈火烤之,以财权名利佐之,死神大大想和她蜜里调油生生世世。世界一:薄媱冷漠脸:“死神大人,我们不熟。”死神:“多烤烤,就熟了。”世界二:薄媱逮住机会拔腿就跑。死神:“腿不想要了,正好砍掉。”世界三:薄媱诧异,“你是怎么当上我经纪人的?”死神:“蓄谋已久。”……苏甜爽宠,双洁无虐,打脸piapiapia!
  • 极品女鬼爱上我

    极品女鬼爱上我

    在路边上看到重金求子的的广告,才打算试试的,毕竟我也不吃什么亏,就怕对方把我的肾给偷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他在1883—1885年间完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诗体小说,象征了尼采中期作品的终结和晚期作品的开端,这本书成为尼采最知名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在这部书中,尼采使用了类似于新约圣经以及柏拉图对话录的风格,同时也相当类似于前苏格拉底哲学作品的语调,以查拉图斯特拉(琐罗亚斯德教的创教先知)这一角色为媒介,由他四处进行哲学演讲,描述他的旅程以及各种听众对于其哲学的反应。这些听众的反应就可以视为是对于查拉图斯特拉(以及乃至尼采本人的)哲学的评论。
  • 重生之末日为王

    重生之末日为王

    拥有未来二十年记忆的吴峰重生到末日爆发初期。凭借元能决以及丰富的战斗经验,在末日当中杀出一条血路,一线生机。带领人类崛起。
  • 娇妻冷色:只愿伊人宠

    娇妻冷色:只愿伊人宠

    她是林家的大小姐,本过着幸福的日子,自从母亲去世,父亲另娶新欢,虽是同父异母,她受尽了后母的虐待,她在家里的地位一落千丈,后母的女儿和她同时喜欢上了一个高富帅,
  • 年轻人必知的心理调节书

    年轻人必知的心理调节书

    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巨大的潜能,通过合理调节,聚集能量就能超水平的发挥出来,从而成就自己的智慧和人生。《年轻人必知的心理调节书》正是打开他人心理之门的钥匙,熟读本书,能够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他人的心理密码,从而能够在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时运用恰当的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学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 一个人也得下厨房

    一个人也得下厨房

    从来没进厨做过饭?恭喜!因为翻开这本书后,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被隐藏许久的超强烹饪能力!厨房里的十万个无厘头“为什么”,让你在好奇中成长为你调的料理高手!每一道熟悉的菜,都会给你不同的感受,每一道陌生的菜,保证你看了就会做!
  • 重新定位(经典重译版)

    重新定位(经典重译版)

    中国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上。制造廉价产品已使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环境问题以及对创新的需求都意味着重要的不是制造更廉价的产品,而是更好地进行产品营销。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赚更多的钱,才能在员工收入、环境保护和其他方面进行更大的投入。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更好地掌握如何在顾客和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建立品牌和认知,如何应对国内及国际上无处不在的竞争。
  • 西游记(经典译林)

    西游记(经典译林)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