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符后点头答应,随即派出贴身的陪嫁婢女吴菀,年纪不到16却异常的机敏。
临行前小符后特意交待,菀儿的哥哥吴辰也在天雄军领兵颇有军功,也是外公的心腹。
念及此处斜倚在车驾上,宗训伸出咸猪手,额应该是小肉手,抓住了吴菀的两根手指道:“孤明日即位,全靠母后与外公支撑。
但三丈以内没有忠臣护卫,孤已向母后提议让你哥哥吴辰充任殿前都虞候,明日朝会上会颁旨意,你今晚上到魏王府通知他做好准备。”
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吴菀面露霞飞,本来明亮的双眸却不知该看向哪里。
宗训误以为小姑娘害怕,于是就站起身来堪堪按住吴菀的香肩,额画面很和谐的说道:菀姑娘,孤现在身边依靠之人唯有你和母后了,然孤与母后皆朝中瞩目,孤今日求姑娘做孤骨肉臂膀,局势安稳后必不相负,说话便要下拜,吓得吴菀直接跳起来,幅度之大差点把宗训掀翻。
吴菀连忙跪拜:“殿下是折煞奴婢了,奴婢虽是女子也愿在殿下三丈内效忠,奴婢的哥哥和母家也一定会向殿下尽忠的。”
宗训连忙用尽力气托起吴菀,心理暗叹:“还好只是个伶俐的女孩子,没有看清现在朝堂政治动荡前的诡谲,要不然还真不一定能哄来吴家兄妹如此衷心的投靠。”
直到此时宗训才下定决心反抗自己这一世的历史宿命,与其做个等死的驼鸟,还不如磨砺好羽翼,纵使天命难违,还是有逃生的机会。
两世为人的教训就是,死都不能把自己交给赵匡胤,下场真的会很惨。
跑了有大半个时辰,车驾停在了魏王府后门,也就是宗训外公符彦卿家,宗训和吴菀都放下斗篷。
吴菀先下车敲门三次各两下,回身抱下宗训,后门开出一道缝隙,二人闪身入内,府兵出门收拾隐匿车驾不提。
吴菀带着宗训来到魏王书房,便走进内间去请魏王,书房就是魏王跟小符后约定的定期会晤之地。
这也是宗训第一次到魏王府,跟自己的外公舅舅也只是在庆典节日上匆匆见过几面。
不肖片刻吴菀带着一个年约十四五岁的少年出来,也是宗训的舅舅符昭愿。
认出来后,宗训瞬间明白了外公的态度,心理暗叹一声,果然是只老狐狸。转念一想,还有缓儿,而转机就在自己舅舅身上。
于是顺势扑向自己小舅舅身上哭到:“先母后在世时常在孤前提起舅舅忠孝,外公慈爱,今见到舅舅,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
符昭愿也就是宗训的舅舅,为人机敏,且身份贵重。来之前又被父亲私下提点一句,“见梁王多听少说”。
本来想着装个多行礼多点头的糊涂虫,赶紧把这个明天当皇帝外甥礼送回宫。
以父亲历侍四朝更是获封魏王眼光和地位,他不需要任何表态。
手握天雄、天平二军,加上符家在朝中早已布下关系,无论时局如何,符家永远是当朝权贵。
不过这个舅舅毕竟只是个十四岁少年,听见外甥提到自己的亡姐——大符后,眼眶泛红涌出几滴清泪。
看到这一点,宗训终于放下心来,自己的权贵舅舅总归是个重情之人。
宗训用力握住舅舅的手道:“带我去找外公说话吧”,眼神直直看着舅舅,不给他任何拒绝的机会。一双七岁孩童的眼睛,外加血缘亲情,最终征服了自己的舅舅。
下定决心后握住宗训的手快步走进内间密室,刚推开门只见斜靠在一头的外公微抬双眸,目光一滞而过,双手撑起身来,缓步向前下拜。
外公颤声道:“陛下崩逝,老臣不胜悲痛,不忍与殿下相见,说着便痛哭起来。”
在这一刻,宗训赶忙下拜,也跟着节奏哭起来。心理无奈道:这个老狐狸,还真是个王者,在他面前自己可能也就是个青铜。
眼看着外公要哭晕过去,宗训一把扑上去道:“外公救我,明日的大典就是一口锅,我若登基就是油煎火烤,生不如死。
所以宗训明日会当众将皇位让与外公,还请外公肯允,改朝换代!救救我与母后吧!”语气带有几分悲怆和哽咽。
至此宗训小眼望着双双愣住的外公跟舅舅。
彻底愣住了,过了良久,外公才颤声道:“老臣何其卑贱敢当殿下此言。”
说罢跪倒在地悲号不已。发乎真心,止乎情理。宗训也是苦苦哀求以示诚心。
祖孙俩互诉衷肠,也渐渐唤起了外公对亡女的亲情。
最后大概是体力不支,外公停止了呼号,颇有深意的看了自己外孙一眼,一时间祖孙二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个策略叫以退为进,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果外公做皇帝,自己无论如何不会20岁让人弄死,死后至少可以得一个美谥,而不是周恭帝。
看着外公格外佝偻的身躯,宗训默默扶起外公,祖孙二人让到了床榻边,先后坐下。
片刻后外公叹道:“殿下龙子龙孙,贵不可言,切莫再讲此妄语。明日大典后我会替菀姐儿的兄长吴辰求禁军都虞候指挥使,还望殿下恩准。”
宗训起身降阶道:“准!”
铿锵有力,峥嵘初露。恍惚中的外公似乎看到了先帝,随后老泪纵横咕噜道:人老了,没出息喽…
此间事了,宗训告别外公,拉上舅舅快速让出后门,临别之际道:孤与舅舅骨肉亲情永不相负,便登车回宫不提。