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43900000002

第2章 译者的话

《知识分子的背叛》一书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班达(Julien Benda,1867—1956)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世界名著。全书分四章,集中讨论了“政治的时代”、“政治激情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背叛”等三大问题。从篇幅上看,比起同时代学人动辄数十万言的大作来,班达的这本书只能算是一篇论文罢了。不过,就在这本小书中,班达活脱脱地向我们展现了一幅19世纪下半叶至“一战”前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史(l'histoire de mentalité)。

我们知道,自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国家和阶级斗争等意识形态的作祟导致了一系列伤亡惨重的战争。其中,许多知识分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或打扮成青年导师和精神领袖,在教堂、课堂和公共传媒上鼓吹种族差异、民族至上和阶级对立,煽动普罗大众的“现实主义的激情”;或投笔从政,直接实践“现实主义的激情”。对于这一现象,班达斥之为“知识分子的背叛”,也即知识分子假借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阶级斗争背叛了知识分子的价值理想。和康德一样(见《永久和平论》),班达反对柏拉图的“哲学王”型知识分子,认为权力等世俗的政治利益会腐蚀知识分子判断的公正。他倡导的是以苏格拉底和耶稣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形象,用抽象的公正、真理和理性来批判现实。

对于知识分子的背叛,班达从三个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在第一章中,班达认为,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政治的时代”,其标志就是,种族的激情、阶级的激情和民族的激情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实,这些现实主义的政治激情以往也有,但都是一些情感的冲动和本能的自然爆发,从没像今天这样达到了组织化、合理化和普遍化的程度。而且“每种政治激情都备有一套结构谨严的学说,其惟一的作用就是为它的行为提供最高价值”。以往马基雅维里等人只敢把政治与道德区分开来,让政治玩自己的游戏;而今知识分子竟然给这些政治激情披上道德和科学的外衣。“今天所有政治激情都宣称它的运动符合‘进化的方向’、‘历史长远的发展’。……都宣称自己是有科学根据的,而且是‘对各种事实严格观察’的结果。”不过,知识分子的这种媚俗工作并非是一厢情愿。在第二章中,班达进一步分析了政治激情的本质及其心理基础。他指出:“这些激情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的意志:(1)群体摄取(或保有)世俗利益——领土、物质福利、暂处优势的政治权利——的意志;(2)群体自觉特殊、与众不同的意志。”前者是为了获得“利益”,后者是为了赢得“自尊”。这也符合个人追求利益和尊严的心理本能,因为个人总是希望自己所属的阶级、民族和种族最为强大。像巴雷斯、莫拉斯之流的知识分子恰恰迎合了这种心理要求,大力鼓吹民族主义和阶级意识,煽动群众对其他民族和敌对阶级的仇恨。在第三章中,班达分门别类地提出了不同形式的“知识分子的背叛行径”,最后得出“促使知识分子变质的主要原因如下:把政治利益强加给所有的人;不断地给政治激情提供精神食粮;文人们介入政治活动的欲望和可能性;他们为了名利双收必然替日益不安的资产阶级效劳;通过与资产阶级联合而日渐接受了资产阶级的身份及其虚荣心;他们的浪漫主义已经登峰造极;他们的古代知识和精神操守严重下降”。最后,在第四章中,班达还对人类的未来做了一种预测。虽然现实主义政治激情会使各种族、民族和阶级之间为了追求利益和荣誉而互相残杀,但是人类也可能从战争中汲取教训,“不再是互相残杀,而是互相和解,即共同拥有地球的善,因为各国和各阶级最终会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可能很好地利用地球”。不过,这并不一定就是人类的福音。如果人类继续坚持现实主义激情,那么“全人类就会团结成一支庞大的军队、一个巨大的工厂,它只知道有英雄主义、训练和发明,谴责一切自由的和脱俗的行动,不再把善置于现实世界之上,只为自己和自己的意愿,心中绝无上帝”。

从《知识分子的背叛》发表至今,已有70年了。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不能不说班达的预测极富教益。20世纪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典型的“政治时代”,无论是否情愿,人人都以阶级、民族和种族画地自限,相互对立。先是“一战”和“二战”,而后是长达半世纪的“冷战”。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冷战”终结了,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从此天下太平呢?无论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中构想的“其乐融融的世界”,还是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都未能超脱班达所批评的“现实主义”的窠臼。人类还可能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继续滑行,即使如福山所说,“冷战”后西方政治民主和经济自由的模式将大行天下,昔日意识形态的敌人彼此握手言欢,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世界彻底庸俗化了,人类将会完全丧失崇高感和超越感。这也正是班达心中最大的忧虑。在《知识分子的背叛》一书的扉页上,班达还专门引用了勒努维耶的一句名言:“世界因为缺乏对超验真理的信仰而备受折磨。”

当然,班达的理想主义也不是没有可议之处。像苏格拉底一样,班达也犯了把“善的知识”等同于“善的行为”的错误。换言之,坚持抽象的公正、理性和真理的观念并不一定带来行为的善,前者不是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也是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苏格拉底理性伦理学的批评。记得有位主教在回答别人质询时曾说过:当有人打我的左脸时,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但是我不知道我将会做什么。因而“善”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选择的问题。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任何行为的善是指“要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境况,应该的关系,应该的目的,以应该的方式,这就是要在中间,这是最好的,它属于德性”(引自《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二卷,1106b)。不过,这种实践智慧不是人可以轻易获得的,即使掌握了这种艺术的人,也难免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这正是人类命运的悲剧性所在(有趣的是,在德文中,“Not”一词同时兼有“命运”和“悲惨”双重涵义)。因为,人总是在历史落幕之前(也许一开始)就必须做出选择,而且历史又恰恰是通过我们的选择得以实现自身的。因而,人类的选择必然没有充足的根据和理由,换言之,任何选择或多或少都是一种冒险和赌博,它使得错误和罪恶得以可能。对此,班达本人也无可奈何。虽然他一生都在弘扬知识分子的价值理想,也曾在德雷福斯案中坚持正义,名噪一时,但是也难免“看走了眼”,竟在1949年为斯大林的大清洗辩护。

那么,如何规避苏格拉底的理想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现实主义的弊端呢?我以为,首先必须打破知识分子是真理的化身或代言人这一传统信条。知识分子不可能垄断真理,比起俗人来,他们只不过是一批知识丰富、眼光敏锐和道德高尚的人。知识分子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也对自己的家乡和文化特别依恋。但是,知识分子与俗人的惟一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理性批判精神,他们不仅仅要批判现实的罪恶和不义,也要批判自己的历史局限和错误判断,惟有通过这一理性批判,知识分子才能不断地超越历史空间的局限,趋向永恒和普遍。

佘碧平

初稿于1998年11月20日

修订于2003年8月

同类推荐
  • 儒学与人生

    儒学与人生

    本书分为《儒学》与《人生》两编。《儒学编》主要从儒家哲学史的方面,分别论述了先秦的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汉代大儒董仲舒及宋代道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思想。《人生编》讲对儒学要全面地理解,儒学以修身为本,修己安人,德行为先,贵在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给人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儒学的核心是“仁体礼用”“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各安其位,各司其事,各尽其职。自强不息,和谐共进,日新又新,达于尽善尽美,臻于世界大同。
  •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范式,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文化自觉为基础,从文化存在的多维理论视野出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研究上的创新,梳理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依据历史脉络的层层揭示,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点和价值诉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发展线索,并在比较学视野中凸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特殊价值。
  •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1期)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合作主办,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专业集刊,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政策、中外文化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多领域文化问题(比如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领域的文化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世界文化思潮等。
  •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思维补丁:修复你的61个逻辑漏洞

    古代哲学家曾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但随着哲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人的潜意识中存在不为自己意识到的偏见、谬误和错觉,比如先入为主、事后诸葛亮、对人不对事(因人废言)、多数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迷信权威,等等。本书总结了在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的61个偏见、谬误和错觉。针对每一个问题,作者用一篇生动的文章来介绍这个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表现,哲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经济学家怎样通过思考或实验来解释它们产生的原因、在历史上或现代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案例,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偏见、谬误和错觉。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热门推荐
  • 凤骨遗香前传

    凤骨遗香前传

    【此为《凤骨遗香》前传,《凤骨遗香》存稿中,入坑需谨慎】人人都说阮家三小姐温柔贤淑,知书达礼,定会成为一位优秀的太子妃。而这位三小姐其实武力值爆表,大婚之夜就一脚踢断了太子爷的肋骨,还连夜跑路了转头就掉进匪窝的阮矜玉发现,这些土匪怎么一个长得比一个好看而我们从此踏上追妻之路的太子爷一边实力护妻,却一边挖坑给太子妃跳,完全是仗着长得好看为非作歹太子爷:全世界我最喜欢我的小阿玉!她记得他说过:“从前你错过的人间山水,以后我陪你一起看。”后来他才知道,山水不动人,是他身旁的女子,一笑动山河。
  • 自然史(精华版)

    自然史(精华版)

    《自然史》是一部传世的将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博物志典范之作,全书包括了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本书为其精华版。作者在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在当时具有开创性的有价值的观点,今天读来依旧具有启发意义。
  • 我的米白时代

    我的米白时代

    米白之思(1997——2009)本书选取了季老在米寿(88岁)和白寿(99岁)之间的一些散文作品,记录了他在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内容涉及故乡行、在病中、读书写作、人生意义、公德教育等多个维度,百年回眸,老年谈老,千禧感言,迎新怀旧,笑着走……一位阅尽世间风云的中国知识分子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看法都在此书中,拿起放下见,尽显大师智慧;淡然平实中,实乃煞戏前的真正高潮。
  • 姐姐怎么会是我的提督

    姐姐怎么会是我的提督

    “骚年,拯救世界还是拯救姐姐你自己选一个吧!|?ω?`)”“只有小学生才做选择题,我都要(?˙ー˙?)!”“那么请你在蓬莱山辉夜和帕秋莉还有八云紫里选一个吧(?˙?˙?)”“等一下!(?皿?)”“或者请你在黎塞留和WO酱还有狮姐中选一个吧(?˙?˙?)”“我...我先走...(#?Д?)”“亦或者请你在赤城和罗恩还有大凤中选一个吧(?˙?˙?)”“对不起!我错了!(??○?Д?○)?”以上简介也许与作品无关(?ò???ó?)(作者新人咸鱼学生党,第一次写作。谢谢大家的支持|?ω?`)可能有一些人物设定不正确,求轻喷...书友交流群:805317703)
  • 深山竹青青

    深山竹青青

    竹,色青,挺而立,内中空,于深山背光侧生,性阴,易积水于内,常有游山之人凿之取水,以解行路之渴……
  • 古墓古堡(走进科学)

    古墓古堡(走进科学)

    《古墓古堡》讲述的是在现代世纪中寻找埃及木乃伊、名著中的历史人物之墓。随着中国地图的发展,是古代有识之士多年思考、实践的结果,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 星际全职业大师

    星际全职业大师

    天才少年林宁,在智能芯片的帮助之下,开始了一段刺激的冒险之旅。他克服重重艰险,成为一个杰出的太空舰长,并精通各种职业,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星际全职业大师。与此同时,他完成了横扫宇宙的霸业……且看风流、冷酷、天才的他,如何成就一番传奇。
  • 昭絮录

    昭絮录

    废柴如她,灵力低微还爱惹事,不是受伤就是丢灵器,不过还好总会有人护着她。自问没有那人护着难道就不能活了?嗯,活不了。再醒来后,才渐渐明白这一世是为何。
  • 靖海纪事

    靖海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0-6岁小儿智能培育小百科

    0-6岁小儿智能培育小百科

    0~3岁的小宝宝是身心发育与成长的高峰期,是奠定一生的基础,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宝宝从出生到成长具有一定社会性的6岁,期间要经历多少质的变化与飞跃。这就需要年轻的父母在饮食营养、日常照料、身心培育和疾病预防等方面都需要高度注意,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和科学发育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