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42500000006

第6章 “发光体行动派”蒋子丹

2012年春天,蒋子丹来深圳做《囚界无边》签售。吃饭时,说起自己正在忙房子装修。房子是联排别墅,处于北京天津交界处,隶属一个著名楼盘。蒋子丹说,户内面积才一百三四十平方米,送的院子却有六七百平方米那么大,可栽果树,种蔬菜,养鸡,甚至跑马;每幢房子南北通透,温泉入室;背面有一条河流蜿蜒流过,每家每户均可在自家岸边垂钓,河流约六七米宽,小鱼游走;四周绿地蔓延,鲜花拥簇。既有北方的四季分明,又有江南的水乡灵动,空气新鲜极了。

像极了世外桃源。她说,花一套房的钱,可以住三到四倍大的地方,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在院子里砌个假山,造个阳光房,安个秋千,葡萄藤随意攀爬,吃着东家种的菜西家母鸡下的蛋,再泡上一壶悠悠铁观音,对着夜空数星星……惬意极了。大家听得屏气凝神,蒋子丹末了来一句,对,你们完全可以在院子里建个藏书楼。

呵!藏书楼!在座所有人纷纷做起了白日梦。

蒋子丹是湖南人,父亲蒋牧良为著名左联人士,鲁迅先生的扶棺人之一。从小深得家庭熏陶,先天营养加后天勤奋,她年轻时就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由编辑成功转型作家,后南下海南,先创办《海南纪实》后接手《天涯》,以她果敢的性格,愣把《天涯》办成一份中国思想界独树一帜的杂志。她是主编,是作家,同时身兼海南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日子过得很让人艳羡时,却听从内心召唤,弃官落户广州,潜心当起专业作家。家在海口,房子却买到了京津之间。从南到北,跨了大半个中国。蒋子丹说,冬天南归,夏日北上。她把汽车也打了包,坐上轮渡,一年两次漂流。

说起买房,蒋子丹有一兜子故事。移居海口后,买了房,地段、位置都不错,价格也合理。很多作家朋友纷纷跟进,比如武汉的方方,当时女儿还在上学,就犹豫着是不是趁着条件合适先把海口的房子买下来,几年后孩子大了,自己有退居之处。冲动之下交了订金,过了一段时间,却又犹豫起来,就嘀咕着能否退订呢,蒋子丹二话没说,立马给开发商老板打了电话。房子退了,订金也拿了回来。“现在,价格已狂飚,追不上了。”

之所以北上买房,蒋子丹是有缘由的——老友达理。达理是作家马大京、陈愉庆夫妇合作写稿时用的笔名。两人从1978年开始合作,陆续发表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及剧本,作品多次获奖,代表作有小说《路障》和《除夕夜》等。他们旅居美国,一心向往故土,先在京津交界处买了房,院子里种植了很多奇花异果,拾掇得素雅恬静。家园是有了,但地广人稀,少了三五知己,不能煮酒论英雄。达理游说蒋子丹。蒋老师在圈内可是个发光体,能量巨大。她立马奔赴现场考察,一看环境,当即拍板。据说成交时,卖方临时起意违规抬高了五万元,蒋老师眉头不皱一下,二话没讲全应下了。现在,那些房产中介小朋友,可喜欢她了,一提起,就老师前老师后的,特别敬仰。

那两天,我们的话题已与新书《囚界无边》相离十万八千里,全部围绕北上世外桃源买房,蒋子丹似乎忘了千里迢迢来深圳的正事是什么。大家群情激昂,当即约好,奔赴实地考察。

“五一”乍暖还寒时,飞机抵达北京已是深夜,我们一路沿着蒋子丹画好的地图,往天津方向奔去。在某个高速公路出口处,看到了打着双闪的车已停路边等候。蒋老师前边领路,我们后边跟进,在夜色下摸索前行。直到进入一个大型的住宅区,园区的大门像个公园,里边广场弘大,树影重重,别墅一排排,偶尔从窗户里闪出一盏盏亮灯,点缀了一下寂静漆黑的小区,伴随时不时狗的叫声。一下子,像是穿越到了地球的另一端,颇有违和感。

那几天,头顶草帽、身披围裙的蒋子丹暂且放下手头装修的活儿,陪着我们四下参观。真是一个现代化国际移民卫星新城,总规划面积近三百平方公里,按建筑时间和建筑风格分很多园。园内别墅均两层,一律标准化的欧式,徜徉的小河流长满水草,水声叮咚,蒋子丹说因为不污染,营养充分,才长水草。红色鱼儿一群群游过,岸边绿柳掩映,亭台楼阁矗立。单在一个园子,走路就得大半天。居民都习惯开车串门,在那里,颇有梦里不知身是客,此身不知归何处之感。

路过达理的楼前,园子里一派生机,可他们又回美国了,房子由蒋子丹托管,她时不时去开下窗户透透气,看看墙角有没有漏雨。隔壁是达理另一个朋友家,据说这家朋友特别信任蒋子丹的眼光,整个装修完全复制了蒋宅,连里边的灯饰、开关、洗浴配置、门锁等都一样不漏,蒋子丹说要是夜里不熟悉,准能开错家门。

楼盘所在地,离当年唐山大地震位置不远。我心里嘀咕,嘴上却不敢唐突。后来在蒋子丹的微博,看到她记了这么一条:“昨天唐山小地震,正好在天津郊区,因而有感。吊灯晃动的一刻,猛想起已经故去的母亲曾经说过一句话: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1994年海南也有过两次6级地震,海口有感,曾想拉着母亲下楼一避,母亲不慌不忙地这么说。”这个因素看来她早已考虑到了。

有一天我们到外边的餐馆吃饭,饭店门口停满了各种车牌的汽车。蒋子丹当即皱起眉头,沉闷不声。等坐定,快言快语的她还是忍不住说,都是公车,假期出来游玩公款消费的。哦?我再望窗外,确有迎来送往的人,呼啦啦上车下车的。蒋子丹自己作为一个厅局级干部,是可以享受某些待遇的,但她不愿意这么做,“没必要花那个钱”。她转发的段子,“人生赛场:上半场按学历、权力、职位、业绩、薪金比上升;下半场以血压、血脂、血糖、尿酸、胆固醇比下降。上半场顺势而为,听命;下半场事在人为,认命!愿您上下兼顾,两场都要赢。”“人生归宿:正处、副处,最后都不知何处;正局、副局,最后都一个结局;正部、副部,最后都调同一个部……”同样充满了现实批判精神,一如她的性格,泼辣、直接、果断、一针见血、嫉恶如仇。

“老猫如是说”是她的网名。曾经家养了一只猫,十多年,一直陪伴左右,连出差或回老家,都寸步不离。后来猫寿终正寝,她将之埋到花园里,悲伤不已。网名便有纪念的成分,她作为一个普通作者在天涯网站“舞文弄墨”创作小说《囚界无边》,没有亮明身份,边写边贴,每天有大量的跟帖及互动,几乎火了整个论坛。很多人忍不住问,“老猫如是说”是谁?

这是她触网后的一次全新体验。其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蒋子丹的写作方式、语言一直寻求着创新与突破,从《黑颜色》的荒诞幽默,《桑烟为谁升起》以女性视角观照社会,《一只蚂蚁领着我走》《动物档案》等作品对家养动物、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动物与人及人于生物链中位置等方面的关注,直至挑战网络写作的《囚界无边》,她都在“喜新厌旧”。有人说,她是目标感很强的作家。熟悉之后,我理解为她的率性勇为,身上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

蒋子丹还是一名动物保护主义者和行动者。2006年她到深圳参加“自然论坛”和“自然生活与写作”颁奖典礼,与会的还有学者梁从诫、作家韩少功、杨东平、鲍尔吉·原野,她发言:“一个城市居民,牵着自己的宠物狗上馆子,并不妨碍他点菜的时候,要一份从活鸡脚掌心挖下来的‘掌中宝’,或者用猫和蛇炖出的一锅‘龙虎斗’。出于健康考虑,他会选择以活体黑熊胆汁粉入药,出于娱乐需要,他会热衷观看老虎扑活羊的动物表演。他对动物的关怀,非要等到一些特别的时刻才会显现,比如他的狗在小区里遛,被邻居故意投放的毒骨头诱杀,他定会仰天长叹人心不古,大声疾呼法律尽快出台。我们不得不承认,随处可见的类似情形,体现着现实的国情民意,使得为动物立法的环境与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和艰难。然而,只要你是一个善良的人,无论是否曾经关注过动物们的生存状态,是否了解保护动物的法律,只要你亲眼看到那些虐杀动物的血腥场景,都会有一种恨莫能惩的愤慨,呼唤法律惩处恶人的心愿自然会变得强烈起来。法律的缺失,不光姑息了一种暴力,还可能激起另一种暴力;不光继续积累着人与动物之间的怨恨,还将损害人类社会的和谐。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为保护动物,正规立法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当时全场静寂,我承认被深深吸引住,她身上有一种力量,让你跟着前行,不退却。

正因如此,朋友众多。1999年,她主编《天涯》时,一眼发现了新疆作家刘亮程散文的沉静、忍耐和干净,当即组特辑发表,此后,刘亮程如明珠般耀眼起来;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很多文章也经她手刊发,包括2000年的《病隙碎笔》。史铁生病逝后,她写了怀念史铁生的文章:“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要对一个人作出判断,观其动不如视其静……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王雁翎在微博上引用了陈希米的话:“我们两个都是情种,上一世就都是情种。我和你在前世有过什么故事?是什么关系……他们谁也不是谁的什么人,他们都是‘我’,是自己,用第一人称说话,也真正理解对方同样在以第一人称思考……”并配了一张两人的照片。蒋子丹转发时说,记得这张经过PS的“定情照”就挂在铁生家的客厅里,朋友们去了,谁看见都会拿他俩调侃一番。回忆起那些温暖的日子,心中怅然。

朱伟也是她的朋友,他还在《三联生活周刊》时,有次给新上岗的编辑记者讲如何当编辑:“我的观点,一个好编辑应该是一个永远盛不满的容器。这个容器里盛了越来越多的东西,不排它,才能累积而发酵,酿成美酒。而永远在注入、杂糅、化合作用中,才有饱含的足够的容量。这样的容器,只需轻轻叩击它,便能发出美妙的声音。”身为编辑的蒋子丹特别认同,她回复,补充一点,还得是一个有牺牲精神的裁缝,天天替他人做嫁衣。

作家张欣论人生境界,定义为,暗香疏影,稠雨初晴,文火清汤,甜品不甜,佳肴半饱,看不演的剧,写不端坐起份儿的字。蒋子丹也有感而发,继续完善:“近日看到一个院落,主人取名为小好园。撰了一副对联为‘事事小事,天天好天’,意为只要把啥事都当成小事,必然无论阴晴雪雨都是好天啦。真不错。”

李锐和蒋韵也是她的老友。他们的孩子80后作家笛安近年来佳作频频,尤其是《妩媚航班》,悉心收录了她出道十年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揭示她最真实的十年成长路程。方方于是调侃说,“1983年我去参加《青春》杂志笔会。那时蒋韵正怀孕。李锐极想要个儿子,每天念叨‘生子当如孙仲谋’,以致我们动不动就都齐声喊‘生子当如孙仲谋’!秋天我又去甘肃开笔会,听说李锐因孩子出生将晚两天到。待李锐来,我急问,生了个什么?李锐说:‘人!’蒋子丹也跟着打趣:‘李蒋二人最好的作品就此诞生。’”

方方应是蒋子丹最铁的姐们了。这两年由于她的正直和果敢,常常站到风口浪尖上。本来有一年多没发微博的蒋子丹,近期突然发了帖,一看,关于方方。方方自2014年质疑周天啸获鲁奖诗歌奖后,今年又发《我的质疑书》质疑湖北诗人田禾跑职称。蒋子丹挺身声援:“什么体制内体制外,是个假问题。殊不见有些成天高举体制外身份证的‘公知’,沾起体制的光来那叫一个不择手段!等到便宜到手,再回头骂一通体制的娘,而且这绝不耽误其再次出手占便宜。可谓两头通吃。一个正直的人,不在于他身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而在于他在‘内’或‘外’干了些什么。”

……

朋友遍天下,大家海口聚、长沙聚、北京聚。发光体到哪儿都是亮的。说到天津作协主席蒋子龙,蒋子丹笑言,当时房子装修时遇到点困难,她曾打蒋子龙的主意,想撺掇他去跟有关部门说句话,记得好像是打了电话,主席也出面了,但作协怎么也管不到城乡结合部一处商业楼盘的装修工程上来。最后,还是搞装修的工头崔老板,不用一根烟的工夫就搞掂了。“作协主席不及包工头,在当下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蒋子丹乐得大笑。

回北京时,蒋子丹一定让我们坐她的车,她和先生正好要到城里采购。那一程,她娴熟地开着车,速度有点猛,像极了她的性格。副驾驶座上她的先生,始终温文尔雅,低敛又包容。

“半辈子都在努力做一个行动者,任何事情想好了就去做。不管你是干啥的,光说不练总不行。尤其推崇有思想的行动者,如此才能保证行动不会偏离方向。”这就是蒋子丹。

同类推荐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纳兰容若词传 仓央嘉措诗传大全集

    纳兰容若词传 仓央嘉措诗传大全集

    一个是清朝大词人,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一个是转世的活佛,却流传下来无数美丽的情诗。他们几乎拥有了世间的一切,但独独没有快乐;他们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也是受尽造化捉弄的失意之人。
  • 非虚构何以可能:中国优秀非虚构作家访谈录·Ⅰ

    非虚构何以可能:中国优秀非虚构作家访谈录·Ⅰ

    新世纪以来,文学新闻、叙事新闻、长报道、非虚构写作等概念相继出现,其内涵有所差别又大同小异。2005年,纽约大学教授罗伯特·博因顿(Robert S. Boynton)把新新闻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称为“新新新闻主义”。可以说,新新闻主义写作运动曲折前行。今天,新新闻主义写作理念、风格与技巧被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以及新媒体广泛采用,成为媒体间“讲故事”竞争的重要技艺。特别是近年来,新媒体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但其快速、便捷传播新闻信息的优势有带来“速朽”与“易碎”的先天缺陷。在此背景下,新旧媒体都重建新新闻主义写作的传统。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回顾新新闻主义的发展过程与写作理念,对媒体“讲好故事”,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加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分访谈的是活跃在写作一线的著名非虚构作家,所有书籍都是通力合作的成果,本书更是如此。我特此向在百忙之中参加访谈的所有作家表示感谢。本书关军、迟宇宙、卫毅、柴春芽、张赞波、陈徒手、南香红、杨海军、周华诚、易小荷、范承刚、王天挺、杨潇、叶伟民、田毅20等作家整个过程中都给予热心的支持。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燃烧的雪

    燃烧的雪

    还真有点两年前朋友说的那样,她的文笔确实很棒。无论是写人生,写爱情,写风花雪月,写白云蓝天,写岁月催人,写草生木长,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怨和忧伤,而这些哀怨和忧伤里,似乎又时刻地闪耀着坚韧的光芒。人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诗人们几乎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
热门推荐
  • 管仲:他为霸业而生

    管仲:他为霸业而生

    他曾是一个失败的商人、一个胆怯的士兵,一个渎职官员,最终却成为匡助齐国称霸诸侯的一代名相。他就是管仲,第一位彪炳春秋的改革家。本书以详细的史料,流畅的笔触,讲述了春秋名相管仲传奇的一生。他凭借自己的大智大勇,把齐国一步步推向霸主之位。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同时也展现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幽微曲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 断桥是残雪

    断桥是残雪

    一个关于暗恋的等待的故事,一个关于十年的安然守候,一个关于懦弱却又迟到的告白,最后是否能挽回结局?如果所有的等待,只是为了最后的离开,那么又为何需要这个结果?李晓峰就是喜欢一个人,叫苏雪,从高中,到大学,到工作,从未变过。苏雪,是刻在他心里的名字。可最后输给这一人,他却心甘情愿。最好的算计,是最体贴的守护。在那一瞬间,他突然明白,爱并不是在一起,而是为她算计好所有。所有黑暗其实才是最真挚的光明,在阳光最明媚洒在窗前时候,他苦涩开口,“苏雪,我们都错了。真正痴情的那个人,不是我。”
  • 再见了,不要哭

    再见了,不要哭

    人生中有几个青春,青春中又有几个朋友能一直陪你走完整段青春,我们哭,我们笑。总要长大,总要经历伤痛,然后自己慢慢愈合伤口
  •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为了加强对社区内吸戒毒人员的教育、管理、转化和拯救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2003年底,中国内地首家禁毒非营利组织——上海市社会工作机构在政府的主导推动和大力扶持下得以创建。
  • 性空臻禅师语录

    性空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混在二次元的商人

    混在二次元的商人

    清晨,大街上,“卖绿毛虫喽,卖绿毛虫喽~~~~不要998,不要888,只要……9999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喽~~~”宋终叫卖道。“喂,小鬼!”旁边卖包子的大叔斜了一眼宋终,叫道。“这位客人,您要这只绿毛虫吗?”“小鬼,你知道这里是哪里吗?”“还要交保护费?”宋终有些慌乱,难道这货是火箭队的人?“保护泥煤的费!往这条街走下去,就是森林,在那里满地都是绿毛虫,绿毛虫你卖给鬼啊!”“……”
  • 夭折

    夭折

    一出生就被分开的孩子,往往会在再见到彼此时欣喜万分。但,有时候情况会不那么和谐。为了一笔可观的报酬,一个母亲决定生一个孩子卖给非法领养中介。然而,她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怀胎十月让她万分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但一切已覆水难收。老大因为身体的残疾,被卖到孤儿院,十八年间被无情地虐待,直至他杀人逃走;老二被领养后生活幸福,却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刻彻底崩溃。两个孩子的生父不明真相,仍然堕落苟活;他们的母亲则被神秘的幕后黑手残忍地杀害。两个孩子的相遇最终演变成一场复仇,悲剧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可言说的罪恶和无奈?
  • 荣耀上海

    荣耀上海

    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从外地来,见证了上海荣耀,也希望能够荣耀上海。我叫白洛,一个努力奋进的新上海人。
  • 关于怪物

    关于怪物

    一个即将步入花甲之龄的糟老头子,孑然一身,忽闻噩耗,罹患绝症,余生只剩七日。在生命垂危之际,他签下一份协议,成为某种新药的试药者……
  • 白石老人自述

    白石老人自述

    本书为齐白石老人的人生自述。书中其从出生的家庭、成长经历、求学过程、平生阅历、艺术造诣等方面进行自述,文中所自述的文字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表现出白石老人那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味和感情深挚的风格。本书讲述了更真实的齐白石,作为权威性的研究资料,使读者更了解其艺术道路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