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6800000090

第90章 立后

一时间,徐妙筠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叫郡王,显然不合适,叫皇上,显得挺生分的,叫伯让,他们俩还没这么亲热呢,徐妙筠讷讷无语,半天才道:“你来了。”

年轻的皇上轻轻应了一声,压低了声音:“今天你怎么没去瑞王府?”

徐妙筠道:“姐姐不舒服,我照顾姐姐来着。”

说起来两个人足足有三个月没见了,一来伯让忙着各种事情,一天下来不是见文武百官就是看各种奏折,吃饭睡觉都要挑个空子,哪里还有功夫夜探香闺,如今好容易闲一点儿,听说东瑜次子办满月礼,想着徐家肯定在受邀之列,自己便也微服跑了一趟,谁知却扑了个空。

短短三个月没见,伯让脸上已经有了一股肃穆之气,和以往的温润如玉大不相同,徐妙筠觉得有些陌生,便愣愣的发怔,还是伯让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你瞧着气色不错。”

徐妙筠面上一红,赶忙护住了自己的头发,虽然自己匆忙中披了披风,可头发上却是什么都没有,这么披头散发的,也不知道难不难看。

伯让只觉得眼前的人清纯动人,千言万语凝在喉头,想起这阵子关于册立皇后的争纷,他又下意识的不想告诉徐妙筠,怕她担心,遂嘱咐了几句好好地,便没说什么了。

待他走后,徐妙筠却是莫名的安心下来了,这阵子虽然刻意瞒着她,可她也听了一些传言。

伯让说,要册立她为皇后,百官却不同意,说虽然他们早有婚约,但后来自己入寺清修,这婚约算是失效了,如今再提起来,皇后的身份不免让人诟病。

甚至还有人拿了武则天和杨贵妃说事,武则天是太宗的妃子,出家为尼,后被高宗纳入后宫,而杨贵妃是玄宗的儿媳,玄宗为了让她进宫,便让她带发修行,从道观迎入后宫。

因此,虽然徐妙筠出身清白,且无道德上的瑕疵,可一国之母是一个曾带发修行的仙姑,说出去别人总要想歪了,再加上当初徐妙筠受伤,太医说可能于子嗣有碍。

虽然静养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人敢打包票说徐妙筠将来一定能生儿子,万一不能生育,那势必要广纳嫔妃,到时候储君非嫡子,只怕又是一场纷争。

若是不册立皇后,只纳入后宫,以徐妙筠的身份一个贵妃是跑不了的,可偏偏徐景焕不愿意让妹妹受这个委屈,我们宁愿不做皇后,也不会做妃子,妃子是什么?搁在普通人家那就是妾,徐景焕怎么会答应让妹妹做妾。

这么一闹,这件事就耽搁下来了,都心有灵犀的不提,他们不提,后宫里太后和太皇太后也会提的,总不能看着皇上十九岁了还孤零零一个人吧,就是不册立皇后,也会先册立一两个嫔妃的。

从伯让的角度来说,他偏偏又不想册立嫔妃,只想娶徐妙筠一个,可除非徐妙筠成婚后立刻生下嫡长子,不然可挡不住百官要求选秀纳妃的折子。

徐妙筠也曾数次问自己,你愿意做皇后么?愿意和其他女人分享一个丈夫么?

她不知道,她只明白,自己喜欢伯让,想嫁给他,不管他是皇帝还是郡王,甚至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她喜欢的是这个人,可是现实却有重重束缚,让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愿望落了空。

要么进宫,成为皇帝的女人之一,要么听哥哥的话另外选择亲事,可她不能嫁给喜欢的人,心里又十分痛苦。

伯让走后,徐妙筠呆呆的在窗下的椅子上坐了大半宿,结果第二天就病了,头晕脑胀的躺在床上起不来。

徐景焕蹙着眉头望着她:“如今天儿也不冷了,你怎么就感染风寒了?昨天还好好地,晚上做什么了?”

徐妙筠心虚,缩在被子里不吭声,徐景焕见状哪还有不明白的,一边恼怒伯让夜探香闺的不检点,一边越发觉得要赶快把徐妙筠的婚事定下来。

徐景焕如今是礼部侍郎,他上折子请立皇后是名正言顺,大家见徐景焕起了头,也纷纷附和,倒让伯让没法子拒绝,可皇帝也是有脾气的,伯让虽然没反对,可也没有很痛快的应下,那冷冷的表情不像让他立皇后,倒像逼着他出家一样。

瞧着他的脸色,大臣们便不敢吭声了,只用眼睛瞧着几位阁老。

苏阁老既是皇帝的心腹,又是徐家的姻亲,徐妙筠做了皇后对苏家是百利而无一害,苏阁老自然乐见其成,对册立旁人为皇后的提议不说反对,可也说不上赞同。

而程阁老和苏阁老又是一个鼻孔出气,冯阁老更别提了,以前效忠先皇,如今效忠新帝,更何况皇帝摆明了心仪徐妙筠,跟着唱反调不是作死么?也不说话。

何文远就更别提了,自打伯让登基,他就战战兢兢地,几次逼着何夫人去徐家走动,徐家却不理睬,他生怕被清算,夹紧了尾巴做人,更不会插手这件事。

这样一来,大臣们见几位阁老都不接腔,也是暗暗腹诽,你们都不着急,我何必做这个恶人,遂也都不说话了,倒只剩下徐景焕一个,三天两头上折子请立皇后,把伯让气的要命。

最后没法子,伯让便走了怀柔路线,私底下留了徐景焕说话,问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徐景焕眼观鼻鼻观心,振振有词:“皇上早些册立皇后,早些诞下嫡子,也好稳定社稷。”伯让无奈道:“你明明知道朕的心思,何必又说这个话?”

徐景焕抬起头,目光炯炯:“臣说句僭越的话,您若想立臣的妹妹为皇后,便该快刀斩乱麻,若是不想,也最好趁早另择皇后人选,如今只管拖着,皇上倒是不怕,可别人又如何议论我们徐家呢,于臣妹妹的名声也有碍。”

伯让知道徐景焕的意思,要么不顾百官微词坚持立后,想来没几个人会不要命的反对,要么就顾全自己的名声,另择皇后。

又想要名声,又想如愿,天底下可没这么便宜的事。

他心中沮丧,傍晚时分去了太后那儿,太后正念经,见伯让来了十分惊喜,忙叫人预备伯让喜欢吃的菜送上来,伯让看见母亲心中也是柔软一片,说话的语气也轻柔了几分:“母后怎么没叫仲然和叔宁来陪您说话?”

太后笑吟吟的拉着伯让的手:“他们在宫里觉得拘束,都喜欢在外头野,哀家不觉得闷,倒是皇上身边得有个人照顾才行,哀家还等着抱孙子呢。”

伯让叹了口气:“让母后操心了。”语气有些黯然:“母后也知道儿子的心思,若不是大臣们多有微词,儿子早就立后了,如今拖着,倒里外不是人。”

太后拍拍他的手:“你是皇帝,做事要顾全大局,有委屈也是意料之中的,只不过那些大臣的话,有的要听,有的只当是耳旁风,一个个嘴上说的好听,你问问他们自己的后宅管理的如何了?倒来插手皇上的私事。”

伯让却眼前一亮,想到了法子要那些人松口。

反对之声最响的是几位老臣,他们算起来也是历经三朝的前辈了,对先帝又忠心耿耿,有时候说话不好听,可伯让看着先帝的面子少不得忍让几分,这倒让他们越发得了意。

比如工部尚书谢通,六十多岁的人了,每天还坚持早朝,看着那勤勉的样子也让人心中不忍,伯让想着他的劳苦功高,听他说些反对的话也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了,可又不能完全忽视,毕竟册立皇后是一件大事,种种规矩礼仪都需要大臣们去操持,达不成一致办起事来也不用心。

可谢通为官严谨,却有一个弱点,那便是家中有一个老妻,跟着他一起从贫困时候熬过来的,精明能干且不说,还最爱吃醋,以往谢通穷困潦倒,别说小妾了,险些连自家人都养不活。

后来一步步往上走,成了大官,人人巴结,就有人送美妾,谢通还真是喜欢,结果人没领进门谢夫人便抱着孙儿孙女,说谢通想要纳妾,她就带着孙儿孙女自焚,旁边儿子媳妇都吓得不轻,对着谢通磕头如捣蒜。

谢通也心疼刚满三岁的孙儿啊,只得赶忙将美妾退了回去,这是满朝人尽皆知的事情,偏偏谢通好面子,人家每每提起来,他都要辩解一番,说自己不是惧内,而是敬妻,就有人开玩笑说,若说敬妻,没人比得上谢通。

第二日上朝,伯让便先把谢通嘉奖一番,谢通也不知怎么就入了皇帝的眼,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一把胡子直颤,等下了朝,伯让又留了谢通说话,赐给他两个美妾服侍。

谢通吓得脸色都白了,赶忙跪下推辞,并道:“老臣已是耄耋之年,有心无力,恐辜负了皇上美意。”

伯让笑道:“谢爱卿此言差矣,赐你两个美妾并不是让你繁衍子嗣,她们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素日里嘘寒问暖红袖添香,也平添一番情致哪,爱卿不必推辞。”

谢通急的满头是汗,最后只得说实话:“不是老臣不领情,实在是拙荆有言在先,不许纳妾。”

伯让“恍然大悟”,“通情达理”道:“那就不做妾,做两个丫头服侍爱卿也算是她们的福分了,谢夫人总不至于连两个丫头也容不下吧。”

谢通嘴唇哆嗦着,已经推辞了一次,再不敢推辞第二次,只得硬着头皮把人收下。

不出意外的,谢通回到家便被谢夫人骂得狗血淋头,堵在家门口不让他进门,别看谢夫人上了年纪,中气却足,大骂谢通忘恩负义,自己跟着他吃了多少苦,如今苦尽甘来就要纳小老婆了。

把谢通骂得苦不堪言,左邻右舍的看笑话,偏偏这两个美人是皇上所赐,谢夫人不能冲她们撒气,便把满腔怒火对准了谢通。

第二日谢通便告病没来上朝,伯让作为一个关心体恤老臣子的好皇帝自然要垂询一番,然后又赐了四个温柔敦厚,貌美如花,善于伺候人的美人送去谢府。

结果谢通连着七八天都告病,没来上朝,大臣们之间则都传遍了,说谢通如何倒霉,心里也是暗暗揣摩,谢通惧内的毛病先帝都知道,新君肯定也清楚,明明知道却还三番两次的赐美人,那就不是恩典,而是惩戒了。

谢通三朝老臣,素日又兢兢业业的,哪儿得罪了皇上?

细细一想就知道,无非是立皇后的事,皇上要立自己的喜欢的女子,谢通却反对,皇上又不好罔顾臣子的建议,只得按下不提。

大家顿时了然,看向谢通的眼神也从怜悯变成了幸灾乐祸,叫你阻了皇上的好事,你让皇上不痛快,皇上也叫你不痛快。

当下便有机灵的人上折子推荐将徐妙筠立为皇后,伯让心下满意,却拿了刚一提起这件事时大家反对的借口压下了折子,当时上书反对的人都是冷汗涔涔,千方百计的圆自己的话,最后连“静和仙姑的号是老祖宗所赐,如今立为皇后也算是对老祖宗的孝敬”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其实大臣们都不傻,大家都想做流芳千古的忠臣,却不想做惹皇上厌烦的纯臣,不过是瞧着新帝初初登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再加上伯让登基前作为安成郡王一贯的宽容敦厚的好名声,让朝中那些大臣有点忘乎所以了。

如今见伯让出手整治谢通,这才醒悟过来,眼前的人不是好说话的安成郡王了,而是说一不二的皇上,哪里还敢放肆。

而且最重要的是,册立徐妙筠的那些阻碍都是些模棱两可的问题,你可以说徐妙筠可能生不出儿子,那也许人家身体倍儿棒三年抱俩呢。

你说人家在寺里清修过,在史书上记录的时候不免被人拿来和杨贵妃武则天作比较,名声不好听,那也可以说徐妙筠一心向佛,悲天悯人呢。

简而言之,皇上不高兴了,一切问题那都不是问题,一切阻碍那也都不是阻碍,这边如火如荼的开始商议册立皇后的事情,谢通终于来上朝了,脸上淤青还没退却要咬着牙对皇上谢恩。

皇上微微一笑:“不知那些个人服侍的还尽心?”

谢通连连点头,生怕皇上又要赐他美人儿,见皇上说起册立皇后的事也都是只知道点头,半句话不敢驳回。

皇上满意了,既然打了一巴掌也要给个枣儿,因此便下旨封谢夫人为一品贞烈夫人,并言明是看在谢通为国尽忠的份上给的嘉奖,谢通还真没想到,立刻跪下谢恩,这次的谢恩可是真心实意的。

等册立皇后的消息传到徐妙筠耳朵里,已经是三月下旬了,她的风寒将将养好,,病中也没人告诉她这些外头的事情,她倒是一无所知,病中唐囡囡和冯贞贞联袂来瞧她,一个哭着一个笑着。

唐囡囡本想趁出嫁前出门游玩一番,却被唐二奶奶狠狠教训了一顿,全家上下也都不帮着她,都说让她安心备嫁,而冯贞贞却如愿以偿,贺澜生中了进士,虽然名次不怎么靠前,却也是榜上有名,如今两家已经换了庚帖了。

原来冯德说这话不过是权宜之计,如今倒不得不履行了,不过听冯贞贞所说,贺澜生人长得俊俏,冯夫人和冯大奶奶都十分喜欢,纵然见贺澜生家境贫寒,却也觉得没什么。

冯家只有冯贞贞一个女儿,若是真的嫁入高门大户,只怕很少回家,可贺澜生家境贫寒,以后在仕途上一应都要靠着冯家,冯家也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冯贞贞常回娘家,甚至在冯家小住。

冯贞贞眉眼带笑,满面桃花的样子:“娘说让我过了年再出嫁。”

徐妙筠取笑道:“你这么恨嫁,还不赶紧嫁过去?”

冯贞贞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娘说了,这阵子宫里正忙着册立皇后的事情,等你做了皇后,我再出嫁,到时候贺家娶了皇后的闺中密友,面上更有光。”

徐妙筠顿时愣住了:“你说皇后?我?”

冯贞贞有些诧异:“你还不知道么?”遂把前阵子发生的事说了。

徐妙筠目瞪口呆,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半天才道:“做皇帝可真好。”

冯贞贞虽然抿着嘴笑,可也是这个意思。

做皇帝么,那肯定说一不二啦,听你的话是给你面子,不听你的话你也没法子,要是每个皇帝对大臣言听计从,不说不会有昏君,只怕也不会出现明君了,毕竟大臣当中也有迂腐不堪的呀,要是一味的听从他们的话可真要闷死了。

一直不高兴的坐在窗下榻上揪徐妙筠养的兰草叶子的唐囡囡忽然凑了过来:“贞贞这主意不错,等妙筠做了皇后,帮我把这门婚事给退了吧,反正是顺手的事呀。”

徐妙筠心疼的看着她精心养护的兰草,道:“贞贞的事是锦上添花,你的呢?也好意思说,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就算让你如愿了,别人不得在背后骂死我?”

同类推荐
  • 君来将难挡

    君来将难挡

    【男女主双强联手打怪,称霸朝廷and战场,女主强大成熟逗比,男主高冷面瘫腹黑,1v1夫妻甜宠!鼾甜的那种!】一朝重生,她从废材变成朝中文韬武略的女将奇才公主赐她面首无数,她敞开大门照单全收一个非要对她献色的高冷质子,本将很是纠结。——是收也不收?表示:收!必须收!她是北曜皇朝史上第一位手握实权的天才女将,战功赫赫,所向披靡。传闻当朝女将广收面首,强抢民男,棘手摧花,心狠手辣,是人人都避之不及的变态!他曾是惊世而出,名动京寰的神童皇子,然,一朝被废双腿沦为废物。传闻殷七皇子盛世容颜,出尘之姿,出谴北曜国为质,却惨遭女将军迫害。世人叹之曰——简直丧心病狂,世态炎凉!世间万事皆在他的计算之中,江山如画,他运筹帷幄,独独却少算了一个她。谁人又知惊鸿一睹之后便是万劫不复,她只手斩荆棘,只为不负自己不负他!【这是个撩人不成反被撩,赌情不慎反赔心的故事】
  • 夜笙诀

    夜笙诀

    自上古流传的宝物--名为夜笙的玦,看过千年事与非,看过很多人的爱恨情仇。最后竟还是自己修练成人走过众人的三生,路过众人的三世。走入了自己的天道轮回。守望着千年来眼中的他,即便他从未想过自己,但,只要他安好自己便一世无悔。
  • 王爷归来之妃你不可

    王爷归来之妃你不可

    ①皇甫寒重生了,他没有想到已经过完的人生又要从新过一遍,有了前世的记忆,这一世过得顺风顺水,毫无悬念,无聊至极。直到他遇见她,他的这一生似乎才变得有意义了。②木槿汐穿越了,被同伴陷害,她以为她必死无疑,没想到却穿越了。身为尚书府的嫡出大小姐,怎么说也是个官二代,本想当一只米虫混吃等死,奈何天不如人愿,姨娘庶妹处处暗害,她不得不练就一身勾心斗角的本事。对付这些渣渣她一个人完全可以游刃有余,只是某只妖孽王爷老是喜欢插手。也罢,有人帮忙是好事,她还能拒绝不成。
  • 娇宠农女要上天

    娇宠农女要上天

    封明净重生了,处境有点糟心:家有病爹幼弟,还有一门成天算计的极品亲戚。不怕,看我斗倒那一门极品,连锁客栈开遍四方。最后连那山间的美男猎户的心也一并收入囊中。什么?不是猎户是将军。管他是什么身份,既然喜欢了就不会放手。
  • 农门医妃倾天下

    农门医妃倾天下

    她本是现代小神医,一支银针,活死人,肉白骨。一次事故后魂穿到了有桃花村疯妇之称的夏浅汐身上……夏浅汐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看着衣服上全是补丁的丈夫和儿子,“夜擎天,本姑娘身很娇,嘴很刁,我可以跟着你吃一时的苦,不能吃一辈子的苦!”“你想干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只要肯播种只要肯努力,等到年底,我们一定能数钱数到手抽筋!”“你不想睡觉睡到自然醒了?”“不想!我要下炕、要赚钱,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注:男强女强,一对一。QQ群:774959249
热门推荐
  • 邪君的祭品新娘

    邪君的祭品新娘

    (原书名《幻花弄月》)一曲缠绵歌谣,一个月神传说,开启了叶幻花一生的迷梦,亲人成了仇人,仇人变成亲人,噩梦般的诅咒始终如影随形。这是谁布下的迷局?这是谁设下的阴谋?她该如何长袖善舞,她该如何绝地反击,为自己,为自己所爱赢得一片朗朗晴空?
  • 异界之我是墨者

    异界之我是墨者

    站在四面绝壁的山峰之巅,轩辕风抚着长长的黑发,两眼仰望着天空,身边一头充满着杀气的巨大机械狼,微躬着身子与轩辕风一起仰望苍穹。宛若星空般深邃眼睛,严肃的看着那陨落的流星,轩辕风非常认真地说道:“银风!”疑惑的抬头,那机械巨狼不知所然的嚎道:“嗷?(干嘛?)”轩辕风轻抚了一下自己纯白色的风衣然后淡淡的说道:“我们怎么下去……”
  • 对你的情感

    对你的情感

    十年可以把一个人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是一个偶然又偶然的故事
  • 解放军精神

    解放军精神

    解放军这个伟大的团队,孕育着伟大的精神和气质。何为解放军精神?简而言之,解放军精神就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在本书里,作者结合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归纳总结出了我们应该学习的解放军精神的九种内容。
  • 重生之深渊主宰

    重生之深渊主宰

    残忍,无情,冷血,嗜血这些毫无人性的情绪全部融聚于一身!末世十年之久的挣扎生存,早已让他的良知被恶魔吞噬。“我只有一个礼物送给你,那便是死亡!”重生于末世之初,让一切从头再来……
  • 我有个收藏馆

    我有个收藏馆

    某天,猪脚脑海中突然出现一个平行世界的收藏馆,里面有那个时间的知识和各种收藏……
  • 挑灯看南朝

    挑灯看南朝

    这是一个赌徒建立的帝国,这是一个颠覆了历史格局的王朝,这是一个讲究赶尽杀绝的时代,这里有正统汉室与鲜卑铁骑的激烈碰撞,这里有多如牛毛的反王和乱臣贼子,这里有钩心斗角、你争我逐的诡异权斗,《挑灯看南朝》为你全景再现刘宋帝国的兴亡历程,揭秘南朝帝国大喜大悲的坎坷“人生”。
  • 动脑筋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动脑筋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为四辑,第一辑名为“烟花三月下扬州”,收录的主要是游记类散文,抒发作者对古迹的追思;第二辑名为“菩提本无树”,主要是记述游览佛教圣地的见闻和对佛教的感悟;第三辑名为“最后的童话”,主要是山水游记,陶醉在自然之大美中怡然自乐;第四辑名为“寒山寺钟声”,主要介绍所游览的庙宇堂寺。作者文采斐然,对黄鹤楼、西湖、蓝田等许多游客和读者们观赏、游历或耳闻过的景致,生发出无尽历史追思,也道出胜地所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
  • 浮躁世界里的我们,都欠自己一个专注

    浮躁世界里的我们,都欠自己一个专注

    在这个速食的时代里,浮躁的人们行色匆忙,看似忙碌的做着努力,可工作生活始终没有得到预期的满意效果。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忙了,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我们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去专注于一件事。有了专注力,你就不再浮躁迷失,三心二意,急功近利;从此专注自律,执着坚持,管好自己;世间美好的事物都会跟随你!书中通过具体的分析解析,直击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安抚自己浮躁的心,慢下来,静下来,专注做好手头的事情。培养我们的专注力可以使我们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额外收获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享受幸福的心。容易分心、浮躁的时代,你仅靠专注就能胜过大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