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4900000030

第30章 管理学第五公理:系统思考公理(4)

(4)融入现实,主客一体。这就是顺应事物规律努力,把所发现的机会变为自我发展的现实。能为我所用的机会也就是残酷的现实中所存在的温柔缝隙,透过这个缝隙实现自我发展也就是找到了适应现实的结合点,并与现实溶合到了一起,实现了主体我与客体的统一。

虚心也有四个要求,当这四个要求达成时,有矩也就实现了。

(1)盯住变化,天色细看。这就是细心观察现实的发展变化,把握准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相对于自我存在和发展价值作用。个人再强大也不能超越其存在于其中的外部世界,以自我为中心,是意识的本质,但意识不是现实,仅仅不过是一相情愿的妄想。“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所以,虚心接纳现实,应变化行事,看天色出行,才会有出路。

(2)把握变化,天心尽知。这就是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发现其规律,把握了所有规律也就是天心尽知。天心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发展规律。存在于其中的外部世界无论多么复杂多变,总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努力把握变化规律,天运时运也就在自己的把握之中。

(3)顺应变化,天心莫违。这就是严格依照事物发展规律行事,没有一点超越于事物发展规律之上的妄想。事物发展是由事物之间稳定联系的必然性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也是不可抗拒的。人可与命运抗争,因为命运仅仅是主体我行为选择之后的再选择的机会,是由自我主导的。而对于规律,就只能遵循,任何图谋改变的行为都只会受到来自于规律的惩罚。

(4)自我调整,天我一心。这就是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遵循其要求行事,并从这种遵循中获得其所寻求的价值需求满足,实现其发展。事物发展规律不可改变,剩下的就是调整改变自己以适应规律,最后达成行为选择与规律的自然吻合,这就是孔子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为政篇二)。

而诚心与虚心的四个要求又是对应相互关联的。正视现实不加文饰与盯住变化天色细看对应关联,前者是静态要求,后者是动态要求。二者分别从动静两个方面达成把握现境信息,了知发展变化趋势的目的。接受现实找准位置与把握变化天心尽知对应关联,前者强调不作不切实际的奢想,后者强调要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发挥主体我的能动作用。二者分别从被动和主动两个方面达成把握前景信息,不违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目的。深入现实探索规律与顺应变化天心莫违对应关联,二者共同构成适应第一,改变第二,先适应,后改变的行为选择约束。融入现实主客一体与自我调整天我一心对应关联,前者是主动地按照事物发展规律行事,也就是中正的实现,后者是主动地调整自我,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也就是有矩的实现。

十四、管理效果定理、

所谓管理效果,是管理目标达成的效率和效益的积。效率是对管理目标达成的速度定义,是管理目标达成所花的时间与其所要求的时间之间的比例,这个比例值越趋于一,就是管理效率越高。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把事做成,而且做成的时间必须与整个组织运行过程的要求相协调,保证配合不误时,不误事。效益是对管理目标达成的投入定义,是为保证管理目标的达成所耗费的投入与管理目标达成价值之比。管理的目的除了快速地把事做成外,还有投入约束。只有投入在产出中所占比例充分小,才算是有管理效益。通过他人做好工作的好就是时间迅速、投入节省地让被管理者完成了所指派的工作。所以,管理目的中也就包含有做成、迅速、节省三个因素。做成的取值是1和0。

尽管管理不仅仅在组织运行过程才存在,但在现代社会中,管理是与组织运行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因为组织目标的性质和形式不同,对管理的要求高低也不同。组织目标越远大,越复杂,管理通过他人做好工作,以保证达成目标的难度就越大,所以其要求也就越高。在此似乎组织不再是管理的工具,相反成了目的本身,管理却成了手段。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定义的。相对于构成组织的成员个人而言,组织是管理达成目的的工具。但相对于组织目标这一成员个人的共同意志意愿而言,管理却是手段,是通过管理的实施,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在此组织目标和管理目标二者统一起来了。二者之所以能统一起来,是因为组织目标归根到底,仍然是组织成员个人的目标的汇集。组织只不过是借以达成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工具这一特性并没有改变。所以在现代社会讨论管理效果,也就不能脱离组织。

而组织的存在本身不是其所拥有的资源,包括成员,而是保障其运行的规则体系。其存在和发展所需的资源是靠其规则整合集聚的,没有规则整合集聚资源,再多的资源也会消耗光。并且如果没有规则,资源不能保证运用于组织目标的达成上,任何数量级的资源也都不足以保证组织目标达成。相反,没有资源,而有能得到广泛认同的组织运行规则体系,所需要的任何资源也都会被吸纳进来。而任何资源的主体把其所拥有的资源贡献给组织都是以从组织运行过程中和运行结果中获得其价值需求满足为条件的。不能保证其资源的使用效益,也就不能集聚到足够的资源。而要保证资源使用的效益,又必须有规则来保证。因此有管理效果定理:组织规则体系越是健全、完善,越是超越于组织单个成员的意志而又包含其意志,就越是能保证管理目的达成的效果。所谓组织运行规则体系健全完善,也就是组织运行的全过程,包括目标的设立确定、资源的整合运用、人员的组合协调、观念的交流沟通等等,都有至少是大多数成员认同并遵循的规则事先约定其行为标准和违犯的问责标准。所谓超越于组织单个成员的意志而又包含其意志,就是组织运行规则体系全面体现了组织成员的意志,但又不是某个单个成员的意志,是把每一个成员,至少是绝大多数成员的意志融和在内。根据系统思考公理,关于世界及其事物的思考,只有贯彻整体统一、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相互制衡、和谐有序和中正有矩六大观念,才是保证避免偏颇的系统思考。因此,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分析判断,这六大观念贯彻得越充分,就越能保证其分析判断不偏颇、不失误、不碰壁。而事先确定的组织运行规则体系本身就是组织成员整体有关组织运行过程标准的设定的一系列思考和判断。而要保证对于这个规则体系的设定思考判断,最终满足健全、完善及超越于组织单个成员的意志而又包含其意志的要求,也只有参与组织运行规则体系设定思考判断的成员全面贯彻整体统一、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相互制衡、和谐有序和中正有矩六大观念才有可能。不贯彻整体统一、普遍联系观念,规则体系则难以成为体系,作为规则体系却是构成体系的各个规则紧密关联,相互补充支撑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贯彻发展变化、相互制衡观念,组织运行规则体系也就不可能超越于组织单个成员的意志而又包含其意志,任何一个单个的组织成员也都是组织构成的一个分子,既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也不能被组织整体忘却;不贯彻和谐有序及中正有矩观念,规则就不能成其为规则,规则不仅是对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和权力地位的差别的设定,没有差别也就不需要规则,而且对差别的认同和维护是不能有折扣的,对差别的认同和维护有折扣,也就是没有在差别上达成共识,并把差别全面体现出来。

这一定理有三个要点:

(1)运用组织这工具实施的管理,必须强化管理规则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不运用组织这一工具,并且是仅仅针对个人行为的管理,管理者可随心所欲,权变实施,甚至坑蒙拐骗,只要达成让对方做好所指派的工作就行了。但运用组织这一工具实施的管理,面对的就不再是单个的个人,而是一个社会群体,随心所欲,权变实施,甚至坑蒙拐骗可以忽悠一个人,两个人,但不可能忽悠这个社会群体中的所有人,更不可能长久地忽悠这个社会群体中的所有人。由成员各方达成共识基础上的事先约定确立的规则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没有这种规则,不仅达成众人的行为协调投入精力多,而且效率低。投入节省,效率高本身就是管理所寻求的目。根据系统思考的相互制衡定律的分析,世界各部分之间不规则地相互渗透、咬合在一起,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既要受制于物,又制物。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越是顺应相互渗透咬合的制衡关系,系统运行就越稳定,摩擦就越少,效率就越高。而任何形式的组织也都是一个系统,其内部各个部分和构成要素之间也是不规则地相互渗透、咬合在一起,存在有既要受制于其他成员又对其他成员具有制衡作用的关系。所以不强化管理规则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以事先设定相互关系的标准要求,就只能相互困制,谁也不能动,谁也别想动,结果就只有一个,都被困死。想避免被困死的结果,就必须事先建立管理规则,以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以通过相互关系的和谐而达成组织的目标。而要保证都活好,其规则不仅必须的有,而且还必须健全、完善。运用组织这一工具实施管理,实际上就是运用组织运行规则实施管理。所以,这一要点成立。

(2)支离破碎的管理规则的作用是有限的,体系完备的管理规则才能保证管理效果。任何一个组织,也都是一个系统,管理规则不能对应组织系统,规则之间不能协调达成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制衡,而相互矛盾、相互冲突,不仅规则的作用会相互抵消,而且规则本身也会因为矛盾和冲突而不再能起规则的作用。根据系统思考的普遍联系定律的分析,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和事物,彼此之间都存在有不同形式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存在使任何一个部分和事物都无法独立于统一的整体之外。所以,在对事物的思考、判断过程中,越是充分考虑到事物间的无缝连接、相互中介、相互包纳、相互渗透的关系,也就越是可能减少偏颇和失误。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系统,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组织运行秩序和效果的管理规则也就必须对应成体系。根据系统思考的整体统一定律的分析,只有把事物置于其存在的大背景中思考,在统一的整体之中,思考个体和局部,同时又结合个体和局部思考统一的整体,才能避免思考、判断的偏颇和失误。支离破碎的管理规则,也就是没有把把事物置于其存在的大背景中思考,没有在统一的整体之中,思考个体和局部,同时又结合个体和局部思考统一的整体。所以,这一要点成立。

(3)管理效果的大小与管理规则体系的健全、完善程度正相关。这就是说管理效果的三个因素都与管理规则体系的健全、完善与否存在关联关系,管理规则体系的健全、完善程度的任何提升,都有助于管理效果的三个因素值的提升。反之相反。根据系统思考的相互制衡定律的分析,世界各部分之间不规则地相互渗透、咬合在一起,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既要受制于物,又制于物。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越是顺应相互渗透咬合的制衡关系,系统运行就越稳定,摩擦就越少,效率就越高。而只有当管理规则体系健全、完善时,才能把组织整体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渗透咬合的制衡关系体现充分,避免制衡力量的对立对抗,因而才能保证管理实施的效果。根据系统思考的和谐有序定律的分析,系统构成各个部分差别的存在,是系统运行顺畅的前提。但这种差别的存在也仅仅以保障系统运行的顺畅为前提,超越这个前提,差别就会对系统的运行造成阻碍。也只有当管理规则体系健全、完善时,才能保证系统运行顺畅的差别,并把差别的度控制在组织运行高效稳定所需的范围之内。根据系统思考的中正有矩定律的分析,系统中的各个构成部分,地位、作用和价值是特定的,任何僭越和剥夺,都会打乱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整个系统的存在。所以,系统各构成部分越是得位得时,不逾矩,系统运行就越高效越稳定。而又只有管理规则体系健全、完善,才能保证组织整体的构成成员得位得时,不逾矩。所以,这一要点成立。

同类推荐
  • 靠制度管人,不靠人管人

    靠制度管人,不靠人管人

    马云曾经说过,没有好的制度,这是公司的灾难。由此可见制度化管理对于一个团队是何等的重要。一个企业,应当依“规”管理,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人管人,总是有漏洞可循,因为人是有弱点、有感情的。企业内部有一套运行得当的规章制度,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团队的基本特征。若是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那么,这个团队便会成为缺乏凝聚力与执行力的一盘散沙。本书从如何选拔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精细化管理等企业管理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入手,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让读者明白了“为什么”之后,更懂得“怎么做”。极具实用性和操作性。
  •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本书由以下四位作者合著:Л·Н·波诺马廖夫(历史学博士、本书责任编辑)、В·П·奇奇卡诺夫(经济学博士,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Г·А·科瓦廖夫(经济学副博士),В·П·马泽林(经济学副博士)。本书综合分析了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中领导者工作的各种问题。研究了领导者与劳动集体的相互作用,创造高效率工作的条件及领导方法等问题。在对许多企业的经验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和综合概括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完善经济领导者工作组织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建议。
  • 零售业92个创意促销方案

    零售业92个创意促销方案

    性别决定消费偏好、刺激不同群体的需求、众目聚焦的攒金吉日、榜样的成功经验等内容。“欲取之,先予之”,经商也一样,要想从顾客口袋中钱,先要给顾客一些实惠。只要经营得当,学会从“赔钱”中赚钱不失为一条取胜的妙招。促销方式千变万化,大家都喜欢小投入、大产出的促销段,其实只需要稍微地动下脑筋,另类的做法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与收获。视觉形象所传达的信息不再是“这是一些商品,请您来选购吧!”而应该是:“这是一种生活,请您来体验吧!”这样,视觉营销所起到的作用,就不仅仅是把商品推向市场,让顾客被动地接受,而是变成了把顾客请进市场,让顾客在时尚生活的体验中,自发地产生消费的需要,进而产生购买行为。
  • 巴菲特金牌投资

    巴菲特金牌投资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投资原则、投资技巧的全面剖析来为读者揭开心中的迷雾,进而为读者展现一个真实而全面的巴菲特。使读者能够在书中去体味巴菲特的投资真谛,去领略巴菲特作为一代“股神”的无穷魅力。
  • 中国式管理的四堂课

    中国式管理的四堂课

    海尔的管理模式、联想的公司精神、华为的狼性文化、万向的长寿基因,正在成为以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国际机构的研究课题。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本书通过对四家企业经营菅理情况的分析和总结,期望深刻解读中国企业成长的秘密,探索中国式管理的精髓,这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庞大体系增加深具中国特色的鲜活一页。作为一本介绍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案例书,它的目标读者是创业中的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有志于独立创业的人。同时,对于MBA、EMBA的学员和企业管理方向的研究人员来说,本书也是很好的学习读物。
热门推荐
  • 五只小猪

    五只小猪

    年轻的卡拉小姐在结婚前夕被告知自己的身世——十六年前她的父亲被杀,而她的母亲被当做杀人凶手死在狱中。大为震惊的同时,她也收到了母亲临死前留给她的信,信中坚称自己不是凶手。困惑的卡拉找到波洛,希望查明真相。波洛走访了五位当年的见证人,从他们的叙述中还原出了一幅耐人寻味的画卷……
  • 一层楼

    一层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物的兴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物的兴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生命的起源入手,再从原核生物到直核生物,从简单生命活动到复杂的人类生活,从生理条件下的生命现象到病理状态下的生命改变,直至生命现象的结束,在这样一个生命周期中,为读者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与生命原理。
  • Eric Brighteyes

    Eric Brightey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带血的玉环

    带血的玉环

    却说春秋时期,吴王阖间欲称霸巾原,便积极广罗人材、屯兵备战。这天,他率众来到太湖,高坐在楼船上,观看孙武指挥的水兵演阵。锣鼓声中,三百条战舰正在变换队形。忽然,从渔船丛里冲出一只柳叶轻舟,如离弦之箭,径直奔向阖间的楼船,如入无人之境。闽阊被这意外的事件闹愣了,文武大臣个个神色惊慌,众武士纷纷挺起戈矛。阉间的女儿玉儿忽闪着黑亮的大眼睛,饶有兴趣地看着小舟上的那位粗壮机敏的小伙子。
  • 春色茉莉花似锦

    春色茉莉花似锦

    想当年,令紫茉和自己闺蜜为了追各自的男神,那是煞费苦心。一首《红色高跟鞋》唱了三周!百份情书,轮番轰炸男神??????多少辛酸泪?????或许是因为两个人太过恩爱,让老天爷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一场变故,让两人分离五年。再见面时,两人都已变了身份,他是温暖的小太阳,人人都喜欢的国际影星。她是高冷、不爱露面的鬼才设计大师。在一个又一个的套路中,可冷可甜可变怂的令设计师,又一次在腹黑小太阳(木影帝)地循循善诱下,从新踏上了追夫之旅~~
  • 茶事遍路

    茶事遍路

    日本历史写作巅峰的陈舜臣经典随笔。茶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数千年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日华人、作品风靡东瀛的历史作家陈舜臣先生饱览了各种史料和诗歌文献,亲身游历考察了许多茶产地,以细腻且饱含真挚的情感、生动而又富于哲思的笔触,将茶源、茶品、茶人、茶地等娓娓道来。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许多茶诗佳作,再加上作者平易浅显的解读和考证,《茶事遍路》有如一股涓涓细流,供读者细细品味,就像慢慢品饮一壶清醇沁心的茶一样。此书获得日本第四十届读卖文学奖,爱好茶文化的朋友不可错过。
  • 茶女明香

    茶女明香

    明香上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贪慕虚荣,娇蛮任性嫁给太子为妾,连累家人,最后也没个好下场,惨死重生,明香回到十年前。她不想重蹈覆辙,这一世,便听从爷爷的安排,嫁给双腿残废的四皇子,哪知姬长景竟是韬光养晦,瞒了天下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程浩的文字集。“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程浩去世后,他的母亲整理了他的文稿,共计44万字;除了散杂文,还有小说、日记、诗歌,甚至,还有给优米网的求职信和给作家七堇年的信。这些文字,都写自程浩去逝前的两三年的时间。而此时的程浩,体重不到30公斤,身体严重变形,每一个字都是他一下一下点出来的。他对命运的包容,对生命的反刍,让人无不为之震动。东东枪说,和他相比,我们大多数人活得都太轻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