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15300000012

第12章 一袋面粉

又是一年的麦收季节,丁家坪村到处是一派忙碌丰收的景象。清早,村子里吆喝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山谷。

田间地头,妇女们正在田里忙着收割小麦,她们头上戴着草帽,脖子上缠着干毛巾,挥舞着发镰刀(一种口很薄很锋利的带刺的刀,专门用来收割小麦的刀,和普通的镰刀略有区别),低着头、哈(躬)着腰,左手攥住小麦的上半部分(约为小麦高度的四分之三处),右手从右后方往左前方,呈逆时针划圈,随着手起刀落,一把把割好的小麦,就在她们的手上了。

她们仔细的把一把一把的小麦,放在一根用稻草编好的绳子上,随着小麦越堆越多,形成了一小捆一小捆的麦子。

此时,地里只剩下一截一截的麦茬。一刀一刀又一刀,随着动作的重复,汗水顺着她们的额头、脸、脖子流下来,流到身上。全身的衣服,都都被汗水打湿了、浸透了。

她们用毛巾擦擦眼角和脸上的汗珠,继续低头,用发镰刀收割小麦。

男人们把收割好的一捆一捆的小麦,放到钩子绳上,捆成一大捆,放在背架上,两保胳膊钻进背系,腾的站起来,用双肩抖平肩上的麦捆,防止麦捆向半边倾斜,翻倒了。

他们寻求好肩上的平衡,开始小心翼翼地迈开脚步,从田间小路往大路上走。

过了一会儿,走累了,他们便找一处平整的地方,双手把打杵支在背架底部,让整个麦捆的重量,全部承在打杵上。

打杵的时候,人依旧站立不动,只是略微往下躬一下腰,把事先挂在脖子上的毛巾的一角卷起来,擦擦脸上的汗,以免汗水钻到眼睛里去了,刺得人睁不开眼,看不清前方的路。

此时,他们吹着风,享受这片刻的歇息和安逸。

到家后,男人们把麦捆掀倒在事先扫干净的院坝里,散开钩子绳,一大捆的麦子散成了无数小捆,他们再把小捆的麦子上的稻草绳散开,抖落成一把一把的小麦并薄薄的平铺在地上。

当天的麦子收割完毕,夫妻俩用竹连杆轮换着打,他一连杆,她一连杆,麦穗上的带芒的麦粒,慢慢的散落在地上。

打完麦子后,丁瑞智用扬叉叉起麦子,挪到一旁,堆成草垛。

打好的麦粒中,夹杂有草、砂和石子,丁瑞智用铁掀,把小麦扬出去很远,小麦飘落到一边,杂质飘落到另一边,他再用筛子筛小麦,用这些农具逐步把小麦整理干净,最后把整理好的麦子,装进蛇皮口袋里,敞开口袋头,让它散热,第二天再进行晾晒。

中午,赵德芳端了一碗面条,坐在院坝里吃早饭。她吃得正香甜,丁瑞智从一旁经过,准备到老屋场旁边的菜园里,去摘点儿蔬菜。

赵德芳拦住他,乐呵呵地说:“儿子,眼看要下连阴雨了,你和你媳妇商量一下,从明天开始,我想请你们两口子帮我收割几天小麦,当然,你们才分家出来,口粮也紧张,我不会要你们白干,忙完了,我给你们一蛇皮口袋小麦作为报酬,你看怎么样?”

丁瑞智说:“好的,妈,我这就回去和万玲商量一下,马上给您答复。”

丁瑞智回来后对万玲说:“妈让我跟你商量一下,明天开始,我们去帮他收割几天小麦,到时候她给我们一口袋小麦,你看怎么样?”

万玲果断的说:“妈既然开口请了,那就去吧,我没意见。”

吃过中饭,丁瑞智重新返回老屋,找到赵德芳,对她说:”妈,万玲满口答应了,从明天开始,我们帮你收割几天小麦。往年收小麦,都是人工用竹连杆打,今年天气不正常,眼看马上要变天了,可能会下连阴雨(阴雨连绵),干脆我们变个方式,试一下用机器收割小麦,看看比纯人工是不是轻松些?“

赵德芳慢条斯理地说:“用机器试哈也好,若是省工省力,来年我们就用机器脱小麦,我倒是想省点儿钱,用人工打不想用机器,但是我一年比一年老了,田里的农活儿太多,我确实干不动了。“

丁瑞智说:“妈,你要放会想些。就当是小麦少收了的,拿一部分小麦卖了,付打麦子的机器的工钱,不然把人累病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嗯,好的,瑞智,就听你安排,我这就去准备。”赵德芳说完,朝厨房走去。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丁瑞智帮着请了几个民工,自己在田里领工,背小麦捆子。

万玲帮着收割小麦,提前一个小时回来做中饭,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傍晚,工人们把收割的小麦全部背到打麦场上,等待机器安装完成,丁瑞智对工人们说:“我从三组请来一台机器,一个小时收费五块钱,先把你们都饿一会儿,打完小麦以后再吃晚饭啊!“

工人们把小麦从机器囗喂进去,丁学成和丁学慧两人,用铁瓢从机器底部漏斗口下的地上,把小麦刨出来,装到竹簸箕里,然后端着一簸箕小麦,快速飞奔送到堂屋,把小麦倒在地上,再原路折返回来,如此反复,一晚上跑了几十趟。

半夜,打完小麦,丁学慧望着满桌的饭菜,没有一点儿食欲。

丁学慧说:“妈,我平时能连吃三碗饭,今晚却吃不下,只吃了一碗饭。”

万玲说:”你那是累极了。人在累极、困极的时候,只想睡觉,根本吃不下饭。“

丁学慧说:“怪不得呢。我也感觉累乏了,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丁瑞智和万玲两口子,给赵德芳忙活了好几天,终于把所有的小麦,赶在落雨前抢收完毕。

又过了几天,赵德芳还是没有提及给她们一蛇皮口袋小麦的事情。

万玲见赵德芳没有任何动静儿,便催促道:“瑞智,按理说,我们帮妈干点活儿是应该的,不应该要东西,这不是咱们家粮食也不够吃吗?妈先前说给我们给一蛇皮口袋小麦,你什么时间抽空去把它背回来?”

丁瑞智不以为然:“媳妇儿,慌什么?妈答应的事还能黄了(不算数)呀?等下次推磨(磨小麦面粉)时,我从妈那儿直接背一口袋小麦到磨坊加工,省得来回折腾了。”

万玲表示不置可否,嘟囔了一句:“事不过当时,一二辈子大大咧咧的。”

这件事不了了之,之后谁也没有再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年底。

万玲有些焦虑:“瑞智,眼看快过年了,我们家的口粮(大米)明显不够了,去把这点小麦推(磨成面粉)了,好掺和着大米吃,另外,我还想给慧娃子少炸点儿馃子呢。”

丁瑞智爽快的回答:“好的,媳妇儿,我这就去九组磨坊去推磨。”

他刚要起身,万玲拦住他:“瑞智,你莫慌,先等一下。”

“媳妇,什么事?”丁瑞智转过头来,疑惑不解地问道。

万玲说:“瑞智,你去问问咱妈,她收割小麦时说过给我们一蛇皮口袋小麦,要是兑现,好就和着一起推了。你去一趟,看看她老人家怎么说?若他们的口粮也实在紧张,算我们借的也行,明年收割了小麦再还给她老人家。”

不一会,丁瑞智空着手回来了,他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说:“妈说粮仓里的小麦没有了,一大家子人,她们也不够吃呢!”

万玲说:“那就算了,你先把这点小麦送去推(磨)了再说。”

丁瑞智推完面粉回来,时值中午。两人齐心协力,把面粉倒在一个团簸(又大又圆的浅口竹器)里,在屋中间的地上摊开散热,打算散完热后再装进一个带盖的大圆木桶里。

之后,万玲忙着去做饭,丁瑞智去剁猪草喂猪。

不料,一只小猪不知何时从猪圈的石缝里钻了出来,跑进堂屋,朝地上竹团簸里的面粉拱了几口,偷吃了起来。

这还了得?

万玲心下一急,连忙拍手驱赶小猪,小猪受到惊吓,干脆直接从团簸里的面粉中间穿了过去,拼命朝角落里钻,面粉上立即留下长长的一串猪蹄印。

万玲说:“瑞智,你去找个大勺子来,把有猪蹄印的地方挖去,剩下的面粉是干净的,还可以吃。”

丁瑞智说:“那太脏了。把猪脚印之间的空隙处(好面粉)挖走,用来我们吃;把凡是有脚印的地方(脏面粉)保留着,用来喂猪。”

万玲不依,不满地说:“面粉本来就不多,若像你这样挖,还能剩下多少好面粉?”

两人争执不下,万玲开始数落丁瑞智??

正在吃饭的丁瑞智一来劲儿:“成天瞎吵吵,还让不让人吃饭了??”没等说完,他放下碗快,腾地站起来,把团箕里的面粉,全部倒进装猪糠的木桶里,混在一起了。

这下万玲更火了,吼道:“吃,吃,就知道吃,我让你们吃?”边吼边甩开胳膊,将蒸饭的多用锅提起来,抡到大门外,多用锅划了一个圈,又重重的落回到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万玲觉得还不解气,又一脚踹翻了蜂窝煤炉上热气腾的火锅,锅里是猪油煮白菜。

饭菜被扔到门外的地上后,一条土狗跑过来抢食。

扔完饭菜,万玲气得坐在地上呜呜大哭,嘴里含混不清地说,”本来?面粉?就不多,找你妈借…又没借到,你竟然全都给扔了??”

邻居闻声赶来劝架,围观的丁学波说:“好啦,好啦,饭菜都让狗吃啦!”

万玲破涕为笑,围观的邻居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站在一旁的丁学慧心情异常沉重,怎么样都笑不出来?

同类推荐
  • 我曾流浪

    我曾流浪

    以狗的视角看待人类社会。住无居所的日子里,经历了流离颠沛,见识了人类的睿智与缺陷,最终悟出了“活着就要努力地活好”的理性认识,传递出一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也以此告诫人们,胸怀梦想,并且不过于急切地打拼是最为可贵的,许多事情慢慢来也很快,不要被现实淹没了梦想,也不要被功利抹杀了上进的动力。
  • 余罪

    余罪

    警中有位前辈告诉我:慈不掌兵、善不从警。好人当不了警察,因为善良在作奸犯科的人看来,是一种可笑的懦弱。我很不幸,不是一个善良,也不是一个懦弱的人,那些千奇百怪的犯罪,形形色色的罪犯,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得不像他们一样思考,不得不像他们一样行事,因为我无时无刻都在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抓住他们。我叫余罪,我是刑警,这是我的故事,一个迷茫、困惑、冲动、激烈的故事………
  • 疯子加拐子

    疯子加拐子

    一个莫名出现在李家屯中的疯女人一个游手好闲多年的光棍废柴搭伙加凑活,沉默与反抗都只是生活的缩影
  • 那些年的痛与乐

    那些年的痛与乐

    严舒欢大学毕业后和刘慧慧一起应聘到一家网络公司,在这里遇到了林晨,何应龙,齐铭,梁冰冰等好友,开启了一段美好时光......
  • 刹那间,走进你的世界

    刹那间,走进你的世界

    这里没有天马行空般的故事情节,却有最真实的校园生活。没有霸道总裁,也没高贵少女。暨没想走就走的旅行,也没诗与远方的生活。只有两个普普通通的少男少女,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爱到相守的生活缩影,简单却很真诚。或许你会觉得这很无聊,或许你会觉得这没童话般的浪漫,但也或许你会在这个故事中看到曾经的自己。
热门推荐
  • 执迷无误

    执迷无误

    迷恋一个人,即使离开她(他)很久很久,看过许多不一样的风景,遇见再多优秀的人,将自己的感情装饰的不留痕迹,终究抵不过回头那一眼,所有的伪装都变得不情愿,脚步推动着前进却也妄想回到从前。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安泞日常官轩

    安泞日常官轩

    安纸若的高二就像是在和过去说“再见”。高二以前,平凡的水了十六年。高二以后,从开学那天,就仿佛霉神上体,祸事接锤而至。搞得一中二少女都快成被害妄想症患者了……——————————精彩节选:“小泞子,你化成人形后,怎么和阿轩长得一模一样?莫非是……”裴易泞身子一僵,果然,她发现了……“莫非是传说中的夫妻相?”裴易泞:“……”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仙帝叶凌

    仙帝叶凌

    前世,叶凌身为仙界一方仙帝,拥有无限神通以及一双极为神秘六道仙轮眼,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叶凌万万没想到,就因为自己的这双眼睛,自己心爱之人和自己最好的兄弟联手所害,无奈之下叶凌亲手毁了六道仙轮眼,自身也随之仙逝,一代仙帝就此陨落!叶凌他不甘心就这样认命,老天也待他不薄,机缘巧合之下重生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叶家,他决定从头再来,重新踏入修炼之路,自身觉醒逆天体质,从一介凡夫到成就帝位,受万众瞩目。最终三世为人的叶凌,看清世间,笑看红尘,消失在了茫茫宇宙之中。
  • 卿卿醉光阴

    卿卿醉光阴

    他是心存野心的天朝王爷,为了皇位之争可以牺牲一切。她是天真烂漫的官家小姐,从小生活在父兄的庇佑下与世无争。一场上元灯会让两人阴差阳错的相识…他利用她,最后却伤害她。她帮助他,最后却想要离开他。当他为了江山安稳将她拱手让出的那一刻,她心里对他的最后一丝情谊也消失殆尽。她说:“若有来生,我再也不想遇到你。”他说:“若有来生,我愿倾尽所有护你周全。”陪一个少年成长,本就是一场豪赌,到最后,她也不知道,她是赢是输…
  • 起源计划之失语者

    起源计划之失语者

    修真文明和魔法文明进一步发展成为灵文明,利用灵文明的灵子技术,人们飞出星系,建立联盟。然而,当暴风深处的古代科技重现世间,物理定律被重新解读,是带来毁灭,还是新的飞跃。
  • 诸神猎者

    诸神猎者

    不死,并不是一件值得憧憬的事,特别是对沈旭这种记忆被剪掉,没有实力,却拥有不死身的人而言。永恒星是一个拥有和地球一模一样构造,却没有历史的星球。这不是他的故乡!十年里,他从未放弃寻找被毁灭的真正故乡,断层的历史;被抹灭的文明;还有这片虚假的天空。他将如何找到答案?......
  • 进化在万界

    进化在万界

    李一鸣因意外重生蛮荒大陆。咸鱼十六年后,在觉醒的金手指的帮助下走向崛起诸天的道路。从小说、影视世界获得强悍的神话血脉,神功道法,动漫世界获得护道手段...不断进化变强,称尊诸天万界!
  • 我的抽奖左手

    我的抽奖左手

    秦寻的左手被单身狗添了一下,便莫名来到了“大气国”,这里人人以“左手”为尊。左手腕上都有代表武力值的小星星,以及一个代表“气”的具有诸多神奇作用的数字,比如:1星青铜力者以“气”幻化出专属兵器…秦寻的左手不仅有小星星和“气”值,竟然还多了一个抽奖转盘,消耗一定的“气”值便能抽出强大的宝物,比如:口香糖、爽肤水、前任面膜、单身狗粮…秦寻开始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