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无烟煤
“哈哈!哈哈!”
浓浓的笑声,在山谷中回响,引来野兽的咆哮,群鸟惊飞,其中不乏受惊的野鸡,“扑腾,扑腾”到处飞窜。
张信面色泛白,正在追踪野鸡的关键时期,城主大人突然爆发的笑声,宛若晴天霹雳,打破了黑河谷的沉静,想要立即抓捕野鸡是不可能了。
“城主大人也真是,突然笑什么?难道遇到了什么好事情。”
张信埋怨道,头一撇朝身后望去,却看不见人影,只好静静的矗立在原地,带山谷沉静下来后,在进行下一步。
谁知,他刚准备等一会儿,身后就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张信脸色有点不好看了,谁不知道抓捕野鸡是偷偷摸摸的进行,需要在一个安静的场所,搞得像铁匠铺一样吵闹,这怎么能行。
不去寻找野鸡窝的所在,他小心翼翼转过身,就缓缓的走了回去,十来步之后,站在崖壁上的他,看见城主大人正在用菜刀在崖壁上挖石块,脸色顿时就阴沉下来:城主大人不是在胡闹吗?菜刀是用来保命的,挖石块卷了刃,以后还怎么使用,而且你挖就挖吧,弄出这般刺耳的响声,还抓不抓野鸡了。
“城主大人您这是?”
张信走了回来,一脸忧愁的问道。
韩源没有理会他,一边用菜刀挖着石块,一边道:“你怎么回来了,雏鸡抓到了?”
张信有种想打人的冲动,您闹出这番动静,别说野鸡,是只虫子也会被你给吓跑。
不过毕竟是城主大人,不能顶撞,张信只能嘟着嘴委屈道:“城主大人,您的声音太大了,这样抓不到雏鸡。”
“哦。”
韩源稍稍停下手中工作,说道:“也对,那这样你过来和我一起挖,只要能把这块黑色的石头给我挖出来,今日我们就算大功告成。”
“啊!”
张信吃了一惊,他不是来挖石头的,是来抓野鸡的,心里面很是不情愿,可想着不帮城主大人挖出石头,恐怕今日真的就抓不成野鸡,只好硬着头皮过去。
“铛铛铛!”
一阵连续的敲打声中,一块漆黑如墨,脸盆大小的石块被三人挖了出来,看着因为抱起石块,而染得漆黑的双手,张信和杨建,两人脸色疑惑的问道:“大人,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啊,还会把手给染黑。”
“这是煤。”
韩源说道。
两人闻言,反倒更加疑惑了:“煤,这是什么?”
“煤这东西是经过地壳……算了,跟你们说,你们也不会明白。”
韩源摇摇头道:“你们只需知道,这东西能烧,就跟木炭一样。”
“哦哦!”两口异口同声的点了点头,脸上神色漠然,显然没有意识到煤的重要性。
韩源又道:“你们可别小看这东西,只需一小块,就抵得上十来斤木炭,而且散发出来的热量,是木炭的数倍,现在冬天越来越冷,你有了这煤,知道该有何用处了吧?”
“这!”
杨建倒吸了口凉气,他比张信年长,知道木炭的厉害,任凭三九寒冬,屋内点燃一盆木炭,散发的热量,足以让房间温暖如春,再也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寒意。
可惜木炭虽好,成本极高,普通老百姓根本享受不起,而且制造木炭需要上等的木材,汉安城这些年肆意砍伐周边树木,能用的木材已经不多,所以每年冬天能使用的木炭越来越少,直至三年前就不再使用木炭御寒了。
现在城主大人告诉他,手中的煤,不仅能烧,所散发的热量还更多,而且所需的量极少,这岂不是意味着,只要城里市民每人拥有足够多的煤,就算这个冬天再冷,已是无忧虑了。
“大人,这是神物啊!”
杨建赞誉道,张信则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望着漆黑的石块,愣愣的说道:“不就是块石头吗?有这么大的用处?谷底多得是,以前也没见你们用过啊?”
“谷底还有!”
韩源一惊,脑海中猛地就明白过来,黑河谷,是因为河床的颜色为黑色,名字里才有黑这个词,但为什么会是黑色却没有人明白,此刻他终于知道了,原来这河水下面埋藏着的是煤炭。
“汉安城有希望了!”
韩源大喜。
杨建也是面带喜色,不过看着张信一脸懵逼的样子,得意道:“这煤的用处大着呢,燃烧后,散发出来的热量能御寒,你也知道现在天气严寒,大伙没有御寒的东西,可有了这煤,今年的冬天可就无忧了。”
听到这话,张信终于露出了兴奋之色:“原来这东西有这么大的用处啊!”
“那是当然!”
杨建傲然道,转过身仔仔细细的打量着这块煤。
韩源此时收回了喜色,发现煤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可他也知道在古代,也不是没有人发现煤,但把煤用来取暖,则是近现代的事情,究其原因便是,煤在燃烧的的时候,会散发出大量的浓烟,正是有了刺鼻浓烟的存在,没有人敢用他们来取暖。
否则的话,暖没有取到,人就已经被毒死。
所以在古代,煤是一个被嫌弃的东西。
但韩源却是知道,有一种煤因为成型的原因,密度极高,燃烧的时候不会有浓烟冒出,他被称为无烟煤,只有这样的煤,才能用于生活当中。
然而,韩源虽是知道无烟煤的存在,但真正触摸无烟煤与普通煤炭时,一时间也分不清楚,唯一能辨认的就是,点燃它,看有没有浓烟就知道了。
“杨建,拿火来,点燃它。”
韩源命令道。
杨建明显愣了一下的问道:“大人,这么好的东西,现在就点燃它,岂不是浪费了。”
“这东西还得先试一试,才知道效果。”
韩源说道,心中却是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出,若是这煤不是无烟煤,而是普通煤的话,处理起来会相当的麻烦,甚至有可能还用不上。
但无论结果如何,都必须试上一试。
杨建不再多问,在张信的帮助下,找来柴火,敲下一小块煤,就在原地点燃,然后三人围在一起,望着这块发红的煤炭,眼中流露出了浓浓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