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柴宗训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大二学生,专业是武器装备方向的机械制造专业,从小因为与历史名人后周恭帝同名,被取了周天子的外号。
来自河北邢台的他,压根儿没有半点慷慨悲歌的意思,从来都是远交近攻,投机倒把。
整个专业里上到政治教员、部队领导,下到班花舍友都跟他搞成了莫逆之交,让他郁闷的是至今没找到能套上谈恋爱的那种交情的办法,年届20的他依旧是一条单身汪。
当然这跟他的情商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与他打小的变态兴趣爱好—风水算命。
从小也私下在湖边拜了师傅,可是从来没有人相信他,找他看相的都是抱着耍猴的十足恶意,看七岁的孩子给你一本正经的讲解命理风水,能忍住不笑的那绝对是不世出的高手。
就是这一帮憋着耍猴坏水的叔叔大爷,竟无意间让小宗训迷上了心理学,发誓要学到一眼就能看出目标客户的能力。
哦总体来说他成了,真假不论,反正他总能把话说到人心坎里,至少从套个交情到拜个把子的这一套江湖绝技是耍的贼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宗训都会感到孤独寂寞,久而久之也迷上了一些说古的评书演义,以及一些四大名著,和那个什么梅的野史小说。
晚上读到的各色稗官野史,白天算命风水之余张口就能杜撰出一段小评书,最后他终于成了那个湖边公园里生意最好的算命先生。
可惜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刚过完20岁生日的柴宗训,也发生了意外,一次投弹训练的课上竟然在避弹坑里被20米之外的弹片击穿太阳穴,当场死亡,年仅20岁。
柴宗训的一生辉煌且短暂,这便是他墓碑上留下来的一句很有他风格的墓志铭。。。
额,其实真实的事情是这样发生的,柴宗训被弹片击中的瞬间,柴宗训灵魂吓得瞬间出窍,算是没被直接打死。
却做了学校操场上的孤魂野鬼,抱着回归故里得朴素理想,漫游飘摇了上千里冥冥之中竟然飘到了公元959年六月的癸巳日汴京太庙内。
被折磨的早就没有人样的柴宗训,看到地上趴着的白嫩小脸儿,饿的直扑上去非常单纯的就是想啃两口。可是突然一阵眩晕,便没了知觉。
等到再睁开眼的时候已经是当天夜里,只见身边端坐一位身披麻衣的美妇,顾盼生辉,明目皓齿,纤纤玉手贴在柴宗训的耳边,眼圈泛红显然是刚刚哭过,嘴里一直在呼唤的却是皇儿,旁边跪了一屋子人。
一阵眩晕过后,大脑深处传来了这一世的记忆,当然能回忆起来的也不多。
整理融合两世的记忆后至少知道了眼前侧身坐床的人是大周朝的小符皇后,自己应该称呼母后。
而自己是数天前刚被扶上位周朝梁王柴宗训,也是就是历史上继位半年就被迫禅位给赵匡胤的恭帝。
巧合的是恭帝也是活到20岁在流放之地房州离奇死亡,自己这一世的父亲就是周世宗柴荣。今天自己的父皇驾崩。
最后就是自己如今是个年仅七岁的孩童。想到这里,柴宗训心理绝望道:“这是个什么鬼穿越,还不如就做个孤魂野鬼,逍遥又自在”。
柴宗训转过来面露悲怆伸出小手抓住小符后的纤手轻言道:“孤让母后担心了,今父皇大行,江山社稷倒悬,孤年幼,江山社稷还要母后和众位爱卿扶持,天色已晚烦请母后让众卿回府休息吧。”
这话说的情真意切,言辞恳切却又滴水未漏。与大殿上那个只会痛哭流涕的幼童判若两人。
不过让小符后疑惑之余更多的是欣慰。毕竟经历此等巨变,周朝的皇室地位已经有了很多动荡的征兆。
驻守在外的各路节度使借口不舍大行皇帝未召还京。大臣私下里夜宴也有好多小道消息传到宫里。汴京城又开始流传“点检作天子”的童谣。
这些对羸弱的皇室来说,这一切都可是国破家亡的前兆,毕竟大周立国不足十年,北有汉辽两国虎视眈眈,南面还有南唐蜀汉环饲。
小符后放到后世也不过是年芳二十六岁的小姑娘血缘上是宗训得小姨,伦理上当然是母后了。
世宗留下的三位皇子中,最年长的也就是7岁的柴宗训了,毫不夸张的说宗训就是大周皇室的擎天巨柱,只不过这个柱子确实不够高……
小符后敛衽侧身道:“如此就依殿下所言,众位卿家中除去当值宫禁其他诸位都退下吧。”
此刻柴宗训也在快速整理自己前世读过的关于五代十国到北宋初年这段历史的野史杂记。
对当朝的将领和重臣也有了大概的轮廓,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也有了清晰的印象:今天应该是癸巳日,是世宗皇帝大行,而明天就是甲午日也就是太子登基的吉日。
思虑片刻柴宗训对着众人喊了一句:“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将军留下,孤有话要问。”
此刻众臣都很是惊讶的看着小符后,以为这是皇后的意思。等到众人离去殿内只剩下小符后跟石守信两人的时候。
宗训摒退宫娥道:今日神州振动,孤父皇帝大行,抛下孤与大周江山,如今南北正是多事之秋,往后将军可愿做我大周的卫青、霍去病,为孤靖边攘外呢?石守信忙躬身拜答:“末将愿为太子殿下鞍前马后讨伐不臣,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内心却被被太子的眼界所惊艳,却又隐晦的朝符皇后处瞄了一眼。这一细微动作却被宗训瞬间看透。
毕竟前世湖边算命的童子功可不是白练得。宗训应到:“石将军暂且少安,孤送母后回寝宫安歇。”
宗训扶小符后行至殿外又安排小符后心腹宫娥太监5人回殿侍奉监视。
乘上车驾半刻至皇后宫懿坤宫,摒退左右拉上小符后进入密室。
然后躬身下拜,声泪俱下,泣道:“母后,儿臣终日惶恐难安。今父皇大行环顾左右重臣,皆是因战功获封的战将。儿臣恐难以服众,受此帝位恐难长久,遗害母后。”
小符后此刻也放下皇后的身份,蹲下身来道:皇儿勿忧,母后和你外公整个魏王府都会为你稳定局面的。
说着发乎真情的抱住宗训的肩膀道:“从此以后你我母子相依为命吧。”
听到此话,宗训再也没有顾虑的抱着小符后哭出声来。
半刻后,宗训起身道:虽然外公舅舅都疼爱孤,在军中也素有威望。但禁军之权,包括各道节度使,各州刺史,都难以辖制。如今连年征战,朝中多是武将掌权同各军节度使也有千丝万缕的勾连,一旦武将作乱则大势休矣。
小符后听罢,粉面上是一阵喜一阵忧,潜意识里却把宗训当成了真正的主心骨。
忙道:皇儿照此说来,那应该如何补救啊。不过你外公如今获封魏王,领掌天雄军,天平军二军节度使,驻地在京城东北两个方面,由于之前你父皇御驾征辽前扩充过,所以目前还是可以镇得住的。
听到小符后这么说,宗训心里知道有底了。
但是历史证明他的外公魏王符彦卿陈桥兵变中并没有管过他。
因为人家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赵匡胤,不管是谁当皇帝人家都是妥妥的国丈。
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打破各路势力的一团和气,才能趁机培养安插自己的势力,宗训心中盘算道。
反正不能让赵匡胤掌握禁军了,这家伙称兄道弟策反的本事太厉害了,历史上,世宗临终前刚提拔他做点检太保的赵匡胤,不到半年就把禁军从上到下全部收拢并安插了自己的亲信。
石守信就是禁军御前都指挥使,若不设法离间制衡,他就跟赵匡胤结为兄弟了,所以这是当务之急。
还有那点检太保的权利究竟是给谁呢?是给自己外公符彦卿呢,还是给前任点检张永德,亦或是给历史上陈桥兵变中唯一反抗被害的忠臣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呢?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更换呢,毕竟赵匡胤才刚刚升任点检太保,而且有功无过,总不能说人家未来会反叛就换人吧,以宗训目前的这点能量翻上十倍他也不敢做。
沉思片刻,宗训看向小符后目光坚定的说:请母后今夜派心腹送我到外公府上,孤有一策需要外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